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惠寺

广惠寺

广惠寺,原名郭莽寺,藏语叫“赛科合官巴”,意为“赞波具喜圣教洲”。位于大通县东峡乡衙门庄村北侧,距县城桥头镇30余华里。据史记载,广惠寺创建于清顺治七年。建寺者是西藏哲蚌寺-端智嘉措,法号称隆巴端智布。当时名为郭莽寺(郭莽,藏语是“多门”的意思),属于西藏哲蚌寺郭莽扎仓系统。

据史记载,广惠寺创建于清顺治七年。建寺者是西藏哲蚌寺-端智嘉措,法号称隆巴端智布。当时名为郭莽寺(郭莽,藏语是“多门”的意思),属于西藏哲蚌寺郭莽扎仓系统。建寺初,只有显宗经院,康熙初又设密宗院,遂成了显、密双备的寺院。当时和塔尔寺、佑宁寺、隆务寺、夏群寺等齐名,并称青海五大格鲁派寺院。敏珠尔呼图克图的驻寺,在甘肃、内蒙等地颇有影响。康熙末年有-700余名,经堂、僧舍600余间。雍正元年(1723),青海蒙古和硕特部罗布藏丹津附同准噶尔部策旺阿拉布坦反清,寺僧在个别上层-唆使下,援助叛兵,遂“使修行之区,转为藏0之薮”。年底,清将年羹尧、岳钟琪收复西宁、大通,破广惠寺,杀广惠寺法台却藏-等大小僧众700余,毁圣塔,焚烧佛殿、经堂。雍正十年(1732)清政府拨银10万两,令其修复,并赐题“广惠寺”。这样,一度衰落的广惠寺又恢复兴旺。乾隆年间,敕赐“法海寺”匾额一面。

乾隆四十七年,敕赐“大利进殿”匾额一面。同治五年(1866),又遭到第二次劫难,和却(朝藏寺、二果隆寺(佑宁寺)均毁于兵燹。同治十三年(1874)筹划重修,重建工程始于光绪初,历时三年,共费银57000两,修筑僧舍500间以及大经堂、五层木结构大楼、厢房等。大殿飞檐翘角,丹栋虹梁,回廊画壁,十分壮丽。僧舍、厢房小巧玲珑,新颖别致。

民国初年,有僧众700余人,经堂、僧舍600间,附有祁家、龙曲、松番、朱固、班固、多家、洞塔、张家八寺和兴马、向化、新顺、归化、那龙五族,共管辖僧俗群众6000余。寺内设有参尼札仓(显宗经院)、居多巴札仓(密宗上院)、居梅巴札仓(密宗下院)、迪科日札仓(文学、天文学院)、曼巴札仓(医学院),有固定-管理的12处“拉浪”、大拉浪由寺主敏珠尔管理,布拉浪由显灵佛管理。

新中国成立以来,广惠寺僧众为保卫新生的人民政权,建设新生活曾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受到了党和政府的表彰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好评。但也未能幸免-的浩劫其所有经堂、僧舍拆毁一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的光辉照耀下,这座松林古刹又有了新的生机。

1995年11月14日上午11时,九世敏珠尔-坐床典礼在广惠寺大经堂举行。省民委、西宁市政府、市政协、市委-部、市民宗局、贵南县民宗局、互助县民宗局领导及县几大班子领导,县直各有关单位负责同志到寺致贺。来自海北、海西、海南、海东部分县乡的万余信民参加了这一佛门盛事庆典活动。

九世敏珠尔-驻寺以来,寺院名声日趋扩大,香火旺盛,寺院僧众的精神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1998年7月10日县直有关部门积极筹措资金6.3万余元(寺院自筹2.3万元),在原寺院大门口246米处

修建了两座宝塔,塔身高为8.9米。一座命名为“菩提塔”为四方型塔;一座命名为“殊胜塔”,为圆型塔。

为增进民族团结,恢复寺院本来历史面目,在县文化局、民族宗教事务局的支持下,1999年7月23日筹集4000余元资金重新建树了清雍正敕赐广惠寺碑和重建清雍正勒赐广惠寺碑记。

正定广惠寺景点 正定古城广惠寺华塔

1. 正定古城广惠寺华塔

正定古城墙 南城门   中国十大著名寺院——隆兴寺 行宫   三国名将赵子龙——赵云庙   佛教临济祖庭——临济寺 澄灵塔   天宁寺 凌霄塔   海内海内外孤例——广惠寺 华塔   开元寺 须弥塔 唐代钟楼   现代影视基地——荣国府 宁荣街   最早的孔庙——县文庙大成殿   府文庙 戟门   唐代 风动碑   明代名门望族——梁氏宗祠   中国文化胜地——蕉林书屋   崇因寺 藏经楼   民国总理家宅——王家大院   马家大院   国家乒乓球基地   正定科技博览馆   历史文化街区   隆兴寺

2. 正定广惠寺华塔图片

天宁寺凌霄塔(木塔),开元寺须弥塔(砖塔),广惠寺华塔(花塔),临济寺澄灵塔(青塔)

3. 正定白塔寺

600公里就是1200华里600000米相当于跨了部分省,但有的省跨不了。在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幅员和地域大小是不一样的,600公里有的省是可以跨的,如浙江省、安徽省、江西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等,但有的省非常大,如西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青海省等幅员辽阔,600公里基本上是在省内出不去。

4. 正定广济寺塔

广济寺十一月十三日是不开放的。

广济寺中轴线建筑现依次为山门、天王殿、大雄殿、圆通殿、多宝殿、舍利阁。殿宇之顶,或覆黄琉璃瓦、或覆绿琉璃瓦、或黄绿相间,熠熠生辉,庄严肃穆。两侧建筑有钟鼓楼、东西配殿、僧寮、东西方丈室等。此外还有东西跨院,尤其在寺院西北隅,有一座建于清康熙十七年(1678)用汉白玉砌成的戒坛,真可谓雕栏玉砌,十分精美。

5. 河北正定广惠寺

大佛寺,临济寺,广惠寺,赵云庙,古文化一条街,天宁寺,荣国府。像什么野城就算了吧,没啥意思。西游记宫现在也没啦,所以也不用考虑啦。哦对了,还有乒乓球训练基地。你可以等正月十五再来,有庙会,上午有节目表演,下午可以去那些寺庙啥的看看。望采纳!

6. 正定古城 寺庙

石家庄火车站,做201(每人2元)到正定(最好问好去开元寺的车),正定比较出名的是几个寺庙,其中大佛寺最有名但票价不便宜,正定不大半天基本能逛个大概就是累点。

7. 正定 古寺

京津冀地区有上千的古寺庙。仅京城地区就有很多知名寺庙,比如戒台寺、红螺寺、香山寺、洪光寺、潭柘寺、翠微山法海寺、石经山云居寺、天宁寺、广济寺、广化寺、白塔寺、法源寺、大悲坛、雍和宫、智化寺、黄瓦财神庙、西黄寺、普渡寺、五顶庙、太庙、孔庙、凝和庙、宣仁庙、柏林寺、火德真君庙、护国寺、天寿庵法华寺、隆安寺、白云观、三圣庵、慈悲庵、东岳庙、静福寺、万佛延寿寺、极乐寺等等。天津著名的寺庙有大悲禅院、独乐寺、挂甲禅寺、荐福观音寺、天成寺、万松寺、云罩寺、华盛寺、药王古寺等等。

河北正定有大佛寺(隆兴寺)、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普宁寺、香莲寺、觉山寺、法云寺、宝林寺、大愿寺、华严寺、三圣寺等几百座。

8. 正定县广惠寺华塔

正定素以“三山不见、九桥不流、九楼四塔八大寺、二十四座金牌坊”著称,始建于隋朝的隆兴寺(大佛寺)是我国现存较早、规模宏大、保存较为完整的古建筑群,寺内21.3米高的铜铸千手千眼大悲菩萨名扬海内外;另外还有东魏开元寺钟楼和须弥塔、唐代天宁寺凌霄塔、临济寺澄灵塔、广惠寺华塔以及五代文庙大成殿、唐代风动碑、明代城墙等文物。正式对外开放的景点有20多处,再现“钟鸣 食之家”的荣国府一直为影视界所青睐,成为著名的影视拍摄基地。 再现抗日战争《地道战》原型的高平地道遗址以及科技馆、军事游乐园、野城、赵云庙等景点

9. 正定县广惠寺多宝塔

正定古城(石家庄客运总站前做201直接到达)是旅游的古城。

城里有:

大佛寺(隆兴寺)创建于隋开皇六年(586年)是国内现存时代较早、规模较大而又保存完整的佛教寺院之一,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寺庙的主要建筑天王殿、摩尼殿、弥陀殿、戒坛、大悲阁等,都顺序分布在中轴线上。大悲阁又称佛香阁、天宁阁,是隆兴寺内主体建筑之一,阁内有铜铸大悲菩萨像,高21米,有42臂,这就是闻名遐迩的正定大菩萨。摩尼殿以其建筑形制奇特而著称,平面呈十字形,这种建筑在中国宋代仅有此一例。殿内的壁画、彩色倒坐观音像都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荣国府,是按照中国文学古典名著《红楼梦》中所描绘的荣国府和宁荣街所建的仿古建筑群,有兴趣的人不妨一游。

天宁寺凌霄塔,在正定隆兴寺之西大众街北侧原天宁寺内,因巍峨高崇而得名。又因塔身多系木结构,故俗称木塔。

临济寺澄灵塔坐落于正定县城生民街东侧临济寺内,俗称青塔、衣钵塔,是1956年公布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澄灵塔高30.7米,是一座砖砌八角九级密檐式实心塔

广惠寺华塔,又名多宝塔。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华塔由主塔和附属小塔构成,全用砖砌。主塔底层四隅各附建一座扇六角形亭状小塔,小塔环抱主塔,高低错落,主次相依,精巧华丽,壮观秀逸。

开元寺钟楼和须弥塔位于正定常胜街西侧,原名净观寺,始建于东魏兴和二年(540),隋开皇十年(591)改名解慧寺。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奉诏改名。至清后期,因年久失修,寺院废毁,殿堂塌落,仅存钟楼和须弥塔

荣国府与宁荣街:地处正定大佛寺附近,两处实为一体景观,它是为拍摄电视连续剧《红楼梦》而修建的一座大型仿清古建筑群

常山战鼓:

战鼓队是由石家庄市正定县南牛乡东杨村几十名农民业余鼓手所组成,因正定是历史上“常山郡”所在地,故得名。提起常山战鼓,人们就会想到三国时威名赫赫的常山赵子龙,到如今,常山战鼓依旧气势磅礴。

“常山战鼓”是由鼓、大钹、中钹、小钹、小锣等打击乐器组合而成的一种民间锣鼓,它主要用于广场表演。它的特点是:套路多样、曲牌繁多,再加上别具特色的民族服装,雄浑壮观的演奏场面,极具冀中民间艺术的古韵。其中尤以东杨庄战鼓队最具代表性,上海舞剧院曾于1972年专程来听、看他们的表演,并将全部鼓点录音,赞誉他们是“所见到的鼓类中最富特色、最激动人心、鼓点最丰富的鼓队”。

乘车路线:在市内乘坐201(石家庄客运总站前面)到正定汽车站3元。在正定汽车站坐城内1路公交车1元(可到大佛寺,荣国俯)。2路(可到其他几个地方)基本上这几个景点都差不多了

2020疫情后游河北:广惠寺,龙泉湖公园,开元寺,天宁寺

广惠寺

广惠寺为正定八大寺院之一,坐落于正定历史文化街区东侧。始建于公元785-804(唐贞元年间),是正定八大寺院之一。寺院兴盛时期东西宽196米,南北长239米。寺内建筑自南而北依次为天王殿、前殿、华塔、地藏殿。因寺内建筑仅存一座华塔,所以又称"华塔寺"。重修后的华塔伫立在正定古城古色古香的历史文化街区,掩映在参差错落的民居中,沧桑之至而又华美至极,诠释着亘古岁月的从容和精致,抒写着历史文化街区今世。

开元寺

开元寺位于正定常胜街西侧,原名净观寺,始建于东魏兴和二年(540),隋开皇十年(591)改名解慧寺。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奉诏改今名,开元寺古朴雅致,处处闪烁着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1980年,开元寺进行大规模重修,千年古刹又重放光彩。每天,前来朝拜旅游的海内外人士络绎不绝,不胜其数。

天宁

天宁寺,旧名大藏院,北宋大中祥符年间(1008-1016)建,赐名"承天寺"。政和年间(1111-1118)始称天宁寺。宋高宗绍兴八年(公元1138年)为祀奉父王徽宗,赐名"报恩广寺",后又改"报恩光寺"。现仅存天宁寺大殿。1988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天宁寺大殿是我国南方现存典型的元代木构建筑之一,面阔进深各为三间,单檐歇山顶。大殿当心间东首三桷柃下有"

龙泉湖公园

龙泉公园将建于石家庄鹿泉区山前大道以东、青银高速公路以西、槐安路以南、南二环西延以北,占地约360万平方米 (颐和园300万平方米)。龙泉湖碧波荡漾、水质甘甜、岸边垂柳、龙柏、雪松相托,景色非常秀丽;景区的盆山洞内石笋、石柱千奇百怪,给人以丰富的想象;五柳矿泉丰富,著名的有呵泉、龙泉、珍珠泉等,属优质矿泉水。优质的矿泉水润育了著名的夹沟香稻米,宋代至明、清朝皇宫"贡米",素有"一家煮饭十家香,十家煮饭香满庄"之誉。五柳景区除优美的自然景色外,还有龙泉寺大方寺、闵祠、殷商文化遗址及古汉墓群等众多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实为皖北地区少有的旅游佳境。

贾炳梅︱广惠寺游记

广惠寺游记

◎贾炳梅

陪老公回老家上坟。正好是周末,侄儿也回来了。哥嫂说,天气这么好,不如让侄儿领我们去东峡转转,那里现在风景正好。

于是我和老公跟着哥哥姐姐一起坐侄儿的车上路。

东峡乡位于青海西宁大通县,距县城桥头镇30华里。因有著名的黄教寺院广惠寺而闻名。广惠寺对面的鹞子沟松林,常年郁郁葱葱,吸引着信教的俗众蜂拥而至,既可以礼佛参拜,又可以领略天然美景。是真正的好去处。

广惠寺,原名郭莽寺,其实当地老百姓还是一直喜欢叫郭莽寺。藏语叫“赛科台宫巴”,意为“赞波具喜圣教州”。我一边看车窗外飞逝而过满目青山绿树和参差不齐的村庄,一边听老公和哥哥姐姐对唯一一个不了解广惠寺的我介绍着。

广惠寺创建于“顺治”七年,距今有三百多年历史。和塔尔寺等著名的寺院齐名。有过声誉雀起的荣耀,也赶上了数次兵灾祸殃。几经沉浮,几度沧桑,阅尽人间冷暖。通晓历史的哥哥姐姐和老公一路议论着,叙说起广惠寺的历史渊源。

广惠寺是修行静区,又是俗众争权夺利的是非之地。雍正元年,青海蒙古和硕特贵族罗卜藏丹津反清事变爆发,寺中个别喇嘛和僧徒为了图财图利,援助叛兵,郭莽寺无端卷进战乱,导致年羹尧大军歼其众而焚其寺的镇压和烧毁,六百多僧众和五十多间寺院被屠杀和摧毁。郭莽寺第一次受到重创。战乱得到平息后,清政府采取“因其教不够其俗”的宗教怀柔政策,在雍正十年拨银十万两,重新修建郭莽寺,并赐名广惠寺匾额。同治五年,广惠寺遭遇第二次劫难,西北回族反清起义的熊熊烈火波及广惠寺,木质大厦一烧而光。后来同治十五年由西宁宗教上层和蒙藏头面人物重新筹划修建,广惠寺如凤凰涅槃再度突兀而起。

我听得心潮澎湃,真想插翅飞到广惠寺一睹风采。“但是,十年浩劫,广惠寺又遭重创,几乎被夷为平地!”哥哥感叹说。“啊?!”我的心又缩紧了。“直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这座松林古刹才又有了新的生机。这二三十年来一直在不断修建,虽然当年的雄伟宏姿暂时无法恢复,但香火一直很旺。特别是1995年第九世转世活佛敏珠尔坐床以来,每年六月十五的‘观经’活动真是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可惜我们来早了,恐怕看不到那个盛况。”

说话间,侄儿已经将车开进东峡乡衙门庄路口。“先去郭莽寺?然后再去鹞子沟?”侄儿征求大家意见。“当然先去郭莽寺啊,你婶婶都迫不及待了。”姐姐笑着说。透过车窗,坐落在对面黄伯娅山麓的五六处错落有致的郭莽寺院落已近在眼前。我们的车从东峡河上的大桥上直接开到郭莽寺院下面,找地方停好车。我们一行五人顺着寺院的坡道向位于坡根最大的那座寺院走去。

这座寺院占地最大,气势恢宏。几十层宽阔的台阶扑入眼帘。台阶两边是汉白玉栏杆,栏杆上雕刻着精致的花纹图案。台阶底层两侧各一座硕大的汉白玉石座上,蹲坐一只惟妙惟肖的石狮,威风凛凛,虎视眈眈。狮子身上缠满白色黄色的哈达。台阶右侧有一个青色的石碑,石碑上刻一行小字“青海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中间三个大字“广惠寺 ” ,最下面是立碑的年月日。

顺着台阶,我们到了寺院大门口。大门是红色的,几根粗壮的红色立柱,宽大的刺绣幡幔罩在门楣上面,随风飘荡。跨过木制门槛,经过一段空地,来到大殿前,大殿的四角设有金刚套兽和铜铃,底层是琉璃砖墙壁。二层突出金色梵文宝镜,正面柱廊用藏毯包裹着。走进庄严肃穆的大殿,一长排案几上点燃着一盏盏酥油灯。一个着褐红僧袍的小喇嘛正襟危坐,面前放着厚厚一摞佛经,他正全神贯注的诵读着一本打开的佛经,虽然听不懂,但那优美如歌的音调让人感觉新奇而美妙。殿内悬挂着历代活佛画像和梵文简介。粱枋上布满了幡和绣佛,层层的哈达琳琅满目。随着酥油灯的指引我们从左面穿过大殿里的通道,来到后殿。一座座高大的神佛塑像庄严肃穆,佛像前有好几种文字的简介说明。我们一边仔细辨认观摩一边跪拜。寂静的殿堂让人感觉莫名的敬畏。从大殿右侧转出,门口那位喇嘛依然低眉顺目正襟危坐,念着佛经,专心致志。让人顿生敬意。

走出大殿,我们来到转经走廊,一排排数不清的、高大地铜色转经筒被整齐排列固定在木轴上,绕寺院一周。一眼望去,既壮观又神秘,在灿烂的阳光下,发出耀眼光芒。我们走上前,一个接一个转动起经筒。刚转了几个,就有点吃力起来,哥哥姐姐和侄儿他们已经转出了很远,我和老公被落在后面了。正想两个手一起用力,却看见姐姐他们又转回来了。“我们转错了,转经是用右手顺时针转的,我们转反了。”姐姐说。“前面一个喇嘛说的”。我们也赶紧转身纠正自己的转向。一圈转下来,我们都累的抬不起胳膊。看着依旧在吚吚哑哑转动的经筒,对藏民这种虔诚的与佛菩萨美妙的沟通方式感动不已。

几处寺院正在修建中,梁檐上绘制的藏式风格的图案花纹,彩画细腻生动,被用厚重的牛毛布半遮盖着,立柱上雕刻的飞龙还未完工,用藏毯包裹着。当地政府对广惠寺的修缮工作还在进行中,这是一项浩大的工程,看起来任重道远啊。

爬到最高处的寺院前,回头俯瞰,几处寺院的塔顶在阳光下烁烁生辉;几处残垣断壁的旧址也分外醒目;几朵雪白的祥云飘过深邃的蓝天;坡下村庄民舍掩映在绿树浓荫间;沸腾的东峡河如同一条玉带流向远方;对面的鹞子沟松林郁郁葱葱。

一时恍惚,眼前仿佛又出现三百年前寺院林立,飞檐翘角的大殿,丹栋虹梁,回廊画壁,小巧玲珑的僧舍,新颖别致。身穿褐红僧袍的喇嘛穿梭往来,一派生机盎然。旋即,狼烟四起,战马嘶鸣,战火纷飞,气势恢宏的大殿,精巧的僧舍在熊熊烈火中化为灰烬……

世事变迁让这块土地饱尝荣耀沧桑,历经荣华苦难,如今一切又归复平静淡然,如同冬去春来,万物复苏,一切又逐渐焕发生机。相信在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不久的将来,这个曾经辉煌的寺院一定会再次重现当年雄姿,吸引更多的佛教信徒和俗众会聚于此!

我们一路下坡回到车里,一边感叹一边向对面的鹞子沟国家森林公园驶去。

【查看作者更多作品】

1、【散文】贾炳梅︱忆母亲

【作者简介】

贾炳梅,网名虚,70后,陕西宝鸡人。从小热爱文学,坚持写日记三十多年。文章散见于《前沿作家》《散文之声》《蒲城作协》《阳关文学》等公众号。《陕西作家摇篮》签约作者。笔耕不缀,我手写我心。

【本刊主编】成永军

【本期编辑】金 铃

征文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