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都革命历史纪念馆

武都革命历史纪念馆

武都革命历史纪念馆位于武都区长江大道以北,武都深圳中学西面的钟楼公园内,是甘肃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纪念馆占地面积32亩,主体建筑结构2层,馆舍面积1560平方米,总投资约2300万元,于2015年元月落成免费开放。展馆建筑以秦-格为特色,与钟楼公园浑然一体。纪念馆展览以革命历史事件为序,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区(县)领导人名录四个板块。展出内容以图片、图表、油画、沙盘、革命文物、微缩场景为主体,以展板、灯光、投影、触摸屏等多媒体为手段客观、真实再现了武都革命各个历史时期的形态。

武都革命历史纪念馆现已为武都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武都区国防教育基地。

红色文化|武都区·武都区武都革命历史纪念馆及革命历史故事

“追寻红色足迹,传承红色基因”专栏(47)

武都区陇南市唯一的市辖区,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地处秦岭与岷山之间,是甘肃、陕西四川三省的交通要道,长江支流白龙江武都城区流过,素有“陇上江南”和“植物大观园”之称。

纪念馆外景图

武都农校旧址

武都青年维梓团旧址

劳模照片

兵役证

纪念刊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囯民党统治区逐步恢复和重建秘密组织,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1947年8月,王锐青遵照甘工委指示,成立了五人核心小组,并作出了发展武都党组织的具体计划。至1948年冬季,支部数量已达十个以上。1948年5月,两水乡成立武装支队。

电话

起义信件

照相机

1949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野政治部委派陈子平潜入武都,策反武都国民党保安副司令兼西固县县长孙铁峰,11月1日,孙铁峰率300余人宣布起义。7月26日,中共中央西北局决走成立武都地委、行署和军分区。9月,龙一飞打入国民党119军,成立国民党驻武都119军224师直属游击大队。12月9日,在武都党组织和解放军一野62军策动下,驻武都国民党119军宣布起义,10日,国民党119军军长王治岐、副军长蒋云台等联名通电武都地区所辖文县康县成县徽县两当等各县国民党车队分别就地起义,武都全境和平解放。12月中旬,起义的119军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独立第3军,蒋云台任军长。游击大队随之改编为独立第3军9师26团。

军用水壶

铜壶

手枪

枪支

武都革命历史纪念馆现已为武都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武都区国防教育基地。

图文转自 甘肃省红色纪念馆网站

文旅信息 | 闭馆不闭展!足不出户带您参观武都革命历史纪念馆—武都烽火

是新朋友吗?记得先点蓝字关注我哦~

星期四

大家好,我是武都革命历史纪念馆的讲解员牟蕊妮。通过前两期的介绍,相信大家已经对武都革命历史纪念馆的序厅及第一单元有了充分的了解。今天,将由我来带领大家参观第二单元—“武都烽火”的第一部分。1937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指引下,武都青年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组织救亡工作团、青年抗战队。数百名武都儿女在国内战场浴血奋战,抵御日寇入侵。1944年秋,武都112名青年随驻汉中青年远征军第206师远赴缅甸印度菲律宾抗击日寇,抵御日寇入侵。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出了贡献。

第二单元 武都烽火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指引下,武都青年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组织救亡工作团、青年抗战队。数百名武都儿女在国内战场浴血奋战,抵御日寇入侵。1944年秋,武都112名青年随驻汉中青年远征军第206师远赴缅甸、印度、菲律宾抗击日寇,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出贡献。

1945年4月13日,武都进步人士在白龙江渡船集会,呼吁团结抗日。

组织抗战宣传队

1939年3月,国家民族生死存亡之际,武都旅蜀学生胡必兴、青年教师杨陇人、石建民、陈诗,社会青年者仁杰、李云程等组建武都青年抗战队。下设宣传队、歌咏队和抗战剧团,以演讲、墙报、张贴标语、散发传单等形式,深入学校、厂矿、农村宣传抗日,加深民众对抗战时局和前途的认识。

蒋心镜,甘肃省武都县城关人,1939年从重庆求学返乡,发起组织“武都旅外学生假期救亡工作团”,联合城区部分中小学生排演话剧,演唱抗日救亡歌曲。1943年10月10日,在北河堤操场组织城区学生、各界群众演唱《长城谣》《义勇军进行曲》《满江红》等歌曲,开展抗日宣传活动。

版画:《文庙前排练街头剧“放下你的鞭子”》

1939年秋,齐鲁大学武都籍青年学生陈大安回到武都,加入青年抗战队,组建歌咏队,演出《放下你的鞭子》《三江好》等街头剧。

《义勇军进行曲》《救亡进行曲》《毕业歌》《流亡三部曲》《牺牲已到最后关头》《我们是抗日游击队》和《长城谣》等歌声。

成立县防护团、监视哨

1939年春,武都上空时有日军飞机低空侦察。国民党武都县警察局局长张某、民众教育馆馆长曹士惠在中央防空学校西北防空研究班受训结束后,回到武都即组织成立武都县防护团。每当日军飞机进入武都境内,县防护团立即发出警报,警察、防护员及学校童子军紧急出动,强制居民疏散,解除警报后,才可回到原来的地方。1940年春,武都县成立"防空监视哨",直至抗战胜利。

浴血抗日战场

中条山战役,是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军队在山西境内唯一一场大规模对日作战。1938至1940年,日军13次围攻中条山。在中共领导的抗日游击队配合下,时任国民党80军165师493团副团长孙铁峰率部与日寇板垣师团展开激战,取得一系列战斗的胜利。1941年5月7日,在飞机、大炮配合下,日军对中条山发动代号为“中原会战”的第14次大规模进攻,中条山阵地相继失陷。9日,日军迂回攻击,孙铁峰率部在台寨与日军展开肉搏,至日暮,击退日军,保住了后勤补给阵地。13日,孙铁峰在侯家岭指挥北岸部队分两路反攻,重创日军。中条山战役后,国防部传令嘉奖,晋升孙铁峰为第80军165师495团上校团长。

孙铁峰(1904—1981),甘肃省武都县池坝乡孙家磨村人,西固起义主要领导人。毕业于陇南军事学校、南京中央军校高级工兵班。先后任国民党军事教官、营长、副团长、团长、县长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武都地区专员公署建设科长、工业交通科长、民委副主任等职。

候小凤(1917—1988),甘肃省武都县城关镇人,1937年任西北军王劲哉师参谋。抗日战争期间,先后参加兰封、徐州武汉会战。1938年10月投身革命,在八路军129师皮定钧特务团任军事教员、参谋。1941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任129师参谋、太行军区分区参谋。参加过百团大战、白晋铁路破击战、磁武破击战等战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武汉军区炮兵副政委。

马中一(1927-2007),回族,甘肃省武都县城关清真巷人。抗战时期,受“航空救国”思想影响,考入四川航空学校,毕业后分配到国民党空军八大队。1943年,与23名机组人员赴美国学习。1945年春,驾驶美国B-24型轰炸机,取道印度卡拉奇联合国机场回国。同年,随空军八大队远赴菲律宾执行对日作战任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教于南京航空工业专科学校。

张义德,甘肃省武都县安化镇石大坪人,曾用名张起娃,1941年参加晋绥军抗日作战,立大功二次。1945年8月参加八路军抗日作战。

李虎祥,甘肃省武都县汉林乡唐家坪人,1942年参加八路军,1944年任某部副营长,在山西俘山一带抗日作战。

宋司保(1912—1938),甘肃省武都县人,八路军某部副排长,1938年抗日战争中牺牲。

来源:陇南市武都区红色纪念馆

监制 : 胡桂芸

责编 : 高剑榕

编辑:马 茜

西藏昌都市革命历史博物馆及各地革命烈士纪念馆展品文物仿制、历史档案做旧复

下图找到联系,各地革命纪念馆、历史博物馆的档案文件复制、展品文物民俗老物件的仿制。

中国革命纪念馆概览》书有西藏地区的纪念馆:日喀则革命烈士纪念馆昌都市革命历史博物馆、对印边境自卫反击战旧址陈列馆、阿里分工委旧址、噶尔市教育史馆、及各地红色教育基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