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民居大花屋

清代民居大花屋

鄂西山地因喜玛拉雅造山运动而强烈隆起,江汉平原凹陷下降。位于二者之间的远安县,亦受其影响西东部形成群山起伏,丘岗绵亘;南北相间着河谷平贩,冲垄纵横。西河、沮河、漳河三大水系成川字形由北向东南流经县境。这一片河山哺育出英杰才人各领-数百年;这一块热土,繁衍着黎民百姓图强劳作传万代。在这县境东北部的河口乡漳沐村的曾家湾有座“大花屋”,我陪省电视台记者采访,身临其境,感慨万千,我但愿记者肩上后的摄像机小小镜头能拍出“大花屋”峥嵘岁月的辉煌。

“大花屋”即曾家湾曾氏人家在过去建造的大宅院。放眼望去,曾家湾东临漳河,三面青山环抱,好一个风水宝地人间仙境。曾家宅院坐西朝东,院前挺立着一棵桶粗般飘洒着迷人香气的桂花树,宅院左右各拥有一棵三四人才能合抱的古银杏树,院后是生机勃勃一片亭亭翠竹。整个宅院建筑面积达三千多个平方米,大小房屋一百三十多间,错落有致,青砖黑瓦,檐牙高啄,栉比鳞起,雄伟而壮观,精巧而华贵。当地人说这大概是过去曾家主人以大花屋(古语“花”同“华”)命名的缘由吧。

走进宅院,只见院内平垣宽阔可容纳千余人。院正中大门台阶前是用鹅卵石按照乾、坤、震、离、巽、兑、坎、艮等八个封符铺成的标准八卦图案,大门两边墙壁上分别按阴阳八卦的阴符和阳符开的窗户,与三级台阶,双开大门,形成一个美观而和谐的整体。这种特殊的建筑式样,充分显示着那个朝代和那时的曾家主人对于道教信奉的程度。道教的祖师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三生,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曾家意有阴阳和谐,家道昌盛,子孙兴旺,世代富贵,孰不知“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的盛衰之理。我想,天地万物总是在不断变化,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

从大门往里看,房屋深共有七层七个大门,有六个堂屋六个天井。登堂入室,我随着记者的摄像机“推、拉、移、摇、跟”,只见那些堂屋、正房、厢房、书房、厨房,所有门扇上、窗棂上、隔板上都是木刻或石刻的山水人物和鸟离花卉,其雕刻工艺十分精细,剔透玲珑,维纱维肖。依次向里走进七个大门,每个大门都各具特色,均有三级台阶,每级高五寸,最后面的屋地基地要比大门前地基高一丈,这种建造设计的精巧,给人一种涉足仙境步步登高之情趣。每个天井都用大石条铺成,均设计有龙眼,有龙盖,即使下再大的暴雨,天井内的水也不会涨漫浸到屋里,雨水很快从庭井内排泄到屋外。<

抬头仰望,那些廊檐上、房檐上、飞檐上也满是雕塑的飞禽走兽,有麒麟、鳄鱼、雄鹰、蛟龙、老虎、黄鹂、画眉、鹦鹉,还有喜鹊登梅、鹿戏白鹭、春燕剪柳、鲤鱼跳龙门等造形逼真、栩栩如生,想必是出自刻林高手。粗大的圆柱子与屋架脊檩搭配协调,默默地负载着历史的沉重,经受着岁月的风霜雪雨的洗礼,它毫无怨言,始终不推不卸,不曲不折地履行着自身的使命。

堂屋要数第一个最大,能摆二十四张八仙桌。现在房内住户还保存着一张较完好的红木圆桌,也十分奇特。这张直径3.5尺的圆桌,是分别由两个半圆形桌组合而成,每一半圆桌有四条腿,腿上部紧挨桌面下两寸处雕刻着一个威武的麒麟头,腿脚处雕刻的是强有力的麒麟爪,可单独使用,也可两半合一使用。有趣的是合二为一就变成了六条腿,就仿佛是六个麒麟托着桌面,腿底盘为方格,上下有暗闩衔接,桌子十分美观,可围坐十人。据说这桌子是“上席”或“首席”,长辈 贵宾才能享受此桌的殊荣。

秀水明山,地灵人杰,曾家湾历史上必定出过了不起的人物。大花屋建筑耗资巨大,若不是高官富豪,普通百姓是建不起的。我们的猜想,在大花屋厅堂悬挂的一块大牌匾给予了证实。匾正文是四个刚劲有力的大字,即“欧柳遗范”上额写有“曾母王老夫人古稀节孝”。下额是“陆军部尚书兼都察院都御史湖广总督湖北巡抚XXX赠”。遗憾的是名字磨损凿挖已无法辨认了。试想若不是曾母之子系高官名贵,甚至可能权高位重于赠匾者,在当时那种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里,相当于现在国家正部级-,岂会在日理万机千里迢迢来深山,为其曾母送匾,以歌其功、颂其德。是友谊亲情,还是巴结媚谀?据说当初牌匾还是用黄金镶嵌,被后人凿挖去请了孔方先生。曾家湾出现的曾姓大人物是何许人也?现已无从考究。正宗曾家子孙如今一个也没有留在此地,相传是有人破了曾家的风水,致使后事家运败落而树倒猢狲散了。此情此景,不禁使我想起了《红楼梦》中的“好了歌”:“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历史,是一条奔腾不息的河。人生只是历史长河中的一滴水。有的人一生贪财、贪色、贪赃、贪玩、-、贪家而变为长河中的污泥浊水,散发着龌龊的臭气;有的人一生清贫、清苦、清白、清正、清廉、清官而化为长河中的纯净清水,闪耀着历史的灵光。无论你是帝王将相,还是庶民百姓,历史大潮的荡涤将最为公正、公平、公道。难怪辛稼轩在北固楼上沉吟长叹:“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大花屋究竟建造于何时?幸好在一个当地老人的指点下,我在大花屋的北面山墙中找到了当时的建筑师在一块青砖上雕刻烧制的永久性建房记载:“丙午

薄圻

道光贰拾陆年。”清宣宗宁道光贰拾陆年,即公元一八四六年,那么大花屋已实实在在经历了一百五十一个春秋。

如今,大花屋宅院住有“范、田、都、刘、邹、王、宋”等姓氏,共19户76人,一个大门进出,和睦相处,如同一家人。她们用勤劳智慧的双手,把曾家湾建设得更加美好,继续谱写着历史的新篇章。

时间过得真快,我们同善良纯朴的曾家湾人挥手告别时,天空中已升起一轮明月。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我想,社会世相,人生百态正演绎着一部永远拍摄录制不完的历史电视连续剧,记者的摄像机能如明月当空永照吗!

曹家大院:三多堂(明清两代风格的传统民居建筑)

曹家大院又称三多堂,是明清两代风格的传统民居建筑。位于山西省太谷县城西南5公里的北洸村,傍依108国道。

曹家大院是明清晋商巨富曹氏家族的一座宅院,曹家大院占地10600平方米(2014年),整体的布局呈“寿”字型。被誉为“中华民宅之奇葩”。1999年被辟为三多堂博物馆。太谷曹家大院博物馆有房屋277间,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

曹家大院建筑风格不仅融合了南北方建筑风格,而且还吸收了欧洲的古建筑风格。

盐津清代以来民居遗垣

2021年文学季刊《豆沙关》第一期封面图片 老县城

豆沙镇清代民居建筑

盐津县豆沙关历史文化名镇起源可追溯到秦汉时期,从秦开五尺道之后,这里就有了集镇雏型,最先住民是僰人、相继汉族(东汉)、哈尼族彝族入住,奠定古镇构架应在唐初设石门县年间,古镇因古道而诞生。盐津的历史文化是由通道文化、移民文化和地缘文化构成的。豆沙关古镇民居建筑和丰厚的文化遗存,是通道文化、移民文化、地缘文化的产物。远古的民居建筑已随着时光的流失而消失,现存的民居建筑是清代民国共和国时期的,在上世纪末的古镇民居普查中,全镇有民居建筑123间,其中清代时期65间,民国时期16间,共和国时期42间。在清代民居建筑中周世全家的这座民居建筑最具代表性,它是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其坐落在古街中偏西南临江街面上,其式样古朴,工艺精细,造型美观,大方实用。这是清代八省移民带来的建筑上的凝固音乐和石木艺术的代表作。

普洱箭坝民居建筑

普洱箭坝民居建筑坐落在箭坝古镇上,是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这里是钟灵毓秀之地,人杰地灵之乡。其有两条小河流过,一条环绕古镇而成弓形,一条直流古镇而成箭形,故名之箭坝。在古镇四围群山簇拥,两河汇流后从坝中曲线流出,形成一幅天然八卦图。其远代住民详不可考,据史载,乾隆卅六年移民时,贵州之民居住箭坝,修有会馆黑神庙。从清代至民国这里发展达到全盛时期,古镇住民达百余户,生产发展,商贸繁荣,文化发达,人民富裕。其中尤以赵氏家族最为兴旺,清代出了赵廷恺、赵廷献两个举人,民国出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其中有1927年就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赵师孝,台儿庄战役抗日英烈赵师韩。现赵家留存下的碉楼和树有石桅杆的祖墓可窥一斑。这现唯存的几间彭氏民居建筑,古镇昔日的繁荣与沧桑都镌刻在上面,是箭坝的一张名片

花包村梁氏家族祖上古宅第

盐井镇花苞村梁氏家族祖上古宅第,坐落在一处环水护拥的关河西岸半山平台上。宅第坐西南向东北,由三间正屋带两偏两厢房一天井组成,层高一底一楼。它建于清代,距今约三百年历史。整座宅第组合传统,材质优良,构思缜密,做工精细,雕刻精湛,装饰古雅,内涵丰富,功能齐全,是我国江南民居的典型形制,是移民文化落地生根的史据。据主人介绍,初建好时的宅第房柱、板壁、门窗及一切装饰物件都涂上金粉,远近望去金碧辉煌。这上面的金粉保留到上世纪六十年代才被收金而刮去,现在只有左厢房的书房板壁的一个雕刻装饰件上,因当年被烟熏黑而留下了金粉色泽,让人可一斑而窥全豹。这座古宅第在我县境内留存的古民居中是绝无仅有的,周边邻县也尚无殊闻。更为难得的是在那四围山水护卫下,蓝天白云映照中,一枝独秀,熠熠生辉,富丽堂皇,相得益彰,它是一座风水绝佳,胜景独占的豪宅门第。虽然年久失修,些许淡凉,但仍不失当天风貌,置身于此,有感于梁氏祖上当年积金累玉之富,雅趣鉴赏之兴,从而留下深深的触动与叹服。

民居槽门建筑风格

盐津清代八省移民入住后,因地势所限散居而不成寨,为防抢窃,富裕人家的民居建筑风格多是外修围墙槽门,内建三间或五间一字式,三间正房套两厢房三合头式,四合院式和碉楼房屋。这些清代、民国时期的民居建筑多已废弃不用,成为残垣断壁,但它却是这一时期的民居建筑风格与特色的实物证据,其中槽门尤为气派。今收入的普洱箭坝万氏、彭氏,串丝下营盘三座槽门,是盐津槽门建筑文化的代表作。石质槽门有六大要件,一是两个门墩,长方体,外方内圆,装以纹饰;二是门坎,带半弧形,外弧内直,卡于门礅间;三是两条石门枋,树于门礅上,刊刻楹联;四是门枋上面左右各一短条门梁石,外连围墙,内压门枋而又造形;五是一条通石门梁,压定小门梁,连接围墙使门牢固,上刊刻联额,也有拱成孤形的;六是内装木质门,上闩上环,构成气派,牢固、美观、实用的槽门风格,是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民居碉楼建筑风格

碉楼又叫印子,因是一个正方体如一枚印章而得名。碉楼的功能是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由于盐津地势无法建村寨聚居,民居建筑散布山上、坪坝、河渠、田畴、山峦翠微之间,构成山水画卷之美,成为四川盆地向云贵高原过渡起伏地带的一种民居独特建筑风格。因散居,清代民国时期的匪患兵灾侵扰较多,人们建筑碉楼而防御。碉楼有高有低,高则七层,低则三层。建材,有的用规格条石砌成,有的用毛石砌成,顶上造形盖瓦,内设瞭望窗,炮口、枪眼,有侵犯者方便自卫还击。全县过去碉楼很多,由于失去功能,居住不便或自然灾害而早废。今选录的五座碉楼,从式样到质量都颇具代表性,里面有许多值得回忆的往事,他们是盐津清代民国时期碉楼的代表杰作。

柿子镇水银村椅子社严氏碉楼,建于清末光绪年间。碉楼层高三楼一顶,用规格砂石砌成,每层设有瞭望窗和枪眼,顶为人字形水面,盖青瓦,特别是碉门用细錾路条石砌成,十分大气和牢固。整座碉楼矗立在柿子上街的河对岸半山坪台上,象一位威武彪悍,不可撼动的猛士,守护严氏家族的百年基业和叙述着已过的春秋往事。

柿子镇中坪村张家沟张氏碉楼

柿子镇中坪村下白岩张氏碉楼,建于清末民初。碉楼坐落在张家沟小河边的三合头院落的左角上,门对右厢房,中间是天井坝子,护卫着这座院子。楼用规格角石和片石砌成,层高三楼一顶。这座碉楼的特点在屋顶,先在屋顶墙四面架檩盖瓦,再从檩上立四柱上顶架梁四面盖瓦,形成错落的两层瓦水屋面,下大上小,屋顶瓦面与墙沿瓦面间四方设窗,这样既增加美感,又便于观望、采光、通风。形似一位维吾尔族汉子,头上戴了一顶小花帽,举目在向柿子街上瞭望,期盼家人归来似的,为这个院落增加了几分人文情趣。

普洱镇串丝村老营盘吴氏碉楼建于民国初年,坐落在串丝河岸边坪台上。碉楼层高三楼一顶,一二层用规格条石砌成,三层以上用规格角石和片石砌成,每层设有窗口和枪眼,人字形瓦水,上部片石墙抿糊石灰,下部条石墙用石灰勾缝,屹于一个大院落内。站在三楼俯瞰四方,有高屋建瓴之势,对来犯者有极大的威慑作用。

普洱箭坝村街子赵氏碉楼,建于民国年间,碉楼层高三楼一顶,用青砂条石砌成,碉门为上圆下方的卷洞门,每楼设有瞭望窗口和枪眼,屋顶人字形瓦水面,屋梁做有屋脊,四角有翘水,碉楼后面设有走廊,使其不仅限于防御功能,平时有观光和纳凉的作用。这座碉楼是盐津最早的共产党员赵师孝,台儿庄抗日英烈赵师韩的故居。它不仅是古建筑碉楼,而且是革命人物、抗日英烈的历史文物,应加以保护。

兴隆兴隆村中坝朱氏碉楼,碉楼座落在一个四合院侧面,层高原有七层,屋顶人字形瓦水面,现尚存有六层,屋面拆除,彻底废弃。四合院已被拆除,只剩下了一个天井和几段残存围墙。这座碉楼除了与其它碉楼相同的功能外,具有防御工事个性。一是屋基高出地面两米以上设门,基地是一个高出地面的坚固整体,超出一般人高,接近也无法进入或进行破坏;二是墙体下厚上薄,逐层递减,一二层墙厚1.5米至1.3米,三至六层厚0.5米,在当时的进攻武器都无济于事;三是碉楼用料十分规整,外形垂直,内墙减薄层面留在楼面,每层垂直,没有上宽下窄的视角感;四是整座碉楼用料考究,结体严密,工艺精细,气势雄伟,独出心裁,别居一格。为研究我县的碉楼建筑文化增添了新的结构模式和适用功能水准,是不可多得的建筑知识史料,应加以保护,以上碉楼均属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来源:盐津县融媒体中心 盐津县文联 唐永贤

编辑发布:西部移动传媒

五百年古民居——王家大屋

王家大屋隶属潜山县五庙乡新建村,是一个地处于潜山岳西太湖三县交界处的美丽村庄。

据《潜阳太原王氏族谱》记载,宋神宗天圣年间(公元1023——1032),先祖王罕公携子王琪、侄王圭由四川成都华阳徙居于舒州(舒州即今潜山县,三公在宋史中均有专传记载),传七代至华正公,潜阳王氏共尊华正公为迁潜始祖,又传六代有兰亭、兰轩、兰溪、兰牖、兰芳、兰秀、兰茂兄弟七人在潜岳等地开枝散叶、繁衍子孙。

(网络配图)

一、开基立业

明朝弘治、正德年间,兰亭公曾孙克峭公(十世祖,公元1491——1559)及其子化渚公(十一世组,公元1519——卒缺)即在今地开基立业,因人丁兴旺、贤人辈出,故称王家大屋,至今已繁衍二十多代、五百余年历史。在清代鼎盛时期,这里建有厅堂七进,外加偏屋、厢房共有近百间屋宇,三百余人口,当时有小南京之称。

(网络配图)

古居因战乱和火灾造成大部分被毁,现今仅存三进厅堂,房屋四十余间,于清代前期重建修复,老屋为砖木硬山顶结构,卯榫木架、立柱穿枋、青砖板壁、雕花木屏,虽已老旧,但那古朴幽深的厅堂、雕嵌花草的窗棂、黧黑粗大的梁柱、青石铺砌的台阶,以及照壁上栩栩如生的人物绘画等等,仍依稀可见往昔的辉煌和风采。

二、革命历史

在革命战争年代,王家大屋也作出了很大贡献和牺牲。

1930年3月由中共潜山县委书记王效亭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三十四师在五庙组建了“红军第二团”,乘五庙大王会之机发动了“八斗暴动”,王家大屋有多名青年参加红军并参与战斗。

1947年5元由皖西军区基干团组建的“五庙游击队”发动了五庙感冲战斗,王家大屋有多名青年参加游击队并参与战斗。

1948年刘邓大军挺近大别山,王家大屋青年王学祝积极参军,任西南军区90团二营5连战士,在1950年2月12日的四川青木川底保乡战斗中英勇牺牲(刘伯承部队曾颁发有烈士证书)。

1947年11月,鄂豫皖边区第一专员公署成立后,军队被服厂就设在王家大屋,当时厅堂里摆满了缝纫机,日夜不停地加工军服及各种军用物资,同时还设立了后方医院(也称休养所)。王家大屋男女老幼帮助军队割草喂马、挑水做饭、缝衣做鞋、护理伤病员,并将自己种的粮食和各种蔬菜送去支援军队。

(网络配图)

三、文化传承

王家大屋历来重视对子女的教育和培养,清代从乾隆、嘉庆到道光、咸丰近百年时间内先后有王芳楫、王远孝、王远夏、王运来、王炳南、王远吉、王远昌、王远从、王德培等9人获授登士郎;王培端、王松严、王连珠等3人获赐监生;王培彪获敕封知二道;清末光绪年间,有王嘘云、王日暄父子秀才;

民国早期有王学基、王醒华、王学洪、王兴等毕业于安庆六邑中学,民国后期有王学鼎、王申、王学吟等毕业于安庆华正中学,其中王学基任国民党潜山县党部书记、棋盘乡乡长等职;王醒华任国民党滁县政府襄办;王兴在新中国建立后又继续就读于华东水利专科学院,毕业后任淮南市水利局治淮指挥部工程师,为淮河治理作出了较大贡献;王学吟任横中公社社长、乡长、乡党委副书记等职。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大家更是铆足了一股劲,节衣缩食、竭尽全力供子女读书,王家大屋现近200人口中(另有族亲迁居陕西安徽祁门县,还保持联系),取得博士学位的有王智贤、王东风2人,取得硕士学位的有王志良(秦皇岛燕山大学硕士,现任美国达索系统公司高级工程师)、王振安华东师范大学硕士,现任职英莱新能(上海)有限公司)、王超先(广东中山大学在校读博)、王晓曦4人,本科及大专以上学历的有30多人(名册附后),他(她)们分布在世界各地及国内各条战线,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拼搏。

王智贤1994年取得中国科学院博士学位,他的博士论文获得该年度中科院院长特别奖(《中国科技报》1995年5月12日有专版介绍),其研究成果曾获上海市科协三等奖(《上海科技报》1995年9月27日有专版介绍),1996年4月受美国科罗拉多州立丹佛大学邀请作学术交流两年,现定居加拿大,是北美化学家协会成员,在国际有影响的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40余篇。现任美国吉利得科技公司总监。

王东风于2001年取得华北电力大学博士学位,现为该校教授、硕士生导师,受该校派遣到澳大利亚作学术交流一年,在国内有关一级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5项。

四、风水宝地

王家大屋宅基被誉为潜阳王姓四大风水宝地之一,这里两山环抱、地势平坦、视野开阔,其北面山峦高耸,如梁上飞燕、拱卫于左;南面山丘起伏,似出水莲花、映衬于右;前有小河、玉带环绕;正前方山岗横卧,上有楼台望月,下有青龙衔珠。站在大屋正门前东向远眺,天柱山在群山之中一峰兀立,直插云霄天柱峰飞来峰清晰可见,更为奇妙的是夏日晴朗的清晨,一轮红日从天柱峰旁冉冉升起,七彩霞光如同佛光照顶,蔚为壮观。

在正门前山嘴旁有一棵近30米高、500余年的古银杏树,夏天枝叶繁茂、深秋则满树金黄,数百年来她忠实地守卫着这方热土,见证了王家大屋五百年来的风雨变迁。

(村口银杏树,王新华摄)

五、再展辉煌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建设新农村、富农惠农强农等一系列新政的有效实施,让王家大屋也和全国其他地方一样享受了党的好政策,方方面面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昔日泥泞狭窄小路变成了宽阔平坦的水泥大道,直接通达各家各户;家家都盖起来宽敞明亮的二三层别墅式楼房;以往垃圾遍地、污水横流等环境污染也得到彻底整治;进入夜晚,家家户户红灯高照、道路旁路灯整齐开放一直通达到村部,村前广场人头攒动、笑语暄暄、舞曲悠扬,一派祥和吉庆的新农村景象。

王老屋新貌全景图(王新华摄)

目前乡村政府又对王家大屋重新编制了长远发展规划,相信在不久将来,王家大屋这个有着500多年的古落村居将会以更新更美的面貌迎接八方宾朋。

感慨系之,而赋诗云:

古落沧桑五百年,如今随处有新鲜。

民情顺达家家喜,国泽常蒙事事圆。

祖训谆谆明大义,天威赫赫肃邪贪。

更期后辈抒豪志,富国兴乡绘巨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