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家湾摩崖造像

柳家湾摩崖造像

柳家湾摩崖造像时代:北朝地点:铜川市耀州区小丘镇柳家湾焦子河村保护范围:造像崖前延伸50米,造像左右各延伸100米,崖顶上向后延伸50米。2008年,柳家湾摩崖造像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文物保护单位,柳家湾摩崖造像,柳家湾摩崖造像简介,柳家湾摩崖造像-铜川市耀州区柳家湾摩崖造像旅游指南

寻幽访古| 水口寺云霞古刹、柳家洞摩崖造像,这里神秘尽藏!

水口云霞古刹牌坊名闻遐迩,

柳家洞摩崖造像久负盛名。

近日,

笔者慕名前往内市中区伏龙镇,

寻访藏匿在山野的文物古迹。

意外收获——柳氏家族墓牌坊

踱步田间

到达伏龙镇,跋涉于山间田野。在当地青年柳从刚的带领下,穿过一片齐腰深的草丛,发现一座古朴的石牌坊,这是当地柳氏家族的祖墓牌坊。这令笔者有些意外,没想到此行还另有收获。

墓牌坊

此牌坊的高和宽大致4米和6米,六柱一门三重檐,檐和柱损毁风化较为严重,但文字和图案还比较清楚。正面匾额及下面墙体左右两边分别刻有“禅开后裔”和“源远”、“流长”等字,门柱上刻对联一副,左联中有“后裔昌”字样,这些文字无不蕴含着家族兴旺的愿景。

有意思的是,背面墙体上刻有“柳氏派衍”等族谱信息,柳从刚在其中找到了自己的字辈排行,第二十四世,于是连忙拿出手机拍了下来。除文字外,牌坊上还刻有麒麟蝙蝠、鹿等象征福寿平安、富贵吉祥的动物浮雕,活灵活现。

从牌坊背面坊额上的文字看,牌坊建于道光三年,距今已有近200年历史

墓牌坊鹿雕

柳家祠堂遗址就在牌坊正前方的山脚下,只是早已面貌全非,建成了农家住宅,如今,这农家住宅也是人去房空,废弃有些时日了。

明代石刻——柳家洞摩崖造像

白鹭翩翩

下了山,对直通过一片平缓开阔的田地,在一排茂密的竹林后面,便是柳家洞了。当崖壁上雕刻的“柳家洞”三字出现在眼前时,笔者心情略略有些激动。放眼望去,就能看见前面有一个半月状的岩洞。走至近前,粗略估量,岩洞大致二十来米长,约3米高

洞外,面朝山洞端坐三尊佛像,其中一尊大腹便便,满面笑容,十分和善的样子;一尊背对山洞盘腿而坐,头戴五佛冠,身披红袈裟,两手仰放腹前,一副打坐禅思之状。

摩崖造像

洞内,则供奉着六尊佛像,骑狮兽坐莲台,或执如意,或托宝塔,或持净瓶。这些佛像并非原出柳家洞,从材料看,为水泥塑造;从做工看,也比较粗糙,应该是为满足更多信众求神拜佛的需要而设。真正令人赞叹的,是柳家洞石壁上的摩崖造像群。

此摩崖造像凿于明代,距今已有近400年历史,目前是内江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摩崖造像

站在洞外,抬头仰望,在洞口上方的岩壁上,密密麻麻雕刻着大大小小的佛像近200尊,形态各异,绝大多数整齐排列于上下五层高30厘米左右的窟龛之内,好像齐聚于此参加一场盛会,场景颇为壮观。造像大都宁静端坐,袈裟贴身,袒胸露肩,体态丰腴。虽因风化严重,面部模糊,但形体线条圆润优美。

与柳家洞相距不远的地方,有一汪潭水,当地人称之为“龙凼” ,悬空的岩石沿上有水“滴答”落下,在洞穴中带着回响,使此处愈发显得寂静。据住在附近的村民讲,水多的时候,形成瀑布,好看得很!潭中卧有一巨石,传说是龙尾扇出来的,这大概就是“龙凼”名称的由来了。

省级文物——云霞古刹牌坊

沿着伏龙镇至龙门镇的公路,前往第二个目的地——水口寺牌坊。

走了不到20分钟,经当地村民指点,刚进村口不远,远远就看见一座牌坊面向公路巍然屹立在山脚之下。

云霞古刹牌坊

走近一看,正面匾额上“云霞古刹”四个大字赫然在目,牌坊果然不同凡响!造型端庄,工艺精湛,内容十分丰富,让笔者惊叹不已。在牌坊右前方,立着“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碑刻。

精美雕刻

“云霞古刹”牌坊的格式为四柱三门三重檐,宽足足7米,高8米左右,高大气派,仅门柱就有六七十厘米宽,每根柱子下均安放配有石墩底座的猛兽石雕,正反两面各一个,既展现了牌坊的威仪,又作为夹杆石,增强了牌坊的风荷载,起到了稳固牌坊的作用。整个牌坊共有8个夹杆石,居中的4个为石狮,连底座有2米多高,威风凛凛;两边4个为石象,形象逼真,连底座也有一米七八。因山上曾建有水口寺寺庙,所以此牌坊从用意上讲为山门牌坊。

象雕

通往山上的石阶,长满厚厚的苔藓和长长的藤蔓,六棵香樟树耸立在山道旁,让人感受到一种深山藏古刹的意境。遗憾的是,古刹早已不复存在。

狮雕

虽然再也看不到曾经的庙宇,但幸运的是,云霞古刹牌坊上刻记的诗文还能让我们从中感受到古刹的风光和静谧。“一峰顿起一峰排,野寺丛林豁处开。漠漠平田将绿绕,迢迢远树送青来。”既点明了古寺的地理位置,也勾勒出了寺庙开阔的视野;“青松翠柏环其旁,乱山乱水归收藏。”既表现了寺庙苍翠郁绿的环境,又抒发了登临寺庙,四周山水尽收眼底的慨叹;“访胜寻幽到梵宫,一声清磬小桥东。云迷水口春光寂,霞染山腰落照红。”不仅抒写了寺庙钟声的悠远,更表现了古刹的幽静,同时,通过浮云雾霭、夕阳落霞,描绘出山与寺的旖旎风光。而“四面青山迎客笑,两行白鹭破烟还”的诗句则以色调和动静的比照,把游人置身其间的轻快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整体上看,云霞古刹牌坊气势恢弘。细细端详,在牌坊上,无论诗文楹联题字,还是人物戏剧故事;无论梅兰竹菊等植物,还是马匹龙凤等动物;无论八仙观音等各路神仙,还是姜尚关羽等文臣武将;无论达官显贵衙役士卒,还是平民百姓杂役劳工;无论官轿罗盖铠甲头冠,还是山路桥梁栏杆流水,都雕刻得栩栩如生,细节清晰。从雕刻手法来讲,无论浮雕还是镂空雕,工艺都极其精湛。从书法艺术来讲,无论行楷,皆功力到位,字体优美。慢慢欣赏,简直就是一种享受。

不仅如此,云霞古刹牌坊在设计上还考虑了排水功能,在三道门的门框上明显可见出水口和排水槽,真可谓细致周到。

花映牌坊

从云霞古刹牌坊修建的时间看,是清道光二十四年,距今已有173年历史,虽历经漫长岁月,依然保存完整。

驻足牌坊前,观看良久,离开时再回首,空旷的田野上,盛开的油菜花把云霞古刹牌坊映衬得更加壮丽。

相关阅读:

赞是一种鼓励 | 喜欢本文的亲们,请在下面点赞哦~

我爱蒲江•每周一宝——佛儿湾摩崖造像

位于白云桥楼村的佛儿湾摩崖造像(局部)

佛儿湾摩崖造像,位于蒲江县白云乡桥楼村佛儿湾。造像开凿于唐代,现存49龛253尊。其中,大石香炉、禅坐窟、阿育王宝塔、七佛十菩萨龛、天龙八部、地藏菩萨与六道轮回极为独特,全裸魔女石刻造像为全国所罕见。1988年,蒲江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大石香炉石刻,为佛儿湾中一整块岩石经雕刻而成。该香炉系圆雕,高0.9米,直径1.6米,炉口圆形,底部八只兽足支撑,再现唐代风貌。

释迦摩尼定四月十五日至七月十五日为安居之期,出家众禁止外出,需专心坐禅修学,称为夏安居。此等修行又称坐夏、雨安居、夏坐、结夏、九旬禁足、结制安居。禅坐石窟,为僧人禅坐苦修而建造的石窟。禅坐窟即专为僧人坐禅修行而设。佛儿湾禅坐窟窟,距地0.9米、高1.7米、宽1.96米、深1.7米,东壁刻有云纹。

印度阿育王性情粗暴,即位之初骄奢逸乐,凶暴至极,滥杀群臣,残害手足。当他皈依佛教后,却成为一位博爱仁慈的君主。由于阿育王所统领的国家有八万四千之多,他下令寻找“八吉祥六殊胜地”,建造八万四千大寺与八万四千宝塔,奉安佛祖舍利并供养僧众。唐释道宣《广弘明集》与清释明伦《云居圣水寺志》载:晋武帝太康二年(281),僧慧达于是山感地面出得一阿育王宝塔,高一尺四寸,广七寸,露盘五层,色青似石而非,四角挺然。四面窗虚,中悬宝磬。塔周以天下及诸佛、菩萨、善神、圣僧、天神环绕,像极精巧,异相百千。佛儿湾造阿育王宝塔1座,塔刻出3面,1面与山岩相连,四角,下层三面雕出桃形壶门,门内各浮雕伎乐1身,身后帛带呈环状飞起。

佛儿湾第二十龛为七佛十菩萨造像,如此组合的佛教龛像较为少见。该龛高1.11米,宽1.14米,深30厘米。龛底生出莲茎,每支莲茎上生仰覆莲圆座,共排出十七个建座,下排系七尊佛像结跏趺坐穿袈裟,上排系立十菩萨像身佩璎珞、帛带。龛左右壁下部立二尊力士像。七佛者,谓过去庄严劫中三佛,贤劫中四佛,为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浮佛、拘留孙佛、俱那含牟尼佛、迦叶佛、释迦牟尼佛。十菩萨,即十波罗蜜菩萨,为檀波罗蜜、戒波罗蜜、忍辱波罗蜜、精进波罗蜜、禅波罗蜜、般若波罗蜜、方便波罗蜜、愿波罗蜜、力波罗蜜、智波罗蜜。

佛儿湾第二十龛七佛十菩萨造像

佛儿湾有四龛浮雕天龙八部造像。天龙八部是印度神话故事和印度佛经中记载的八位天神,依次为天神提婆、歌唱之神紧那罗、战争之神阿修罗、大蟒神摩睺罗迦、大鹏金翅鸟迦楼罗、龙神那伽、音乐之神乾闼婆、吃人恶鬼夜叉。它们均被释迦牟尼收伏,成为佛教的护法神。佛儿湾四龛天龙八部造像中,以第二十七龛保存最为完整。该龛内龛高1.16米、宽1.90米、深1.18米,环壁浮雕天王及天龙八部像十一尊。天龙八部像,左侧四:第一尊提婆天神,已残;第二尊紧那罗歌唱之神,头生尖角;第三尊迦楼罗大鹏金翅鸟,鸟嘴;第四尊阿修罗战争之神,三头四臂,一面二手左举月右举日,一面二手左持矩右举规。右侧四:第一尊那伽龙神,头戴盔,身着铠甲,头顶上伸出一个龙头;第二尊乾闼婆音乐之神,弹琴,双耳长垂;第三尊摩睺罗迦大蟒神,双手持物;第四尊夜叉恶鬼,尖头兔耳,左手臂上跪一小人。

佛儿湾第二十七龛示意图,上部为天龙八部造像

地藏菩萨,以“安忍不动,犹如大地,静虑深密,犹如秘藏”得名。佛典载,地藏菩萨自誓必度尽六道众生。以“大孝”和“大愿”的德业被佛教广为弘传,被尊称为“大愿地藏王菩萨”与文殊菩萨观音菩萨、普贤菩萨并称为汉传佛教的四大菩萨。佛教认为世间众生因造作善不善诸业而有业报,此业报有六个去处,被称为六道:天、人、畜生、阿修罗、饿鬼、地狱。佛儿湾第三十龛高1.75米,宽3.92米,深60厘米。左造二菩萨,左造三世佛,其间造地藏菩萨与六道轮回。该龛中部,刻两个圆拱形小龛,上圆龛造文殊菩萨骑狮、普贤骑象,左右各立一菩萨。上圆龛高1.23米,宽43.5厘米,深42厘米,造地藏菩萨游戏坐,一足盘于莲台,一足下垂于莲台上。地藏身边两侧各生三朵云彩,雕刻六道轮回故事。右上方云中一人结跏趺坐,桃形头光,是为天道,喻意:行善积德之人,死后升入天堂,身有光明,自然享受快乐;右中阿修罗立于云彩上,是为阿修罗道,喻意:生前大力气,常怀瞋心,好战斗,死后,变为阿修罗,使居深山幽谷,与人类隔绝。右下,刻一武士双手持长剑立于云上,身后开一扇门,是为地狱道,喻意:生前作恶之人,死后下地狱,受八寒八热之苦。左上方,一人跪在祥云上,双手合什,是为人道,喻意:生前作为好事的人,死后还是投生为人类。左中,刻一牛立于云朵之上,是为畜牲道,喻意:生前作坏事的人,死后投生当牛之类畜牲。左下,刻一人裸上身,立于云中,为饿鬼道,喻意:生前作恶的人,死后成为饿鬼,得不到饭吃。藏菩萨龛最下方一莲枝分出六个莲座,座上各坐一尊供养菩萨,为师子戏菩萨、师子奋迅菩萨、师子幡菩萨、师子作菩萨、坚勇精进菩萨、击金刚慧菩萨。

佛儿湾第三十龛,中部为地藏菩萨与六道轮回造像

佛儿湾摩崖造像中最为珍贵的是全裸魔女石刻造像。佛教故事,释迦牟尼在印度摩揭陀王国伽耶城外尼连禅河畔菩提树下修行时,魔王波旬率领魔兵挥舞刀矛剑戟与弓矢前来威胁,佛祖毫不畏惧。波旬“殷忧而返”,“魔王之女,请往诱焉”,但任凭魔女搔首弄姿,以色情引诱,释迦牟尼不受勾引,把魔女变成一位又老双丑的妇人。魔女从青铜镜中看到自己老丑的形象,大吃一惊,忙向释迦牟尼忏悔。佛儿湾“降魔变”造像雕刻于第二十七龛之内龛左右壁底台。其中,现存最完整者为右壁内侧一尊。该魔女像头残,帔帛绕臂,裸上身,下裹裙,不出衣纹,侧身向外,左手抚臀部,右手持一镜状物上举,双脚交叉站立,作扭臀状。魔女虽被佛变成体态臃肿的老妇形象,但仍不失风姿撩人。蒲江佛儿湾石刻魔女几近全裸,如此造像为全国所罕见,大概与唐人热烈奔放之社会风气关系莫大。丁祖春先生在《蒲江县摩崖造像调查纪实》一文中,议曰:“值得注意的是,在佛龛的左下方,雕刻一全裸少女形象,右手上举,左手下垂,两腿相交,略弯曲,作舞蹈姿态,线条优美,形象生动。在庄严的佛龛中雕刻全裸女像实属少见,其造像用意如何,有待进一步研究。”

佛儿湾第二十七龛中的全裸魔女造像

蒲江佛儿湾造像石窟属唐代,从损坏及风化严重程度估计,专家认为该造像毁于“会昌法难”。据龛像发现的清代妆彩残痕,专家推断清代以后该石窟逐渐被淤泥与荒草丛林湮没。1983年,佛儿湾造像石窟被发现,其宝刹庄严揭开神秘面纱,重见天日呈现在世人面前。

今天,人们走进佛儿湾,仿佛徜徉在千年佛国故事的画卷之中,缥缈仙界如梦如幻。中华文明之源远流长,在于其“海纳百川,其容乃大”。佛教文化儒家文明的交汇,衍生出的扬善弃恶、因果报应观念,至今仍影响着每个中国人的行为准则。

(特别鸣谢:龙腾夏晖丁祖春卢丁雷玉华肥田路美)

云南摸清44处石窟寺资源家底:石窟寺12处 摩崖造像32处

云南省石窟寺专项调查工作近日完成,调查摸清了全省石窟寺(含摩崖造像)资源的“家底”共44处,包括新发现9处。

图为石钟寺

记者从云南省文物局获悉,2020年12月以来,云南各州市文物工作者经系统培训后开始石窟寺专项调查工作。截至2021年3月底,云南省石窟寺(含摩崖造像)资源共计44处,包括新发现9处,分布于昆明昭通大理迪庆等11个州市。其中,石窟寺12处,摩崖造像32处。

图为石钟寺4号窟,华严三圣龛。

据悉,云南的石窟寺资源集中体现了多民族文化融合、地方性文化丰富、宗教文化多样的特征,为研究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图为法华寺石窟寺罗汉崖局部。

据悉,此次专项调查是在国家文物局统一部署下,对云南全省石窟寺的基本情况、保护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的一次全面调查,旨在为下一步编制全省石窟寺保护利用专项规划提供参考,构建更加科学有效的石窟寺保护管理体系。

目前,《云南省石窟寺(含摩崖造像)专项调查工作报告》已通过省级验收,作为全国石窟寺(含摩崖造像)专项调查工作报告一部分提交至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记者 严勇 图片资料来源 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吴沄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