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宪法起草地旧址

五四宪法起草地旧址

五四宪法起草地旧址

宪法和杭州,有着非常深的缘分。

1953年12月28日至1954年3月14日,毛泽东主席率领宪法起草小组成员,在北山街84号大院30号楼度过了一个个不眠之夜,起草了宪法草案初稿,史称“西湖稿”,为1954年宪法的正式诞生奠定了重要基础。

30号楼建于20世纪30年代,是民国时期的别墅,总建筑面积756平方米。

201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以立法形式将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并规定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活动。

“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建设就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启动,是中央批准设立的纪念场馆,于2016年12月4日第三个“国家宪法日”正式建成开放。

2019年10月7日,五四宪法起草地旧址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走红色教育路线,顾典律所参观五四宪法起草旧址地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杭州市律师行业纷纷开展“打卡接力红色教育基地”。浙江顾典律师事务所积极响应杭州律协推出的“打卡接力红色教育基地攻略”,一起追溯“红色”血脉,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全体成员来到五四宪法起草旧址,一起感受毛泽东主席当年拟定宪法的风采。

五四宪法起草地旧址”位于杭州市北山街84号院30号楼,这里是毛泽东主席率领宪法起草小组成员起草“五四宪法”的办公地。1953年12月27日至1954年3月14日,毛泽东率领宪法起草小组赴杭起草宪法。旧址是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五四宪法的起草地,是杭州地区纪念毛泽东的重要场所。作为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起草地,这里成了新中国制度建设的历史地标,在新中国法治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五四宪法起草地旧址虽然在西湖边,但是环境相对隐秘和安静,我们拾级而上,在曲径通幽处来到了宪法起草小组成员起草“五四宪法”的办公地,一起体会毛主席当年起草五四宪法的环境氛围。

走进序厅,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的雕像就在正中间庄严而坐,他正慈详地阅读书目。这尊毛主席的雕像是用44吨的汉白玉雕刻而成。百年初心,法治护航。全体顾典人与毛泽东主席合影留念,铭记历史,铭记五四精神。

“五四宪法”起草地旧址作为新中国第一部宪法起草地,是新中国制度建设的历史地标。“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填补了中国宪法纪念设施的空白,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新征途上具有特殊的意义,本次活动也让我们对五四宪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旅程短暂,但五四精神永存。顾典所全体成员在宪法宣誓墙合影留念,给本次活动画下圆满的句号。

西子湖畔起草“五四宪法” 照亮新中国依法治国之路

1953年12月至1954年3月间,毛泽东在杭州起草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

“五四宪法”起草地旧址

杭州西子湖畔北山街84号大院30号楼,静静地坐落着由一幢平房和一幢二层小楼组成的历史建筑。这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五四宪法”)的起草地。

1953年12月28日至1954年3月14日,毛泽东主席率领宪法起草小组在杭州历时77天,起草了新中国第一部宪法草案初稿,为1954年宪法的正式诞生奠定了重要基础。

2014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战略部署,开启了中国法治新时代。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在西湖边起草的“五四宪法”,将永载中国史册。

西子湖畔,做立国安邦之大事

1953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主席60周岁生日。这一天,他是在火车上度过的。

他的专列1953年12月24日离开北京,经南京、过上海,于28日零点抵达杭州,一直到1954年3月17日夜才回到北京。这是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主席首次来浙江杭州,也是住得最久的一次。

这是一次身负重任的南下——主持起草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来杭列车上,他曾对随行人员说:“治国,须有一部大法。我们这次去杭州,就是为了能集中精力做好这件立国安邦的大事。”

北山街84号大院30号楼,毛泽东主席率领宪法起草小组成员在这里度过了77个日夜,阅读、钻研了中外各类宪法,包括1913年天坛宪法草案、1936年苏联宪法、1946年中华民国宪法、法国1946年宪法等。往往一干就是一个通宵,起草了宪法草案初稿(史称“西湖稿”)。

宪法起草小组先后拿出了初稿、二读稿、三读稿。经杭州、北京两地人员分头讨论并修改后,1954年3月上旬又完成了四读稿。接着,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扩大会议,讨论并通过了四读稿。宪法起草小组在杭州的工作圆满结束。

立宪是一个过程。“五四宪法”是“开门立法”“开门立宪”的经典之作。

1954年6月14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并予以公布,交付全民讨论。从初稿的提出,到最终的通过,全国上下讨论持续多月,参与人数高达1.5亿,占当时全国人口的四分之一,各方提出的意见共有118万多条,公众参与热情空前。根据这场全国大讨论中提出的意见,宪法起草委员会又对宪法草案做了多次磋商和修改。

1954年9月20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全票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由此诞生。

开启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建设新纪元

毛泽东指出:“用宪法这样一个根本大法的形式,把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原则固定下来,使全国人民有一条清楚的轨道,使全国人民感到有一条清楚的明确的和正确的道路可走,就可以提高全国人民的积极性。”

“五四宪法”是新中国第一部宪法,它总结了100多年以来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历史经验,反映了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根本要求和广大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共同愿望,规定了中国过渡时期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宣布了国家过渡时期的总任务。

这是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使中国人民的基本人权在新中国第一次获得了宪法的保障,“人民”二字重千钧。

中共杭州市委党史研究室(市志办)研究员曹正法表示:“‘五四宪法’作为党执政后制定的第一部宪法,不仅为新中国建立后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各项制度的建立提供了法律基础,更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法律基石,是党领导人民进行依法治国历史进程中的一座历史丰碑。”

“依法治国”是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的主题词。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已成今日之共识。

12月4日被设立为“国家宪法日”。历史明晰地告诉未来,只有真正落实依法治国、依宪治国,才有真正的立国安邦、国泰民安。

讲好中国宪法故事,让法治精神深入人心

2016年12月4日,这幢宪法起草小组当年工作的小楼,被设立为全国第一家以宪法为主题的陈列馆——“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填补了我国宪法主题纪念馆的空白。馆内的一件件文物、一张张图片,让那些关于新中国首部宪法的红色记忆被重新唤醒,鲜活如新。

开馆仪式上,宣读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了“五四宪法”。设立“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对开展宪法宣传教育、增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意识、推动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具有重要意义。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任务。“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努力为普及宪法知识、增强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推动宪法实施作出贡献。

2017年12月4日,“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栖霞岭馆区正式开放,成为宣教现行宪法的重要平台。北山街和栖霞岭两个馆区一起,生动展现了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的光辉历史,讲述了中国宪法故事,弘扬了依法治国方略。

“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副馆长王永翔介绍,陈列馆积极搭建宪法宣誓和宣讲“两个平台”,从2018年起,陈列馆定期举办“法治大讲堂”“宪法微课堂”,注重讲学互动,弘扬宪法精神。同时,积极拓展线上阵地,探索“智慧陈列馆”建设,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开辟“法治大讲堂”直播云课堂和云观展,打造24小时不闭馆的线上宪法宣传教育阵地。

历史资料来源

中共杭州市委党史研究室(杭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

出发吧!带上这份安徽“红色地图”一起来打卡! | 第五站:蚌埠渡江战役总前委孙家圩子旧址

放暑假啦!!!

带孩子来一场说走就走的“红色之旅”吧~

打卡安徽的红色旅游景点

一起追忆峥嵘岁月

感受红色力量!

第五站

渡江战役总前委孙家圩子旧址

地址蚌埠蚌山区燕山乡孙家圩子村

渡江战役总前委孙家圩子旧址,1998年被市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被安徽省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从2004年开始,对旧址进行保护维修,到2008年底初步建成旧址纪念馆并免费对外开放。旧址纪念馆占地20.4亩,展览面积约1100平方米。纪念馆分为旧址区和陈列展览区,旧址区布有邓小平旧居、陈毅旧居、张震旧居、司令部会议室和大食堂,复原和再现了领导人在孙家圩子工作及生活的场景与风貌,很好地展现老一辈革命家的风采;陈列厅分为五个部分:将星耀珠城、淮畔定方略、决胜千里外、利剑向江南、送军过长江,分别对几大机构在孙家圩子的活动和蚌埠人民支援渡江作战进行了丰富而系统地展示。陈列内容主要包括各类实物、历史图片、美术作品以及图表、模型和场景等,全景式地展现了与渡江战役相关的恢弘壮阔的历史。

六十年前,淮海战役的胜利,使蚌埠得到解放。渡江战役总前委,华东第三野战军机关于1949年3月22日移驻蚌埠市南郊孙家圩子,并与华东局、华东军区前方机关会聚,全面部署渡江战役,留下了今天在这里的驻地。 总前委由刘伯承、邓小平、粟裕、谭震林、陈毅组成,曾到过这里的领导人还有:饶漱石、张鼎丞、曾山、舒同、张震、唐亮、钟期光、刘瑞龙、王建安、谭启龙、陈士榘、宋时轮以及张爱萍、宋任穷、陈丕显、曾希圣等。这里一时群英荟萃,并一度成为渡江的军事指挥中心,和华东地区的政治决策中心。在这里制定的渡江战役作战方案,为夺取全中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孙家圩子以渡江战役的方略诞生地为标志,和总前委一起留名史册。

1949年元旦前后,解放战争中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以人民解放军的胜利而结束。为了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粉碎美国和国民党划江分治的阴谋,党中央适时提出“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口号,并决定成立渡江战役总前委,全面负责指挥渡江战役。

经中央批准,渡江战役总前委由邓小平、刘伯承、陈毅、粟裕、谭震林五人组成,邓小平为总前委书记。

1949年3月22日,邓小平、陈毅、谭震林等率渡江战役总前委、华东局、华东军区前方机关和三野司令部由徐州进驻到蚌埠东南的孙家圩子村。

1949年3月下旬,粟裕停止疗养,由济南经徐州返回三野指挥机关。此时,三野指挥机关已与华东局、总前委一起南下,进驻蚌埠东南的孙家圩子。1949年3月28日早晨,粟裕到达孙家圩子,当天下午就听取了张震参谋长的汇报,进一步研究渡江作战方案。他们分析渡江作战准备情况和客观条件,认为在我军占有绝对优势的条件下,在100多公里战线上实行宽正面渡江作战,敌人防线空隙甚大,兵力强弱不等,防不胜防,我军一处成功,其他各处即可继续生效。只要准备更充分,组织得更好,对各种意外情况有应付办法,则渡江成功是有保证的。渡江成功以后,力求苏南和皖南两方面迅速东西对进,打通联系,集结兵力,形成对南京的包围,对沪杭及赣东警戒,先争取解决南京问题,再逐步解决沪杭问题。决定将主渡方向选择在江阴扬中地段,以求迅速截断京沪交通,切断南京周围之敌退路。总前委与华东局决定,三野前委继续由粟裕主持,并率领三野指挥机关按原计划东移苏中泰州地区,统一指挥三野全部渡江作战。3月30日,以三野前委名义将三野渡江作战准备情况和作战部署上报中央军委并二野,同时发出《第三野战军京沪杭战役作战命令》(京字第2号)。

1949年3月31日,总前委制定了《京沪杭战役实施纲要》,决定于4月15日全线渡江作战,整个战役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达成渡江,实行战役展开;第二阶段达成割裂包围敌人之任务,并确实控制浙赣线一段,断敌退路;第三阶段分别歼灭包围之敌,完成全战役。第一阶段作战,分为三个突击集团,东路突击集团由三野第八、第十两个兵团组成,中路突击集团由三野第七、第九两个兵团组成,西路突击集团由二野3个兵团组成。东、中两路(4个兵团)统归粟裕、张震指挥。两路之具体作战部署,第七、第九两兵团之东进路线,均由三野首长以详细命令规定之。《纲要》强调指出,无论敌人采取何种处置,情况发生何种变化,中、东两路主力必须实行东西对进,力求迅速会合,达成割裂包围敌人之目的,“此着实为全战役之关键”。这个《纲要》于4月1日上报中央军委并告刘伯承、张际春、李达。4月3日,中央军委复电“同意《京沪杭战役实施纲要》”。

1949年3月22日—4月5日,邓小平、陈毅、谭震林、粟裕、张震、张爱萍等革命先辈率渡江战役总前委、中共中央华东局、华东军区、三野等四大机构进驻孙家圩子,对渡江战役进行了精心的部署。

1949年3月经过慎重考虑和反复比较,总前委接受了时任皖北区党委书记曾希圣的建议,1949年4月初邓小平和陈毅率领总前委机关转移到合肥以南的瑶岗村主持全局,刘伯承主持二野前委指挥西集团作战,粟裕主持三野前委并直接指挥东集团作战,谭震林指挥中集团作战。

这个火热的夏天

让我们一起去打卡红色地图

共赴一场“红色之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