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浪三角城遗址

古浪三角城遗址

古浪三角城遗址 位于古浪县民权乡长岭村西200米。是一座土筑古城。城平面呈三角形,故俗称三角城。墙体多塌毁,墙体边长分别为340、330、200米,墙体夯土版筑,残高1--3.5米,基宽5米。夯层厚约0.15米。东面开一门。地表散见有大量残砖、瓦当及绳纹、水波纹灰陶片。城址保存较好,对研究河西汉代史有重要价值。

西北大学丝绸之路考古中心考察金昌三角城遗址

为进一步深入开展丝绸之路考古研究工作,2020年9月7日, 西北大学丝绸之路考古中心王建新、梁云教授一行5人对金川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角城遗址进行了考察。

考察组采取徒步考察的形式,在金川区博物馆馆长马志雄的带领下先后考察了三角城城址、西岗墓群、柴湾岗墓群、蛤蟆墩墓群、上土沟岗墓群、涝坝岗墓群等多处文物遗迹。随后,参观了金川博物馆沙井文化陈列。

考察过程中,马志雄馆长对每一处遗址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并着重介绍了这些遗址在1979—1981年间的考古发掘情况,引起了王建新和梁云教授的浓厚兴趣,加深了对沙井文化的了解。

1924年夏,瑞典籍考古学家安特生博士在甘、青一带考古调查时,在民勤县的沙井子村首先发现了这一文化类型,并命名为沙井文化。沙井文化主要分布于甘肃河西走廊东部的石羊河流域、金川河流域中下游绿洲上。目前发现的沙井文化遗址主要有民勤柳湖墩遗址火石滩遗址小井子滩遗址,金川三角城遗址及古浪蓆芨沟遗址。金川三角城遗址是沙井文化的代表性遗存,是甘肃河西走廊现存年代最早的古城遗址之一,被中国社科院徐宏教授称之为“河西第一城”。

此次考察,旨在理清丝绸之路河西走廊历史文化脉络,史前文化研究以及河西走廊各民族生活发展轨迹。王建新、梁云教授对三角城遗址的考古发掘和遗留历史问题提出了科学合理的建议。三角城遗址的考古发掘、沙井文化的研究分析,有助于改变河西走廊文化研究中的割裂现象,增强河西走廊文化板块的整体性,对研究河西走廊历史地理和环境变迁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来源:纵横金川

监制:张永红

总编:王振德

责编:郭宴宇

甘肃古遗址丨八角城城址

八角城城址位于夏河县甘加乡八角城村。2006 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城址靠山临河,平面呈空心“卐”字,即截去城垣上的四个角形成八个角,又截去八个角上小角,形成八角 36 个面,俗称“八角城”。在八个角上各筑角墩一个。藏文史书称“卡尔雍仲”,译为“卐”字城”,该城形状似取此字形之意。城垣保存较完整,周长 1960 米,占地面积约 16 万平方米,城墙夯筑,基宽 14 米,残高 13.5 米,顶宽 5.2 米,夯层厚 0.1 米。城周有护城壕,宽 4.5 米,深 3.5 米。

城内采集有五铢货币、开元货币及宋代各种年号的货币,并出土筒瓦、础石、板瓦等。据考为唐代的雕窠城,城垣保存较完整,对研究古城建筑史和建筑技术有重要价值。

甘肃省文物局)

甘肃古遗址丨许三湾城遗址

三湾城遗址位于高台县新坝乡许三湾村,东距骆驼城遗址 7 千米,地处祁连山北麓山前冲积倾斜平原戈壁砾石与细土过渡带上,地表覆盖厚 0.5 米的砂壤土。遗址东北部有以摆浪河为主流的多条小河流汇合后注于黑河。2001 年,许三湾城及墓群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遗址坐西北朝东南,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 110 米,东西宽 94 米,占地面积 10424 平方米。城墙残高 8 米,墙体底宽 6 米,顶宽 3 米。墙顶部分段落留存有女墙。墙体皆用黄土夯筑,夯层厚 0.15 米。城址四角筑有角墩,平面呈方形,边长 6 米,高与城墙同。北墙中段筑有腰墩,平面呈长方形,建筑面积 30 平方米。城内南墙与北墙东侧各筑马面 1 座,长 20 米,宽 2 米。南墙正中开大门,门宽 6 米。大门外侧筑方形瓮城,东西长 15 米,南北宽 12 米,瓮城门向东,门宽 5 米。城外东北 50 米处有烽燧 1 座,平面呈方形,底边长 10 米,高 8 米,黄土夯筑,夯层厚 0.15 米。城外东、西、南、北四面距城 1 ~ 3 千米处分布大量墓群,占地面积约 100 余平方千米,有墓葬约 1 万余座。城址北部还留存有大面积农耕遗址。该城址为城区、墓区、农耕区三位一体的综合性古文化遗存。

20 世纪50 年代,城内曾出土有魏晋时期的“部曲督印”和“部曲将印”铜印 2 方。1980年 ~ 1986 年,甘肃省博物馆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进行多次调查,城内采集有汉代“五铢”、“货泉”、王莽“大泉五十”、唐代“开元通宝”、清代“康熙通宝”等钱币和汉代铜箭簇。1999年 ~ 2000 年,高台县博物馆抢救清理了城址周围被盗及被洪水冲毁的个别墓葬,出土有魏晋时期的木牍、木屏风、彩绘画像砖等。据此,该城始建于汉代,魏晋至唐代继续沿用,与附近的骆驼城互为策应,是汉唐时期重要的军事防御机构驻地。清代亦曾利用,清乾隆后即废。该城址对研究汉至唐代地方史和城市建设史、城建技术发展史等有重大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