秦直道遗址(志丹段)

秦直道遗址(志丹段)

秦直道遗址志丹段:

保护范围:1、秦直道(南起松树坪,北至曹老庄)长约74公里,路面两边外延50米。

2、秦直道沿线9处附属遗址:任窑遗址(28000㎡)、南崾崄遗址(52000㎡)、垭口遗址(5000㎡)、新胜条遗址(1000㎡)、杨崖根遗址(150000㎡),以及白杨树湾、白草湾、柠条湾、杨崖根等4处烽燧遗址(每处200㎡)。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四面(或两侧)外延100米。

陕西“秦直道”发现6处秦汉建筑遗址5处墓葬群

记者12日获悉,陕西考古研究院组成秦直道考古队对陕西省境内的秦直道进行了考古调查。总计调查直道路线约150公里,发现秦汉建筑遗址6处,墓葬群5处,采集文物标本100余件。

直道是秦代修建的重要军事道路,陕西省富县甘泉县秦直道是秦直道线路中保存最好的部分。

据介绍,富县五里铺镇桦树沟口在2009年曾做过发掘。从桦树沟口发掘地点向北,依据河流沟壑、地形地势分界,富县境内葫芦河以北的秦直道被分为车路梁、望火楼、水磨坪、寨子山四段;葫芦河以南的直道被分为五里铺、大麦秸与槐树庄三段,总计7段。主体线路曲折北行,长约125公里。

此段秦直道穿越南村沟、葫芦河、埝沟,皆行经山脊之上,地表植被为低草或密林。最宽处61米,最窄处12米,部分路段被完全冲毁。其中车路梁段长4.4公里,地表为疏草,迹象明显,保存最好。

经勘探,当地直道构筑方式是见山削去山一侧,逢沟用大量的夯土填平。路面结构特点是靠山的一侧回填层和夯土较薄,沟边一侧活土和夯土深厚。在道路两侧还发现建筑遗址2处,墓葬群2处。

甘泉县秦直道从墩梁(位于富县、甘泉交界处)西北再转东北行走于山脊之上,在安家沟下山,过洛河后,从方家河龙咀沟上山,北至志丹县柏板村附近,以安家沟为界被分为两段,全长34公里。

道路呈西南东北走向,除在方家河附近下山、上山外,基本行走于山脊之上,堑山、堙谷、凿石开路迹象明显。修建方式为铲削山体的一侧以开辟道路,同时在路面上回填活土以平整路面。山体一侧有沟谷的用夯土填平以增加路面宽度。保存基本完整,有一小部分被冲断。地表植被为树木、低草或庄稼。

记者了解到,此次调查在建筑遗址采集到大量外饰粗、细绳纹、内为布纹或大麻点纹筒瓦、板瓦残片,其时代为秦汉时期。

专家表示,这些与秦直道修建或者使用同时代建筑遗址与墓葬,距离直道不过数百米,尽管不是直道本身,但作为旁证,可以说明道路的时代及其使用,也拓展了直道研究的内涵。

有“古代高速路”之称的秦直道是秦始皇派大将蒙恬修建的从咸阳淳化直通内蒙古包头市的专用军事大道,全长约750公里,路面平均宽度约30米,最宽处约60米,南北直向,故称作“直道”。(记者冽玮田进)

“千里秦直道,唯爱延安这段!”大秦帝国高速路如此美~

秦直道遗址公园

“千里秦直道,最美在富县”。 秦直道,又称 “皇上路” “圣人条”。位于富县张家湾镇子午岭上,距县城75公里。始修于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全长700多公里。富县境内全长125公里,宽30米至60米,因沿子午岭山脊而建,是全程中保存最完整、风光最迷人的路段。是休闲徒步、探秘露营的理想之地。

恬静淡然的秦直道

郁郁葱葱的秦直道

层林尽染的秦直道

银装素裹的秦直道。

千里秦直道,最美在富县”

__________

编辑:小二

来源:富县旅游

广告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飞跃延安门票秒杀

摩旅丹东为看志愿军抗美援朝搭建的浮桥遗址,这里是人民欢送志愿军入朝过江地

丹东:最好的风景在沿江路上

今天的计划目的地是吉林集安市

两天的丹东休息,精神很好。早上6.30就醒来,自己熬了碗大米粥喝,感觉很舒服。

8点正式出发,走省道,沿着鸭绿江中朝边境一路向东。

路况很好,沿途也又几个景点可停留,路线满意。

出丹东不远,先来到志愿军抗美援朝搭建的浮桥遗址。据说这里是人民欢送志愿军入朝过江的地点。从江中被炸毁的浮桥桩基看,应为历史真实。看济这些残存的桥桩,可以想想当年战争的激烈程度。

再向前行就是著名的虎山长城了。虎山长城是明代建筑,为近代修葺,被确定为中国长城东部起点。虎山长城被发现后,政府开始对它展开保护和修复。1992年曾投资380万元人民币,修复了600多米虎山长城,初现了长城最东端的面貌。2000年又总投资2230万元人民币,完成了1000多米的长城主体修复。

虎山长城为丹东带来了丰富的文化符号。虎山原名马耳山,因两个并排高耸山峰,状似两只竖立的虎耳,亦称虎耳山,至清代演化为今日的虎山,虎山突起于鸭绿江边,平地孤耸,视野开阔,对岸朝鲜的田地、房屋一览无余。作为国门,长城选址虎山,确有军事意义,丹东历次被外敌入侵,虎山首当其冲,总被视为军事要塞,最先遭到攻击,任何一个懂得军事的人都知道,占据制高点,就等于控制了战斗的主动权。明巡抚都御史王之浩登监虎山要塞时,曾写下《登马耳山望朝鲜》一诗。以前只知道到丹东市为了寻找抗美援朝的影子,今天才发现,丹东的军事地位的确很重要。

进入宽甸满族自治县,沿途的景色又是一番新意。各乡镇都在努力打造特色小镇。有桃花镇、民俗镇和特色种植、养殖镇。

三道河朝鲜族民俗村在中朝边境和辽吉两省及丹东集安本溪三市交界处宽甸县下露河朝鲜族乡。露河水在这里拐了第三道弯,故名三道河。这里紧邻丹集线公路,三道河朝鲜族民族风情村规模不大,但由于地理位置极佳,是中外游客前往世界文化遗产——集安高句丽王城桓仁五女山的必经之地。

春天金达莱开满山岗,金秋时节稻谷飘香,枫叶漫山红遍。

居民都是朝鲜族,他们沿河而居,门前是碧绿的稻田,屋后是潺潺的流水。

这里民风淳朴、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是辽宁地区朝鲜族传统文化和民俗风情保留最完整的一个村落。

三道河朝鲜族民俗度假村建有辽宁省唯一的朝鲜族民俗博物馆,馆藏2000多件珍贵的民俗实物和文献资料。建有占地50000平方米的朝鲜族民俗风情园,园内有朝鲜族百年老屋和庭院,庭院里有朝鲜族老人在编草鞋,妇女在织布机上织布。游客可以和村民一起跳舞、荡秋千、跳板、射箭和垂钓等。

由于没有再此露营的计划,索性不在这里住宿和观看民俗表演了。

直奔集安。导航距离265公里,3点顺利到达。

执意要来集安,就是为了了解昔日高句丽的陈年往事。

集安,旧名辑安。高句丽国都所在,在此建都425年,之后为陪都,直到公元668年,唐灭亡高句丽,一个绵延七百余年的国家就此消失,直到19世纪末,清朝官员关月山发现了一块石碑,才发现这石碑早已在此屹立了近1500年之久。才揭开渤海之东,白山黑水之间的东北亚古国的神秘面纱。今天,这些遗迹已成为世界文化遗产,而那好太王碑,也经历了1602年的风霜雨雪。。。。

今天的集安是一座边陲小城,有东北小江南之称。人口22万,气候温暖湿润,是一座宜居城市。

进入集安,就迫不及待地寻找高句丽人的遗址。探访中朝国门和通衢之地。

更多精彩文章敬请关注个人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