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溪洞石窟群

香溪洞石窟群

甘肃石窟寺丨水帘洞石窟群

水帘洞石窟群位于武山县东北25千米鲁班山峡谷中,由水帘洞、拉梢寺、千佛洞、显圣池四部分组成。始建于北周,隋、宋、元、明等时期续建重修。2001年,水帘洞石窟群与大像山石窟一起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水帘洞石窟群 拉梢寺远景

水帘洞石窟群 拉梢寺摩崖佛三尊像

拉梢寺“开凿于大佛崖宽约 60 米的弧形崖面上,还包括对面天书洞崖壁上的窟龛以及石胎泥塑喇嘛塔,窟区绵延300多米。拉梢寺最早开凿于北周明帝武成元年(559年),隋、五代、宋、元、明、清历代均有修缮,现存大小窟龛24个,造像33身,覆钵式喇嘛塔7座,壁画近1700平方米,摩崖题记1方。北周窟龛主要有大型摩崖浮塑或圆拱形浅龛。宋元之际,在崖面上开凿有部分摩崖浅龛。元代也开凿部分浅龛,龛内多高浮雕覆钵式佛塔。现存造像以摩崖石胎浮塑为主,兼有部分泥塑。壁画在拉梢寺石窟中占有重要位置,有些壁画以摩崖浮雕大佛为中心,周围崖面绘有诸神及众生听法场景,兼绘单幅佛说法图。有些崖面通体绘千佛、单幅或成组佛说法图。拉梢寺摩崖三像位于拉梢寺石窟群中部,坐北向南,利用凹进的崖面浮雕石胎泥塑造像,绘制壁画。

雕塑主体为一佛二菩萨像,均石胎泥塑浮雕。佛结跏趺坐,禅定印,高42.3米,低平肉髻,面形丰圆,脖颈粗短,多重项光,着圆领通肩袈裟,衣纹为阶梯状加凸起泥条,左脚掌心向外,掌心浮塑法轮。佛座为方形高座,宽17.55 米,高约 17 米,由七层浮雕组成,自上及下分别为双重仰莲、卧狮(原有九头,现存五头)、双重仰莲、卧鹿(共九只,中间一只正面卧,两侧各四只,均侧身向外卧,独角、前腿屈)、双重仰莲、立象(共九头,中间一头正面站立,两侧各四身,均侧身向外站立)和双瓣覆莲。胁侍菩萨面向佛,侧身对称立于佛两侧,高约 30 余米,戴三瓣莲式宝冠,后代重修时用沥粉堆金,面形长圆, 两耳垂肩,宝缯垂于肩两侧,浮雕多重圆形项光,颈粗短,戴尖形项圈,上着僧祗支,披巾从背后绕肘至两侧打折下垂,戴臂钏、手镯,一手在腹前手心向上托莲枝,一手于肩头两侧握莲枝,莲花置于头前,下着绿色长裙,裙边于腰际外翻打折,衣纹呈横向阶梯状。脚戴环,赤足立于覆莲上。该造像右下方刻有题记:“维大周明皇帝三年岁 / 次己卯二月十四日使 / 持节柱国大将军陇右/ 大都督秦渭河鄯凉甘 / 瓜成武岷洮邓文康十 / 四州诸军事秦州刺史 / 蜀国公尉迟迥与比丘 / 释道(藏)于渭州仙崖敬 / 造释迦牟尼佛一区愿 / 天下和平海安乐家 / 国与天地久长周祚与 / 日月俱永。”大周明皇帝三年即北周明帝武成元年(559 年)。如此雄伟宏大的造像,在全国现存佛教造像中少见。反映了尉迟迥的政治经济实力及其崇佛态度。当时北周地方统治者如建平公于义营建莫高窟、大都督李允信修建麦积山石窟等,这些开凿活动带动了当时莫高窟、麦积山石窟的更大规模开凿,甘肃古代石窟文化艺术又一次走向繁荣。水帘洞石窟群的开凿,也与尉迟迥密不可分,水帘洞石窟群成为渭河流域仅次于麦积山石窟的大型石窟群。元代是水帘洞石窟又一个重要发展阶段,对崖面壁画全部进行重新彩绘,重修了崖面上方的木构防雨檐。1984 年 7 月,在修缮拉梢寺摩崖浮雕大佛顶部的防雨檐时,发现一面刻有元大德六年(1302 年)题记的祈福铜镜。元代还在拉梢寺及对面崖壁上开凿许多大小不一的藏传佛教覆钵式塔龛。

水帘洞石窟群 千佛洞全景

千佛洞又名千佛崖、七佛沟。位于拉梢寺西北 500 米处一天然洞穴内。造像及壁画分布于洞穴左右两壁。左壁造像及壁画已无存,仅有造像残迹。现存造像及壁画主要分布于右壁,有各类大小窟龛51 个,造像 23 身,尖楣圆拱形浅龛33个,摩崖悬塑龛 9 个,壁画 300 多平方米。所有窟龛、塑像及壁画均位于一条巨龙背上,龙首朝东,龙尾处雄踞一狮。造像主要为摩崖悬塑和木骨泥塑,龛形以尖楣圆拱形浅龛为主,另有部分圆拱形浅龛。相传此处原有七身大佛,故名七佛沟,现仅存一身大佛佛头,头高 1.2 米,其他已无迹可寻。现存北周壁画为位于崖面右上部的千佛,约 1.2 万余身,第 12 龛内绘有飞天、弟子等。从现存元代壁画来看,当时对整个壁面进行重新赋泥彩绘,但绝大部分已损毁,内容有弟子像、听法图等。

水帘洞石窟群 水帘洞说法图(北周)

水帘洞位于响河沟右侧莲花峰下, 与拉梢寺遥遥相对,山体如一朵莲花,石窟隐藏于莲瓣之间,坐西朝东,为一巨大的天然石洞。洞前绿树成荫,谷中溪水潺潺,洞顶、洞壁皆有泉水从石隙中流出,盛夏时节,雨水沿石缝淌下,形成一道水帘,故得此名。洞内壁画面积约 136 平方米,左壁壁画 16 幅 88 平方米,大多为北周原作,部分经宋代重绘,其中第1 幅面积最大,主尊为站立说法佛像, 两侧胁侍弟子、菩萨及力士像。壁面保存较多的供养人像。画面中的塔、菩萨宝缯、龛柱等局部位置用浮塑技法,与麦积山石窟第 4 窟飞天壁画中薄肉塑有异曲同工之妙。

显圣池北距拉梢寺约 1.5 千米,为一天然洞窟,洞深 8 米,高 20 余米,宽 30 多米,原窟内左右两壁均有造像和壁画。从现存残迹来看,左壁原有一佛二菩萨摩崖造像,佛仅存痕迹,菩萨的木桩及泥胎尚部分保存,仰莲台座尚清晰可辨。洞内壁画位于右壁上方及转角处,共有 13 幅,90 平方米。为北周和隋代遗存,内容有千佛及佛、菩萨说法图等。

石窟群保存有一些供养人榜题,有姚、焦、权、梁等姓氏,他们不仅为当地大姓,且多出自氐羌等少数民族,当时以尉迟迥为代表,汉、羌、氐、鲜卑等部族共同兴造水帘洞石窟群,成为胡汉民族共同的祈福之地。水帘洞石窟在窟龛形制、造像内容及艺术表现形式等方面与同一地域的麦积山石窟多有相似之处。

浙江这一石窟,占地3.17平方公里,拥有14个石窟群,八百多个洞窟

浙江有一景区,由五座山峰组成,14个石窟群,可欣赏古代采石风貌

一般情况下最为特殊的旅行地,才能加深前往此地旅行的印象,这也是诸多游客在旅行途中,所得真知见闻,前往的旅行地一多,游客本身也就可以总结好玩的旅行地有哪些了?对于特殊地点的呈现,通常会让游客倍感欣慰,在游玩之后,所得感悟也是比较深的。在浙江宁波就有一石窟景区,占地规模3.17平方公里,四季皆可游玩。这里就是地处宁波市宁海县长街镇上的伍山石窟,以此距离宁波市100公里,该景区已成为浙东黄金旅游线上一颗耀眼明珠了。

来到这里的游客,能够充分感受到来自古代采石场的原始风貌,再加上四周围的风景,跟其他采石遗景很是不同,在国内也是比较少见的。对于喜欢拍照的游客,在这里可以过足摄影瘾,不论以怎样的角度拍摄,都能让你拍摄出犹如大片一样的感觉。

据悉伍山石窟由五座山峰共同组合而成,即石兰山、不周山、松岙山、聪明山道士岩,历经宋、元、明、清不同时代采石匠在这里作业,才使其形成了形状奇特、气势雄伟的洞窟景观。之后鸟兽以及风儿的共同作用下,把各种样式不一的种子,通过竖井口再次带入洞中,通过岁月洗礼以后,使其在洞窟得以生根、发芽。

现今遗留的八百多个洞窟形态各异,14个石窟群落,别具风采,洞内有着清新自然的空气,而且洞洞相连,让游客倍感神奇。如果在天气晴朗的时候,前往伍山石窟,太阳光芒将会通过洞眼,把光芒照进洞内,使得洞窟里面明暗交错,斑驳光影更会沁人心脾,在光芒的照射下,使得洞内景象如梦如幻,正是这一独特景观的呈现,还吸引了诸多导演跟剧组人员的到访,曾在这里完成的拍摄剧作包括《大唐魔盗团》以及众所周知的《天龙八部》等等。

人们通过此地独特洞窟景象,再加上山海经等等中国古典神话的诸多故事解读,使得奇特石窟景观再次增添了很多特殊气息。最让游客惊奇的则是,伍山石窟景观内最为独特的石窟园林景观,有着海湾洞天的美誉。洞窟里面有双洞、有孤洞、有多个洞窟相互连接,它们以幽深莫测、洞洞生奇、左右相通、曲折回环、洞洞相连、上下相叠等等奇特景象呈现出来。

凡是前往此地打卡的游客,都将留下深刻印象,在有时间的情况下,你是否愿意前往伍山石窟一游呢?

浙江这一石窟,占地3.17平方公里,拥有14个石窟群,八百多个洞窟

陕西名寺古刹:榆林万佛洞--陕北规模最大石窟群

万佛洞又称万福洞,位于陕西榆林米脂县城北8公里的无定河右岸悬崖上,共有29个洞窟,是陕北洞窟最多,规模最大的石窟群,窟群长126米,窟门大多镌有名称,主要有“伽蓝护法殿”、“观音洞”、“灵宫殿”.“白衣洞”、“关王洞”、“九天圣母洞”。

万佛洞原名万福洞,石窟凿 于座东向西约10余米高的半山崖上,在南北长达192米的石崖中,布有大小27窟,窟内大部造像被毁。主窟伽兰护法殿,平面呈方形,宽8米,进深11.6 米,高4.7米,窟顶前平部有平基15格,内浮雕花草、瑞兽等图案,后半部中心为穹隆顶,中为八卦外围浮雕一周结迦跌坐小佛等。窟正面下凿成长方形石坛 基,上有3个须弥座,两侧各有一长方形石坛基,窟中有两根长方形石柱,直达窟顶,宽1.26米,厚19米,上凿刻小佛及题记,在柱中部岩石断层不宜雕像 处,改用彩绘,窟两壁凿刻形态各异,造型多样的小佛,间以题记,总计右壁小佛15层,每层165身,右侧20层,每层165身,再加二柱约万余尊,题记 25块,其中有“天佛洞始营为拒虏设„„。”及清代榆林籍名书法家叶兰手书“灵应”等。现在窟内各窟移来的石造像12尊,残碑1块,龟形石碑2个。

南壁造像保存较好,壁面分方格刻造千佛,每格内近百尊,间有其它造像,如白衣观音、布袋佛、道教尊神。每个方格内有5至6排造像,每排各不相同,构成一相对独立的造像单元,每单元有造像人名题记,但无记年。如南壁中部下方一方格内题记为:“郊西都司绥德卫中所百户李盛,下地名鱼河堡住坐,男善人李任、室人刘氏、孙男李瑶、李周、李忠,造佛伍十三尊。”文中所称53尊佛,实际指方格内所有造像,包括坐佛、胁侍、供养人、道像,其中有长髯的道像并不少于佛像,这是宋代以后三教合流的反映,但在题记中笼统称“佛”,可见“佛”的涵义已外延。像主李盛为当地的百产所,鱼河堡就在附近的无定河上游,今仍沿用原地名。“卫所”是明代的军事制度,由此可知该龛造像作于明代。窟内主像有元代遗风,因此有人认为该窟或为元、明之际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