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先生铜像

孙中山先生铜像

孙中山先生铜像在汉口六渡桥的三民路、民权路、民族路交汇处,武汉人都知道有一个“铜人像”,他就是孙中山先生铜像。此铜像是继武昌阅马场孙中山铜像后,在武汉塑造的第二座铜像,建成于1933年。1992年定为湖北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铜像坐南朝北,占地面积约80平方米,整体高约7米。四围环以花坛与护栏。地起用麻石建5级底座,成园形围绕基座。基座、像座呈四方形,花岗岩砌成,高4米余,铜像高2米多。孙中山先生身着中山服,右手执仗,左腿向前,目光炯炯地注视着远方。

铜像始建于20世纪20年代末。1927年国民政府从广州迁至武汉,在3月召开的国民党二届三中全会上,由宋庆龄、何香凝、孙科、毛泽东、董必武、吴玉章、恽代英、林祖涵、宋子文、谭延闿、陈公博等12人提交提案:在武汉塑造孙中山铜像。1929年开始,由时任汉口特别市市长刘文岛、继任市长吴国祯主持修建,并请上海雕塑艺术家江小谦设计塑造。

像座正面刻“孙中山先生之像”,两侧及背面镶刻有时任市长吴国桢撰写的二百七十六字的《像赞》和“序”,说明铜像修建缘起,歌颂孙中山先生的丰功伟绩。现据碑文照片抄录如下。铭文文白相间,读来颇费思量。

东面:自来立大德建大功行可则言可法者国人想望仪容往往立像以致崇敬而其像或雕木刻石或铸金绣丝或隆以祠宇或陈之广园通衢为式虽有不同然其表彰先德昭示来兹无古今中外一也

总理孙中山先生领导革命四十余年肇造-勋德之隆亘古无俦而汉口华洋荟萃轮轨辐辏与武昌同为首义之地称华中重镇先生昔尝莅临今即世久而立像之典未具守

南面:斯土者滋用渐焉

民国二十年前市长刘公文岛拟于市内三民路口为先生建立铜像时国桢掌管度支筹资镕铸行将告成会市制变更刘公他调继以水患工遂中辍越明年十月国桢承乏汉市百端待理追维前事弥增感怀倘不踵而成之不帷无以对刘公抑且无以慰舆望爰鸠工鉴石筑场建立规则一如昔议乃为赞曰

西面:于穆总理维岳降神卅年革命救世淑人经天纬地五权三民忠孝仁爱信义和平折中古今矩矱寰嬴始时号召社结同盟千艰万危持以忠贞卒建共和功莫与京南北綰毂江汉之滨义旗首举车驾频经邦人怀慕惝恍□□是用作像铜骨金身具感百世以感以興

据传,原碑文在“文革”中遭人以水泥覆盖,字迹已损毁。九十年代武汉市文物办维修铜像时欲恢复碑文,寻遍武汉三镇,后得知地方志专家徐明庭老人的祖父于抗战初期曾笔录全文。在辛亥革命90周年之际,该碑文终于再现。

由孙中山铜像向四面散发出去的道路名称为三民路、民族路和民权路,在其东边还有民生路。三民路由此而得名,是为纪念孙中山先生创立的-。有意思的是,连接民生路的一条小路名为“统一街”,此名为民国时期所得。

在离铜像不到500米的中山大道上,与“民众乐园”相邻有一座老建筑,名曰:南洋大楼,是国务院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楼建于1917年。1927年1月1日至当年9月20日,这里一度是武汉国民政府的办公处,就是在这里,国民政府作出了收回汉口和九江英租界的决定。三楼的国民党二届三中全会会场悬挂着孙中山像及其遗嘱,重现了历史的场景。1986年,南洋大楼辟为武汉国民政府旧址纪念馆。

孙中山先生铜像在绿康医养落成——“博爱”精神将更好地融入到为老服务事业中

要闻速递

11月15日,孙穗芳博士向绿康医养捐赠祖父孙中山先生铜像揭幕典礼在杭州绿康皋亭山养老院举行。孙中山先生的孙女、孙中山和平教育基金会主席孙穗芳博士,孙穗芳之子、孙中山和平教育基金会副主席王祖耀先生一行专程从美国夏威夷回到杭州出席揭幕典礼。

第九届浙江省政协副主席、浙江省老年学会会长徐鸿道,浙商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郭占恒,浙江省政府参事桑士达,民革杭州市委会专职副主委方方,江干区政协副主席陈步顺,江干区民政副局长张友国,丁兰街道办事处副主任何碧君,绿康医养集团董事长卓永岳和绿康医养同仁、入住长者及家属代表、绿康时间银行助老公益服务志愿者及社会各界人士近百人出席了揭幕典礼。

孙中山先生孙女孙穗芳博士,第九届浙江省政协副主席、浙江省老年学会会长徐鸿道,浙商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郭占恒,浙江省政府参事桑士达,民革杭州市委会专职副主委方方,江干区政协副主席陈步顺、绿康医养集团董事长卓永岳等为孙中山先生铜像揭幕,并合影留念

董事长卓永岳与孙穗房博士一起向铜像行礼,并献上鲜花

这是孙穗芳博士在全世界范围内首次向养老服务机构捐赠孙中山先生铜像。对此,中国社会福利与养老服务协会医养结合分会会长、绿康医养董事长卓永岳说道:“这对绿康医养集团乃至全国养老服务业的发展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绿康医养深受鼓舞,我们将大力弘扬孙中山先生精神,将‘博爱’精神更好地融入到养老服务中,以弘扬孝善大义,推进产业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董事长卓永岳致辞

卓永岳表示,博爱思想是孙中山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家思想强调仁、爱相通,他的博爱思想既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包含了“天下为公”、“为众人服务”、 “人人平等”等内容,也体现了一种具有现代意义的博爱观。我们绿康医养坚持践行“帮天下儿女尽孝,替世上父母解难,为党和政府分忧”的使命,这正是一种弘扬“博爱”精神的具体表现。

回顾绿康医养12年来的创业、发展历程,作为创始人卓永岳深感骄傲与自豪,他表示,在中国老龄化加速发展进程中,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绿康医养始终坚持传承中华“孝善”文化,致力于为老年朋友寻求福祉,致力于为老年朋友增加幸福感和获得感,始终为社会“刚需”老年人群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让他们以“亲民价格”享受到高品质的“医养结合”专业服务。可以说,绿康医养这么多年一直以来将自身定位于社会企业,在努力发展的同时始终不忘社会责任,我们提供的爱老、助残服务,包括我们企业精神中的“关爱尊重、敬业奉献”……这一切都是在以实际行动传承和弘扬孙中山先生的“博爱”精神,我们要进一步把“博爱”精神融入到养老、孝老、敬老的为老服务事业中。

第九届浙江省政协副主席、浙江省老年学会会长徐鸿道讲话

第九届浙江省政协副主席、浙江省老年学会会长徐鸿道讲话。他认为,有博爱之心的人永远是年轻的。有孙中山先生“天下为公”、“大爱无疆”的精神,没有什么事是做不成的。今天,孙穗芳博士向绿康医养捐赠其祖父孙中山先生铜像并现场揭幕,标志着中山先生“博爱”精神已播种到浙江养老机构,标志着绿康医养创新养老服务事业向着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方向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

民革杭州市市委会专职副主席方方(左)、杭州市江干区政协副主席陈步顺(右)致辞

民革杭州市市委会专职副主席方方、杭州市江干区政协副主席陈步顺也分别上台致辞,对孙穗芳博士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向绿康医养获赠国父孙中山先生铜像表示衷心的祝贺。他们纷纷表达了对孙中山先生的景仰与崇敬之情,并对绿康医养多年来始终坚持秉承中华“孝善”文化,以“帮天下儿女尽孝、替世上父母解难、为党和政府分忧”的企业使命与社会担当,为社会“刚需”老年群体提供全方位优质服务,将孙中山先生倡导的“博爱”精神很好地融入到养老、孝老、敬老的为老服务事业中表示赞许。

家属代表沈华美发言

家属代表沈华美代表绿康医养全体家属上台发言。她表示,在其父亲入住杭州绿康皋亭山养老院的近十年里,亲身经历、目睹了董事长卓永岳的亲民尽职,绿康医养医护人员们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充满爱心的优质护理服务。“帮天下儿女尽孝,替世上父母解难,为党和政府分忧”是对绿康医养医护工作者最实至名归的诠释。在此,她代表她的父亲和所有在院长者向绿康医养的领导和一线医护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孙穗芳博士致辞

孙穗芳博士还向绿康医养赠送了其亲自书写的“天下为公”、“传授孝善”、“孝行天下”书法和《永载中华——国父孙中山先生纪念集》书籍

孙穗房博士受聘担任绿康医养高级顾问

龙泉官窑掌门人赖建平先生也向绿康医养捐赠了“博爱”书法

在揭幕典礼上,孙穗芳博士还向绿康医养赠送了其亲自书写的“天下为公”、“传授孝善”、“孝行天下”书法和《永载中华——国父孙中山先生纪念集》书籍,并欣然受聘担任绿康医养高级顾问。龙泉官窑掌门人赖建平先生也向绿康医养捐赠了“博爱”书法。

孙穗芳博士参观

杭州绿康皋亭山养老院

董事长卓永岳与孙穗芳博士及领导、嘉宾亲切交流

孙穗芳博士在嘉宾题名录上亲笔题写“博爱”两字

董事长卓永岳与孙穗芳博士及其他领导、嘉宾在杭州绿康皋亭山养老院形象墙前合影留念

华园·声传情丨第三期:孙中山先生塑像的历史渊源

四月花开草木青

缅怀先人念史籍

四月五日

清明时节

本期《华园·声传情》推出“孙中山先生塑像

欢迎各位校友的聆听

朗读者:张娟娟 华南理工大学老师

文章摘自:《华南理工大学校园建筑与人文景观》

华园

中山先生塑像

我校五山校区系原国立中山大学石牌校区的一部分。校区正门中山路北端校园中轴线上的中山广场,耸立着一尊孙中山先生塑像。这是中国著名雕塑家尹积昌先生等在1958年创作完成的中国第一尊室外孙中山先生混凝土像,塑像高5.3米,重约8.7吨,曾获1987年全国首届城市雕塑优秀奖。该塑像原立于广州中山纪念堂,1998年冬,广州中山纪念堂新置孙中山先生铜像一尊,经广州博物馆襄助,广州人民政府批准,原塑像于1999年9月正式安置于我校。

孙中山先生是原国立广东大学(1926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更名为国立中山大学)的创始人,1931年1月,日本友人梅屋庄吉先生向该校赠送孙中山先生铜像一尊,1933年11月,该铜像被安放于现孙中山先生塑像所在处,1952年10月,中山大学迁往他处办学,孙中山先生铜像随后迁移。同年,以中山大学工学院等9所国内高校相关工科院、系及专业组建的华南工学院(现华南理工大学)在此办学。

如今,掩映在苍翠的芒果林中的孙中山先生塑像,已成为我校重要的历史人文景观。孙中山先生的伟大精神感召和鼓舞着华南理工人“博学慎思,明辨笃行”,不断追求卓越;激励和鞭策着华南理工海纳百川,兼容并包,向更高水平发展。

2003年11月,孙中山先生塑像以“伟人风采”入选我校“校园十景”。

感谢朗读者张娟娟老师!

同时欢迎校友将朗诵作品:

音频(格式为mp3、wma、wav、amr)、

音频对应的文字、

朗读者的姓名、年级和专业

发送至邮箱zixunke123@qq.com

小编将择合适的作品进行推送

欢迎校友踊跃参加哟~

编辑/陈曼 校友会秘书处

孙中山故居的景点介绍(探访孙中山先生的故居)

孙中山先生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驱,他领导了辛亥革命, *** 了清朝的封建统治,开创了中国民主共和国的历史新纪元。孙中山先生的故居位于广州市中山三路,是他曾经居住过的地方,也是他发动辛亥革命的重要基地之一。

孙中山先生的故居建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一座典型的南方园林式建筑,包括主楼、侧楼、花园、假山等建筑和景观。故居的建筑风格融合了中西合璧的元素,体现了孙中山先生的国际化视野和文化背景。

参观孙中山先生的故居,可以按照以下路线进行

1.进入景区,参观门厅和接待室,了解孙中山先生的生平和事迹。

2.参观主楼,了解孙中山先生的家庭生活和工作场所,包括书房、卧室、客厅等。

3.参观侧楼,了解孙中山先生的政治活动和组织工作,包括会客室、会议室、秘书室等。

4.参观花园和假山,欣赏园林景观和文化遗产,了解南方园林的设计和特点。

孙中山先生的故居是中国现代历史和文化的重要见证,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它是孙中山先生的亲身经历和思想精神的体现,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历史遗迹和文化遗产,也是南方园林建筑和文化的代表作品。

是一次难得的文化之旅,它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中国现代历史和文化,也让我们更加珍视和保护我们的文化遗产。希望大家能够亲身参观,领略其中的历史和文化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