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勒特古城遗址

达勒特古城遗址

达勒特古城又称达勒特破城子,位于博乐市东南37公里的破城子村北缘,坐落在博尔塔拉河与大河沿子河交江之处的黄土台地段上。整个古城被一条东南—西北向的干枯河分为两部分。

从地理位置看,在历史上地处唐代西域丝绸之路北路的中段,其东北与阿拉山口遥遥相望,可通哈萨克斯坦、俄罗斯及中国境内的塔城、阿尔泰,西南可逾金山、本岭沿赛里木湖穿果子沟可通月城和伊犁河,直达中亚,战略地位非常重要,为兵家必争之地。据初步勘察,现有遗址以干枯的河床为界,分为东西两部分。西部遗址东西长约500米,南北最宽处约400米,总面积约19万平方米。遗址分内外两重城,外城南墙东西长约450米,土夯筑,每层厚10—12厘米不等。墙基宽约3米,残存最高处约3米,中段有一段宽5米的缺口,可能是外城的城门。南墙外约50米处,有一条宽约20米的护城河,自西向东,与遗址东侧的河流相通。城门偏东残有一处土坯砌台形建筑,可能是了望台或窗楼。西墙大部分坍塌成破状。仅北部墙存一段约30米长,不足一米高的残垣。西墙外偏南有火烧的痕迹,是宋军做饭的地方。内城位于遗址北部偏西,每边长约80米,四再基本对着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结构与外城相同。城墙残高约3—5米。西北墙濒临河岸,南北墙可见马面遗址,城门为东北向,瓮城的痕迹依稀可见。

东部遗址沿河岸布局,长约1000米,宽约300米,这部分遗址现基本成为现代居民区。现在遗址偏南地方仅有三间房屋建筑。遗址北侧是基葬区。1987年5月当地居民建房时,掘十数副人首,金币数十枚。

河床西岸遗址,西半部三面环水,城墙矗立,友邻据于河岸高地。地表散布大量夹砂红陶片,陶片组合以大型瓮类器物为多。东丰部则地势平坦,相对较,遗址环河岸布局,不见城垣,地表散布大量灰陶先,红胎采由陶片、酱色来由碗碟瓷的残片,以灯罐类为多。出土有金、银、铜带、铜统、铜盒、铜炉等文物。金币最大重10.5克,最小重5.1克。其中一枚正面中央第一行有地名“阿力玛里”,下面是“除了皮拉外别元它神,穆罕默得是唯一的使者”。银币最大重2.3克,铜币最大重2.4克。

根据出土文物和文物上的铭文以及钱币资料专家初步认为该古城东西西部分属两个不同的历史时期。河西遗址较早,可是唐代遗址,有人认为是唐代双河都督府都在地。河东遗址较晚,可能是西辽舒建,其下限可见到明代初期。也有的学者认为东西本是一座城,由于河流改造冲刷形成两部分,建于西辽,废于元末明初,有待进步考证。

对上述古城,1985年8月博乐市人民政府发出通知,决定作为文物保护单位,采取必要措施进行保护。

古城遗址把我们带到了驼铃摇曳、岁月悠悠的远古时代。不过古人说,以史为鉴可知兴云,了解一下博尔塔拉悠远的历史,发掘它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是很有意义的。亲爱的游客,你说对吗?

之达勒特古城遗址

上图为达勒特古城遗址

达勒特古城又称达勒特破城子,位于博乐市东南37公里的破城子村北缘,坐落在博尔塔拉河与大河沿子河交江之处的黄土台地段上。整个古城被一条东南—西北向的干枯河分为两部分。

地理位置看,在历史上地处唐代西域丝绸路北路的中段,其东北与阿拉山口遥遥相望,可通哈萨克斯坦俄罗斯中国境内的塔城、阿尔泰,西南可逾金山、本岭 沿赛里木湖穿果子沟可通月城伊犁河,直达中亚,战略地位非常重要,为兵家必争之地。据初步勘察,现有遗址以干枯的河床为界,分为东西两部分。西部遗址东 西长约500米,南北最宽处约400米,总面积约19万平方米。遗址分内外两重城,外城南墙东西长约450米,土夯筑,每层厚10—12厘米不等。墙基宽 约3米,残存最高处约3米,中段有一段宽5米的缺口,可能是外城的城门。南墙外约50米处,有一条宽约20米的护城河,自西向东,与遗址东侧的河流相通。 城门偏东残有一处土坯砌台形建筑,可能是了望台或窗楼。西墙大部分坍塌成破状。仅北部墙存一段约30米长,不足一米高的残垣。西墙外偏南有火烧的痕迹,是 宋军做饭的地方。内城位于遗址北部偏西,每边长约80米,四再基本对着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结构与外城相同。城墙残高约3—5米。西北墙濒临河岸,南 北墙可见马面遗址,城门为东北向,瓮城的痕迹依稀可见。

东部遗址沿河岸布局,长约1000米,宽约300米,这部分遗址现基本成为现代居民区。现在遗址偏南地方仅有三间房屋建筑。遗址北侧是基葬区。1987年5月当地居民建房时,掘十数副人首,金币数十枚。

河床西岸遗址,西半部三面环水,城墙矗立,友邻据于河岸高地。地表散布大量夹砂红陶片,陶片组合以大型瓮类器物为多。东丰部则地势平坦,相对较,遗址环河岸 布局,不见城垣,地表散布大量灰陶先,红胎采由陶片、酱色来由碗碟瓷的残片,以灯罐类为多。出土有金、银、铜带、铜统、铜盒、铜炉等文物。金币最大重 10.5克,最小重5.1克。其中一枚正面中央第一行有地名“阿力玛里”,下面是“除了皮拉外别元它神,穆罕默得是唯一的使者”。银币最大重2.3克,铜 币最大重2.4克。

根据出土文物和文物上的铭文以及钱币资料专家初步认为该古城东西西部分属两个不同的历史时期。河西遗址较早,可是唐代遗 址,有人认为是唐代双河都督府都在 地。河东遗址较晚,可能是西辽舒建,其下限可见到明代初期。也有的学者认为东西本是一座城,由于河流改造冲刷形成两部分,建于西辽,废于元末明初,有待进 步考证。

对上述古城,1985年8月博乐市人民政府发出通知,决定作为文物保护单位,采取必要措施进行保护。

古城遗址把我们带到了驼铃摇曳、岁月悠悠的远古时代。不过古人说,以史为鉴可知兴云,了解一下博尔塔拉悠远的历史,发掘它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是很有意义的。亲爱的游客,你说对吗?

(文/锋哥)

纳巴泰文明的独特见证:沙特阿拉伯 • 玛甸沙勒考古遗址 & 穆斯林的朝圣之路:吉达,通往麦加的门户

和我们一起 看文明 知中国 走世界

西亚

14

玛甸沙勒考古遗址

Al-Hijr Archaeological Site

(Madâin Sâlih)

玛甸沙勒考古遗址(Madin Slih,又称Al-Hijr,或Hegra)是第一个在沙特阿拉伯登记的世界遗产。过去称作Hegra,现在则是约旦佩特拉古城南部纳巴泰文明最大的保存遗址。它拥有可追溯到公元前1世纪至公元1世纪期间的、保存完好的坟墓和被装饰过的外立面。此处遗址也以前纳巴泰时期的50份铭文和一些洞穴壁画为特点。玛甸沙勒遗址承载着纳巴泰文明独一无二的见证。

纳巴泰人(Nabataeans,又译纳巴提人),是在约旦、迦南的南部和阿拉伯北部一带活动的古代商人,著名的犹太历史学家弗拉维奥·约瑟夫斯(Titus Flavius Josephus,公元37年~100年)把叙利亚和阿拉伯边界、幼发拉底河红海的地区命名为“纳巴泰”——从此纳巴泰成为纳巴泰人在绿洲的居住地和名字的来源。

◎ 玛甸沙勒考古遗址是第一个在沙特阿拉伯登记的世界遗产,见证了来自亚述、埃及、腓尼基以及希腊化时期的各种各样的装饰与建筑风格在当地的相互影响与碰撞。

就遗址的所在地而言,玛甸沙勒位于纳巴泰文明影响范围内的南方,它的完整性不但显而易见,而且保存完好:陵墓的建筑和装饰被直接刻进砂岩,其中111处坟墓遗址(94处被装饰过)和水井是纳巴泰建筑成就和水力技术的杰出样板。

玛甸沙勒考古遗址见证了来自亚述、埃及、腓尼基以及希腊化时期的各种各样的装饰与建筑风格之间的相互影响与碰撞,以及一些古老语言(Lihyanite、犹太法典、纳巴泰语、希腊语、拉丁语)在碑文中的存在。

除此之外,玛甸沙勒考古遗址也见证了纳巴泰使用大量在岩石中开凿出来的人造井这一农业技术的发展。这些井如今依然在使用。

玛甸沙勒古城也是古典时代晚期国际商旅贸易的见证。

◎ 就遗址的所在地而言,玛甸沙勒位于纳巴泰文明影响范围内的南方,它的完整性不但显而易见,而且保存完好:陵墓的建筑和装饰被直接刻进砂岩。

吉达,通往麦加的门户

Historic Jeddah, the Gate to Makkah

吉达坐落于红海东岸。从公元7世纪开始,它就被确立为印度洋贸易航线上的一处主要港口,把货物运往麦加。它也是由海路前往麦加的穆斯林朝圣者的门户。这两个角色见证了这座城市向多元中心的发展,形成独特的建筑传统,包括19世纪晚期由城市商业精英建筑的塔状房子,融合了受漫长贸易线及其所在地的工艺影响的、红海珊瑚建筑传统。

吉达反映了红海建筑传统的杰出影响。一种对红海两岸的城市影响极为普遍的建筑风格,只有为数不多的遗迹在沙特阿拉伯王国保留下来。这种风格以19世纪晚期被城市商业精英建造的、被大型木质罗山(Roshan)装饰的、令人印象深刻的塔状房子为特点,以及低珊瑚石房子清真寺堡垒(ribat-s)、露天剧场和小型公共广场——共同构成了一个充满活力的空间。

◎ 吉达,清真寺,一位阿拉伯男人正在阅读《古兰经》。由于坐落于红海东岸,吉达在把货物运往麦加的同时,也成为由海路前往麦加的穆斯林朝圣者的门户。

历史上,吉达是一个渔村。在公元7世纪,伊斯兰教历史上第三位哈里发奥斯曼·伊本·阿凡(Othman ibn Affan,公元577年~656年)把吉达任命为麦加的官方港口后,吉达就在那些乘船到达阿拉伯的穆斯林朝圣者心目中扮演着一个象征性的角色。这种与穆斯林每年的朝圣之间的紧密联系赋予吉达一种世界主义的人口构成:亚洲的穆斯林、中东和非洲的居住者和工人,促成城市的发展与繁荣。

吉达反映了1869年苏伊士运河开通并引进了连接欧洲与印度、亚州的蒸汽船之后,印度洋海上贸易的最后繁荣。这一繁荣为商人们带来了巨额的财富,他们建造了装饰极尽奢华的房子,并带来了露天剧场和清真寺的发展。此外,海上航行船只的增长允许越来越多的朝圣者到麦加朝圣,导致了专门为这些朝圣者提供的膳宿的日渐增长。

◎ 吉达,阿尔巴拉德老城区,当地独特的建筑传统融合了受漫长贸易线及其所在地的工艺影响的、红海珊瑚建筑传统。

本文节选自《文明》2017《“一带一路”上的文明记忆》珍藏版

全球首次 视觉展示

2017《“一带一路”上的文明记忆》珍藏版

444页全彩高端印制

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举办前夕,《文明》杂志全球首发《“一带一路”上的文明记忆》珍藏版,全方位、多视角展现“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精彩纷呈的世界遗产与文化

《“一带一路”上的文明记忆》珍藏版精心选取“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具有代表性的世界遗产与文化,采用国际化的传播方式和设计理念,通过约10万精炼文字和近400张充满视觉冲击力的图片,全球首次用视觉方式整体呈现这些国家的世界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文化历史景观。

《“一带一路”上的文明记忆》珍藏版内容丰富、图文经典,极具历史意义和收藏价值。每本售价:198元,邮费8元(本市)、12元(外埠)。

或点击链接,进入微店

文明杂志社订阅方式

邮箱:Lou8001@126.com

编辑部邮箱:civilization@vip.sina.com

杂志订阅热线:010-67112221转8033

手机订阅:15601276050 联系人:温志荣

微信订阅网址:

文明杂志网址:

门市订阅:

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90号新裕商务大厦407室(地铁5号线磁器口站十字路口东南角、地铁7号线磁器口站G东南口)

办公时间:周一至周五 9:00-17:00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和图片版权归《文明》杂志所有,欢迎转发朋友圈。如需转载,请标明“转载自《文明》杂志”。

如转载者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敬请相关权利人联系微信客服邮箱:84754005@qq.com。

延伸阅读

瓦迪•道卡的乳香树和什斯尔、阿尔巴厘德港口的商队绿洲遗迹,都表明乳香贸易在阿曼繁荣了很多个世纪,是古代和中世纪是最重要的商业活动之一。

伯利恒主诞堂和朝圣路线的普世价值,在于它与一个伟大宗教的诞生地的联系;主诞堂的构造把基督教在过去1500年里在政治和灵魂方面的超常影响联系并反映出来。

艾尔•祖巴拉定居点的布局和城市结构,在20世纪石油和天然气被发现之前,提供了深入了解波斯湾城市生活、空间组织和社会经济历史的洞察力。

文明杂志社限量推出1000套“人类的文明记忆·世界遗产(Ⅰ和Ⅱ)”珍藏版。该套珍藏版包含两册,分别是《中华文明的瑰宝——中国世界遗产》与《“一带一路”上的文明记忆》。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微信商店,开始订阅《“一带一路”上的文明记忆》珍藏版吧!

考古新疆|| 达勒特古城考古散记(上)

那座城,那些人

新疆有好些叫做“破城子”的地方,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博乐市达勒特镇的破城子村就是其中一个。

唤作“破城子”者,皆因附近确有一座破城子。20世纪60年代,山东人赵曰才辗转到了现在的破城子村,其时村子还是无名。有一年交公粮,需要在麻袋上写上村名,赵曰才不假思索地以村北的破城子冠作了村名。此后叫的人多了,它也就真成了村子的正式名号,而那座破城子后来被文物部门定名为达勒特古城。首倡村名,结下了赵曰才与破城子近40年的情缘。

20世纪60年代以前,达勒特古城长期在博尔塔拉河与大河沿子河古河道交汇处的黄土台地上与天长久,听大河东去,任蒹葭苍苍;在那之后尤其是80年代以后,古城周边村庄和人口增多,村民们为了开荒肥田,纷纷前往取土,遂使城址遭到严重破坏,城区到处坑坑洼洼,城外的河道变为田地,被挖出的一些文物,不少流散在民间。

达勒特古城全景

1987年,自治区博物馆的文物干部李遇春来到了破城子。李先生早在1961年就在博州做过调查,当时对破城子只是听说。他的这次调查只局限在城周范围,见城周较大,地表散落陶片等遗物较多,且城又恰位于两河之间,遂将古城与唐双河都督府和宋元“孛罗城”联系起来。次年8月组成的博州文物普查队对破城子进行了更为详尽的调查,当时州博物馆的干部韩雪昆参与了这两次调查。文物调查明确了破城子的价值,引起了地方文物部门的重视,古城外开始拉起围栏。随着看护员的设立与文物保护意识逐渐深入人心,达勒特古城终于免于进一步被人为破坏的命运。

达勒特古城内城城墙局部

这两次调查也促成了文物干部韩雪昆与村民赵曰才的相遇,韩惊讶于赵对古城文物的了解,赵感佩于韩保护古城的热忱,二人在往后的岁月中抱持共同的心愿——为身边的这座古城做些事。赵将发现的铜镜、水晶砚台等文物交给了韩所在的州博物馆,还鼓励村民把手头的文物都上交,并主动承担起古城义务看护的责任。在他生前,人们常能看到一个戴着“治安巡逻”袖章在古城巡视的身影,有时跟在身后的还有其子赵勇;韩结合多次调查和文物、文献研究,连续撰文对达勒特古城的年代、地位进行考订,使古城为“孛罗城”旧址的说法几为学界共识。在调任市文物局局长后,韩还培养了年轻的文物保护专干。当2009年赵曰才去世后,赵勇接过了看护古城的重任;2017年,韩雪昆荣休,市文物保护专干继续主抓古城保护。自治区文物局在当年底设立野外文物保护单位看护人员专项补充经费后,当地文管部门将赵勇列为达勒特古城正式看护员,文物保护责任在传承接续。

如今,达勒特古城不仅成为了博州厚重历史文化的见证,也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每一位到访博乐的游客几乎都会参观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的州博物馆,当他们徜徉在二楼历史文化展厅时,一定会发现展出文物以达勒特古城所出最多,透过玻璃橱窗所见的钱币、玻璃器、陶瓷器、金属器、装饰品等文物不仅会勾起他们对古城繁盛手工业与商贸交流的印象,也会在头脑中浮现古丝绸之路上商旅不绝、铃声摇曳的情景。若更有兴致移驾博乐市东南27公里的达勒特古城,即便在路边也会看到一大片隆起的黄土台地,进得古城保护区,在外围步道上逡巡,则可以借由颓垣断壁发思古之幽情。能得如此,自然要对参与古城保护与文物入藏的各级部门与破城子村民致敬

察合台金币(博州博物馆藏品)

铜镜(博州博物馆藏品)

带柄铜镜(博州博物馆藏品)

陶水管(博州博物馆藏品)

陶罐(博州博物馆藏品)

破城子虽然展现给现代人的是一襟残照,但在宋元时期的行记中,却又实在是座兴盛的城市。这些行记中价值最大的要属元代耶律楚材的《西游录》和刘郁的《西使记》。耶律楚材曾于1219-1223年随侍成吉思汗西征,记到“孛罗城”外有三五个附庸小城;《西使记》记录的是1259-1263年西觐成吉思汗之孙旭烈兀汗的常德行程。常德时任旭烈兀分地彰德路宣課使,主管旭烈兀在今河南安阳分地的财赋。当他经过“孛罗城”时,见到的是“城居肆囿间错,土屋窗户皆琉璃”,亦即当中原地区还在将玻璃视作奢侈品的时期,西域地区的普通居民已将其用于日常生活了。

玻璃瓶(博州博物馆藏品)

在耶律楚材与常德的眼里,西域城市无疑是一派流水交贯、花木连延的田园风格,城外种植的麦、稻、黍等农作物一如中原,石榴、西瓜葡萄水果味甘汁浓,葡萄佳酿还引得耶律楚材诗兴大发,以致于发出“万里遐荒获此乐,不妨终老在天涯”的感慨。因此,尽管常德并未明言“孛罗城”居民和风俗为何,但从该城的地理位置、城外播种的“麦稻”和城内外所出源自内地的铜镜、瓷器、钱币等器物,其情形已可想见。至于其原因,一般多认为与西辽有关。建立西辽的耶律大石与耶律楚材都为辽朝皇室后裔,辈分当以叔侄论,且均深具中华文化修养,当12世纪初辽朝危殆,耶律大石率部西走,建西辽于今新疆和中亚,其中就包含大量汉民,常德所见或为其后裔。

钧窑瓷碗(博州博物馆藏品)

西辽时期是继汉、唐之后中华文化向西传播的又一高潮,承平的社会环境重新联通和拓展了唐末五代以来一度萧条的陆上丝绸之路,及至元代,幅员更为广大的疆域使得丝绸之路更为繁荣,恰当其时的“孛罗城”足为见证。今天的达勒特古城虽不复往日容颜,但考古工作却可以使之重光。(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 侯知军)

信息来源:新疆是个好地方

投稿邮箱:dzkaogu@163.com

邮发代号:28—448

官方淘宝店:populararchaeology.taobao.com/

● 扫码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