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日报》旧址为晚清时期宗祠建筑,建筑面积300平方米。1939年元月5日,《民族日报》在此创刊。《民族日报》名义上是国民党浙西行署主办的,实际上是由社长王闻识为代表的共产党人掌握领导权的爱国抗日宣传阵地,其创刊誓言、办报原则、宣传策略坚守我党团结抗战的正义主张,其发行量和发行面是国民党《浙西日报》的3倍,被誉为浙西抗战的一面旗帜。旧址曾一度成为中共浙西特委的秘密住地,领导各地区开展党的工作。《民族日报》的作用和影响,刺痛国民党顽固势力的神经,1940年夏、1941年12月,浙西行署两次下令改组《民族日报》社,大肆搜捕报社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先后有19名地下党员和新闻工作者被捕,12名遭杀害,血染报旗。1945年10月,《民族日报》停刊,历时6年10个月。
报社设在於潜鹤村何家祠堂。从创刊到休刊,前后不到七年,而和日寇、汪伪汉奸及国民党投降势力斗争最激烈、最残酷的五年是在鹤村渡过。有十九名中共地下党员、“民先队员”和抗日新闻工作者,为捍卫中华民族的神圣尊严,抗日救国,竟遭-势力的绑架和囚禁,经受了各种毒刑的摧残,有十二名中共地下党员和抗日新闻工作者惨遭屠杀,喋血报坛!
1988年,临安县人民政府将《民族日报》社旧址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9年政府又拨出专项经费对旧址进行兑现征用,并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单位。1999年至2000年,临安市政府再次筹集经费30万元,依照“修旧如旧,维持原有格局”的原则,对濒危的旧址建筑进行全面修缮。2002年,市委、市政府开展全面的《民族日报》文献、史料实物的抢救性征集工作,在此基础上,市委宣传部召集各相关职能部门分解任务、明确措施,开展实质性的工作,从规划设计、评审,经费的筹措,资料的甄别、遴选,到附属设施的建设、展览设施的施工,于2004年9月24日,《民族日报》纪念馆落成开放,30日正式开馆,纪念馆占地473平方米,建筑面积350平方米。
纪念馆分前后两进,正大门厅上写有“《民族日报》社旧址”,门厅的左右两侧分别悬挂着《天目颂》、《在天目山上》两首歌曲。正大门的后面两侧分别挂着当年报社的工作机构、工作人员名单和《民族日报》概况介绍。走进大门,两边存放着当年印刷时用过的圆墨台和四开印刷机,正中间是前临安市委书记写的前言碑记。中间天井树有一组创办报刊工作情形群雕。后厅中央安放着《民族日报》创始人之一——王闻识烈士雕像。整个纪念馆的两侧墙壁上悬挂着当年工作人员的照片及简历,以及一些珍贵的史料。
信息来源:浙江省委党史和文献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