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桥遗址

太子桥遗址

在长坂坡下。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长坂坡大战,赵子龙单骑救主突出重围后,在此将阿斗交还刘备,刘皇叔“无由抚慰忠臣意,故把亲儿掷马前”,说是为这一孺子,几丧我一员大将。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刘禅被立为太子,此桥改名太子桥。

清代末年竖“太子桥”石碑。此桥为青砖浆砌的独孔拱桥,长2.5米,宽3米,两旁有青石雕琢的栏杆,古朴大方。“太子桥”石碑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太子桥遗址尚存。

诸城石桥子镇旅游景点 诸城石桥子古遗址

1. 诸城石桥子古遗址

应该是有22个乡镇!山东省诸城市在合并乡镇之前有22个乡镇,后来随着社会发展,小乡镇完全没有存在的必要了,于是诸城市开始合并乡镇,经过几次合并,目前就是现在的几个街道、乡镇!并城镇算是最后一个合并的乡镇,在他合并以后,目前就是这种状态!

2. 诸城呈子遗址

山东龙山文化可分为早、中、晚三期。早期以诸城呈子遗址为代表,出土的黑陶与灰陶数量差不多相等,袋足鬶、罐形鼎、高柄镂孔豆、蛋壳陶高柄杯等为代表性器物。中期以胶县三里河遗址为代表,黑陶明显增加,以盆形鼎为主,次为小袋足鬶、蛋壳陶粗高柄杯、甗、三足盘、罐和单耳杯等。高柄杯的杯身饰有竹节纹或镂孔。甗是新出现的器物。晚期以潍坊市姚官庄遗址为代表,黑陶占绝对优势。袋足鬶、盆形鼎、鸟首形足双腹鼎、盆、碗、尊、瓮与侈口鼓腹杯等为代表性器物。蛋壳陶盘口高柄杯与冲天流小袋足鬶,造型新颖别致。

3. 诸城石桥子古遗址介绍

  州王氏,是明朝初期由海州辗转来到相州定居。族谱记载:“王氏自小店出者为营子,为相州,又自营子迁出者为新城[桓台],为贾悦…,以我始迁相州之祖为始祖”。大营祠堂对联记载“自海州奔琅琊先迁小店后住营里”。可见相州王是由海州迁到诸城。  经族人的艰苦奋斗,相州王氏家族对诸城的经济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很多贡献。明清时期诸城有臧、王、刘、李、丁五大家族之说,相州王是否属于其中无曾考证,但是,相州王家当时是诸城名门望族确属事实。  相州王氏四世之前以务农为主。族谱记载始祖居相州东巷,当代就“有地千亩,马百余蹄”。二世即“已积谷称富人”。三世“产兴一镇”。四世“以财自卫,乡里称善人”。五世以后,据说在近支新城王[大营王的分支]影响下开始向仕途发展。明朝时期新城王氏是朝中很有影响的家族,曾有‘六部七尚书’,‘一门三进士’,‘父子同朝为官’,皇上戏称‘王半朝家’之说,历史名人王渔洋[士祯]即是家族中的成员。  相州王氏五世以后,族人向学为官者蔚才然成风。家传记载五世通议公“既长…乃弃书推泽为吏入宫监…”。六世“通议公长子好学致举子业,颇有声,…补博士员,试辄前茅,…盖王氏自是骎骎向学矣…”。据族谱记载统计,清朝时期族中共考取进士17入,其中武进士一人,皇帝赐予进士一人,举人近百人。其中,八世沛思是四省解元。县以上官员近200人[不包裹敇增官职],其中三品以上官员多人。  相州王氏家族中,家产大都富庶,多是为国为民为名而为官,因此为官者多政绩较好,很多人受到朝廷的奖赏和民众赞誉,县志和府志上都有很多记载。如六世冬曹公开基“戊午举于乡,为榜中第二人…就仕为浙东寿昌令。”时是清初,“草昧吏民多畏罪避匿山中弄兵自卫”。开基单独进山,向他们讲明利害,悄悄领他们下山,避免了武力征讨,使数万计人免遭伤亡,使他们安居乐业。不久,山中大豪作乱,其他县以“奇货视之,招部民告讦。开基曰:‘朝廷已下诏许投诚矣,奈何弃吾民哉!’”他不理告发者,上级指责他。后来“诸大豪复相率入山中为盗,旁郡县悉被其害,独寿昌无恙”,上级又赞扬他。后升工部员外郎。  七世王锳,顺治六年[1649年]进士,官至江南布政使,政绩突出,带病留任,劳累致死。传记记载:“公不喜私藏,柩还之日,行李萧然,路祭巷哭,至为罢市…天子悯恻…赐祭葬”。  七世王钺,顺治十六年[1659年]进士,出任西宁 知县,严格执法,德教为先,闲暇时直接教授学子,使地方风俗好转。吴三桂叛乱时,兵临城下,他镇定指挥,抗敌保城,并说服广东总兵坚守勿退。两广总督夸奖钺:“保全东粤,全你功也…”,并联名广东巡府向朝廷推荐王钺的才能。钺知道平南王尚可喜早晚必反,因此称病辞官。事迹载家传及县志。崇祀名宦乡贤祠,西宁父老立有《遗爱》《崇荫》二祠纪念。著有《水西纪略》一卷,《粤逰日记》一卷,《星余笔记》一卷,《世德堂文集》二卷,《诗集》二卷行世,多被选入《四库全书》。  八世沛憻,康熙二十三年举人,授漳州同知。传载“善断疑事,喜兴事功,所至皆有异政。”历任温州知府,四川建南道副使,广西布政使,左都御史衘。卸任时,皇上亲自送别,“命内侍扶入,温谕谆谆,颁赐优渥”。晋赠光禄大夫,赐一品全葬,崇祀名宦乡贤祠。  九世王棠,举人,雍正二年,捐授工部员外郎,志载“棠英毅,勇于任事”。皇帝“下诏褒嘉,谓棠实心任事,内外大小臣工若皆如棠,朕复何虑。即加按察使衔以示优奖。”“十一年,加光禄寺卿衔,给钦差大臣关防”。  九世善宗,康熙十八年武进士,授台湾水师左营守备,为保卫边防安全做出贡献。县志记载“安平为台湾门户,外接彭湖,岛屿以百计,奸人出没其中,善宗分遣战艘,昼夜巡警,终其任,无敢窥鹿耳门者”。靖海候施琅谓其“将才也”。  九世培宗,康熙三十九年进士。相继做过南乐知县,礼部主事,山东道监察御史。曾经“劾吏部私窜奏摺,举朝为动色。”皇上“赐宴乾清宫,以金杯命酒,出入[指上下朝]许子弟扶持。”  县志记载的相州王名人还很多,如刚直不阿的王沛憬;断案如神,被“一时称为神君”的王植;为新昌县兴修水利,为营救嵊县叛狱被诛引无数的王沛懋;任平武知县,保安除盗,立诛首恶,继任余姚知县筑堤保田二十万亩,人号曰王公堤的王令等等。  以上县志是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修,此后,王氏名人还很多,除族谱简单记载外其他资料中也有记载。如光绪《山东通志》记载十三世王莲塘,咸丰三年[1853年]进士,官至知府,三次任乡试同考官,清正廉洁闻名,蒙恩褒奖,二品封典,赏戴花翎,赏加二品衔,恩诏加五级,诰授朝议大夫,晋授通奉大夫。“年六十余,挂冠归田里,…泊如也,喜读书,…三充乡试同考官,…归日,橐书数千件,…”。  为表彰王氏某位官员,皇上御笔亲书《福》字,置于王氏五世祖祠堂。到此,文官要下轿,武官要下马。王氏奉旨修建名节牌坊多座,顺口溜“相州街,南北长,九座牌坊压当央”就是很好的说明。直至五八年大炼钢铁和六六年文化大革命,这些牌坊和‘御赐葬林’的石碑、石人、石马等才相继被毁。如果保留下来,不亚于现在闻名的安丘蓭上牌坊和安徽黟县鲍氏牌坊。  清朝末年和民国时期,王氏家族中出现了很多革新人物。十六世王乐平是国民党早期党员,山东党部负责人,1922年去苏联参加世界共产党及进步团体组织会议,积极拥护孙中山的联苏联共政策,帮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后来被蒋介石暗杀。十五世王翔千与王尽美是山东共产党的创始人。王翔千的大女儿是早期共产党员,曾和邓小平、蒋经国一时在苏联学习。文学界也出了很多名人,如十五世王统照,著作等身,是山东省第一任文联主席。族侄王希坚是继其后任第二任山东省文联主席。族侄王愿坚是著名作家,电影《党的女儿》即是以他的小说改编而成。  相州王氏的亲戚也使其家族声望倍增。族谱记载,六 即与逄戈庄刘家联姻。八世王概之女嫁于逄戈庄刘墉[刘骆锅]之侄子、雍正二年[1724年]进士、东阁大学士、内阁首辅大臣刘镮之。八世王棠之子取曲阜孔府圣公二品之女为妻。两个女儿均嫁于曲阜孔氏。晚清,王统照的姑嫁于潍坊状元家,王统照则为山东首富‘东方商人’孟洛川的女婿,去世后,陈毅元帅为其作诗悼念。  王氏家族名高族旺,是遵从了‘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的铭训。特别是前辈们,为官清正,不求私藏。如王锳为官多年,官至二品布政使却‘行李萧然’。八世沛憻嘱其后人,为官“宁自损,不可以细事渎天听也”。其子王棠宁愿自己受损,也替前任补齐欠银。十世元燨由盐山知县调任弥勒州知州时,因于盐山任内城工超支数千金,囊空无措,兄弟们回家贱卖田产补偿。另外,王氏治家严谨。传记记载;“治家严而不苛,鞭扑少事。而门内不闻嬉戏声。课诸子有法,未冠衣必布素,食必脱粟。冬无炉,夏无扇,曰读书人宜习为勤苦,若膏梁宴安,童子之訦毒也”。“兄弟宜睦…,娣姒宜和,居家丰啬有度。必忠于礼,…求无不应…”。“目不视淫邪之书,口不出戏疟之语”。  王氏家族的兴旺,更重要的原因是族中有很多贤妻良母。《外传》记载了很多内眷治家、相夫、教子的事迹。如五世通议公原配邱叔人仁爱姓善。她告戒家人,要关心穷人,与人买卖要“高出平入,是吾家法…”,不要“贫富不关,自损心田也”。她亲自同家人煮粥救济难民,“活人百余人”。六世正议公原配周淑人“姓异多识,内则女史及古今成败事教诸子…尤不喜子若孙习为富贵容”。“持盈善下,始终如一”。七世孺人增恭人隋太君,家中诸事不需丈夫操心,让其一身从政治学。传载“凡内外藏获百余人,耕问奴,织问婢,悉心布置,条理井井,不鞭朴而人自尽力”。“贫者周济之,家奴有勤劳者,为其子取室,为其女择嫁”。要家人“食必粗粝,…往来蔼蔼欣欣,以礼接见”。“诸子妇无敢文锦者”。她随夫上任后,“见署后官田数亩,曰:‘此可种而食,以此相夫子作循吏不亦善乎!’乃董奚奴勤耕种,凡日用菜蔬不取于民而自足”。当吴三桂叛变兵临城下,丈夫为妻子担忧时,她慷慨陈词:“臣死忠,妇死义,以此报朝廷,死得其所”。并拿出身藏匕首以试之。丈夫叹曰:“有此妇,吾何忧哉!”坚定了其下令抗敌的决心。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王氏才家族兴旺,人才辈出。  如今,相州王氏已繁衍到二十多世,聚居于诸城北乡之相州、昌城、石桥子、九台一带,散居于五莲、高密、胶南、诸城以及东北、台湾等地,人口数以万计。王氏按五行顺序起名,金水木火土辈份有序,世系不乱,族人不伦山南海北,一旦相知,必按辈份相称,相互关照,如同家人。  伴随社会的发展,王氏家族日渐庞大,各支派的差别也日渐增大。很多家庭忘却了祖宗的训导,家风渐变,不求进取,坐享其成,致使坐吃山空,家业败落。特别是清朝后期,鸦片进入中国,很多家业随烟而去。如十二世某支,相继坐过知县,知府两任官,家有地六十余顷合市亩两万余亩,其后人坐享其成,三代以后家业便挥霍殆尽,真应了‘富不过三’的古语。可想而知,贪图享受的纨绔子弟是不会有所作为地。

4. 诸城古文化遗址

我国龙山文化时期烧制的蛋壳黑陶,已经使用专门的匣钵。

在山东省诸城市杨家子遗址曾采集过两件烧制龙山文化蛋壳陶的匣钵,这是目前所知最早的匣钵。后世发现的匣钵,以盛装瓷器为主,隋代湘窑已有发现。所以说瓷器 匣钵烧制的时间最早是在隋朝湘窑开始的。谢谢

5. 诸城石桥子古遗址在哪

截至2017年12月,诸城市辖枳沟、昌城、皇华、贾悦、相州、百尺河、辛兴、林家村、石桥子、桃林镇(10个镇),密州、龙都、舜王街道办事处(3个街道办事处)。 诸城市位于山东半岛东南部,泰沂山脉与胶潍平原交界处,介于北纬35°42′23″至36°21′05″,东经119°0′19″至119°43′56″之间,东与胶州、胶南毗连,南与五莲接壤,西与莒县、沂水为邻,北与安丘、高密交界。

6. 诸城市石桥子

1,6——枳沟,孟疃,石桥子,赵戈庄,涝戈庄,凉台,巴山,行寺,齐沟,马兰,道明,朱村,陆家庄,皇华,2,7——指挥,贾悦,福胜,林家村,栗行,于庄,大近戈庄,龙宿,大潘庄,大北杏,丁家庄,新建,郝戈庄,相州3,8——吕标,乔庄,东疃,太古庄,马庄,程戈庄,徐洞,昌城,大顺河,岳水,大王门,里丈,苑庄,瓦店4,9——箭口,岳戈庄,大朱,新九台,百尺河,朱解,潘家庄,郭家屯,徐宋,井丘,后连池,尚家庄,桃林5,0——解留,芝灵,辛兴,大屯,楼子,王门庄子,普庆,汉车,无忌,范家官庄,动朱堡,高戈庄。

7. 诸城有哪些历史遗址

大汶口文化陶器上发现了图像文字,最早见于山东泰安大汶口墓地,发现最多的是山东泰沂山系迤南偏东一侧的诸城前寨、莒县陵阳河及大朱村遗址出土的陶尊,颈部(极个别在近底部)多刻有图像文字。自1957年以来,这一带共发现此类陶尊及陶尊残片18件,多为一件一个字或一个符号,两字或两个符号者仅两例。有的在其刻画范围内涂有朱彩。陶尊文字的发现,为研究中国古代文明及文字的起源提供了物证。

8. 诸城古迹遗址

胶州市是山东省辖县级市,由青岛市代管。特产有胶州大白菜、柏兰香油等。胶济铁路、胶黄铁路,济青高速、204国道穿境而过。古迹有三里河新石器原始氏族社会文化遗址,龙山文化遗址、牧马古城遗址等。风景区有高凤翰故居和艾山。胶州拥有4500多年历史,至今仍保留新石器时代集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于一体的三里河文化遗址。夏、商时期,胶州为莱夷之地。周初,东有莒、西有介,莒南迁后为计。春秋时期,胶州境内有莒国和介国。秦置琅琊郡黔陬县。

9. 诸城古城墙遗址

6330公里,也就是12660米

战国时代(公元前475~前22l年),各诸侯国为了互相防御,在各自边境修筑高大的城墙,将列城和烽火台连接起来,绵延不绝,故称长城.当时各诸侯国的国土面积大小有别,故各国的长城也互有短长.据文献记载和遗迹显示∶楚长城西起湖北竹山,跨汉水,越邓县、内乡岳山至沁阳,总长近500干米;齐长城起于今山东平阴,经泰安、莱芜、章丘、淄川、临胸、安丘、诸城,至胶南人海,总长达500干米;魏长城起自华山,沿黄河北行,长300干米;燕长城有两道,南长城长约250千米;北长城长约650干米.这些长城自成体系,互不联贯,比起秦、汉的长城,大有逊色.

探寻邓州历史文化之邓州太子岗遗址篇

【乡土教材】探寻邓州历史文化之邓州太子岗遗址

位于河南邓州市穰东镇(古涅阳城遗址)南侧,穰东镇双庙村南偏东500米处的太子岗遗址,,是一处性质属仰韶文化(一般认为是远古先民的文化遗存)为主要内容的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遗址为岗状高地,文化层厚1米——5米,是河南省文物保护遗址,2013年被评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史料记载,南朝梁武帝时,发生了“侯景之乱”,扬州刺史陈霸先与他人一起击败侯景军队,在打打杀杀中陈霸先全家被俘,他的侄子陈顼和妻子柳敬言及其尚在吃奶的陈叔宝(陈后主)逃跑流落到今河南省邓州市穰东镇南,在一荒坡岗子上搭庵度日。

若干年后,公元557年陈霸先废梁敬帝,自立为帝,改国号为陈。陈霸先(南陈武帝)当皇帝两年便驾崩了,又经过了几年,陈顼也继承了王位(南陈宣帝),后来又传给了太子陈叔宝(陈后主)。

由于陈叔宝这个太子在这个岗子上曾经避难居住过,所以人们一直称这个岗子叫太子岗。

“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铮鸣”,“一夜风云散,变幻了时空”,烽火已化作天边彩云飘,太子岗遗址碑刻也早建成,无奈垃圾湮没尽荒芜。

太子岗遗址这里看,颇似城堡造型的岗址断崖,洞洞相连,机关套机关,可以遥想当初一路上刀光剑影,陈霸先的侄子陈顼携妻带子一家老小逃难于此的凶险艰难。

实际,太子岗遗址地下分布有硝土层。据当地人介绍,在1970年以前,在太子岗北面、西南角挖了两个大的硝土坑,人们用硝土作农田肥料。

传说的归传说,历史的归历史,在此挖掘出土的石器陶器等盆盆罐罐,经考古认定,这一带实属新石器时代先民聚落遗址无疑。

如今,从上面走过,偶尔在脚下还能踢出一些古红色砖渣。

时至今日,地面断壁处仍能清晰的看到也许是烧制陶器时窑壁上残存的红土。

在太子岗南边一断崖处,不用细看你就能发现在那泥土中嵌存有一些石块、砖瓦、陶器的碎片,它们可否是远古先人的遗存物?

深扎在太子岗断崖出的野树根,它是否像此地出土的鸭嘴形足鼎陶器、高领罐陶器?还是像站岗持枪尽心护主的侍卫?还是更像振角抖须的龙头?

一千五百年前,就被陈后主一家看中的这块岗坡黄土,土壤肥沃,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耕地的重视和利用,现在上面全部种上了庄稼和果树。

新时期时代,仍处于原始的锄耕农业阶段,采用刀耕火种的方法和土地轮休的耕作方式,生产力低下。现在,虽然太子岗坡地角度仍挺大,但现代化的耕种手段已能让它把价值发挥到极致。

从这个角度看过去,能隐隐约约看到“太子岗”地那边村庄露出来的树梢,可见此地比周边足足高出几米。

荒路边,田野里,垃圾还是垃圾,哦,它们难道是当年陈后主一家逃难时与追兵厮杀搏斗所遗留的物什?

太子岗传说

在当地,人们流传着太子岗上出太子的神秘故事,脍炙人口。传说在很早很早的某个朝代,皇上想让皇后生个儿子立为太子;朝中的奸臣,为了篡夺王位,就不想让皇后怀孕,

河南省邓州市穰东镇太子岗

但又不敢明目张胆的反对;就请了一个风水先生,他们按照先生的指点,带着人马一路寻来,找到了太子岗旁边的一户人家,风水先生说太子就在这家院子的地下,他们就大动干戈,把这家的门前屋后挖了个底朝天。结果一无所获,院子里就剩一个草垛下面没有挖,上面卧了一个大黄狗。由于天色已晚,那帮人准备第二天再来,就在这个时候旁边有个看热闹的,随口说:好悬啊!奸臣一听:挖!连夜挖!他们打死了黄狗,扒掉了草垛。正在挖着,突然,一道金光从地下射出,一个金灿灿小金马的身边,一个小金人左脚已经踏上马蹬,右脚悬空在马背上;据说,再有一个晚上,小金太子一骑上马,奸臣就没有办法了。但是,没有等到那一刻,太子就被奸臣所害了,虽然这不是一个完美的结局,但一直流传至今。

实际上,据《明嘉靖南阳府校注》:“陈后主(陈叔宝),幼为周师所居留穰,后归为陈太子,坡盖以后主得名”。南朝梁武帝时,发生了“侯景之乱”梁大将军王僧辨和陈霸先从江陵击败了侯景军。公元554年,西魏军又攻占了江陵,陈霸先全家被俘虏,他的侄子陈顼和妻子柳敬言及其乳婴陈霸先(即:陈后主)被迫逃到穰(邓州市),后来,陈顼只身逃走,柳敬言母子流落到今河南省邓州市穰东镇南,在一荒坡岗子上搭庵度日。公元557年陈霸先废景帝,自立为帝,改国号为陈,陈霸先当皇帝两年便驾崩了;陈顼继承了王位,后传位给太子陈叔宝,由于陈叔宝这个太子在岗子上居住过,所以人们一直叫这个岗子为太子岗。

太子岗另外版本

当时,有户人家爷爷死去的同时新添了儿子,爷爷在生前就选定了墓地,因为这里有地气,后代就是真龙天子,不过,选这块墓地的人会由于新人的出现而折寿,果不其然,红事、白事一起办。当地风俗是死了的人,生前用过的被褥要放在房顶上,凑巧,一只大黑狗因眷恋自己的老主人就卧在被褥上,这时,天上也有一块黑压压的乌云笼罩在这个村庄的附近,实际上是保护这位太子。此刻,有个高明的相士为了巴结当朝的昏君,指出了在东南方向出了太子,这还了得?昏君立即派人查探,却什么也没有找到。

就在这时,一个哑巴看到了卧在屋顶的黑狗,觉得好玩,顺手抄起一块砖头向黑狗砸去,正好击中狗的躯体,只听“咛”的一声,黑狗就逃出很远不见了。顿时,天上的乌云也散去,对未来太子的保护也被解除。被那位相士查到了这户人家,后果大家一定很清楚了。

太子岗

太子岗,位于河南省邓州市穰东镇(古涅阳城遗址),是河南省文物保护遗址,2013年被评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新石器时代遗址,在穰东镇双庙村南偏东500米处,海拔126.8米,遗址高出地面6米,东西长1000米,南北宽500米,文化层厚1~5米。太子岗的土质是黄土,土壤肥沃,地下部分地方分布有硝土层,在1970年代以前,人们用硝土作农田肥料,在太子岗的北面、西南角挖了两个大的硝土坑,单个面积达150平方米。南坡有郑庄郑氏家族的祖坟墓。太子岗出土的石器有斧,陶器有鸭嘴形足鼎、敛口圆唇罐、小口卷沿罐、高领罐、深腹罐、折腹豆、纺轮等。以泥质红陶为主,黑陶次之。其性质分属仰韶和屈家岭文化。西邻赵河,面积约25000平方米;正南和西南是断面,南坡和西坡有明显的棱,南坡棱相对高出1米至1.3米,西坡的棱相对高出0.5米。地面裸露出烧制陶器时窑壁上的红土,如果从上面走过,偶尔在脚下踢出一些古红砖渣,陶器的碎片;70年代以前,岗子上长了很多酸枣树和一些野生的杂树,随处可见古代遗留的石斧·陶纺轮·骨针·鸭嘴形鼎腿·红色的陶罐以及鹿角兽骨。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耕地的重视和利用,现在上面全部种上了庄稼。

“聚散终有缘”,“兴衰岂无凭”?一段历史,一处遗址,我们后人到底要如何保护,又要保护什么?

传播正能量,拒绝冷漠!

温馨提示

冬季是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感染新冠的风险依然存在,要继续保持高度的防控意识,随身携带口罩、科学佩戴口罩(尤其是在公共场所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时)、勤洗手、常通风,保持社交距离,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倡导务工、求学等人员春节期间尽量留在当地过年,减轻两地防控压力。不聚集、不扎堆、少外出。减少人员流动和聚集,继续保持“戴口罩、勤洗手、勤通风、少聚集、一米线、用公筷”等良好卫生习惯。

声明:图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若有侵权或其他立即删除。

若喜欢本文,敬请转发

.................来源:网络综合整理...................

文末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为读者了解更多信息,如有不妥之处,请您第一时间告知我们,我们及时予以更正/删除。

点亮

为邓州教育加油 ↓ ↓

一路同行,芬芳与共!

重大发现!建平太平庄马鞍桥山遗址发掘现场,揭秘红山文化聚落址!

本文综合:辽沈晚报、中国新闻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视频来自:中国新闻网

原标题:《揭秘红山文化聚落址建平马鞍桥山遗址发掘现场》

马鞍桥山遗址现已清理房址8座、灰坑24个、沟1条,出土遗物主要为陶、石器。

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记者 王琦 摄

每天“刮方”8小时 发掘5000年前人类生活遗迹

夜晚,石台沟村格外宁静,村部内却灯火通明,五名考古队员正在整理近一段时间的材料,在其西南方向不足1公里的山坡上,就是今年新启动的发掘项目马鞍桥山遗址。

3个多月前,辽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一支考古队就驻扎于此,对马鞍桥山遗址进行解剖性发掘,现已清理房址3座、灰坑15个、沟1条,出土遗物主要为陶器和石器,并且有典型的红山文化特征。

对此,省文物部门表示,马鞍桥山遗址是目前发现的紧邻牛河梁遗址的一处大型聚落址,这将填补牛河梁遗址考古未发掘聚落址的缺憾。日前,本报记者跟随考古队员进入发掘现场,揭开马鞍桥山遗址的神秘面纱。

4个月时间走遍建平

发现马鞍桥山遗址

立冬之后,天气转凉,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北方的考古发掘工作一般会在冬季来临前结束,马鞍桥山遗址是目前省内为数不多仍在进行考古发掘的项目。“现在我们的发掘工作也要接近尾声了。”历经3个多月的风吹日晒,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樊圣英皮肤黝黑。

红山文化最初于上世纪初在内蒙古被发现并被命名,其最重要的考古发现则是辽宁朝阳的牛河梁遗址,红山文化成为我省最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和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史前考古学文化。

去年,省文物部门进行了“大凌河中上游地区红山文化遗存考古调查”,樊圣英作为其中一员在奔波于朝阳市建平、凌源喀左地区,寻找着红山文化的蛛丝马迹。樊圣英说,仅走访建平县就大概用了4个月的时间,终于在建平县太平庄镇石台沟村六家村民组南约800米的一道小山梁上,当地俗称“马鞍桥山”,取得了重大发现。

据当地村民描述,石台沟村附近的农田中,大雨之后时常可以发现一些陶器碎片。樊圣英表示,根据经验大概确定一定的范围,通过实地走访确实发现农田中有石器、陶器碎片的踪迹。此前,牛河梁管理处的工作人员表示,红山文化遗址一般都位于小山丘上,多是向阳的一面,类似的经验,也可以让调查工作更有的放矢。

今年8月,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启动了对马鞍桥山遗址的发掘工作,目前,省文物部门将其定义为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的一处聚落址。

事实上,在牛河梁遗址区域内经过发掘的遗址多为墓葬遗存,仅在牛河梁第一地点发现大型的礼仪性建筑遗存如女神庙遗址,但并未对其进行全面的揭露,该遗址是目前发现的紧邻牛河梁遗址的一处大型聚落址,这将填补牛河梁遗址考古未发掘聚落址的缺憾。

马鞍桥山遗址的发现也将丰富牛河梁遗址群的内涵,有利于进一步深入研究牛河梁遗址的性质和功能,进而也为探讨红山文化社会的组织方式以及红山文化社会复杂化动力提供新线索。

考古生活条件艰苦

供水限量每天只有两桶

“发掘现场常驻的考古队员一共5个,包括我在内。”樊圣英是队中的现场负责人,驻扎在石台沟村,除了现场清理、照相、绘图,遗址考古队的发掘工作也离不开完备的后勤保障,樊圣英告诉记者,这就像过日子一样,需要有一套完整的生活系统。

中午11时30分许,一辆载满考古队员的越野吉普车从发掘现场缓缓驶入村部,从8月开始,樊圣英等人就租住于此,这里也就成为了考古队员的临时营地。

由于村部没有自来水,水源供应靠的是大型的塑料水桶,水桶底部有一个简易的开关,方便考古队员们使用,水源供应是限量的,每天只有两大桶水,会在午休时间进行补给。下山的考古队员们虽然裤子和鞋上满是尘土,但也只是洗洗手。

“村部今年刚刚翻新过,这里的条件可以说是很不错了。”樊圣英说,在从业15年的时间里,很多时候居住条件要比在石台沟艰苦得多。

进入村部内,东侧第二个小屋就是樊圣英的临时住处,进门处的柜子里放满了关于红山文化的书籍,东侧是一个单人的铁床,在窗边还有一张方桌,上面散落着笔记本电脑充电器,一台电暖器是屋子内唯一的取暖设施。

每天考古队员们往返于村部和发掘现场至少两个来回,室外作业最大的考验还是天气,发掘项目启动之初正值最炎热的夏季,“朝阳地区的温度比较高,最高时能达到38℃左右。”樊圣英说,夏季的时候,考古队员们就每天早开工一小时,晚上晚结束一小时,避开最炎热的时段,以防发生意外。

“对于这些我们早就习惯了,要是受不了的话,早就放弃不干了。”在樊圣英看来,这些早已成为他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每天8小时“刮方”

马鞍桥山位于老哈河东岸低山丘陵的山坡台地上,简单休整之后,下午1时许,考古队员们向山上进发,路程不远,但需要走一条山路,表面坑洼不平,仅能容纳一辆车通行,车辆行驶之处会卷起阵阵尘土。

考古现场已经用铁丝网进行了隔离,周边是种植玉米、高粱、谷物的农田。樊圣英介绍,马鞍桥山遗址经初步调查可知其分布面积约10万平方米,此次发掘面积仅有1000平方米,属于解剖性发掘。

目前,马鞍桥山遗址发掘部分已经被分为大大小小的探方,在考古发掘之前,考古工作者会使用专业仪器,按照经纬度,正南正北地将发掘区域分成网格,每个网格间留有约1米宽距离,方便现场工作人员在现场行走,这一过程业内成为“布方”。

樊圣英解释,不同探方内出土的文物会进行标注,“布方”过程方便文物的坐标确定,为还原遗址的各项数据打下基础。“布方”过程结束之后就是“开方”对探访内进行发掘,粗略的挖掘之后就是“刮方”。

“刮方”的过程及其枯燥,仅凭5名考古队员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还有很多当地的村民参与其中。工作人员最常使用的工具是手铲,这个工具类似于瓦匠使用的小铲子,以约5厘米的深度对探方内进行发掘,就像“刮”土一样,一层层地进行发掘。

每天上午4个小时,下午4个小时,“刮方”的工作不断地重复,“大部分时候都是等待,一铲下去能出现什么是不可预料的,有发现还是很兴奋的。”但更多时候他们还是机械地重复着挖掘动作。

房址内发现灰坑

今年27岁的李建霖来自建平县文物保护管理所,是考古队员中最年轻的一员,马鞍桥山也是他迄今为止参与过最大的发掘项目。当日下午,他正在发掘现场东北角的探方内对发掘出的陶器碎片进行清理。

这属于更细致的发掘工作,除了手铲之外,李建霖会用到另外两种考古发掘最常用的工具——刷子和竹签,为了保证文物的最原始状态,需要用竹签一点点剔出周围覆盖的泥土,再用刷子逐步清理。“这次的考古发掘跟着老师们也学习到了很多的东西,这是一次很好的锻炼机会。”李建霖说。

樊圣英介绍,李建霖所在的探方内是一处房址,其内部可以看到建房所用的柱洞,还有一处灰坑,类似于现在的灶台,有使用火的痕迹。此外,在探方内还有一些骨骼残骸和贝壳,“很显然这里有人类生活的痕迹。”

除了积累的经验之外,现场发掘时可以通过土壤颜色的变化来发现遗迹,樊圣英解释说,土壤发生过扰动颜色就会变深,视觉上会有明显的区别。例如一些灰坑,有草木灰沉积,颜色会呈灰白色。在发掘现场,记者注意到灰坑附近的土壤明显比其他区域的土壤坚硬。

樊圣英表示,另有一些形式较小的房址,功能可能类似于仓房,其中还发现有部分人骨,很有可能是后迁入其中的,“这其中不确定因素太多了,只能靠发掘。”

考古是历史的一个分支学科,通过考古发掘复原过往的一些客观事实,然而客观事实究竟能够反映出什么样的想法和思想,还有待考古工作者的进一步研究,“我们在现场发掘其实就是收集各种信息的过程,全面丰富的信息为我们了解历史提供更多的佐证。”樊圣英说。

将用测绘科技揭示整个马鞍桥山遗址

目前,本年度的发掘工作已经接近尾声,马鞍桥山遗址现已清理房址8座、灰坑24个、沟1条,出土遗物主要为陶、石器,其中陶器以夹砂黑陶为主,器形以筒形罐为主,泥质红陶钵次之。

樊圣英表示,目前发现的彩陶钵上面有彩绘的黑色的平行线纹,另外就是夹砂陶筒型罐上有刻画的之字纹,这些都是比较典型的红山纹饰。

天色渐晚,考古队员们乘车返回村部,在樊圣英居住房间的旁边就是陈列此次出土器物的仓库,散落的石器、骨骼碎片等都分装在不同的袋子中,标注清相关信息后摆放在储物篮里。

晚上,考古队员们除了收集整理相关材料,还会修复一些出土陶器,仓库中成列陶器大多呈筒形,或大或小,完整的相对较少,大部分都由考古队员拼接后,复原其外观。

破碎的陶器碎片如同一块块拼图,有些过于零碎拼接起来难度较大,“这项工作有时候也看状态,不太复杂的碎片,很快就可以拼好。”樊圣英也介绍了一些拼接复原的小窍门,以筒形器为例,先找到它的口或者是底,从两头拼起,再根据拼好位置的缺口寻找相应的碎片,可以大大降低工作难度。

樊圣英表示,这一批出土的文物年代至少在5000年以前,具体的年代还需要通过测年技术进行最终确认。

近两年半内,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把建平、喀左、凌源地区的红山文化遗址的分布基本摸清,经统计,截至目前,已发现了416处红山文化遗址。

“近期本年度的工作计划将会结束,为最大限度保护马鞍桥山遗址,我们还将对发掘的部分区域进行回填。”樊圣英说,相对整个马鞍桥山遗址来说,此次发掘远远不能充分地、全面地揭示整个遗址的分布情况,以及其与周边相邻遗址的关系,还需要文物部门借助先进的测绘科学技术手段来实现。

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记者 王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