羑里城遗址

羑里城遗址

AAAA级旅游景区

羑里城,位于汤阴县城北2公里处,是我国历史上有文字记载的第一座国家监狱,也是风靡全球的《周易》发祥地。她以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而名扬海内外,“画地为牢”、“文王拘而演周易”的历史典故发生在这里,“逆境发愤”、“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也源于此地。羑里城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是安阳市优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三千多年前,殷纣王忌惮周族的日益强盛,契机以蓄意谋反为由将西伯侯姬昌软禁于荒村羑里,也就是如今的羑里城。姬昌当时年虽年事已高,但在被困的七年中,仍以顽强的毅力将伏羲先天八卦演易成六十四卦和三百八爻,完成了《周易》这部举世闻名,千古不朽的著作。

《周易》是中国文化最为古老的典籍之一,被列为五经之首,三千多年来在中国文学史上一直放射着智慧的光芒。她以占筮的形式推测自然和社会的变化,揭示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其内容几乎涵盖了人类社会的全部内容,它是一部哲学著作,是我们先人的世界观和方-,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维,见证了我们中华民族披荆斩棘,创新发展的艰苦历程。同时,它也是一部科学巨著,其中许多观点已被现代科学所验证。计算机之父菜布尼兹认为《周易》卦象中阴阳符号的排列,就是世界上最早的二进制。此外,化学元素周期表、量子力学理论,都能够在《周易》中找到其科学依据和源头。因此,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周易》研究热。许多科学家预言,二十一世纪的世界将进入以《周易》为代表的易经时代,有人甚至提出,《周易》不是人类自己的创作,而是外星人传给人类的预言书,数千年来,无论从帝王到百姓,从鸿儒博士到江湖术士,从世外高人到凡夫俗子,都对《周易》抱着广泛的兴趣。无论是国家治乱兴衰,还是个人荣辱得失,人们总希望能从《周易》中找到合理解释,企望借《周易》以趋吉避凶。

《周易》古今传千古,羑里盛名天下闻。《周易》与羑里也解下了千古情缘。雄伟开阔的既济广场意义深远;阴阳分明的太极水景美轮美奂;古朴端庄的山门简洁凝重;林木葱葱的神道整洁静幽;苍劲的翠柏映衬幽幽的老井。这里既有古庙古刹的肃穆,又有园林胜景的典雅,明代诗人李筵赞云:“一卷经成万古功,曾将天地立穹隆。台高自起寒云碧,树老还收晚照红”。

拾级而上,山门巍峨屹立。山门中的沙石雕河图洛书沧桑凝重,神物龙马、神龟图案被雕刻的栩栩如生,惟妙惟肖。河图上,排列成数阵的阴点和阳点,蕴藏着无穷的奥秘;洛书上,纵、横、斜三条线上的三个数字,其和皆等于15,十分奇妙。河图与洛书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两幅神秘图案,历来被认为中华文明的源头,被誉为"宇宙魔方"。在此,人们可以聆听“河出图,洛出书”的动人传说来追本溯源,探索其中的奥妙去破解生命密码。

大殿规模恢宏,气势雄伟。进入殿中,传神的图像,逼真的雕塑,让人们感受到圣贤的庄严,思绪也随之梦回到三千多年前的岁月里。相传,姬昌在囚困期间,占卜命运,预测未来,精心演易,人们他为圣人。传闻不禁传入朝中,纣王惊慌万分,为试探真伪,竟残忍地将姬昌的长子伯邑考杀死,用他的肉做成肉汤送给姬昌食用。姬昌早已知道儿子被害,悲痛万分,但为迷惑纣王猜疑,无奈之下,强忍哀伤,喝下肉汤。纣王于是放松了警惕,在囚困姬昌七年后,将其释放。传说,文王再喝了肉汤后,就到演易台后吐了出来,之后,每天吃的食物都吐在这里,日久天长, 形成了一个大土冢,后人称吐儿冢。也有人说,文王吐出得是个兔子,所以,现在羑里城的百姓还流传着一句俗语,羑里城的兔子打不得。

庄严肃穆的演易台,人们透过窗棂,犹如看见文王当年坐在草垫上,静静地凝视着眼前的图案,用手将蓍草捻来捻去的画面。蓍草是一种具有灵性的草,故用来占卜。传说,这种草不是种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存活,只有在羑里城内才有,人们也常说,神物是择地而居,只有厚重的羑里之土才能赋予出灵性的神奇之草。

古柏参天,碑碣林立的庙院中有许多碑刻,均是明清以来帝王、文武官员以及文人学士颂扬文王的诗、赋、篇章。其中最为引人瞩目的是《文王易》碑,上镌《周易》64卦及其释卦辞文,是研究《周易》的重要实物资料。民间流传,64卦可上测天,下测地,中测人事。心诚的游人可在此摇卦,预测未来,启迪智慧,以求事事平安。

在羑里城有一处别有趣味的地方—九宫八卦阵。相传是三国时期诸葛亮按《周易》的八卦方位图而布成,曾用阵困住了名将陆逊,几千年前的军事重地,如今成为了人们寻觅新奇的娱乐之所。阵中迷魂叠绕,连环阵、诱敌阵、长蛇阵等多个阵路交错叠映,路转千回。南来北往的游人都会以身试阵,感受八卦的扑朔迷离,奥妙无穷。

一切皆有天数,最古老的监狱在数千年后,成为人们祭拜先贤的圣地,如今,来到羑里城感受到的不是阴森恐怖,更多的是体会到文王的从容淡定和《周易》的博大神秘。

现存羑里城遗址,为一片高出地面约丈余的土台,南北长105米,东西宽103米,面积达万余平方米。台上有文王庙,座北向南,古柏苍翠。现存建筑有演易坊、山门、周文王演易台、古殿基址,还有《周文王羑里城》、《禹碑》、《文王易》等碑刻十余通,对于研究《周易》和历史、书法,都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地址:安阳市汤阴县韩庄乡文王路中段

类型:古迹

等级:AAAA

游玩时间:建议2-3小时

电话:0372-6231399

开放时间:

夏季8:00-18:30,冬季8:00-17:30。

门票信息:

1.2米以下儿童免票,70岁以上老人持身份证免票;60岁以上老人持老年证购老人票25元。

汤阴?h里城景点介绍 汤阴羑里城遗址

1. 汤阴羑里城遗址

八卦阵迷宫从生门进入,找到一个站着不动的NPC,NPC背后方向就是出口.

2. 汤阴邶城遗址公园

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

汤阴县,隶属河南省安阳市。位于华北平原与太行山脉交汇的山前地带,北与安阳县和安阳市文峰区、龙安区接壤,东至卫河与内黄县隔河相望,东南与内黄、浚县交界,南与鹤壁市交界。

汤阴县,古称荡阴,是历史名人岳飞的故乡,被联合国命名的千年古县,著名的“三圣之乡”。境内有岳飞庙、羑里城、扁鹊墓庙、白营龙山文化遗址、夏都西河遗址、邶城遗址等文物古迹。京广铁路晋中南铁路连接南北西东,京港澳高速公路、107国道在境内纵横交错。

3. 汤阴邶城遗址

《北风》,先秦时代邶地汉族民歌。

【瓦岗乡邶城村】

位于县城东南约16公里处。据《汤阴县志》卷一《地理志》(1738年版) , 邺、鄘、卫为殷商畿辅之地。周灭殷后 ,武王封殷纣王的儿子武庚于邺 ,武王即位, 武王死后,成王即位, 武庚反叛,辅助成王的周公旦率兵东征, 杀死武庚等, 灭掉十七个诸侯国, 从此周政权才稳固下来。《诗经·邺风》发源于此。

4. 鹯阴城遗址

景泰、靖远、会宁三县,白银区、平川区两区。

1、景泰县:景泰县位于甘肃省中部,河西走廊东端,地处甘、宁、蒙三省(区)交界地带,县名寄寓“景象繁荣、国泰民安”之意。

全县总面积548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8万亩,其中水浇地42.9万亩,现辖8镇3乡,135个行政村,8个社区,总人口24万。

2、靖远县:靖远县位于黄河上游,甘肃省中东部,全县总面积5809.4平方公里,现辖18个乡镇,总人口47万人。黄河流经县境10个乡镇154公里,流域面积100平方公里。

占甘肃、白银黄河过境段的40%和72%,有效灌溉面积59万亩。靖远历史源远流长,文化积淀深厚,是历史上有名的丝路重镇,素有“塞上江南”、“陇上名邑”、“黄河明珠”之美誉。

3、会宁县:会宁县位于甘肃省中部、白银市南端,总流域面积643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26万亩(实有460万亩),辖28个乡镇,284个行政村,16个社区,总人口57.59万人。

其中乡村人口48.68万人,占总人口的84.5%。会宁县平均海拔2025米,县城海拔1723米。年平均气温7.9℃,最高37.5℃,最低零下26.5℃。年平均降水量370mm,年平均蒸发量1800mm

4、白银区:白银区地处黄河上游、甘肃腹地,是白银市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素以“铜城”闻名遐迩。区域总面积1372平方公里。

现辖强湾、武川2乡,水川、四龙、王岘3镇和人民路、公园路、工农路、四龙路、纺织路5街道,有45个行政村、39个社区,总人口29.04万人,其中农村人口4.97万人。

5、平川区:平川区是1985年随白银恢复建市而成立的市辖区,地处甘肃中部、黄河上游,总面积2126平方公里,辖2乡5镇4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21.3万人,城镇人口11.2万人。

平川文化底蕴深厚,是黄河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早在公元前2000多年的齐家文化时期,勤劳、勇敢的先民就在这片富饶的土地上繁衍生息。

留下了鹯阴城、古会州、红山寺、北武当、福寿山石刻和王进宝将军墓地等众多历史人文古迹。

5. 汤阴羑里城历史

羑里城遗址别称文王庙,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羑里城遗址位于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城北约4公里处,属于新石器时代、商、周遗址,是世界遗存最早的国家监狱,也是风靡全球的周易文化发祥地。它以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而名扬海内外,“划地为 ”、“文王拘而演周易”历史典故均源自于此。

6. 汤阴羑里城的由来

羑里城不在汤阴县城!

从安阳坐汤阴的车,或道口,浚县的车,到羑里城下车就行!(过了宝莲市没多远就到了!)

下车后向东走约1000米,路北就是!

7. 汤阴羑里城遗址好玩吗

岳飞庙 岳飞庙,原名精忠庙,后也称“宋岳忠武王庙”, 汤阴县岳飞庙景区 是后人为纪念南宋抗金名将、我国著名民族英雄岳飞而建。岳飞家乡就在安阳市汤阴县。 岳飞庙址位于汤阴县城内西南街,始建年代无考,今址是明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重建,以后历代屡有增建,逐渐成为一处完整的古建筑群。现有面积4000多平方米,殿宇建筑近百间。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对文物的保护管理工作。1952年11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返应变途中路过汤阴,专门停车察看了火车站的“岳忠武王故里碑”,询问岳飞庙的情况,做了有关岳庙保护方面的指示。1958年,汤阴县建立岳飞纪念馆。 羑里城 羑里城大门 羑里城是《周易》发源地,位于汤阴县城北八华里羑、汤两河之间的空旷原野上,为殷纣王囚周文王处,是我国历史上自有文字记载以后第一座国家监狱。 周文王姬昌在羑里被囚的漫长,岁月里,发愤治学,潜心研究,将伏羲八卦演为16卦、384爻,并提出“刚柔相对,变在其中“的富有朴素辩证法的观点,用了整整七年的时间,著成《周易》一书,后被列为五经之首。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文王拘而演周易”的故事。后人为纪念西伯姬昌,在羑里城遗址上建起文王庙。遗址文化层厚约7米,是一处内涵丰富的河南龙山文化和商代晚期以至东周文化遗址。现存建筑有演易坊、山门、周文王演易台、古殿基址,还有《周文王羑里城》、《禹碑》、《文王易》等碑刻十余通,对于研究《周易》和历史、书法,都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扁鹊墓庙 扁鹊墓庙大殿 扁鹊墓庙位于今河南省汤阴县城东8公里伏道村南的山岗上,岗虽不高,但举目四望,仍有居高临下。扁鹊墓冢和祠庙坐落在岗巅偏南。扁鹊墓庙坐北朝南,南北长200米,东西宽100米,占地2万平方米,有各类建筑36间,建筑面积500多平方米,共有雕塑17尊,碑刻数十通。扁鹊墓庙大体可分为三部分,西半部分为附属,由药库、放生地、百草园和扁鹊巨幅塑像组成;扁鹊墓冢位于最北端,是墓庙的核心和最珍贵的地方。1978年,汤阴县人民政府公布扁鹊墓庙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5年为3A级 景区。扁鹊死于周郝王五年(公元前310年),至今已胡2310年。地方志中说,扁鹊死后,人们“遂葬尸积冢,冢前立祠。”按这个说法,扁鹊墓庙应该有2310年的历史了。但目前缺少文献和碑刻的佐证,因此,始建年代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发现来确定。据碑石记载,金贞佑年间(公元前1213年-1217年),扁鹊庙毁于兵乱,元至大元年(公元1308年)重建。之后,明、清又有多次翻修。现存有元、明、清各代碑刻10余通。其中的元至大元年(公元1308年)进士、彰德府学教授张都撰写的“扁鹊墓祠记”碑和元泰定四年(公园1327年)的“广应王扁鹊之墓碑”,是记载扁鹊墓庙最早的实证。 邶城遗址 邶城遗址位于汤阴县境内瓦岗乡邶城村。邶城是历史上的邶国国都所在地。据《史记》、《水经注》及乾隆《汤阴县志》记载,周朝武王“封纣子武庚于邶。”另外,这里还是《诗经·邶风》的生发地。约公元前1057年,武王攻克朝歌后,举行了隆重的祭祀典礼,宣告周人正式继承殷商天命,建立西周王朝。为了控制商朝统治的中心地区,武王封商纣之子武庚于殷地邶城,让他以 长的身份继续统率殷商遗民。同时派自己的兄弟管叔、蔡叔、霍叔三人,留在殷地监督武庚,号称“三监”。周公旦经过一番“内弭父兄,外抚诸侯”的工作,安定好了内部之后,便亲率大军东征。东征军迅速诛灭了以武庚为首的殷贵族叛乱势力,杀掉了武庚和管叔,流放了蔡叔,霍叔被废为庶人。经过三年战争,相继削平了参与叛乱的东方小国和诸侯。邶城和殷都变成了废墟 岳飞故宅 岳飞故宅位于汤阴县城东16公里的程岗村,相传这里是古相州汤阴永和乡孝悌里。村头有六角攒尖式碑亭一座,亭内矗立清咸丰六年(1856年)立“宋岳武穆王故里”碑。 程岗岳飞故宅位于村中,2000年9月公布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岳飞故宅是一处坐北朝南的古建筑群,原占地1000余平方米,其建筑布局仿县城内岳飞庙的格局。在山门檐下悬有“宋岳武穆王故宅”匾。进入山门,正殿檐下悬挂“故里香烟”匾额,前有卷棚式抱厦,正殿内供奉岳飞和夫人坐像;东西厢房分别有岳云祠和四子祠。正殿东为三代祠,西为孝娥祠。故宅前有秦桧与王氏铁跪像,跪像后有施全祠。

8. 汤阴羑里城开放时间

有2种解释由来。一种解释认为,“羑水经城北东流”,故曰“羑里”。

另一种解释为此地距羑河一里之遥,故名“羑里”。羑里城位于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城北约4公里处有一座颇为著名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这是一处文化气息非常浓厚的地方,置身其中,仿佛穿越数千年的时光,回到了遥远的古代。

9. 汤阴羑里城遗址售票厅

从安阳火车站旁的起来汽车总站乘去汤阴的客车(5分钟一班)到汤阴汽车站下车,去岳飞庙可以步行前往(800-1000米)—— 路线:从汤阴汽车站向正东方向出发,沿精忠路280米,过环岛100米,继续用沿精忠路走210米,左转进入岳庙街走470米到达岳飞庙售票处 回来时原路,汤阴汽车站到安阳的车,问好最晚几点,别误了车!

10. 汤阴羑里城迷宫示意图

七年,82岁时。伯邑考进宫时年龄不详。

商朝末期,82岁的西伯姬昌(即周文王)被殷纣王囚禁于当时的国家监狱羑里(即现在的汤阴县羑里城),时间长达7年之久,在这些难眠的日子里,周文王将苦难转化为智慧,他根据自己多年来修身、实践、治国经验以及历史朝代的变迁;

将伏羲先天八卦渗入“天道、地道、人道”三位一体的思想体系之中,进一步推演为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并对每卦与每卦的六爻,按照象数的内涵和有关缘由,分别著上具有凶吉利否含义的卦辞和爻辞,完成了《周易》这部千古不朽的著作。

在小说《封神演义》中,伯邑考生性敦厚仁爱,是一名孝子。父亲因触怒纣王而被监禁,伯邑考为营救父亲,带了七香车、醒酒毡与白色猿猴三样异宝,献给纣王。

纣王妃子妲[dá]己见伯邑考长相俊美、琴艺绝伦,欲加亲近,但却遭伯邑考正言羞辱。气愤之下,先是诬告伯邑考调戏自己;又暗自现出原形,引出白猿的杀意,最后,再诬陷伯邑考的琴声是在暗骂纣王无德。

于是,伯邑考就这样被妲己诬陷,割去四肢,万刃剁尸,做成肉饼后,妲己再送给他的父亲姬昌吃下。

也有版本说,某日妲己来到伯邑考房里引诱他,伯邑考他不只不屈美色,甚至严词谴责妲己不守妇道,而引来卫士。此事惊动纣王,欲查明事情始末。

妲己将罪名加于伯邑考,说伯邑考觊觎她的美色而将她强行拉进房中,纣王一听勃然大怒,即刻杀了伯邑考,并做成肉丸子,并将肉丸送给姬昌食用。姬昌由卦象得知爱子遭劫;

翌日,接到早餐却也 作浑然不知地吃下,以骗取纣王,让纣王以为姬昌卜卦只是浪得虚名而已,因此,纣王就放了他。

最后,姬昌终于施计回乡。当他刚刚踏上西周的土地,便觉得一阵恶心,张口吐出三只小白兔。他知道这是伯邑考三魂所化,痛心地流下眼泪。这只小兔东瞧瞧西看看,便沿着大路直进姬昌所居的宫殿,在姬昌的夫人和母亲面前徘徊。

宝鸡秦雍城遗址景区 秦雍城遗址在哪里

1. 秦雍城遗址在哪里

大秦赋里面的雍城,指的是中国东周时代的秦国国都,自秦德公元年(前677年)至秦献公二年(前383年)定都此地,建都长达294年,有19位秦国国君在这里执政,为秦国定都时间最久的都城。

雍城是以河流为城的“城堑河濒”,是“水上秦都”,秦以水御敌200年后首筑城墙。其位置在今陕西宝鸡凤翔境内,现有秦雍城遗址,为我国十大考古之一。

雍城是秦国宗庙所在,也是秦国的发祥地赢姓的发迹之地。

2. 秦都雍城遗址

是雍城。建都长达294年。

自秦德公元年(公元前677年)初居雍城大郑宫。到秦献公二年(公元前383年)的290余年间,雍城一直是秦国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的中心。秦献公东迁后,雍城虽然失去了政治中心的地位,但作为故都,秦人烈祖烈宗的陵寝及宗庙仍在此地,许多重要祀典还在雍城举行。

雍城是以河流为城的“城堑河濒”,是“水上秦都”,秦以水御敌200年后首筑城墙。其位置在今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县境内,现有秦雍城遗址。

3. 秦雍城遗址在哪里啊

今宝鸡市凤翔县南 雍城是中国东周时代的秦国国都,自秦德公元年(前677年)至秦献公二年(前383年)定都此地,建都长达294年,有19位秦国国君在这里执政,为秦国定都时间最久的都城。

雍城是以河流为城的“城堑河濒”,是“水上秦都”,秦以水御敌200年后首筑城墙。其位置在今陕西宝鸡凤翔境内,现有秦雍城遗址,为我国十大考古之一。

4. 秦雍城遗址在哪里建的

2021年10月18日,由国家文物局指导,中国考古学会、中国文物报主办的“百年百大考古发现”正式公布。其中:河南有14项考古发现入选,位居第一,即:舞阳贾湖遗址、新郑裴李岗遗址、渑池仰韶村遗址、三门峡庙底沟遗址、巩义双槐树遗址、偃师二里头遗址、偃师商城遗址、郑州商城遗址、安阳殷墟(含洹北商城、后冈遗址)、三门峡虢国墓地、洛阳东周王城遗址、汉魏洛阳城遗址、隋唐洛阳城遗址、许昌白沙宋墓,位居第二的是陕西,有11项考古发现入选,即:神木石峁遗址、半坡遗址、姜寨遗址、周原遗址、丰镐遗址、秦雍城遗址、汉长安城遗址、秦咸阳城遗址、秦始皇陵、法门寺遗址、唐大明宫遗址。

入选6相对有山东、河北、湖北,并列第三。山东6项即:山东泰安大汶口遗址、山东章丘城子崖遗址、山东临淄齐国故城、山东曲阜鲁国故城、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山东青州龙兴寺遗址。河北的6项为:阳原泥河湾遗址群、武安磁山遗址、易县燕下都遗址、平山战国中山王墓、满城汉墓、临漳邺城遗址及磁县北朝墓群。湖北6项是:随州曾候墓群、黄陂盘龙城遗址、云梦睡虎地秦墓、天门石家河遗址、大冶铜绿山古铜矿遗址、荆门屈家岭遗址。

山西有5项考古发现入选,即:襄汾丁村遗址、夏县西阴村遗址、襄汾陶寺遗址、临汾晋侯墓地及曲村——天马遗址、侯马晋国遗址。

甘肃有4项考古发现入选,即:秦安大地湾遗址、临洮马家窑遗址、敦煌莫高窟、张家川马家塬遗址。入选4项的还有:京、浙、湘、赣。入选3项的有:川、新、内蒙古。入选两项的有:粤、桂、辽、黑、宁、青。台湾、香港和其他省级地域各1项。一个也无入选的是:吉林、天津、澳门。

5. 秦雍城遗址被开发了吗

为雍城。

雍城为中国东周时代的秦国国都,自秦德公元年(前677年)至秦献公二年(前383年)定都此地,建都长达294年,有19位秦国国君在这里执政,为秦国定都时间最久的都城。

雍城是以 流为城的“城堑河濒”,为“水上秦都”,秦以水御敌200年后首筑城墙。其位置在今陕西宝鸡凤翔境内,现有秦雍城遗址,为我国十大考古之一。

周历王、周宣王、周幽王时(前781年以前),西戎势力发展,深入关中,威胁周室,屡起战争。“周避犬戎难,东迁都邑。襄公以兵送周平王。平王封襄公为诸侯。赐之岐以西之地曰:戎无道,侵夺我岐、丰之地,秦能攻逐戎,而有其地,与誓,封爵之。”从此,秦始有封地,为诸侯国。

雍城小型秦墓的形制大致可分为长方形竖穴土圹墓和洞式墓二大类;葬式大都为墓主头向西或稍偏北、屈肢或直肢葬两种。秦秋和战国早期的墓葬中,存在着殉奴现象,随葬品种类繁多。铜器有鼎、豆、壶、簋、盘、匜、甗、盂、戈、矛、剑、弩、矢、斤、锛、削及各种车马器。

6. 秦雍城遗址公园

雍城是现在的陕西宝鸡凤翔境内,现有秦雍城遗址,为我国十大考古之一。雍城是中国东周时代的秦国国都,自秦德公元年至秦献公二年定都此地,建都长达294年,有19位秦国国君在这里执政,为秦国定都时间最久的都城。雍城是以河流为城的

7. 秦代雍城在哪里

秦朝的城市有咸阳,雍城,邯郸,颍川,洛阳,会稽,临淄等。

8. 秦雍城遗址展示规划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所录,秦孝公死后“葬弟圉”。从而认定“弟圉”两地,很可能是秦孝公的陵园。

一说是陕西雍城秦公老墓园旁,位于宝鸡市凤翔的秦雍城遗址附近。

秦国在雍城建都长达294年,有19位秦国国君先后在这执政,都埋葬于此,为我国十大考古之一。

按文献考证,秦孝公很有可能追随其父秦献公,也归葬于雍城附近,很有可能在今临潼武家屯乡一带,只是尚未被最终考古发现证实。

二说咸阳,见《大秦帝国之金戈铁马》一书,指自秦孝公、秦惠王开始,他们都埋葬在咸阳北阪的松林塬,秦国也自此将咸阳秦陵看作秦国大功君主的墓地,与秦公园不再同一,但未有考古发现能够证实这一点。

9. 秦雍城遗址图片

秦雍城遗址是春秋至战国中期的秦国都城遗址,位于陕西省凤翔县南,雍水以北。20世纪50年代以后,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对雍城进行了多次勘察和发掘。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0. 秦朝的雍城在哪儿

首先声明,我把你所说的“雍地”理解为古雍州,如果理解不当则以下回答无效。古雍州是现在的宁夏全境及青海、甘肃、陕西、新疆部分、内蒙部分。雍州,是中国古九州之一,其名来自于陕西省凤翔县境内的雍山、雍水。凤翔古称雍城,位于关中西部,这里曾是周室发祥之地,嬴秦创霸之域,因传说凤凰鸣于岐,翔于雍而得名。

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最早的中国二里头遗址

距今5300年到4000年的良渚文化遗址申遗成功,然而距今3500年上下的二里头遗址距离申遗尚且遥遥无期,至少在目前看来,二里头想要成为世界文化遗产项目还早的很。二里头遗址要申遗有很多的阻碍:

第一,对于二里头究竟是夏都斟鄩还是商都西亳依旧存在争议;

第二,二里头遗址缺乏相关文字的记载证实;

第三,西方向来不愿承认夏朝的存在。

地处河南偃师的二里头遗址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被发掘,总遗址面积超过3平方公里。二里头遗址已经持续了数十年的发掘,也发现了大量的宫殿建筑遗迹,出土了众多玉器、陶器、象牙器、骨器与东亚最早的青铜器等。

对于二里头文化与夏文化之间的关系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二里头四期遗址中一二期是夏朝遗存,三四期是商朝遗存;另一种认为二里头的遗址都是夏朝晚期遗存。前一种说法主要受到“夏商周断代工程”的影响,对于二里头到底是夏都斟鄩还是商都西亳,两派针锋相对。

按照国际上的标准,步入文明时代的三大标志是文字的出现、城邦的建立与工具的制造。很显然,二里头遗址足够符合城邦建立与工具制造这两点,但文字符号记录方面的缺失,却成了致命伤。

正史中有确切年代记载也是在周厉王之后,在此之前的历史记载都年代模糊。二里头遗址与良渚文化不同,良渚文化属于新石器时代文明,而二里头遗址需要证明的是“传说中的夏朝”。二里头遗址也匮乏相关字符记录,就成为了最大缺憾。

所谓的“世界文化遗产”自然不是一家之言,如果只是我们自己玩,那夏朝到底存不存在自然不需要西方承认,然而要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就必须得到国际认可当然也包括西方。这就跟韩国认为自己有上万年历史一样,自家乐呵还可以,但拿不到国际的台面上。

长久以来,由于匮乏相关确切的历史记载以及无可争议的夏朝相关遗迹的出现,夏朝究竟是不是“传说中的朝代”一直争论不休。其实西方曾经连商朝都不肯承认,直到上世纪殷墟与甲骨文的发现才让西方无话可说。二里头遗址的发掘目的就是为了证明夏文化的存在,除非有一日发现无可挑剔的证据,不然想要申遗成功也是很难的。

不请自来。

我是“农村户口就是好”,欢迎大家对文章进行点赞评论与指导,也可以互相关注!

二里头是一个不断改写中国之最的地方!

说起“最早的中国”二里头遗址,自己还算是熟悉一点,它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市境内,也就是我的老家。自二里头从1959年发掘以来,它的地位也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非议,虽然有一些方面还需要考究,但随着专家们的不断研究,也定会有一个令众人信服的结果,而现如今那里正在修建“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

如果说二里头的深意,我感觉还是会有很长一段路需要走,毕竟华夏五千年文明,有很多比二里头遗址更加宝贵。

但二里头到底是不是夏都遗址也引起很多人士的讨论,我不太相信社会上的流言蜚语,更相信历史专家基于文物而发表的言论。

二里头拥有最早的城市主干道、最早的青铜利器群及最早的铸铜作坊、最早的制作绿松石器的作坊、做造的双车轮的车辙。

二里头遗址丰富的内涵不断给世人惊喜,随着“十三五”期间国家重大文化工程--二里头遗址博物馆的兴建,相信会有众多的中国乃至东亚“之最”在这里浮出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