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家岭遗址

朱家岭遗址

朱家岭遗址

东周遗址,位于宜城市郑集镇郭海村,面积约3.5万平方米,文化层厚0.5米左右,内涵丰富,地面采集有陶片。该遗址对于研究楚国古代历史文化特别是寻找“楚都”具有很高价值。(第五批)

信息来源:湖北省文物局

探访长江流域第一个新石器时代遗址——屈家岭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近期,我们慕名探访了长江流域第一个新石器时代考古文化命名地、长江中游首次发现史前稻作遗存的屈家岭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其已于2019年11月26日建成试运营。1988年,屈家岭文化遗址为国家公布的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屈家岭遗址位于湖北荆门市屈家岭管理区,是一处新石器时代村落废墟的遗址,该遗址是一处以黑陶为主的文化遗存,具有许多独特的特征,故定名为"屈家岭文化",其年代距今约5000-4600年,是更早期长江中游的大溪文化的继承者。

屈家岭遗址20世纪50年代被发现,2005年入选国家文物局首批100处大遗址保护项目,是长江中游地区最早发现的新石器时代大型聚落遗址,先后进行4次发掘。遗址发现于1954年,1955年及1957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湖北省文物工作队两次发掘,出土大量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石器和陶器,蛋壳陶器、彩绘陶器和彩绘纺纶,说明新石器时代江汉平原地区已具有较高水平的烧陶技术和纺织手工业。

遗址保护中心副主任周丽介绍道、屈家岭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博物馆展出了玉钺、玉璜、石锛、石斧、石镰等800多件文物。展出文物中,还有厚度仅0.5毫米的蛋壳彩陶酒杯,有红黑灰三种颜色。屈家岭遗址先后出土8000多枚蛋壳彩陶。蛋壳彩陶能做得这么薄,说明先民已掌握先进的快轮制陶技术。

屈家岭管委会主任赵冬安介绍道、下一步,屈家岭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将完善配套服务设施,加快重点保护展示项目建设,把屈家岭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成长江中游史前文明大遗址保护和利用的示范园区。

屈家岭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荆门屈家岭旅游景点 荆门屈家岭遗址公园

1. 荆门屈家岭遗址公园

你应该说的是荆门 。

中国华中地区湖北省

位于湖北省中部,汉江中下游,北接襄阳市和随州市,西靠宜昌市,东临孝感市,南与荆州市、潜江市、天门市接壤

有2个市辖区、1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

总面积12339.43平方千米

常住人口为2596927人

亚热带季风气候

有世界文化遗产——明显陵,以及楚汉古墓群、屈家岭文化遗址等

2. 荆门屈家岭湿地公园

长江之长,不仅在长度,也在她的历史;长江之大,不仅在水量,更在她的力量、胸怀与气势。长江是我们的母亲河,培育了中华文明、养育了中华儿女、浇灌了大半个中国,千回百转地流淌到今天,需要我们以敬畏之心来端详。

长江是地球造山运动的产物。天地一根弦,江河日夜流。长江是时间的刻痕、地球的史记。亿万年前,长江以天崩地裂的节奏和石破天惊的声响横空出世,用古老的涛声谱成奔涌的序曲和前进的旋律,翻过雪山冰川、高原草地,蹚过深沟峡谷、险隘洞涧,一路吸纳飞瀑激流、溪泉川流,连通起江河湖海、沼泽湿地,浸润着沃土荒漠、山林草木,以奔腾不息的姿态一往无前。它的干流经过青海、西藏至江苏、上海等11个省区市,一路向东;它的支流经过西到甘肃、东到福建的8个省、自治区,辐辏四方。雅砻江、岷江、嘉陵江、乌江、沅水、湘水、汉江、赣江等八大支流,700多条小支流、3600多条小小支流,4万多个中小湖泊和水库,还有无数的细流像毛细血管一样丰富又像蛛网一般密布,汩汩地注入长江;洞庭湖、鄱阳湖、太湖、巢湖等五大淡水湖中的4个与长江相通;南水北调工程分东、中、西三线从长江取水;京杭大运河由北向南纵贯北京至浙江等6个省市,在扬州通过里运河与长江瓜洲古渡口连通。在此,长江与海河、黄河、淮河、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部贯通,然后继续东去,从吴淞口汇入滔滔东海。发达的长江水系,沁养着大半个中国。

地球给长江以生命,长江给大地以生机。雨水丰沛的长江两岸四季葱茏、五谷丰饶,舟济江河湖海,物流东西南北,长江流域渐成富庶之地、安栖之所、庇佑之处,养育着世代中华儿女。回想古代历史,北方的灾荒与战乱,使黄河流域、淮河流域人口不断向长江流域迁移。北人南渡,东人西进,广袤的长江以博大的胸怀、温暖的怀抱、丰饶的物产接纳了天下游子。今天的长江流域约占国土面积1/5,长江经济带覆盖沿江11个省市,横跨我国东中西三大板块,人口规模与经济总量占据全国“半壁江山”,生态地位突出,发展潜力巨大。长江不歇脚,生命不停息。

江河行地,万流归宗。金沙江与岷江在四川宜宾交汇成长江,嘉陵江与渠江、涪江汇合,从重庆朝天门涌入长江。从四川宜宾到湖北宜昌这一段,叫川江。

船行川江,只见地势雄奇险峻、悬崖峭壁连绵如阵,巍比岱宗,险超西岳,稳若衡山,秀甲匡庐。河道暗礁密布,漩流疾速突变。湍急在湍急中赶路,澎湃在澎湃中跳跃,让你知道什么叫怒涛狂卷、轻舟千里,什么叫虎跃狮咆、马奔狼突,什么叫壁立千仞、无欲则刚。那悬棺,那古栈道,那岩上的纤痕,那一道道深刻的崖上缝、壁中罅,有鬼斧神工之奇、天造地设之妙,让你尽情想象亿万年前的江水是以怎样的力量冲破石壁、撞开夔门、荡出西陵峡,奔腾成一条长江的;教你懂得什么叫没有蹚不开的路、过不去的坎,什么叫开山劈地、所向披靡,一心只向远方的星辰和大海。

一抬头,一座航标灯在高处的山嘴上站 着,等你,如山鹰兀立,看云霞明灭。任你时来时往,来无影去无踪;任你潮起潮落,高一声低一声,它以静待变、处变不惊。置身川江深处,看波谲云诡、苍狗长风,峡江的浪会打湿你的眼、风干你的泪、温润你的念想;你会感叹年华如水、沧桑易变,但那航标灯却是真实的留存,坚定如磐,为你指航。

峡江之上,苍山之巅,有婀娜和娉婷在等你,有望眼和轻唤在等你,有软软的风、柔柔的雨、暖暖的爱、幽幽的怨在等你。那是一位神女,传说中的西王母娘娘之女,她的名字叫瑶姬。孤独的瑶姬在这里栉风沐雨,坚守经年,除妖驱虎,一心等待治水的大禹,等待到地老天荒。楚襄王梦之求之,屈原歌之赞之,宋玉、阮籍、郦道元,李白、杜甫、刘禹锡,元稹、李贺、李商隐排队在神女峰的脚下献诗献文,从青城山、都江堰、峨眉山、乐山大佛顺流而下的范成大在白帝城等候,还有卢照邻、杨炯、孟浩然、王维、岑参、孟郊、白居易、杜牧、欧阳修仰慕而来,远远地站在巫峡栈道上观望,千里之外的瓜洲渡口、金山寺,还有王安石、陆游、张祜在翘盼。明月千里,千秋明月,多少风雅故事,发生在长江、在三峡。然而今晚,她只以烟霞为羽衣,用晚照做霓裳,将满目秋波送给峡江崖上、嶙峋岩中那一群孤独的身影。

那是川江的纤夫们。“脚蹬石头手扒沙,风里浪里不归家”,踩着1亿年前的海底、1万年前的河床、1000年前的栈道、数百年前的鹅卵石,一队队、一步步,弯成力字形、伏作满弓状,逆水而行,向水而歌,是力量在行走、生命在歌唱。那岩石上深深的纤痕,那风吹日晒黑得像江中石一样的脸和臂膀,那打着旋涡在峡谷和江面回荡的川江号子,像动感的雕塑、凝固的浪线。一根纤绳便把七百里三峡拉成了五线谱,呦呦旋律从古来,嘈嘈音符向东去。然而,水路再曲折,行程再遥远,长江却几乎围绕一根轴线做等幅运动,曲曲折折弯弯绕绕,最终在轴线上选择了自己的入海口。这根轴线就是北纬30度线。

地球北纬30度附近,是一个奇特而神秘的地带,一道人类文明之谜。尼罗河、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恒河、密西西比河、雅鲁藏布江和长江等大江大河都横跨这一地带;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印度文明、玛雅文明、长江文明在这一地带聚集,同纬度的三星堆古蜀国遗址正在被深度挖掘;珠穆朗玛峰等地球上的7座最高峰,以及至今无人登顶的梅里雪山在这一带列阵;神秘的百慕大群岛等在附近隐现,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在不远处潜伏。长江像一条彩线,串联起无数的文明珍珠;又像是一根脐带,一头深深地扎进中华腹地,汲取能量后奔向浩荡东海。

长江流域是人类的摇篮、文化的故乡。长江上游地区的元谋人、巫山人,中游地区的长阳人、郧县人,制造出石斧石锛石犁石铲等工具、石矛石镞石刀石丸等武器,学会钻木取火,揖别茹毛饮血,高举人类文明的爝火,走过漫长的旧石器时代。上中游地区的巫山大溪文化、枝城城背溪文化、京山屈家岭文化,下游地区的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良渚文化像花儿朵朵,次第盛开在新石器时代的晨光里。这些遗址无一例外地存在大量稻壳的遗迹表明,在7000到1万年前,长江流域已经开始种植水稻。

长江广纳百川,文化葱茏葳蕤。长江流域诞生的羌藏文化、巴蜀文化、湖湘文化、荆楚文化、徽赣文化、吴越文化、海派文化,各呈芬芳,和而不同,相映生辉。长江流域的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渔猎文明走向交融,长江文化与中原文化、岭南文化、燕赵文化、齐鲁文化 西域文化,甚至异域文化煮酒论道、交流互鉴。千山同根,万水归江,长江因此而壮阔。无数的仁人志士、英雄豪杰从这里走向历史舞台,书写中华民族的史诗,数不清的政治事件、军事争战、文化现象发生在长江;无数的先哲巨匠、文人墨客从这里登上文化讲台,挥斥方遒,指点江山,舞椽笔、洒巨墨,读不尽的雄文翰墨、诗词歌赋如长联披挂在长江两岸,数不清的文化经典、文化遗存、文化标识、文化星宿从长江升空辉映神州大地。长江塑成了伟岸峭壁、险隘雄关,分娩了烟柳江南、水墨雨巷,涂抹了湖光山色、水村山郭,那一帆一浪一石一矶、一草一木一楼一台,是长江的符号、文化的标点。长江不歇脚,文化不停滞。

长江既是神奇的景观,更是深刻的哲学命题。

日月千秋照,江河万古流,思想光辉灼灼,哲学波光粼粼。运动是绝对的而静止是相对的,回旋是暂时的而奔流是永远的。广纳百川而不捐细流,吸纳一切又输出所有,是长江的品格;开山劈岭、攻坚克难,百折不挠、勇往直前,是长江的性格;动则惊涛,静若止水,从不驻足,奔腾入海,是长江的追求;只争朝夕,不舍昼夜,是长江的自觉。一切的雪、一切的霜,所有的雨、所有的风,只为孕育世间峥嵘、滋润天下万物,这是长江的理想和信念。长江是生机的同义语,是包容的标志、博大的象征。生活在这样的奔腾中,你我都是一滴澎湃的水、一朵跳跃的浪、一条浓缩的浩瀚长江。

岁月抹不去历史的创痕,江河洗不尽积年的风尘。不要忘却自然的惩罚之鞭,不能亏待长江的哺育之恩。北宋晚期到南宋早期是长江的阵痛期。1500多年前北魏郦道元笔下的三峡是“素湍绿潭”,1300年前唐代李白的笔下是“碧水东流至此回”,1200多年前唐代白居易的笔下是“蜀江水碧蜀山青”。但到了830多年前,南宋诗人范成大从岷江一路直下,漂泊到汉口岸边才见到清澈的汉水,与他几乎同时期的诗人袁说友更是记录道:“荆江水涨,浊波涌急”,南宋进士陈造还留下“汉江水黄浊”的日记。及至宋末元初,长江流域植被大量被采伐,水土流失更甚。从此,研读南宋以降写长江的诗文,已很难再见到“清流”“碧波”之类的描述。文笔如史笔,留存下长江的前世今生。

亿万年的长江,千百年的沧桑,一路风尘仆仆、满心伤痕酸楚,需要休养生息。长江穿越时光隧道,像一道历史性答题横亘在我们面前:今天,该怎样对待长江?母亲需要保护,长江需要呵护。保护生态等于拯救自己,珍视长江就是善待人类。长江之伤是人类之痛,保卫长江当举法治之剑。

3. 荆门屈家岭地图

松滋历史文化起源,历代典籍(如后述部分参考书籍、清同治版、民国版、共和国1986年版《松滋县志》等)均有或详或略的记载,当代亦有不少文人学者著书立说。本文拟从文博角度出发,试图通过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发现的标本,以及数次考古发掘出土的文物等,来追考松滋的血脉,发掘我们共有的记忆,维护全民族的精神支撑,保护好我们共有的精神家园。

一、文物见证松滋沿革

笔者赞成柏杨大师的观点,把中国人的历史划分为四个时代:神话时代、传说时代、半信史时代和信史时代。为了理清历史文化脉络,不妨简述部分与松滋相关联的历史、考古学概念。新石器时代,距今约5千年——1.8万年以前;旧石器时代,距今约1万年——250万年以前;更新世,距今约11550年——180万年以前;大溪文化,是长江上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因重庆市巫山县大溪遗址而得名;屈家岭文化,是湘 豫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因1955年发现于京山屈家岭而得名;石家河文化,是铜石并用时代文化,距今约4600年,因发现于天门石家河而得名。

1、神话时代

松滋的老学究们、说书艺人们开口必说“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教科书告诉我们,地球形成于几十亿年以前,恐龙灭绝于6500万年以前,人类起源于700万年以前。那么盘古开天于何时?大约在更新世早期,距今约300万年以前。三皇五帝又是哪几位神圣呢?天皇、地皇、人皇;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女娲氏和神农氏。松滋上世纪八十年代在王家桥龙王井村出土了距今150万年旧石器时代的鱼化石。1997年,荆州、松滋博物馆在新江口德胜垸发掘出土的中更新世后期距今约50万年的象牙化石,长3、26米,中部直径0.24米,被国家古脊椎动物化石专家鉴定为国家珍贵一级文物,并获得基尼斯总部颁发的“世界之最”证书。河南的简称是豫,豫的古文字是一个人挥着鞭子驱赶大象,说明河南古时有很多大象。但是河南没有出土象牙文物。松滋出土象牙化石并获世界之最,说明了古时松滋地域自然气候条件极好,说明长江中游古松滋地域有很多猛犸象。2009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在刘家场仙楼香、卸甲坪天星堰均发现了旧石器时代遗留下来的海洋无脊椎动物化石——这些重大发现,说明了在神话时代,松滋西部为汪洋大海,而东部则为莽莽草原沼泽之地。

2、传说时代

公元前2700年——前2300年,即新石器时代晚期。为中国第一个王朝——黄帝王朝时代,史学家称为“五帝时代”。五帝时代其实为九代世系,传说中最有名的五帝为:第一代黄帝姬轩辕、第二代……?第三代玄帝姬颛顼、第四代帝喾、第五代尧帝伊祁放勋……?第九代舜帝姚重华。

松滋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纸厂河桂花树古文化遗址,上世纪70年代就出土了大量的石器、陶器、玉器等文物标本,是湖北省研究传说时代——新石器时代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相互关系的重要遗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南海何家岗遗址,出土了大量的陶器、石器文物,为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和石家河文化的分布、传承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资料。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洈水花园洲唐家岗遗址,发现采集的文物标本有鼎、杯、鋀、石斧等。陶片饰纹篮纹、绳纹、戳印纹精彩纷呈。为新石器时代屈家岭文化研究提供了新的资料。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万家姚家祠遗址,1984年文物普查时发现、采集的鼎、罐、盆、擂钵等文物标本,除篮纹、绳纹外,另外发现了方格纹。虽已严重损坏,但为屈家岭文化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另外还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老城的西门河遗址、黑山庙遗址、庙湾遗址,杨林市的荷花堰遗址、庙山脚遗址、龟角山遗址;纸厂河的大卯岗遗址,卸甲坪的两河口遗址,洈水的官士丘、万家台、福塔山遗址,街河市的高家坟、五丰垱遗址,陈店的猪草堰遗址等,均大量发现了这些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形象地说明了早在五千年以前,松滋地域就有人类生存繁衍,并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古代文明。

3、半信史时代

公元前二十三世纪——公元前八世纪,夏、商、周时,松滋地方属古荆州域。这一时期的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古文化遗址有:街河市镇小麦岗商代文化遗址、南海镇徐家咀商代遗址、洈水镇汪家咀商代遗址;陈店镇团山村崩陡坎、土地台子两个东周遗址,洈水镇石牌村冉家河、庙山地、潘家底三个东周遗址,洈水镇火连坪村铜鼓台东周遗址、王马堰村白鹤岭东周——汉遗址,纸厂 河镇陈家场村毛家岗西周遗址、大湖村晏家台东周遗址、裴家河村赵家河遗址,新江口镇狮子咀村屋场子丘东周遗址、南海镇夹巷村徐家咀商周遗址、牛食坡村石桥子东周遗址、严兴场村屏墙湾东周遗址、南海闸村牯牛滩东周遗址,街河市镇博宇山、大麦岗、绵羊岗、松林岗四个东周遗址,以及洈水镇南闸村大岩咀东周古墓群。从这些古文化遗址、古墓群考古发掘出的文物标本,为松滋地域夏商周时期研究提供了决定性的实物支持。

4、信史时代

公元前841年,周王朝第十任国王姬胡亦即周厉王当政以后,因语言文字记载得到妥善保存,中国历史开始进入信史时代,松滋史实开始有案可查。

春秋战国时,松滋地方属楚。这一时期松滋地域的古墓葬星罗棋布,如新江口镇柘树垸村的大坟园战国墓、街河市镇高峰村的风古堆战国古墓群、王家桥镇店子岭村、关洲村、双河村的峰包岭战国墓群、刘家场官渡坪村的长冲战国墓群、杨林市镇向丰岭村的张家湾战国墓群、南海镇断山口村的断山口、毛家山坡、七星赶月、剑峰村的剑峰丹鼎、三垸村的泰山庙、史家冲村的脐鼓、脐鼓尾、傅家林子、右笔架山战国墓群等。尤其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断山口古墓群,笔者2004年4月至6月有幸全程参与了该古墓群的抢救发掘活动,共发现战国土坑墓8座,出土了玉璧、铜剑、戈、矛、箭镞、陶鼎、罐、壶等。出土的棺椁为金丝楠木,整板无缝长一丈,宽两尺,厚达九寸,深埋地下两千多年不腐。七星赶月为七座将军墓,出土的金戈斧钺等兵器寒光闪闪,令人不寒而栗。仿佛让我们置身于两千多年前的战国古战场!

秦始皇二十六年,分天下为三十六郡,松滋这块地方隶属南郡。

西汉时始设县,名高成,仍属南郡。汉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置刺史部,南郡属荆州刺史,领县十八,高成居十八(《荆州府志》卷一、《楚汉诸侯疆域志》)。汉昭帝六年(公元前86年),高成县曾被封为长沙倾王子梁侯国,传三世而免,复为高成县(《松滋县志》民国版卷一)。这个时期发现的有:南海镇史家冲冀家屋场汉墓群、宋家场汉墓群、斯家场镇万年桥村李家屋场汉墓群、纸厂河蔡家桥村庙台子汉墓群等。特别是2009年寒冬,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我们在一脚踏两省的杨林市镇黄石岗村八组与湖南澧县盐井交界地新发现的过脉堰汉墓群,北纬29°57′27.0″,东经111°47′37.7″,海拔88米,东西绵延十华里,占地面积达3万平方米,俨然一座恢弘的地下城堡!出土的汉砖数不胜数,纹饰极为华丽,巧夺天工,令人顿发思古之幽情!这一重大发现,为我域始建县高成县县城地望的研究,找到了崭新的线索!

西汉第十四任皇帝刘箕子(刘衎),被其岳父兼大司马王莽毒死。公元009年,王莽被“禅让”当上了皇帝。王莽是个儒家学派的巨子,也是一位经济思想家,但不是一个政治家。他认为自己比世界上任何人都聪明十倍,崇尚繁文缛节,迷信改革万能,不厌其烦地修改官名、地名,凡是现代的一律作废重新命名。据说有些官员第二天上朝不知道自己的官名叫什么,上班的地方叫什么。他随心所欲的创举之一,就是把本来十分严肃的一两百年叫得好好的高成改成了言程。

东汉建武六年(公元30年),汉光武帝刘秀因当时“官多役杂”,即下令省减吏员,合并郡县,于是裁减邑道侯国四百余,很快被恢复原名的高成县被并入孱(chán)陵(今公安县),属武陵郡(《通鉴地理通释》卷三、《读史方舆纪要》卷七十八)。从王家桥镇中水桥的雨坛包东汉——南北朝墓群、话儿岭东汉墓群、麻水社 的朝阳观东汉——南北朝墓群发现的文物,予以佐证。

三国时代,县境仍属孱陵,隶属南郡,初属蜀,后属吴(《晋书、地理志》)。吴孙权赤乌十二年(公元250年),拜施绩为平魏大将军、乐乡督,驻守乐乡(今涴市丙码头附近,见《中国历史地图集》1980年版)。吴孙皓建衡二年(公元270年,即西晋泰始六年)以镇军大将军陆抗督信陵、西陵、夷道、乐乡、公安诸军事,治乐乡,筑乐乡城,与羊祜相拒。后来有人将乐乡城误为乐乡县,其实,晋时乐乡县即今宜城县的一部分,为春秋若国之地,汉为若县,五代时并入宜城(《历代地理沿革表》、民国《松滋县志》)。

4. 荆门革命遗址

不是赤壁遗址

猇亭古战场风景区,位于湖北省宜昌市猇亭区与伍家岗区交界处,318国道与长江夹境而过,与宜都市荆门山隔江相望,地势险要,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古战场距三峡机场、宜昌火车东站、宜昌中心市区、猇亭区中心约为15分钟车程。猇亭古战场是世界上少有的古战场,这里发生过无数次战争,其中著名战役有:白起烧夷陵、公孙述架浮桥、三国猇亭之战、西晋炬东吴、樊猛斩萧纪、围郑救安蜀、杨素破陈、唐军夜袭萧铣、吴三桂兵败夷陵等战役。

如今的猇亭古战场悬崖峭壁上留有一条约1000米的古栈道遗址。唐代诗仙李白、诗圣杜甫、大诗人白居易等在游览猇亭古战场时都留有传世诗篇。

5. 荆门屈家岭文化遗址

荆门介绍   荆门市地处湖北省腹地中心,位于美丽富饶的江汉平原北部。

素有“地接江汉,门锁荆楚”之称,自商周(约公元前16世纪)以来,历代都在此设州置县,屯兵积粮,为兵家必争之地。  荆门市是楚文化最早的发祥地之一,被湖北省列为历史文化名城(所辖钟祥市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其中有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距今4600多年的“屈家岭文化遗址”;被誉为“楚文化地下宝库”的楚汉墓群和全国最大的单体帝陵“明显陵”;1998年发掘出土的“战国女尸”,距今2300多年,仍保存完好,栩栩如生,被国家文物局鉴定为“稀世国宝”;城区南郊的掇刀石,曾是三国名将关羽驻兵之地;城区还建有隋代的东山宝塔、建于清代的龙泉书院和“三台八景”,有依山傍水的蒙、龙、顺、惠四大名泉等。  荆门市是一片隽秀的土地。境内山水宜人,风光旖旎,自然景色多姿多彩,瑰丽如画。全国第八大人工湖――漳河水库水质纯清、碧波万顷;此外,还有雄奇险峻、虎距龙蟠的京山空山洞、钟祥黄仙洞;有云蒸霞蔚、钟灵毓秀的大洪山风景区和大口国家森林公园等。荆门市地处湖北省腹地中心,位于美丽富饶的江汉平原北部。素有“地接江汉,门锁荆楚”之称,自商周(约公元前16世纪)以来,历代都在此设州置县,屯兵积粮,为兵家必争之地。荆门市为省辖市,现辖京山、沙洋两县和钟祥市、东宝区,掇刀区,屈家岭管理区,总人口近300万,版图面积1.24万平方公里。“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汉江水域贯穿全境,焦枝铁路纵贯南北,以207国道、荆潜路、汉宜路为主线运输网四通八达,荆门机场的空中客运直达北京,如今,荆门地域既有公路大骨架、水上黄金道、铁路大动脉,又有管道运输线和航空运输线,已是天上地下空中相互交织、交相辉映。荆门市是楚文化最早的发祥地之一,被湖北省列为历史文化名城(所辖钟祥市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其中有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距今4600多年的“屈家岭文化遗址”;被誉为“楚文化地下宝库”的楚汉墓群和全国最大的单体帝陵“明显陵”;1998年 掘出土的“战国女尸”,距今2300多年,仍保存完好,栩栩如生,被国家文物局鉴定为“稀世国宝”;城区南郊的掇刀石,曾是三国名将关羽驻兵之地;城区还建有隋代的东山宝塔、建于清代的龙泉书院和“三台八景”,有依山傍水的蒙、龙、顺、惠四大名泉等。荆门市是一片隽秀的土地。境内山水宜人,风光旖旎,自然景色多姿多彩,瑰丽如画。全国第八大人工湖漳河水库水质纯清、碧波万顷;此外,还有雄奇险峻、虎距龙蟠的京山空山洞、钟祥黄仙洞;有云蒸霞蔚、钟灵毓秀的大洪山风景区和大口国家森林公园等。市境内矿产资源种类众多,储量丰富,磷矿石、煤、石膏、大理石、累托石、重晶石等遍布四乡八壑,品位高、易开采,其中磷矿石开采量和累托石储量均为全国第一,石灰石、石膏储量居湖北省之首,为发展建材、化工等行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荆门市属散居少数民族地区。全市有23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为295.62万人。少数民族有回族、土家族、苗族、壮族、蒙古族、布依族、满族、侗族、彝族、瑶族、京族、水族、拉祜族、纳西族、畲族、白族、朝鲜族、黎族、藏族、羌族、维吾尔族、土族等22个。

6. 荆门地质公园

荆门既不属于南方也不属于北方,在属于中部地区。

1、荆门,湖北省地级市,长江中游城市群重要成员,鄂中区域性中心城市,素有“荆楚门户”之称,位于湖北省中部,汉江中下游,北接襄阳市和随州市,西靠宜昌市,东临孝感市,南分别与荆州市、潜江市、天门市接壤,介于东经111°51′-113°29′,北纬30°32′-31°36′之间。荆门在夏商时属荆州之域,西周分属权国、鄀国,春秋战国属楚,汉置当阳县,唐立荆门县,宋建荆门军,元设荆门府,明复荆门县,清为荆门直隶州,民国降州为县,新中国成立后续为荆门县。1979年,分设荆门县、荆门市。1983年,荆门县与荆门市合并升为地级荆门市。

2、荆门市版图总面积1.24万平方千米,截至2016年末,下辖2个市辖区、1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全市总人口300万人。2017年,荆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64.17亿元,比2016年增长7.5%。荆门东、西、北三面高,中、南部低,呈向南敞开形,兼有低山坳谷区、丘岗冲沟区和平原湖区;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期,过境河流主要有汉江、漳河和富水河。荆门是湖北省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境内有世界文化遗产——明显陵,以及楚汉古墓群、屈家岭文化遗址等文化古迹,诞生了朱厚熜、老莱子、宋玉、莫愁女等一批历史名人,留下了“阳春白雪”、“下里巴人”等历史典故。

3、荆门市位于湖北省中部,北接襄阳市和随州市,西靠宜昌市,东临孝感市,南分别与荆州市、潜江市、天门市接壤,东西最大横距155千米,南北最大纵距131千米,版图总面积1.24万平方千米,介于东经111°51′-113°29′,北纬30°32′-31°36′之间。荆门市东、西、北三面高,中、南部低,呈向南敞开形,兼有低山坳谷区、丘岗冲沟区和平原湖区。东北部的钟祥、京山大部分地域地处大洪山南麓,地质特征为褶皱断块山地,主要由古生界、中生界碳酸盐岩、碎屑岩以及元古界变质岩构成,形成低山或丘陵。最高点为钟祥市客店镇的斋公岩,海拔1050米。

7. 荆门屈家岭遗址等被授牌湖北省文化遗址公园

世界文化遗产——明显陵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元佑宫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纪山楚文化旅游区神州第一古兵寨——绿林寨全国最大的梅花鹿人工养殖基地——白鹿春景区新石器时代部落遗 址——屈家岭文化国家水利风景区——漳河风景区中国最美丽的地方——黄仙洞大口国家森林公园——虎爪山森林公园鄂中第一漂——鸳鸯溪景区人间瑶池,玩乐天堂——美人谷景区大自然的艺术宫殿——空山洞景区

8. 荆门屈家岭遗址公园在哪里

可以。

码头潭公园位于武汉市吴家山新城的中部,该遗址属晚期屈家岭文化至湖北龙山文化时期遗存,历史悠久。有西堤烟雨、叠石溪涧、码头潭文旅小镇等景点。

公园里,可以在山坡上、湖边、花树下搭帐篷,带上朋友家人,准备好野餐物品,尽情享受美好的露营休闲、浪漫氛围。

屈家岭旅游景点大全 屈家岭文化遗址游玩攻略

1. 屈家岭文化遗址游玩攻略

1、绿林美人谷2、绿林寨3、京山天河风景区4、京山茶花源5、太子山王莽洞景区6、空山洞7、京山缘汇温泉度假村8、烈士公园9、惠亭水库10、屈家岭文化遗址


2. 屈家岭旅游攻略

以种植农业为标志划分,从裴李岗文化开始算起,中原地区的文化起源距今至少已有八千年之久。在裴李岗文化时期,中原地区农业已经告别刀耕火种时代,进入锄耕阶段,当时的粮食产量相当可观。后经仰韶文化时代进一步发展,农业工具的种类、数量和大型农具增多,并且制作更精良,储藏用的窖穴比过去更大,家畜饲养量增多。更重要的是长期积累的农业生产技术和农业生产经验,为中原文明的起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以文字的出现作为划分标志,中原文明的形成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距今6000-5000年,属仰韶文化中晚期,这一时期为文明因素起源、积累期,中原文化与周边文化的发展水平大体相同,处于并行发展的时期。此时,中原占有地理位置上的中心地位,尚未取得政治和文化上的中心地位。这一时期,中原地区的文明因素陆续出现,社会也在发生悄然改变。人们用模仿外界事物形状的简单符号纪录事件、表达感受,已出土的该时期的许多器物上的刻画符号正是后世文字的萌芽;一些大型聚落的出现,是人类社会组织发展、管理权威增强的证明;婚姻关系、社会组织、财产贫富等方面的变化,在许多墓葬中开始反应。郑州西山发现的仰韶时代古城址,不只是建筑艺术上的巨大进步,同时标志着中原地区城市文明的开始。

第二阶段,初级文明逐渐形成,中原文明的中心地位开始明朗。从仰韶文化经龙山文化发展到二里头文化,中原地区的文明因素在这一时段有一种急速增长的趋势。这与周边地区的同期文化形成明显的反差。由地区考古学的发掘看,仰韶文化时期,山东的大汶口文化和江汉地区的屈家岭文化等,都曾由东向西或由南向北扩展到豫东和豫南,甚至深入到豫中地区。进入龙山文化时期之后,这种情况发生了变化。原来占据河南商丘、周口、许昌、郑州等地的大汶口文化,或退回山东,或融合于当地,完全被河南龙山文化所取代。这种现象反映中原文化在不断汲取周边文明因素的基础上,走在了其他文化的前面。

城市的出现与发展,是文明进步的标志之一。中原仰韶文化时期仅发现一座郑州西山古城。而龙山时代河南已发现了安阳后岗、淮阳平粮台、登封王城岗、辉县孟庄、新密古城寨等五处古城。龙山时代大批城堡的出现,标志着一个邦国林立的初级文明社会在中原大地已经出现。

(二)中原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夏、商、周三代是中原文化的奠基时期。文字的产生使文化的传播与继承有了强有力的武器,故天文历法、礼乐制度,以及其他种种意识形态方面的东西得以逐渐纪录下来。文化的兴旺,促进了农、工、商业的发展和政权的完整化,社会秩序也得以安定下来。

春秋战国是中原文化的第一个繁荣时期。以儒学为首的诸子百家之学群起争鸣,使中原文化高度高度繁荣。这一时期中原文化的重心在以河南一带为中心的黄河中下游地区。

两汉时期,中原文化进入第二个繁荣时期。当时文化界的代表人物有:贾谊(洛阳人)、晁错(颍川人)、张衡(南阳人)、张仲景(南阳人)。由此可见,中原文化的第二个繁荣时期,文化人分布的范围虽有所扩大,但其重点仍在黄河中下游一带。

隋唐时期,中原文化进入第三个繁荣时期。这一时 生活在河南的文化名人有:杜甫、韩愈、白居易、李商隐等。他们对中原文化乃至中华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并对后世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北宋建都东京(今河南开封),中原文化凭借政治中心的推动得到了高度发展。籍隶中原的第一流文化人物有:邵雍,程颐、程颢兄弟。另外像苏轼、王安石等虽非河南人,但是他们长期在河南做官,在河南的土地上创造了光耀千秋的北宋文化。


3. 屈家岭文化遗址游玩攻略三日游

湖北考古公园如下: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2处:

熊家冢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盘龙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获国家文物局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5处:

铜绿山古铜矿遗址

龙湾遗址

石家河遗址

屈家岭遗址

苏家垄遗址

首批湖北省文化遗址公园6处:

屈家岭遗址

明楚王墓

龙湾遗址

东坡赤壁

炎帝神农故里

关陵


4. 屈家岭遗址博物馆

荆州博物馆

荆州博物馆位于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是一座地方综合性博物馆,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占地4.8万平方米。以其优美的环境、丰富的馆藏文物和独具地域特色的文物珍品陈列,以及考古研究的丰硕成果而享誉海内外。1994年经国家文物局专家评选,该馆荣获中国地市级“十佳博物馆之首”的美誉。

荆州博物馆比较有名的展览有:

《江汉平原原始文化展》展示了从旧石器时代的鸡公山遗址到新石器时代的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原始先民生产和生活中所使用的石器、陶器、玉器等,从不同的角度再现了江汉平原史前时代的社会面貌和人们的生产及生活状况。

《江汉平原楚汉文化展》所使用的展品主要来自历年来的考古发掘,其中以青铜器和玉器为主。青铜器的类别有礼器、乐器、兵器、车马器、生活用器等,玉器以装饰品为主。展出的珍贵文物有商周时期的大铜尊、虎尊,东周时期的提梁壶、大镬鼎、升鼎鼎、编钟、越王州勾剑、越王不光剑、越王鹿郢剑、"兵辟太岁"戈、银带钩、玉面具、玉壁、玉环等;秦汉的虎子、盛钱器、铜人推磨等。

《江汉平原楚汉文化展》荣获国家文物局"全国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

《古代漆木器精品展》展出的主要是战国、秦汉时期古墓葬中出土的楚国漆器和秦汉漆器,种类有饮食器、妆奁器、娱乐器、丧葬器、工艺品等。这些文物造型优美、工艺精湛、色彩瑰丽、图案华美,是中国古代审美意识的高层次体现。特别是虎座飞鸟、虎座鸟架鼓、镇墓兽、木雕动物座屏、彩绘鸳鸯豆、各式彩绘漆耳环、彩绘漆圆盒、七豹大扁壶、彩绘人物纹龟盾、针刻纹圆奁、猪形酒具盒、凤鸟莲花豆、龙凤纹豆、羽人、避邪等为不可多得的漆器珍品。

《凤凰山168号汉墓展》展出了1975年该馆考古工作者在位于楚都纪南城遗址东南角的西汉1 6 8号墓出土的一具完整的男尸及随葬器物,展出的文物有耳环、圆盒、扁壶、勺、盘、案、几等漆器;仓、罐、灶、釜等陶器;毛笔、墨、砚、削刀、竹牍等文具和红枣、生姜、杏、李、梅等多种水果及鸡蛋、家禽、家畜骨骸等食品,还有麻鞋、麻袜、玉印、天平衡杆等珍贵文物。据墓中出土简牍记载,墓主为江陵县市阳里人,爵位为"五大夫"(约相当于县令),下葬于汉文帝十三年(公元前1 6 7年),距今已2100馀年


5. 屈家岭文化遗址游玩攻略一日游

黑陶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屈家岭文化和良渚文化等遗址中。中国黑陶的制作工艺比原 始彩陶更纯熟、精致、细腻和独特,早在瓷器产生的约2000年前中国黑陶已达到与瓷器相媲美的工艺程度。黑陶表面所呈现纯净的黑色,是以独特的无釉无彩碳化窑变的古老工艺烧制而成的。出窑后就是浑然天成,不再做任何处理,其外观效果黑如漆、亮如镜,是继彩陶之后,中国新石器时代制陶业出现的又一个高峰。


6. 屈家岭景点攻略

湖北屈家岭金色农谷在湖北省荆门市屈家岭管理区农谷大道东侧。


7. 屈家岭文化遗址在哪里

荆门市屈家岭管理区 【屈家岭管理区】屈家岭管理区原为五三农场,是湖北省最大的国有农场 ,由李先念在湖北工作期间亲自破土奠基,1952年开始垦建,1953年正式命名,原属湖北省农垦事业管理局,2001年11月属地管理,成立荆门市屈家岭管理区。屈家岭管理区位于湖北省中心地带、江汉平原与大洪山余脉的交会区域,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地肥沃,资源丰富。全区土地面积220平方公里,人口6.4万人,职工3万人。下辖5个农业办事处。有水旱耕地14.5万亩,林地10万亩,果园3万亩,水面1.5万亩。屈家岭管理区东距武汉市168公里,西至宜昌220公里,至荆州120公里,西去30公里经汉江沙洋港可入长江,西北去90公里可抵荆门火车站,水陆交通十分便利。屈家岭管理区是闻名世界的屈岭文化遗址所在地。遗址大量出土文物中,以彩纹陶器和含有粳稻谷壳的红烧土块最有名,是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典型代表。屈家岭现代农业规模种植和农业产业化优势明显,利用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开发旅游前景广阔。


8. 屈家岭文化地图

屈家岭文化遗址范围很广,主要有京山屈家岭遗址、荆州阴湘城遗址、石首走马岭遗址、钟祥六合遗址、天门邓家湾、谭家岭和肖家屋脊遗址等。

这些遗址,同样表明在新石器时代,我国先民生活在汉水中游地区。

屈家岭人生活场景图


9. 屈家岭遗址公园

从遗址中可发现屈家岭文化稻作的痕迹,动物方面有鸡,羊,狗,猪等遗留


10. 屈家岭文化遗址游玩攻略图

屈家岭文化是分布于中国长江中游地区的江汉平原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因最早在湖北京山屈家岭遗址发堀而得名。该文化影响范围较广,东到湖北东部的黄冈、鄂城,西至三峡地区,北到河南南阳,南至洞庭湖滨,西北延伸至陕西南部的丹江流域。距今约5000年。遗址发现于1954年,至今经过多次的发掘和深入研究,发现这种遗存具有许多独特的特征,故定名为“屈家岭文化” ,屈家岭文化的年代为距今约4000余年。屈家岭遗址最早在1955年至1957年被发堀,其后学者又在湖北各地发堀了更多屈家岭文化的遗址,并在其中许多遗址如枝江关庙山遗址中发现其与前后期文化的关系,认定其为是更早期长江中游的大溪文化的继承者,而后被更晚期的青龙泉文化(又称作湖北龙山文化)所继承。该遗址1988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即国家公布的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