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萧关

秦汉萧关

介 绍 萧关,为古代西北边地著名关隘。秦汉帝王出巡,汉唐文人出塞,都与萧关有缘。萧关方位在何处,向有争议,但在宁夏固原县东南这一大略方位是没有争议的。

秦汉萧关,应该是指三关口至瓦亭峡这一险要的地带,这里虽非绝壁,却险峻雄奇。处在这一防御地带上的瓦亭,地处六盘山东麓边缘,实质上是萧关的重要屏障。这里不但雄峰环拱,深谷险阻,易守难攻,有独特的地理优势,而且有泾水南出弹筝峡三关口,是萧关由南向北天然形成的一个防御体系。

而今,这里四季泾水涌动,潺潺生辉。春来野桃花遍野满山,夏秋山色滴翠,黛墨远映,伴以高架桥涵,火车出入,天堑通途,是游人观览的好去处。

宁夏固原市

“秦时明月汉时关”指的是哪个关?秦汉帝王出巡汉唐文人出塞都与此关有缘

萧关,为古代西北边地著名关隘。秦汉帝王出巡,汉唐文人出塞,都与萧关有缘。萧关方位在何处,向有争议,但在宁夏固原县东南这一大略方位是没有争议的。

萧关,是历史上著名的关隘,地当固原东南,是三关口以北、古瓦亭峡以南的一段险要峡谷,有泾水相伴。

秦代萧关遗址位于甘肃庆阳环县城北。汉代的萧关原本位于今宁夏固原东南。北宋时,政府为了防御西夏,又在汉代萧关故址以北200里,重筑萧关,位置是今宁夏同心县南。

《史记·年表》入都关中索隐注曰:“东函谷,南崤武,西散关,北萧关”为关中4大关隘。4关之一的北萧关,亦称汉萧关,就在环县境内的秦长城与萧关故道的交汇点上,《庆阳府志》云:“萧关在城西北二里”。

萧关地处环江东岸开阔的台地上,是关中的北大门。出关达宁夏、内蒙兰州河西等地;入关经环江、马莲河、泾河直抵关中。

自战国、秦汉以来,萧关故道一直是关中与北方的军事、经济文化交往的主要通道。旧《环县志》载:“其疆域西北与宁夏固原势若唇齿,东北一带花马池、定边出入之要津。自灵州而南至郡城,由固原迤东至延绥,相距各四百余里,其中唯此一县襟带四方。实银夏之门户,彬宁之锁钥也。”战国秦长城由西而东,横跨环江,越过萧关故道,沿河设塞,筑城建关,建在此交叉点上的萧关,即是在长城上建的关口,也是长城史上最早的关口之一,战略位置极为重要。

萧关不是一个独立的关塞,它与秦长城的战略地位是密切相关的。秦长城以及在环县境内沿长城修筑的城镇堡寨,形成一个完整的防御体系,另外,县城周围的果儿山、玉皇山城东塬三大烽燧及城子岗、沈家台、城东沟口的城障,将县城团团围在中央,构成牢固的人工屏障。三大烽燧筑在萧关的制高点上,既可遥相呼应,又能俯瞰环江、城西川,城东沟三水交汇的所有地域,关内、外5平方公里的河谷、山川道路、村舍等尽收眼底,高下纵横形成立体防御体系,其设计之精心,布局之巧妙,令世人叹为观止。清康熙八年(1669年)重修范韩祠的石碑文中,对环县和萧关的战略地位,亦有类似的记述:“... ...盖似鄜延(fuyan)、环庆、中原之咽喉,西夏必争之地也,若非范韩二公出奇制胜,势相联属,则鄜延未知,而环庆危矣,环庆危而关中随之。”

萧关故道亦是丝绸之路的一部分,对于陇右人民安居乐业、发展经济、交流文化、繁荣商贸、方便交通皆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如果说长城是中华文化史上一条极为重要的文化带,那么,萧关亦是这一文化带上璀璨的一环。它是中华各族人民用智慧、信念、血肉筑成的。它始终服务于中华民族,服务于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保护先进,保护和平,反对侵略,反对战争。它不止一次地防止或缓解了历史上可能出现的倒退行为。它的这种历史光辉,是永远不会泯灭的。唐宋以来,世人以它的名子命名的各种萧关就有十几个。

汉代的萧关原本位于今宁夏固原东南。北宋时,政府为了防御西夏,又在汉代萧关故址以北200里,重筑萧关,位置是今宁夏同心县南。

自战国、秦汉以来,萧关故道一直是关中与北方的军事、经济、文化交往的主要通道。旧《环县志》载:“其疆域西北与宁夏固原势若唇齿,东北一带花马池、定边出入之要津。自灵州而南至郡城,由固原迤东至延绥,相距各四百余里,其中唯此一县襟带四方。实银夏之门户,彬宁之锁钥也。”战国秦长城由西而东,横跨环江,越过萧关故道,沿河设塞,筑城建关,建在此交叉点上的萧关,即是在长城上建的关口,也是长城史上最早的关口之一,战略位置极为重要。

萧关不是一个独立的关塞,它与秦长城的战略地位是密切相关的。秦长城以及在环县境内沿长城修筑的城镇堡寨,形成一个完整的防御体系,另外,县城周围的果儿山、玉皇山、城东塬三大烽燧及城子岗、沈家台、城东沟口的城障,将县城团团围在中央,构成牢固的人工屏障。三大烽燧筑在萧关的制高点上,既可遥相呼应,又能俯瞰环江、城西川,城东沟三水交汇的所有地域,关内、外5平方公里的河谷、山川、道路、村舍等尽收眼底,高下纵横形成立体防御体系,其设计之精心,布局之巧妙,令世人叹为观止。清康熙八年(1669年)重修范韩祠的石碑文中,对环县和萧关的战略地位,亦有类似的记述:“......盖似鄜延、环庆、中原之咽喉,西夏必争之地也,若非范韩二公出奇制胜,势相联属,则鹿阝延未知,而环庆危矣,环庆危而关中随之。”

萧关故道亦是丝绸之路的一部分,对于陇右人民安居乐业、发展经济、交流文化、繁荣商贸、方便交通皆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如果说长城是中华文化史上一条极为重要的文化带,那么,萧关亦是这一文化带上璀璨的一环。它是中华各族人民用智慧、信念、血肉筑成的。它始终服务于中华民族,服务于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保护先进,保护和平,反对侵略,反对战争。它不止一次地防止或缓解了历史上可能出现的倒退行为。它的这种历史光辉,是永远不会泯灭的。唐宋以来,世人以它的名子命名的各种萧关就有十几个。

距环县城北二里的萧关与早已成为中华民族象征的长城一样,屹立在广袤无垠的北方原野已达2000余年,它蕴含着中华民族的辛勤和智慧,反映了苦难和光辉的过去,艰苦与光荣的历程,它将永远对我们中华民族以力量的启迪。

中央电视台30集大型专题片《走遍关中》,关于萧关的由来、故址和战略地位描述的既形象而恰当,曰:“萧关是一种地名,萧关是一种形态,萧关是一种情节,萧关是一个变数,萧关是一个随着朝代的变化和防御对象的变化而变化的战争防御带”。

秦汉萧关所在的这段峡谷地,山势险峻,景色秀丽,山涧河水涌动着流人泾河。春天,瓦亭峡的山峦上野桃花盛开,天夭灼灼;入夏时节,这里的山峦早已被茂密的森林和灌木丛所掩映,郁郁葱葱;入冬时节,泾水凝固成一条白色的带子,山上为雪景所染,白茫茫一片,秋日里那经霜而变成各色样的山峦景象全被雪景取代;如若是遇到一场铺天盖地的大雪时,又是另一番北国雪原的景象。无论春夏秋冬,当你在萧关峡谷涧沿泾水而行时,总有一种清静绝妙的感觉。

秦汉萧关,指三关口至瓦亭峡这一险要的地带,这里虽非绝壁,却险峻雄奇。处在这一防御地带上的瓦亭,地处六盘山东麓边缘,实质上是萧关的重要屏障。这里不但雄峰环拱,深谷险阻,易守难攻,有独特的地理优势,而且有泾水南出弹筝峡三关口,是萧关由南向北天然形成的一个防御体系。而今,这里四季泾水涌动,潺潺生辉。春来野桃花遍野满山,夏秋山色滴翠,黛墨远映,伴以高架桥涵,火车出入,天堑通途,也是游人观览的去处。

作为中原自然屏障四塞之一的萧关,汉唐时就是军事要地,统治者曾派重兵驻守,保护古都长安。顾祖禹称萧关为“据八郡之肩背,绾三镇之要膂”,自古乃兵家必争之地。每当人们提起萧关,就把它与胡笳羌笛、蒿草满目、白骨累累、野兽出没无常的凄凉景象联系起来,多少忧国忧民的文人墨客,曾亲身经历了萧关道路之险要、环境之恶劣、战争之残暴场面,用手中的笔记载了古萧关过去发生的历史。

汉饶歌在《鼓吹曲》中写道:“回中道路险,萧关烽堠多。五营屯北地,万乘出西河。”描述了萧关周围山头报信用的烽堠处处皆是,大部队出发迎敌的壮观场面。“贺兰山便是戎疆,此去萧关路几荒。无限域池非汉界,几多人物在胡乡。”作者顾非熊对萧关道路荒芜,城池失陷,多少有名的人物沦为胡人统治的异乡的情景做了描述,表达了忧国忧民的心情。李昌符到前线之前,想象萧关一带群众妇孺皆兵,共同抗击外敌时写到:“渐绝风沙暗,萧关欲到时。儿童能探火,妇女能缝旗。川少衔鱼鹭,林多带箭麋。暂来戎马地,不敢苦吟诗。”“萧关陇水入官军,青海黄河卷塞云。北极转愁龙虎气,西戎休纵犬羊群。”杜甫在听到官军收复萧关陇地一带,长达七年之久的安史之乱即将结束这一消息后,心情喜不自禁。王维的《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蓬侯骑,都户在燕然。”作者途径萧关,慰问攻袭吐蕃的官兵时,对景物做了细致的描写,其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成为千古流传的佳句。 “凉秋八月萧管道,北风吹断天山草”“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出塞复入塞,处处黄芦草。”作者岑参、王昌龄对萧关恶劣的自然环境和由于连年不断的战争,萧关道上恓惶场面进行了描述。萧关道上不知留下多少将士的脚印,他们告别妻儿老小,在外戍关,妻子的牵挂让人揪心,“夫戍萧关妾在吴,西风吹妾妾忧夫。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朝亦有所思,暮亦有所思。登楼望君处,霭霭萧关道。掩泪向浮云,谁知妾怀抱。玉井苍台庭院深,杨花落尽无人知。”表达了陈玉兰、刘云两位女子深切思念为国戍边的丈夫的依依之情。

萧关具有特殊的地理位置,出东南可直驱中原大片沃土,北过黄河直至广阔的大草原,向西可通向甘肃、新疆等辽阔地域。秦、唐、宋、元等先后在萧关周围设郡立县,建关筑城。秦设乌氏县,修长城,汉置高平城,汉武帝曾六出萧关,唐通丝绸之路,宋修城寨,元设安西王府。在历史上,萧关百姓曾饱受匈奴、吐蕃、金、西夏、蒙古等少数民族的进犯之苦,这里曾发生过大大小小无数次的战争,有的将士常年守关,由黑发变为了白发,发出“今未部曲尽,白首过萧关”的感叹,有成千上万的将士魂游萧关,蒿草满目,芦草纵生,尸骨遍野。

事过境迁,已经很少有人知晓萧关及萧关所发生的历史了,尽管山头上仍然留存着打仗报信用的烽堠,秦长城的痕迹依稀可见,但那已经成为历史的见证。现在的萧关再也没有“一行书信千行泪”的凄楚与无奈和“时危多战垒,猛将守萧关”的战争场面。蒿草已经被生态林草所覆盖,古丝绸之路被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所替代,中宝铁路、银武高速公路312国道横贯萧关南北,使昔日万夫莫开的关隘变成通途。萧关道上的固原城一改过去萧条景象,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这个曾为多民族、多文化相互交流融合传播的重要驿站,如今更是如虎添翼,信息畅通,经济繁荣。

(若愚)

“八百里秦川”守护者,关中四大关隘:潼关、武关、萧关、大散关

陕西关中平原是我国古代封建王朝时期最为著名的军事、政治要地,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承担着着大一统王朝国都的任务。因为关中平原曾经是秦国的所在地,面积又十分广大,所以这里也被称为八百里秦川。

在关中平原这块土地上,咸阳中国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朝的都城,而西安又是中国建都朝代最多、时间最长的都城。为什么古代那么多朝代都会选择偏居于中原地区之外的关中地区定都呢?

今天我们只做了一些3D图解地势图,简单讲解一下庇佑关中地区数千年的四大隘口,让大家对关中地区的地理形势有一个新的认识。

关中平原坐落在渭河沿岸,属于渭河和黄河冲积而成的平原,西起宝鸡,东濒黄河,绵延290余公里,地势平坦,水土不缺,在古代一直都是我国农业最富庶地区之一。

除此之外,关中平原四周皆是天险,仅有为数不多的几条通道可以与外界沟通。

北部是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纵横千余里,横卧于关中平原北部,常人难以穿越。 南部是耸入云天的秦岭,层峦叠嶂,其间蜀道更是百步九折,瘴气弥漫,豺狼遍地,李白用“难于上青天”来形同穿越秦岭之艰难。 东部是滔滔黄河,自古黄河、长江都有天堑之称,而且黄河在这一段的落差还很大,水流极快,渡河难度自然也就更大了。 西部渭河河谷两侧高山林立,如同悬崖峭壁一般,水流喘急,绵延上百公里,穿越这种地形的危险性极大。

所以,即使到了现代化的今天,关中地区通往外地的道路依然不多。而在古代,关中和外地的更是少之又少,真正算得上是主要通道的仅有四条,即:萧关道通河西陈仓通川蜀,武关道通江汉,崤函道通中原。

我们今天要讲的关中“四关”,就是这四条大道上的咽喉要隘。四关之内,皆为秦川,到底是哪四道关呢?

潼关

潼关是崤函古道最西部的一个隘口,关城位于潼关县以北的黄河南岸,因黄河至此突然扭头向东,致使河水潼激关山,故取名潼关。

潼关自古就是关中地区的东大门,是关中地区和中原沟通的唯一通道,与函谷关一道,构成了最强双重防御屏障,进可攻退可守,被誉为四镇咽喉、畿内首险。又因为其背靠群,面朝黄河,地势险要,看上去极为雄伟壮观,清朝时曾被乾隆帝御赐“第一关”的称号。

下图为潼关地势特写。

武关

武关是位于武关古道中部的一道险要隘口,东西两边距离关中平原和南阳盆地都是130公里左右。武关的崛起,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时期,当时楚国和秦国的边界大致在这个位置,使得这里成为国境检查站。

后来随着局部战争愈演愈恶劣,秦楚之间围绕着武关这个地方展开了长期的拉锯战,据说有一年秦昭王约定在这里和楚怀王谈判,结果秦国背信弃义,竟将楚怀王掳走,后楚国割地赔款,但楚怀王仍旧客死他乡。这一出,在当时楚国人心中埋下了仇恨的种子。

后来,楚汉灭秦时,刘邦便从武关攻入关中,灭掉了秦国。正应了那句话:亲灭六国,楚最无辜,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

武关是关中地区进入江汉平原的唯一通道,被誉为“秦楚咽喉”。

大散关

大散关远眺

陈仓道是从汉中地区进入关中的唯一大道,可大规模行军,但缺点是需要绕行近百公里的远路。

汉中盆地进入关中平原较近的道路大致上有三条:褒斜道、傥骆道、子午道,但这三条路一条比一条难走,很难大规模行军。在三国时期,诸葛亮几次北伐,基本上都是走的陈仓道,很少走褒斜道,更是直接拒绝魏延的子午奇谋,因为这些路实在是太难走了,行军打仗不太靠谱。

而大散关是陈仓道通往关中的最后一道大门,位于山岭高处,战略位置极佳,昔韩信取关中,曹操征张鲁,吴阶抗金,都从这里经过。

萧关

萧关是萧关古道中部的一道重要隘口,位于六盘山口,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而萧关古道在古代是则关中地区通往河套(含宁夏平原)地区、河西走廊西域的必经之路(大道),匈奴、突厥等北方当游牧民族经常会通过这里骚扰关中。

秦汉隋唐、两宋时期,萧关都是关中平原西北部最重要的防御屏障,北方游牧民族和中原王朝经常在这里交战,所以这里一直以来都驻有重兵把守。

关中四大关塞是古代关中地区乃至中原地区最重要的守护者,数千年来,这里见证了无数次的刀光剑影,数不清的血雨腥风。而现如今,古道上早已经长满了荒草,关隘也不复往日的喧嚣,正是那: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关中四塞,秦始皇修建的北萧关,究竟在哪里?

北萧关

一座关隘的地理屏障与界限

关塞不仅是军事上的界限,更是生态和文化界限

北萧关,一座被人们所忽视的生态界限和屏障

千年之后,古老关塞今日依旧发挥着它的作用

萧关村一片丰收的糜子

兰州往东北而行,过平凉,走西峰,穿庆城,然后一直往北走,直奔毛乌素沙漠的边缘。行进中,环县县城赫然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

环县是一个相对特殊的县域,背靠黄土高原,面对毛乌素沙漠的南缘,境内丘陵沟壑纵横,沙漠山陵交错。山、川、塬兼有,梁、峁、谷相间,气候上处于半干旱草原向半干旱荒漠的过渡地带。在人们的眼中,这里是个样本,一个位于沙漠和黄土高原之间的样本。

北萧关是我们此行的重点。在印象中,萧关往往是宁夏固原的某个地方,或者说在固原以南的某地。唐代大诗人王维在《使至塞上》中写道: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王维当年,沿丝绸之路而行,一路往西北,他是在固原附近遇到了唐军的侦察兵,所以才有这样的感叹。这似乎说萧关与甘肃没有多少关联,其实在历史地理中,萧关不仅与甘肃有关,而且有着人们难以想象的密切关联。

8月28日,天气晴好,秋高气爽,出环县县城一路往北,寻萧关而去。

萧关在环县境内有两处:一为秦萧关,一为宋萧关。

秦萧关,修建于环江东岸开阔的台地上。这里往北达宁夏、内蒙古,往南可抵达关中、兰州。过了秦萧关遗址,十几公里外就是宋萧关。我们沿国道211线而行,这是沟通银川西安间的公路,全长629公里,大体沿着历史上的萧关古道而修建。

出发前,我们邀请了环县博物馆的道全耀、环县外宣办的文璟带路,他们都是土生土长的环县人,熟知这里山山水水。

“萧关,在环县人的称呼中多叫北萧关。”文璟说。这句话有点来头。关中人最为自豪的是居四关之中,故而号称关中,哪四关?老关中人便得意地说:“东函谷,南崤武,西散关,北萧关”,即关中四塞,而北萧关便是守卫关中的北部屏障。

清晨,秋季的阳关有些柔弱,朝露在阳光的蒸发下,升腾起淡淡的雾气,笼罩在田野之上。从一出县城,公路就大体沿着环江向北,东西两侧的高山则护拥在我们左右。十几分钟后,一大片玉米地从车窗边滑过,重重玉米之后是一个小村落。村落边上便是北萧关遗址了。沿着玉米地小埂,扒开重重叠叠的玉米叶子,穿行其间。朝露很重,很快就打湿衣服。过玉米地后,迎面而来的是一大片荞麦,花开得正盛,花下是北萧关的遗址。

68岁的村民黄俊生正在自家的糜子地中忙活着,晨曦中糜子散发着一层淡淡的金色光芒。今年雨水好,糜子长得有一人多高,为了防止雀儿偷吃,黄俊生不得不提前收割。他站在地里,熟练地挥舞着镰刀,如同战场上的勇士,片刻之后,一捆糜子便割倒了。

沿着荞麦地田埂爬到古城城墙上,城墙只有两三米高,残墙大体能看出来城池的遗迹。雨水好,城墙顶上的蒿草有一尺多高。

紧挨着城墙的村子叫萧关村。在乡亲们眼中古城名字叫乌仑城,乡亲们则认为,这座古城叫做五落城。

这座萧关,是宋代范仲淹重新修筑,对抗西夏的第四道防线。两山相夹,依山傍水,山叫乌仑山,水为环江,地势险要。这里同距离此地五六里的洪德城,向来有“银夏门户”之称。岁月茫茫,当年雄壮的萧关,只剩下了残垣断壁。作为军事上的边界它已经消失了,可是作为文化、地理、生态上的界限,北萧关则长期被人们所忽视。

南北的地理界点

当我们走进一座座关隘时,无不惊叹于古人选择关隘地址所表现出的聪明和睿智。它不仅选择在要道之处,更是依山傍水,易守难攻。同时,也将丰茂的水草圈入关内,而将种种不便留给了敌人。

北萧关自然也不例外。这种选择是基于人类共同需求下形成的一种对自然环境的认识。最为显眼的就是长城长城不仅是一条军事上的防线,更重要的是它还是一个地理上的分界线。

这就不能不说环县境内的战国秦长城。这天傍晚,我们从甜水堡返回县城时,专门到县城边上的一座小山上,寻找战国秦长城遗址。在道全耀老先生的带领下,我们穿过几户人家,躲过几条凶猛的大狗,来到长城边。

这处长城面临土崖,背靠山坡。向西的一面是陡峭的悬崖,而东面则是一个山坡,既能据险而守,更节省了人力物力。这符合秦长城修筑特点,我们还意外找到了一块瓦片。环县战国秦长城从东北向西南,依次经过樊家川、环城、虎洞、合道、演武等5个乡镇,长度达140公里,是全省境内战国秦长城最长的一段。

据说环县秦长城还有一道防线在甜水堡,而明长城则在甜水堡的更北面。

长城,在地理上还是农耕区和游牧区的分界线、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和东部季风区的分界线、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分界线……

在两道秦长城之间的北萧关,其地理位置正好处在环县的生态过渡地带上,大体处在环县生态地理的南北交叉点上。从北萧关到洪德城,不仅是军事上的分界线,也是地理上的界点。而这一带,正是黄土高原和毛乌素沙漠最为明显的过渡地带。

环县人把县内地域分为县南县北两个板块。文璟说,这种区分并不是以县城为分界线,大体上以洪德城到宋萧关一线,向东西延伸,分为两个大的地理板块。对于处在毛乌素沙漠南缘和黄土高原之间的环县而言,靠近黄土高原的部分便是县南,其生态植被相对好。而靠近沙漠南缘的县北,其生态环境开始逐渐发生了变化,直至干旱荒漠。

实际上,在环县境内有好几个这样的分界点,如老爷山、洪德赵洼村等地方,生态区别极为明显,而北萧关则是其中比较明显的一个。

正在收糜子的老农黄俊生说,当地有民谚“死守洪德城,不敢到河连湾”。这是宋代人们同西夏对抗时,总结出来的经验,必须死守洪德。地势险要的洪德城,是黄土高原过渡地带向毛乌素沙漠南缘延伸出的界点。洪德城之北,植被相对比较差,西夏骑兵补给比较困难。过了洪德城,困难相对小了,植被尚好,产粮充足,当地人夸张地说,八百里秦川,抵不上董志塬边,董志塬边,不如河连湾畔。等过北萧关,西夏骑兵的补给就更容易了。从此可以直逼庆城,进而窥视关中。这才是这句民谚背后的军事地理含义。

文璟说,环县虽然平均降水量300多毫米,但县南和县北的差距极为明显,县南有些地方降水量达400多毫米,而县北的一些地方降水量则为200毫米,个别地方降水量仅为100多毫米。县北部地广人稀,这里有名的物种是滩羊,而县南则是发展种植业和林果业的好地方,也是环县的主要产粮区。

“降水的变化,直接造成了粮食产量的变化。县南靠近黄土高原的地方,一亩好的梯田能收400斤,而在县北的一些地方,一亩地仅收150斤到200斤。”文璟说。

一方水土一方人,地理环境决定了物产,而物产在主导人们的生活习性。

生态的地理渐变之路

这次采访,我们从庆城进入环县境内,而后又从环县最北部甜水堡离开,从南到北完整贯穿环县境内。因而,也得以体验了从黄土高原到毛乌素沙漠之间的过渡地带生态变化。

文璟说,这条路上有多个生态界点。生态的变化不是突然而至,而是逐渐变化的,界点正是这两种生态状况的结交处。北萧关是一个,再往前走则有赵洼村、山城梁都是分水岭,直至毛乌素沙漠的甜水堡。

今年是个丰水年,雨多,大雨多。8月27日中午时分,我们过马岭,逐渐进入环县曲子镇。这是一个古老的集镇,此镇以红军西征之战而闻名。

路边的植被,长得极其旺盛,油绿的叶子,长长的枝条,不时伸到公路上。曾经的荒山上,已经几乎看不出黄土地了。一路前行,植被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变得稀疏,路边的变化尚不太明显,山上的黄土层偶尔出现了裸露。

过了萧关村后,不远处就是河连湾,这里曾经作为陕甘宁省政府所在地,前方5公里是洪德城,我们继续前行。此时,山上已经斑驳不堪了,绿色逐渐变得稀疏了。公路上也不见了风姿绰约的杨柳。不远就是赵洼村,站在村子边山上,我们能明显地感觉出两种植被状况。一面山坡上能看到绿色,而稍远处的山坡上,则是荒山了。

大约十几分钟后,我们到了山城乡。这里是环县有名的大风口,也是环县比较有名的干旱区。今年雨水稍多一点,风也小了许多。但依旧呼呼作响,只不过沙子没有随着大风而滚动。沿着公路而上,有户人家,主人名叫冯彦强,今年54岁。这是风沙线上的人家,整齐院落,坐北朝南,白瓷砖贴面,廊下玻璃阻隔,典型沙漠寒冷地区人家院落。

冯彦强原先住在斜对面的沟里,吃水只能靠窖水。自从2006年搬迁以来,情况发生巨大变化。他们家搬到了公路边上,县南的人盖房植树都和县北的人家不一样。县北人家盖房大多选择坐北朝南,避免风沙吹进,植树则围绕着家里院落,这样种树易于养活。

实际上,植树成活率不到20%。冯彦强先后栽种1000多棵树大部分都没有成活下来。去年,种了22棵松树,今年成活只有6棵。这还是拉了四趟水浇灌的结果。冯的儿子悄悄说,一趟水花费700多元。

生态环境的变化,其实是降水变化的结果。环县从南到北降水呈现出逐渐递减态势。今年七月份,环县曾有过全县的降雨过程,降水最多地方达142毫米,而县城最北的甜水堡一带的降水量则为不足5毫米。降水的巨大差距,也导致生态植被的巨大差距。

半个小时后,我们过了分水岭。这是一条真正的分水岭。道全耀说,分水岭将环县境内的河流分为南北两个流域。自然这里也是一个风沙口。随后我们一路直下抵达了甜水堡。

甜水堡距县城约百公里,最早是北宋庆历年间范仲淹所筑城堡,据说筑城时掘出了甜水泉,故而取名甜水堡。甜水堡的北面5公里远便是宁夏盐池县的萌城。这座城堡也是萧关故道第一关隘,据说在城北5里多的地方,战国秦长城第二道防线横堡而过。我从城墙坍塌的斜坡上,爬到了城墙顶上。正是午后,光线极强,阳光在砂砾上的反光白花花一片,天空的云彩极低,这是一种极端压抑的感觉。村民依城而居,在城墙上挖出一眼眼窑洞。我就走在人家的房顶上。房顶上也有些蒿草,可惜极其稀疏,而且发黄,根本无法同北萧关的城墙上一尺多高的蒿草相比。眺望远方,沙丘时隐时现。资料显示,甜水堡是环县北部沙漠化最为严重的乡镇,61.8%的土地面积沙化。

从山城梁到甜水堡,基本上都是沙化半沙化区域。风从北往南吹,公路上能看到成条的沙子跟着风跑动。专家测算,当风速达到每秒9米时,在距离地表20厘米的空间上,每分钟每平方米的输沙量是42.34克,而在这样的情况下,每小时沿着甘宁、陕甘边界进入环县境内的流沙达113吨。

返回时,我们恰恰走了一条沙粒的迁徙之路。从甜水堡到环县县城乃至庆城,这一条道路也正是沙粒的迁徙路径。沙子的迁徙,也造就了黄土高原。

关于黄土高原成因,和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有关。它们碰撞后,导致喜马拉雅地区的浅海消失,且隆起升高,阻挡了印度洋暖湿气团的向北移动,导致了西北部地区沙漠和戈壁的形成。240万年前,青藏高原把西风带分为南北两支,其北支存在于3500-7000米的高空,成为搬运沙尘的主要动力。一路南下,直到秦岭阻挡这才减弱沉积,形成了黄土高原。

短短数小时,我们目睹了如此巨大的生态变化,这条生态从南往北递减,风沙从北往南递减的公路,实际上就是风沙搬运的一条通道,路上的重重山岭植被,是阻挡沙子南下的屏障,而北萧关是这条线上的第一道重要屏障。

黄鼠,被误解的动物行为

降水的巨大差异,导致了地面生态的变化,其结果,让环县形成了丰富多彩物种。数千年前,中国原始的农业就在庆城、环县这一带诞生。从那时起,先民们充分利用这里气候、降水的变化,培育种植了多种农作物,而与之伴生的则是众多动植物

在环县境内,活动着一种叫黄鼠的动物,还留下了一段传奇故事。

黄鼠是这里常见的一种动物,在生物学的分类上它属兔形目,鼠兔科,有2属约31种,有阿拉善黄鼠、达斡尔黄鼠等。路边上我们偶尔能看到黄鼠,小巧而机灵,眼睛大而灵活,最讨人喜欢的是它们经常直立向人行礼。

在环县的民间传说中,黄鼠行礼还和孔子有关。据说,春秋时期,孔子周游列国讲学,宣传他的治国思想。一天来到了环县境内,车上,孔子看到了路边一排小动物,向他作揖行礼。夫子大为感慨说,此地民风如此,动物都如此敦厚,可想百姓风俗了。何须我再教化,于是夫子便返回了。人们说,由于没有施教,故而环县民风强悍,居民精通武艺,疏于文墨。

显然,孔子误解了黄鼠的行为。不过这个传说在黄土高原的许多地方都在流传。

长期在黄土高原生存,黄鼠已经和黄土高原融为一体。黄鼠的天敌,主要有一些猛禽和食肉的哺乳动物,如鹰、隼、雕、狐狸、狼、黄鼬(黄鼠狼)、艾鼬等。毛色浅黄,这显然是为了与黄土高原上的地面颜色相适应,而形成保护色。眼睛大,乡亲们叫大眼贼,这是为了便于观察,逃避天敌袭击,以至于连大耳朵都逐渐萎缩退化了。

荒漠半荒漠地方是黄鼠的家园,而草原农田间则是它们的活动场所。它们往往在早晚间活动,以避开大中午的炎热。出洞后,总要直立起来四处眺望,以防被天敌袭击。这种姿势是后腿直立,前肢抱在胸前,好像在给人行礼。所以,黄鼠又叫礼鼠或拱鼠。

许多城市里的人都喜欢这种小动物,它们也正在成为许多人的宠物。其实,黄鼠不仅能当宠物,还可以入药。《饮膳正要》中说,黄鼠“味甘,平,无毒”,主治“润肺生津,煎膏贴疮肿,解毒止痛。不能多食,多食发疮。”

不过,黄鼠也是鼠疫的传染渠道之一,养着可要小心。这些都是孔子所不知道的。

在沙漠和黄土高原的交接地带,在不同的降水量情形下,形成不同作物,人们称环县为“中国小杂粮之乡”,就是依据这种地理而言的。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独特的地理,必定会产生有当地地域特点的植物,进而形成有自己特点的文化。环县,产生了道情皮影戏,已经被列入世界非遗保护名录,形成独有地域文化。

兰州老王原创作品,非经书面授权,禁止任何形式的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