傥骆道遗址周至段

傥骆道遗址周至段

傥骆道遗址周至段

时代:三国——清

地点:周至县骆峪乡骆峪村

保护范围:道路沿线5米宽地带。

2008年,傥骆道遗址周至段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文物保护单位。

周至:可以和万里长城、大运河齐名的伟大工程——傥骆道

著名的桥梁专家茅以升在考察了傥骆道的古栈道后发出惊叹:称其为可以和万里长城、大运河齐名的伟大工程。

傥骆道是关中通往巴蜀的褒斜道、子午道、陈仓道等几条入川古道里,最近捷也最险峻的一条。由于道路险峻,受山洪、地震的影响,傥骆道一度中断。公元前206年到前195年,汉高祖刘邦又修复开通了傥骆道。

如今的傥骆道已失去了它往日的风采,现代化高速公路早已把巴蜀和关中连在一起。其他的几条古道已被高速公路所覆盖代替,唯有傥骆道还基本保持着昔日的风貌,更重要的是它依然可以穿越秦岭到达巴蜀,在人们崇尚自然、保护生态的今天,成了首选的徒步旅游、寻幽探险的道路。在傥骆道,你可以尽情的领略秦岭的山山水水,可以解读秦岭的神秘与雄伟!

古栈道

傥骆道的历史名片

如今的傥骆道最著名的是栈道遗址。在骆峪,栈道遗存分布在骆峪河的两侧,共有12处。现在绝大多数已成为石崖上的孔洞,有方有圆,边长约20公分,孔深约20公分,孔间距约1.6米。有些地方有立木撑柱的遗迹。银洞湾栈道有一孔还有残断的石桩。偏桥栈道还有遗存方孔栈桩七个。栈桩长1.4米,边宽0.19米。上铺石条,至今通行。此外,沿傥骆道入山,两旁山石摩崖石刻多达30余处,大部分因年代久远,字迹模糊不能辨认,有些依稀可辨,从字体看,楷、篆、隶书均有,大多为记某事件而刻。

轶事遗韵傥骆道

(一)没有谋面的和韵

唐元和元年,白居易出任周至县尉。一日,白县尉一行来到骆峪的骆口驿视察,在公事之余看骆口驿墙上过客的题诗。其中有王质夫写的诗,读后不能自持,在王诗旁边写道:

石拥百泉合,云破千峰开。

今日勤王意,一半为山来。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有一天,大诗人元稹从骆口驿经过,看到字迹模糊的唱和诗,用袖子拂去灰尘,辨认出是白居易的大作,便终日面墙品味,临行前在墙壁上王、白的诗旁也写道:

邮亭壁上数行字,崔李题名王白诗。

尽日无人共言语,不离墙下至行时。

元稹走后没多久,白居易又因公务来到骆口驿,看到久未谋面的好友元稹的题诗,忙问驿卒此人在何处?得知元稹离开已有时日时,白居易怅然若失,再次在驿站墙壁上写道:

唯有多情元侍郎,绣衣不惜拂尘看。

王、白、元和诗而不能见面,在当时传为美谈。从而也成就了唐诗中一桩诗话轶事,而存留在历史的长河中。

(二)格格六走傥骆道

(二)红色印迹傥骆道

民国17年(1928),李先念率领红军在骆峪休整一天一夜,处决了七名土豪劣绅,为当地除了大害。引起了极大的震动,从此以后,土豪们盘剥贫民的气焰收敛了许多,唤起了贫民们反抗压迫的意识。之后,红军为躲避国民党骑兵围剿,经骆峪辗转至车峪,后来转入傥骆道,南下汉中

民国24年(1935),徐海东率红二十五军2000余人入辛口,经傥骆古道,取道南下,转战汉中。

风云际会傥骆道

2、筑道立业:公元前206年前后,汉王刘邦复通傥骆道。

3、曹爽伐蜀:魏正始五年(244),魏威武将军曹爽率大军10万,取道骆峪,欲伐汉蜀。入谷百里,因山陡路险,兵马举步艰难。畜多人众,粮草缺乏,被困深山老林,兵卒腹饿难忍,马匹死伤大半,军士哭嚎于道。蜀将费祎进拒三岭以截爽,王平遣兵三百,依仗天险,固守不怠。魏兵不得进,参军杨伟向主帅曹爽指陈利弊,曹爽纳其言,领兵而还。

4、姜维盗魏:蜀延熙二十年(257),魏将诸葛诞反于淮南曹魏调司马昭南下,蜀将姜维抓住战机,乘虚率兵十万出骆谷、度沈岭、抵达长城戌,欲取中原。曹将司马望、邓艾领兵自陇来援。姜维移兵于芒水(即黑水峪),依山为营,屡屡挑战魏军。魏兵隔渭拒守,不以应战。魏甘露三年(258),诸葛诞反兵被破,姜维惧魏主力回师围剿,方收兵拔营,返蜀而去。

5、钟会寇蜀:魏景元四年(263),魏镇西将军钟会率大军十余万众,取道骆谷,南下攻汉寇蜀,命牙门将许仪前往开道,大军缓而后行。途中钟会马蹄踏陷于桥隙,遂斩许仪。众将惊骇。于是,将士、民夫个个认真修路,不敢怠慢。栈道很快畅通,为钟会兵取汉蜀畅通道路。

6、勋反长安:东晋永和四年(348),后赵石虎卒,北方大乱,梁州刺史司马勋趁机领大军北伐,取道骆谷,屯兵于骆峪、广济一带,向长安逼近,终因兵寡,复退梁州。

7、骆峪起兵:晋义熙元年(405),东晋桓石缓起兵骆峪口,盘踞城西地。

8、裕取长安:东晋义熙十一年(415),后秦姚兴卒,次年东晋太尉刘裕发兵七路攻取长安。别将窦霸率军出骆峪,沈田子率军入武关,出兰田峪;姚珍率军出子午谷;后秦主力军分四路出潼关;大兵压境,遥相呼应,长安一举可得。

9、疏通古道:唐武德七年(624),又一次疏通傥骆古道,并于二八盘岭设关,驻兵把守。

10、骆谷取矿:唐贞观八年(634),大将尉迟恭率众在骆峪银洞湾、铜矿岭开山取铜采银。

11、德宗逃蜀: 唐建中四年(783),朱泚勾引勤王大将李怀光反叛,称帝于长安。德宗李适往奉天(今乾县)。危难之时,山南西道节度使严震遣大将张用诚率兵五千,沿傥骆道北进,增援护驾。张用诚反为李怀光所诱,来到骆峪,阴谋反叛。牙将马勋取震符缚杀用诚。德宗才得以起奉天,入傥骆道,安全抵达蜀汉。

13、僖宗南逃: 唐广明元年(880),黄巢起义军攻陷长安,唐僖宗李儇带领文武官员及神策军数百人,经周至,入骆谷,沿傥骆古道向汉中逃跑。凤翔节度使郑畋迎候于道,为之护驾。

14、王俊抗金: 宋绍兴十年(1140)七月,金将古延率兵进犯,永兴军王俊(周至人)在东骆峪击败金兵。

15、明设巡司: 明正德十六年(1521),知县王旸在骆峪关设巡司及弓手。

16、太平军夺周至: 清咸丰九年(1859),兰朝柱于云南起义。同治二年(1863),经四川入陕南,与太平军陈得才部联合,攻下汉中府城。又于同年十一月,北翻秦岭,穿越傥骆栈道,进入关中,占领周至县城。

17、红军骆峪休整:民国十七年(1928),李先念率领红军于骆峪休整一天一夜。在周至,他们处决了七名土豪劣绅,为当地人民除了大害。之后,他们为躲避国民党骑兵围剿,经骆峪辗转至车峪进峪,转入傥骆道,南下汉中。

19、红军取道南下:民国二十四年(1935),徐海东率红二十五军两千余人入辛口,经傥骆古道,转战蜀汉。

21、地方武装溃逃:民国三十八年(1949)五月二十日,渭北咸阳、乾县、礼泉永寿兴平武功泾阳三原高陵等十县,以毕梅轩为首的国民党保安队、警察队等地方武装,约四五千人,沿秦岭北麓向西逃窜。进入周至县楼观、马召、广济、骆峪等地,沿途烧、杀、掠、抢,祸害百姓。史称“十大县”。

传递正能量是我们永远不变的宗旨!

冉庄地道战遗址周边景点 冉庄地道战遗址介绍

1. 冉庄地道战遗址介绍

冉庄地道战遗址

地址: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县冉庄镇

冉庄地道战纪念馆。是全国首批爱国教育基地免费开放单位之一比较出名吧 ,朋友去过 说挺好的

西河头村,冉庄村,焦庄户村

  地道战遗址

  1.冉庄遗址

  冉庄(地道战重要标志之一)地道战遗址,位于河北省保定市西南30公里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华北抗日斗争中一处重要的战争遗址。这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西有京广铁路、北有京深高速公路、东有保衡公路,张望公路穿境而过。

  2.焦庄户遗址

  焦庄户位于北京市顺义县东北燕山余脉歪坨山下,距北京60公里,现属龙湾屯镇。纪念馆始建于1964年秋,定名为“焦庄户民兵斗争史陈列室”。

  3.西河头地道战遗址

  西河头地道战遗址位于定襄县城西2.5公里的西河头村,是与河北冉庄,北京焦庄地道齐名的我国保存的最完整的三大地道战遗址之一。


2. 冉庄地道战遗址介绍400

冀中的地道战抗日战争时期,河北省中部清苑县冉庄民兵挖筑地道对日伪军进行的作战。

1941年秋,冀中平原的抗日斗争进入困难阶段,日伪军扫荡日益残酷。

冀中人民抗日武装为了保存自己的力量,长期坚持平原游击战争,开始挖掘和利用地道对日伪军进行斗争。

冬初,清苑县冉庄民兵先在自己家中挖了单口隐蔽洞(俗称蛤蟆蹲),很快遭到日伪军的破坏。

民兵把单口隐蔽洞改造成能进能出的双口隐蔽地道,但仍不能有效地进行战斗,多数地道又遭到破坏。

1942年夏季反扫荡开始后,中共冀中区委和冀中军区号召冀中人民普遍开展挖地道的活动,地道的构造不断改进和完善,初步形成户户相通、村村相连,既能隐蔽、转移,又便于依托作战的地道网络,成为长期坚持冀中平原抗日斗争的坚强地下堡垒。

冉庄的地道也有较大的发展,共有4条主要干线、24条支线,村内户户相通,向外可通往孙庄、姜庄、隋家坟、河坡等村,全长30余华里。


3. 冉庄地道战遗址位于哪儿

遗址在冉庄,冉庄地道战纪念馆。 可以去参观,免费开放。 遗址的发展过程: 冉庄地道战纪念馆建于1959年,当时隶属于冉庄村。 纪念馆供游客参观的主要内容有:冀中冉庄地道战展厅、地道遗址及地下作战设施和地上遗址保护区。 1961年3月4日,冉庄地道战遗址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7年1月4日,河北省旅游委公布了《关于2016年全省4A级以上旅游景区专项整治行动的通报》,将保定市清苑冉庄地道战遗址由4A级景区降为3A级景区。 2017年1月,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冉庄地道战遗址入选中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


4. 冉庄地道战遗址简介

地道战是依托地道工事进行的作战。

抗日战争时期,华北抗日根据地军民在开展平原游击战中创造性地发展了地道战,涌现出了河北清苑县冉庄、顺义县焦庄户、满城县石井村等开展地道战的典型。

清苑县冉庄位于河北省中部。1941年秋,冀中平原的抗日斗争进入困难阶段,日伪军“扫荡”日益残酷。冀中人民抗日武装为了保存自己的力量,长期坚持平原游击战争,开始挖掘和利用地道对日伪军进行斗争。

冬初,清苑县冉庄民兵先在自己家中挖了单口隐蔽洞(俗称蛤蟆蹲),很快遭到日伪军的破坏。后又把单口隐蔽洞改造成能进能出的双口隐蔽地道,但仍不能适应战斗需要,多数地道遭到破坏。

1942年夏季反“ 荡”开始后,中共冀中区委和冀中军区号召冀中人民普遍开展挖地道的活动,地道的构造不断改进和完善,初步形成户户相通、村村相连,既能隐蔽、转移,又便于依托作战的地道网络,成为长期坚持冀中平原抗日斗争的坚强地下堡垒。

冉庄的地道也有较大的发展,共有4条主要干线、24条支线,村内户户相通,向外可通往孙庄、姜庄、隋家坟、河坡等村,全长30余华里。地道一般宽1米、高1.5米、顶部土厚2米以上;地道内设有瞭望孔、射击孔、通气孔、陷阱、活动翻板、指路牌、水井、储粮室等,形成能打、能藏、能机动的阵地体系。

冉庄民兵依托地道,并与地面工事相结合,与地雷战相结合,采取灵活机动的战术,在多次战斗中给日伪军以沉重的打击。

1943年1月7日,30名日伪军进村抢掠,冉庄民兵利用地道进行作战,毙伤其4人。1945年4月1日,日伪军500余人向冉庄发动进攻,冉庄民兵20余人利用地道进行作战,毙伤日伪军13人,迫其撤退。

6月20日,驻保定日军率伪军1个团1000余人向冉庄进犯,冉庄民兵30余人先在村边进行阻击,尔后迅速转入地道,通过瞭望孔观察到一群伪军冲到村东企图破坏地堡工事,当即拉响地雷,炸死伪军数人。

与此同时,村北老母庙、南口地平堡、东街碾子堡和十字街的民兵,也纷纷从暗室和高房工事等向日伪军射击。经数小时激战,毙伤其29人,日伪军被迫撤退。

23日,日伪军又调集2000余人的兵力,再次进犯冉庄,先用迫击炮向村内猛烈轰击,随后,步兵迅速向村内冲击。当其进至村口时,踏响了民兵用水壶、铁桶等制造的地雷,日军数名被炸死。

日伪军进村后,见四处空无一人,便东冲西撞,盲目射击。一群伪军刚进至东街,其中一名伪团长就被小庙工事里的民兵击毙,1名伪军去拖曳尸体,又被击毙。

当大批日伪军进入村北布雷区时,守候在暗室里的5名民兵立即拉响11颗地雷,炸死日伪军多人。接着,民兵又用步枪毙其10余人。日伪军乱作一团,分头溃逃。数十分钟后,20余名伪军前来收尸,民兵再次拉响地雷,又炸死5个敌人。经13小时激战,冉庄民兵仅以轻伤1人的代价毙伤日伪军33人,打退了日伪军的进攻。

从1942年至抗日战争胜利,冉庄民兵共进行地道战11次,毙伤日伪军96人,并缴获许多武器、弹药和其他军用物资。

冉庄地道战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冀中平原抗日军民的一个创造,是坚持平原游击战争的一种有效的作战形式。日军惊呼,冀中出现了奇幻战争!


5. 冉庄地道战遗址位于哪儿啊

冀中地道旅游景点位于冉庄,地道战遗址保护区30万平方米,现仍保留着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冀中平原村落环境风貌,完整保留着高房工事、牲口槽、地平面、锅台、石头堡、面柜等各种作战工事,并对冉庄抗日村公所、抗日武装委员会等进行了复原陈列,使人如置身于战争岁月。

地下完整保留着当年作战用的地道3000米,以及卡口、翻眼、囚笼、陷阱、地下兵工厂等地下作战设施。


6. 冉庄地道战遗址于哪里

答:一蜿蜒曲折的地道,一隐蔽的地道,一安全的地道。

地道百科

地道,指大地的特征和地壳运行、地上万物运行的一般规律。也有地下通道的意思。

也指抗战时期挖的地下通道,例如河北冉庄地道。

冉庄地道战纪念馆建于1959年,当时隶属于冉庄村,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实际任务的需要,纪念馆几度变更,2004年3月成立了由清苑县县委书记任主任的清苑县地道战遗址文物保护管理委员会暨清苑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管理委员会,下设办 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冉庄地道战纪念馆馆长担任,为县委直属正科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

纪念馆供游客参观的主要内容有:冀中冉庄地道战展厅、地道遗址及地下作战设施和地上遗址保护区。


7. 冉庄地道战遗址位于哪儿?

冉庄地道战遗址是融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和旅游于一体的、独具特色的理想参观地,也是为后人留下的一处永恒的、宝贵的历史财富。


8. 冉庄地道战遗址介绍100字

冀中地道主要是冉庄地道战,遗址坐落在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县县城西南方向15千米处,是华北抗击日本侵略者战争中一处重要战争遗址,代表景点冉庄地道战纪念馆。电影《地道战》影片中的故事发生冉庄,冉庄也因战时歼敌数量多获得“地道战模范村”的称号。


9. 冉庄地道战遗址位于哪个县

冉庄,位于清苑县西南方向,距县城15公里,距保定市30公里。由清苑县城南行至张登路口西行6公里。位于河北省保定市西南30公里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华北抗日斗争中一处重要的战争遗址。这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西有京广铁路、北有京深高速公路、东有保衡公路,张望公路穿境而过。


周至县楼观台道温泉酒店 陕西周至楼观台道观地址

1. 陕西周至楼观台道观地址

  道教的理想是得道成仙,为此多选择幽远之深山大岳作为修炼之地,以后亦称为神仙所居之洞天福地。历史上许多著名的山岳如泰山、衡山、华山、龙虎山、嵩山、青城山、武当山、崂山等都成为道教名山。  1983年国务院确定了21座全国重点道教宫观,它们是:北京白云观,辽宁沈阳太清宫、鞍山市千山无量观,江苏句容县茅山道院,浙江杭州市抱朴道院,江西贵溪县龙虎山天师府,山东青岛市崂山太清宫、泰安市泰山碧霞祠,河南登封市嵩山中岳庙,湖北十堰市武当山紫霄宫和太和宫(包括金顶)、武汉市长春观,广东博罗县罗浮山冲虚观,四川成都市青羊宫、都江堰市青城山古常道观(包括天师洞)和祖师殿,陕西华阴县华山玉泉院和镇岳宫及东道院、西安市八仙宫、周至县楼观台。这些宫观不仅是重要的道教活动场所,而且是著名的名胜古迹。摘自《民族宗教百题问答》

2. 陕西周至楼观台财神庙

秦岭植物园,太白山喷泉,青山里乘凉,楼观台拜神,环山路还有很多农家乐,钓钓鱼,抽根烟,快活似神仙

3. 西安周至道观

道观是道士修炼的地方。道观也是人们避开嘈杂的城市,返璞归真,修身养性的地方,在中国有二十个有名的道观。

1.鹿邑太清宫

鹿邑太清宫位于鹿邑县城东十里的太清宫集,据说为老子的诞生地。据史志记载,东汉延熹八年(西元165年),桓帝刘志派中常侍管霸前来创建,始名老子庙。唐祖武德三年(西元620年),李渊为了便于对天下的统治,抬高自己家族地位,就听从吉善行的建议,认老子为祖宗,派人在汉老子庙的基础上予以扩建,规模如京城王宫,做为皇室家庙。

鹿邑太清宫

乾封元年(公元666年),唐高宗李治追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并增建“紫极宫”、“太清楼”,改庙名为“玄元庙”。到武则天光宅元年(公元684年),又册封老子母为“先天太后”,在汉李母庙的基础上,扩建成洞霄宫,位置在太清宫北一里。至玄宗李隆基时,太清宫又有增建,规模达到鼎盛,占地八顷七十二亩,周围四十里,宫内建筑排列有序,琼楼玉宇,金碧辉煌。 太清宫称前宫,洞霄宫称后宫。前宫祀老子,后宫祀李母。两宫中隔一河,河上有桥。河名“金水”,桥称“会仙”。唐开元年间,玄宗皇帝又亲朝太清宫,为老子上尊号“大圣祖高上金阙天皇大帝”,改庙名为太清宫,又亲手为五千言《道德经》作注,刻石立于太清宫。该碑至今犹存,和太清宫及其所余历代碑刻一起,于八六年列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于2001年又升格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唐一代,皇室常驻五百军士镇守太清宫。

2.终南山楼观台

终南山楼观台号称'天下第一福地',是我国著名的道教胜迹,位于西安市周至县东南15公里的终南山北麓,风景幽美,依山带水,茂林修竹,绿荫蔽天,古籍赞美它:'关中河山百二,以终南为最胜;终南千峰耸翠,以楼观为最名。' 楼观台既有周秦遗迹、汉唐古迹,又有山青水绿的自然风光:古迹主要有老子说经台、尹喜观星楼、秦始皇清庙、汉武帝望仙宫、大秦寺塔以及炼丹炉、吕祖洞、上善池等60余处;自然风光以森林见长,这里山岭倚山背水,茂林修竹,融自然人文于一体,是人们避暑度假的理想之地。其中老子墓、大秦寺塔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终南山楼观台

3.龙虎山天师府

天师府位于贵溪上清镇,临清溪,为历代张天师起居之地,原建于龙虎山脚下。北靠西华山,门临沪 河,面对琵琶山,依山带水,气势雄伟。占地3万多平方米,建筑辉宏,尚存古建筑6000余平方米,全部雕花镂刻,米红细漆,古色古香,一派仙气(被历史上门许多皇帝赐号“宰相家”“天真人府”,尊为道教祖庭。

龙虎山天师府

4.青城山常道观

据文献记载,天师洞原址为黄帝祠,东汉时张道陵曾在此修行,被奉为天师道的创始人,故称天师洞。隋大业年间(605-618年),改名延庆观。唐朝时改称常道观。唐开元年间(713-741年),常道观一度被佛教占用,改为寺庙,唐玄宗手敕,令归还道士,观中现存有唐玄宗手诏碑。宋时曾称昭庆观,现仍延用唐名,俗称天师洞。

天师洞现存建筑建于清康熙年间(1662一1722年)中叶,由住持陈清觉主持修建。1980年以来,青城山道教,青城山常道观协会又筹资对天师殿、三清殿、黄帝殿、上茅庵及山门、道舍、斋堂等进行了全面维修,重塑神像,使千年古刹焕然一新;为青城山水增色。常道观的整个建筑群占地面积72加多平方米,房屋建筑面积5749平方米。整个宫观依山势分布在白云溪与海棠溪之间的山坪上,庄严的殿堂与曲折环绕的外廊,随地形高低落,把殿宇楼阁连成一片,四周峭壁陡岩,群山拱揖,浮岚翠,真是“干崖迤逦藏幽胜,万树凝烟罩峰奇。”宫殿金碧辉的建筑与自然山水交相映衬,分外幽雅。

青城山常道观

5.北京白云观

道教全真道派十方大丛林制宫观之一。位于北京。始建于唐,名天长观。金世宗时,引大加扩建,更名十方大天长观,是当时北方道教的最大丛林,并藏有《大金玄都宝藏》。金末毁于火灾,后又重建为太极殿。

丘处机赴雪山应成吉思汗聘,回京后居太极宫,元太祖因其道号长春子,诏改太极殿为长春宫。及丘处机羽化,弟子尹志平等在长春宫东侧购建下院,即今白云观,并于观中构筑处顺堂,安厝邱处机灵柩。丘处机被奉为全真龙门派祖师,白云观以此称龙门派祖庭。今存观宇系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重修,有彩绘牌楼、山门、灵官殿、 玉皇殿 、老律堂、 邱祖殿和三清四御殿等。1957年成立的中国道教协会会址就设在白云观。道教全真第一丛林——北京白云观位于北京西便门外,是道教全真三大祖庭之一。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道教协会、中国道教学院和中国道教文化研究所等全国性道教组织、院校和研究机构先后设在这里。白云观也是“文革”中北京很少没被破坏的寺庙之一。

北京白云观

6.成都青羊宫

青羊宫,川西第一道观,坐落在成都西南郊,南面百花潭、武侯祠(汉昭烈庙),西望杜甫草堂,东邻二仙庵。相传宫观始于周,初名“青羊肆”。据考证,三国之际取名“青羊观”。到了唐代改名“玄中观”,在唐僖宗时又改“观”为“宫”。五代时改称“青羊观”,宋代又复名为“青羊宫”,直至今日。

宫内保藏有清代光绪三十二年(1906)所刻《道藏辑要》经版,共一万三千余块,皆以梨木雕成,每块双面雕刻,版面清楚,字迹工整,为当今我国道教典籍保存最完整的存板,是极为珍贵的道教历史文物。每年农历二月十五日既是青羊宫传统的庙会日,又是青羊宫历史悠久的“花会”日,届时宫内香烟缭绕,磬声悠悠,人如潮涌,宫外各种名花异卉争奇斗妍,流香溢彩,人来人往,车水马龙,热闹非凡。

成都青羊宫

7.成都鹤鸣山

鹤鸣山为中国道教发源地,属道教名山。位于四川成都西部大邑县城西北12公里的鹤鸣乡三丰村,属岷山山脉,海拔1000余米,北依青城山(约 30公里),南邻峨眉山(约120公里),西接雾中山 (约10里),足抵川西平原,距成都约 70公里。因山形似鹤、山藏石鹤、山栖仙鹤而得名,为古代剑南四大名山之一。

鹤鸣山又称“鹄鸣山”,系邛崃山脉东麓青城山区的南侧支峰,与道教著名胜地青城山天师洞相距仅三十公里。这里山势雄伟、林木繁茂,双涧环抱,形如展翅欲飞的立鹤;景区内松柏成林,苍翠欲滴,山涧溪流,泠然有声,是著名风景旅游区和避暑胜地。

成都鹤鸣山

8.泰山岱庙

岱庙,坐落于山东省泰安市区北,泰山的南麓,俗称“东岳庙”。它是泰山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为道教神府,是历代帝王举行封禅大典和祭祀泰山神的地方。

岱庙城堞高筑,庙貌巍峨,宫阙重叠,气象万千。岱庙创建于汉代,至唐时已殿阁辉煌。在宋真宗大举封禅时,又大加拓建,修建天贶殿等,更见规模。其建筑风格采用帝王宫城的式样,周环1500余米,庙内各类古建筑有150余间。岱庙与北京故宫、山东曲阜三孔、承德避暑山庄并称中国四大古建筑群。

泰山岱庙

9.嵩山中岳庙

中岳庙即指嵩山中岳庙,位于河南嵩山南麓的太室山脚下,距河南省登封市城东4千米。它背倚黄盖峰,面对玉案山,西有望朝岭,东有牧子岗,群山环抱,布局谨严,规模宏伟,红墙黄瓦,金碧辉煌。总面积11万平方米,为中州祠宇之冠,也是五岳中现存规模最大、保存较完整的古建筑群,也是河南省规模最巨、最完整的古代建筑群。如此宏大而又幽雅庄严的庙宇在全国也是罕见的,此为华夏文明圣地。

嵩山中岳庙

10.天津天后宫

天后宫位于天津古城东门外,始建于元代。由于当时海运漕粮,漕船海难不断发生,而天津是海运漕粮的终点,是转入内河装卸漕粮的码头,所以,元泰定三年(1326年),皇帝下令建天后宫(当时叫天妃宫),于天津海河三岔河口码头附近,供人们奉祀海神天后。水工、船夫、官员在出海或漕粮到达时,都向天后祈福求安。居家百姓没钱的也来求财,没儿的求子,有病的祈免病灾。这是古人无法克服海洋、江河险难而求助神灵的消极表现,也反映了苦难民众的古朴文化心态。一个天后便凝聚和抚慰着众人心。

天津天后宫

11.芮城永乐宫

永乐宫,又名:大纯阳万寿宫。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山西省芮城县城北3公里的龙泉村东侧。永乐宫始建于元代,施工期前后共110多年,才建成了这个规格宏大的道教宫殿式建筑群。永乐宫是典型的元代建筑风格,粗大的斗拱层层叠叠地交错着,四周的雕饰不多,比起明、清两代的建筑,显得较为简洁、明朗。几个殿以南、北为中轴线,依次排列。特别是宫殿内部的墙壁上,布满了精心绘制的壁画,其艺术价值之高,数量之多,实属世上罕见。来到山西,自然不能放过去永乐宫欣赏元代壁画的机会。

芮城永乐宫

12.解州关帝庙

解州关帝庙被誉为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神圣殿堂。解州关帝庙位于在山西运城市解州镇西关。北靠银湖(盐池),面对中条山,景色秀丽。解州东南10公里常平村是三国蜀将关羽的原籍,故解州关帝庙为武庙之祖。创建于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宋,明时曾扩建和重修,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毁于火,经十余年始修复。现庙坐北向南,总面积1.8万多平方米,内外古柏苍翠,百花争艳。

解州关帝庙

13.沈阳太清宫

开坛传戒是太清宫的一大特征,据《太清宫丛林历史法略》载,自清代道光三年(1823)由孙抱一方丈开始于宫传戒至民国三十三年(1944),受戒弟子多达2000余人。现为中国道教重点开放宫观和 宁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辽宁省道教协会与沈阳市道教协会所在地。

沈阳太清宫

15.苏州玄妙观

千年古观玄妙观座落在苏州古城中心,始建于西晋咸宁二年,据说这里曾是吴王阖闾的故宫,历经千年兴衰,公元一九九九年,玄妙观进行了大规模的修复整治。

玄妙观和观前街相得益彰,也正以其悠久的历史,深厚的道教文化,众多的文物古迹, 成为苏州著名旅游景点 。

苏州玄妙观

16.武汉长春观

长春观位于武昌大东门东北角双峰山南坡,黄鹄山(蛇山)中部,是我国道教著名十方丛林之一,为历代道教活动场所。称“江南一大福地”。观内崇奉道教全真派,以其创始人重阳祖师门人邱处机道号“长春子”命名。以纪念道教全真派北七真之一,龙门宗的创始人丘处机。丘处机,(公元1148年-1227,字通密,号长春子)在元军南下时“一言止杀“济世救民之劝德。始称“长春观”。

武汉长春观

17.武当山太和宫

道教著名宫观。在湖北省十堰市境内的武当山天柱峰山腰紫金城南天门外。建于明代永乐十四年 (1416),时有殿堂道舍等建筑五百一十间;现仅存正殿、朝拜殿、钟鼓楼、铜殿等。正殿额题“大岳太和宫”,殿内仅存真武大帝铜铸像及四大元帅、水火二将、金童玉女等塑像,殿门两侧各置铜碑一座,一是明代嘉靖二十九年(1550)敕建苍龙岭雷坛设金像之御碑,一是明代嘉靖三十一年(1552)遣工部左侍郎陆述等人致祭碑;殿前是朝拜殿,左右是钟鼓楼,钟楼内悬明代永乐十四年(1416)所铸造铜钟一口;殿前一岩,形如宝莲,故名“小莲峰”,上刻“一柱擎天”四字,并嵌有李宗仁游武当山之题诗碑刻,岩顶崇台之上置有铜殿一座,其高2.9米,宽2.7米,深2.6米,铸造于元代大德十一年(1307),原在天柱峰巅,明代永乐十四年(1416)移置于此,故名“转运殿”、“转展殿”。朝拜殿右下有清代改建的皇经堂。该宫整个建筑处于孤峰峻岭之上,殿字楼堂依山傍岩,结构精巧,布局巧妙,四周峰峦迭嶂,起伏连绵,烟树云海,气象万千。是武当山著名的道教宫观之一。

武当山太和宫

18.昆明太和宫

在云南省昆明市城东15里处的鸣凤山(又称鹦鹉山)。创建于明万历三十年(1602)。云南巡抚陈用宾命人仿湖北武当山太和宫内的铜殿式样铸造“金殿”供奉真武神像,又于殿外筑砖墙、城楼,宫门环护,故成太和宫。光绪《云南通志》载:咸丰八年(1858)毁于兵燹;次年绅士黄琮、褚光昌等重铸真武像;同治、光绪年间有续修。宫外有三天门,喻三清天;山脚至一天门有七十二级台阶。喻七十二地煞;一天门内有三十六级台阶,喻三十六天罡。宫内有棂星门、金殿、雷神殿、钟楼等建筑。钟楼内悬14吨重铜钟一座,铸于永乐二十一年(1423),高2.1米,口周长6.7米,声传四十里。雷神殿(现为陈列室)内有相传是真武大帝“伏魔制怪”的七星宝剑及平西王吴三桂使用过的铜制大刀,又有马、赵、温、岳四元帅及风、雨、雷、电四神并龟蛇二将塑像。

19.西安八仙宫

位于陕西西安东郊的万寿八仙宫是道教全真派十方丛林,传说八仙宫为唐时吕洞宾早期遇汉钟离”一枕黄粱”点破千秋迷梦而感悟成道之处。北宋时期在唐兴庆宫局部遗址初建了八仙庵。元、明、清各代屡次 翻修。公元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慈禧太后和光绪帝逃到西安避难,曾颁发1000两白银,命八仙宫道长李宗阳修建牌坊,并赐名“敕建万寿八仙宫”,“八仙宫”之名由此而来。悬于庵前门领之上。新中国建立后,当地政府数次拨款整修。

西安八仙 宫

20.三清宫道观

三清宫初建于清朝康熙年间,重修于二十世纪90年代,距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是四川达州火峰山唯一的一座道教宫观。三清宫因前殿供奉道教三位尊神——清微天玉清境元始天尊(太上道君,居中位,手执混元珠,象征天地未形、万物未生混沌状态时的无极);禹余天上清境灵宝天尊(又称天宝君,居元始天尊左侧位,手执如意之象,或半黑半白的“阴阳镜”,象征刚从无极状态中衍生出来的“太极”);大赤天太清境道德天尊(又称太上老君,居元始天尊右侧位,手执羽扇,象征由太极分化出的天地或阴阳“两仪”),故名。三清宫秉承达州三教合一的文化传统,兼修并蓄儒释道三教精华,以弘道利生为己任,推广道教文化,提倡道教养身,天人合一,自然和谐。三清宫是火峰山人文景观的集萃地,位于火峰山海拔596.6米的主峰,宫殿依山势而建,高度适中,视野开阔,斜坡舒缓、山崖陡峭、青松苍翠,环境宜人,景色秀丽,山脚有可泛小舟垂钓的湖泊,只有游览三清宫,才能发现道教文化在塑造三清宫的品性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4. 周至楼观台在哪里

1、杨公塔2、小文公庙推荐理由:太白山保护区的售票处,也是一个住宿点3、陕西周至老县城自然保护区4、楼观台国家森林公园5、第四纪冰川遗迹推荐理由:太白山独有的奇特景观,不用登高山就可看到冰川石海6、沙·沙河 中国第一水街7、黑河国家森林公园8、终南山古楼观景区9、赵公明财神庙10、楼观薰衣草庄园

5. 楼观台地址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

个人推荐(参差不齐的) 总体:环山路沿路从蓝田到周至的所有山。 蓝田:白鹿原 长安:翠华山,秦岭野生动物园,汤峪,洨河公园,昆明池 鄠邑:太平森林公园,朱雀森林公园,渼陂湖,万花山,草堂寺 周至:水街,楼观台,财神庙,宗圣宫,薰衣草庄园,秦岭野生植物园 眉县:太白山 扶风:法门寺 兴平:马嵬驿 咸阳:咸阳湖,汉阳陵,乐华城 礼泉:袁家村 泾阳:茯茶古镇 临潼:骊山,兵马俑,华清池 西安:汉城湖,大风阁,交通大学以及兴庆公园,浐灞生态公园,世园会遗址,三号线地上部分,青龙寺,钟鼓楼回民街,大唐芙蓉园,寒窑遗址公园,大雁塔,小雁塔,城墙,大明宫遗址公园,汉长安城遗址,半坡遗址博物馆,陕西省历史博物馆。

6. 周至县楼观台道观

1户县重阳宫

重阳宫,是天下道教祖庭,世界道教主流——全真道圣地。又称为重阳万寿宫、祖庵,中国著名道教宫观。全真派的三大祖庭之首,是全真道祖师王重阳早年修道和葬骨之地。位于钟馗故里、刘海故里的陕西省西安市区西南40公里 处,属于户县祖庵镇,哦不,现在叫鄠邑区。

2.八仙庵

这个景区也叫万寿八仙宫。在西安城墙东门外长乐坊。离城墙步行10分钟左右。是西安市区范围内最大、最著名的道教观院。

3.周至楼观台

楼观台,是中国道教最早的重要圣地,道教楼观的发源地,位于秦岭北麓中部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境内,东距西安70公里,西距周至县城15公里,是全国道家七十二福地之首。

7. 陕西周至楼观台景区

公交线路:608路 → 地铁2号线 → 环山旅游1号线,全程约86.8公里

1、从西安站步行约420米,到达火车站西站

2、乘坐608路,经过3站, 到达北大街站(也可乘坐616路、6路、229路、205路)

3、步行约190米,到达北大街站

4、乘坐地铁2号线,经过7站, 到达会展中心站

5、步行约330米,到达国展中心站

6、乘坐环山旅游1号线,经过32站, 到达楼观台站

8. 西周至楼观台道观地址在哪里

太白山

太白山跨太白县、眉县、周至县三县,主峰拔仙台在太白县境内东部,海拔3767米,地理座标介于东经107°41′23″~107°51'40"和北纬333°49'31"~343°08'11"之间,直距太白县城43.25公里。太白山山顶气候严寒,冰冻时间很长,常年有积雪,天气晴朗时,雪峰皑皑,因而以“太白”命名。

华山

华山(Mount Hua)古称“西岳”,为中国著名的五岳之一。华山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华阴市,在西安市以东120公里处。南接秦岭,北瞰黄渭,扼守着大西北进出中原的门户。

华山是道教主流全真派圣地。现存(截至2013年)七十二个半悬空洞,道观20余座,其中的玉泉院、都龙庙、东道院、镇岳宫被列为全国重点道教宫观。

终南山

终南山,是道教主流全真派的圣地,又名太乙山、地肺山、中南山、周南山,简称南山,是秦岭山脉的一段,西起宝鸡市眉县、东至西安市蓝田县,有“仙都”、“洞天之冠”和“天下第一福地”的美称。

《诗经·秦风》有“终南何有,有条有梅”的诗句。唐代官绅多在此建有别墅,其中以王维的辋川别墅最负盛名。王维所作的优美山水诗大多是描写此处景色。唐代诗人祖咏的《终南望余雪》有“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的诗句。山中分布有明清以来建造的太乙宫、老君庵等大小庙宇40余处,是关中游览避暑的良好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