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阳县烈士陵园

灌阳县烈士陵园

灌阳县烈士陵园灌阳县革命烈士陵园位于县城中心,占地面积15亩,修建于解放初期,是我县一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属县级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灌阳有着光荣的革命斗争历史,在第二次革命战争中、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建国时期等历次革命运动中,无数革命先烈为民族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壮烈牺牲,留下了光辉业绩。特别是红军三次经过灌阳,数千红军英烈长眠在灌阳这块土地上。据调查统计,烈士纪念碑共收录革命烈士1553名,其中红军烈士1406名,土地革命战争时期2名,抗日战争时期6名,解放战争时期92名,社会主义建设时期47名,这些革命先烈永远值得我们尊重和怀念。

信息来源:灌阳县人民政府网

李松陪烈士魂归故里 骨灰在开阳县烈士陵园安葬

兴仁县新闻中心记者 罗玉时 报道)青山肃穆侧耳听、江河挥泪送英雄。11月15日下午,李松陪烈士骨灰在开阳县烈士陵园安葬。贵州公安厅禁毒总队政委王晓东开阳县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刘文筑,开阳县副县长张勇,兴仁县人民政府副县长黄勇参加仪式。

当天,黔西南州公安局、兴仁县人民政府、兴仁县公安局、开阳县四大家分管联系领导和双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李松陪烈士亲属朋友,及社会各界人士近千人迎接李松陪烈士魂归故土,并在开阳县烈士陵园送英雄最后一程。

李松陪烈士生前系兴仁县公安局禁毒大队民警。自2014年3月调至兴仁县公安局禁毒大队工作到牺牲,短短一年零两个月时间,先后侦破重特大毒品案件40余起,缴获各类毒品5000余克,抓获犯罪嫌疑人60余人。2015年4月28日下午,在抓捕犯罪嫌疑人过程中李松陪不幸受伤,经抢救无效,光荣牺牲。2016年6月被公安部授予二级英雄模范,2016年12月被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烈士。

仪式上,王晓东在讲话中表示,李松陪同志参加公安工作以来,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时刻牢记人民警察职责使命,勤奋钻研公安业务知识,忠于职守、对党忠诚、任劳任怨、默默奉献,努力提高破案能力,为保障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做出了突出贡献。他用生命践行了使命,不愧为人民警察的优秀战士,不愧为人民的子弟兵,不愧为我们学习的时代楷模。他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甘于奉献、不畏牺牲的崇高精神和优良品质,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铭记。

黄勇介绍了李松陪英雄事迹。

刘文筑代表开阳县委政府,对李松陪烈士表示沉重哀悼,对烈士家属表示慰问。要求开阳县各级党委和政府广泛宣传李松陪烈士的先进事迹,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以李松陪同志为榜样,立足本职岗位,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要多关心、关怀李松陪烈士家属,积极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在全社会营造崇尚英雄、敬重英烈、关爱烈属的良好氛围。

来源:贵州掌上兴仁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

红色云讲解 | 走进灌云县烈士陵园

点上面”

大兴沟战斗

七烈士

(来源:灌云县烈士陵园

连云港红色地名故事⑮|灌南县烈士陵园

每个地名的背后都有一个故事

一个红色地名

记录着前人奋斗的历史

回响着后人拼搏的呐喊

连云港民政》现推出《连云港红色地名故事》栏目

让我们一起

聆听连云港的红色地名故事

追寻镌刻在这些地名里的红色印记

灌南县烈士陵园,由灌南人民革命纪念馆、革命烈士纪念塔、解放新安镇纪念冢及烈士纪念亭和烈士碑林组成。

灌南人民革命纪念馆,2005年6月筹建,2006年4月建成布展开放。南门中轴线把占地面积1500余平方米的烈士陵园一分为二,革命烈士纪念塔坐落正中,后面是一条小河。纪念塔的四周用梧桐树围成一个廊道,构成一个大大的“回”字,寓意英灵回归,也方便前来瞻仰的人们出行。通过后面小河上的拱桥,右后侧(东北方)为吴书烈士纪念亭,左后侧(西北方)为汤署红烈士纪念亭,河的北边与革命烈士纪念塔在同一中轴线上的便是解放新安镇烈士冢,通过烈士冢左边的曲桥凉亭,穿过明塘可到达灌南人民革命纪念馆,烈士冢右边是灌南人民革命烈士碑林。

灌南人民革命纪念馆,建筑面积860平方米,设9个展厅,陈列着各种珍贵图片资料2800多份、实物318件,一张张图片,一件件实物把你的思绪带回1928年至1949年灌南人民革命斗争的烽火岁月,浴血奋战的那个革命年代。如同一幅壮丽画卷和铭刻着灌南县为革命事业英勇献身的1208名烈士的英名,以及灌南人民革命的杰出代表惠浴字、周惠、芮杏文等老前辈的革命生涯和光辉业绩。

雄伟高大的灌南县人民革命烈士纪念塔,像一尊巨人屹立在灌河大地,它是1208名灌河儿女献身革命事业的化身,叙说着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和必胜的人民革命信念。

大拐圩保卫战便是其中之一。今灌南县李集镇拐圩村,抗日战争时期是淮海区灌云县一区李集乡的一个自然村,地处敌我边界,是淮海抗日根据地的东北大门。1942年5月上旬,灌一区区委获悉“日寇从新浦、涟水等地抽调兵力,在新安镇、武障河据点集中”的情报,立即引起了重视。在5月9日区委召开的区乡干部紧急会议上,区长汤承裕、教导员何春台分析说:“敌人这次可能是冲着我们来的,他们人多武器好,不管他们矛头指向哪里,我们都必须做好战斗准备,准备打大仗,打恶仗。”为对付来犯的敌人,乡村领导发动群众,在村的四角修了8个地堡,地堡与地堡之间又修了圩棚,并将80多名自卫队员、40多支步枪、21支“土大龙”分配在圩东门、东南角、东北角等几个重点防守地段。5月11日深夜,日伪军果然从新安镇、武障河据点蝗虫般地向大拐圩扑来。12日拂晓,据可靠情报,这次来犯的日寇共有600多人,拥有山炮1门、八二炮1l门、小钢炮6门、轻重机枪56挺;并从大伊山据点调来伪军两个连和驻守王马庄的伪军周法乾部两个连,共1000多人。敌人的枪响后,拐圩民兵狙击手当即进行了还击,日寇被当场打死2人、打伤3人。当群众听说小鬼子已来到了家门口,国恨家仇涌上心头。5月13日清晨,日伪军在猛烈的炮火掩护下,向大拐圩发动了疯狂进攻,都被英勇顽强的民兵打退……15日清晨,日伪军集中所有的重武器,再度向拐圩民兵自卫队坚守的阵地狂轰滥炸。霎时,大地抖动,浓烟滚滚。在敌人猛烈的炮火下,东南的圩房被炸塌,圩门口用以隐蔽的墙头被轰倒;农会会长陆思桂、自卫队员孙文义、张耀宣相继受伤,自卫队员孟庆桃中炮牺牲。15日上午,正当自卫队子弹快打光时,滨海大队的两个连和区民兵基干分队、新四军三师十旅二十九团赶来增援。至夜间,新四军二十九团指战员在炮火掩护下,迅速接近敌人,展开了短兵相接的肉搏战。抗日军民经过三天三夜前赴后继的浴血奋战,共俘敌200多人、打死(伤)180多人,缴获轻重机枪5挺、长短枪160多支;抗日军民伤亡60多人。这一战,在苏北抗战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走过革命烈士纪念塔北边的拱形小桥,迎面便是解放新安镇烈士冢,在墓门护墙上镌刻有“解放新安镇烈士冢”几个字。在这个硕大的陵墓里安葬着1947年为解放新安镇浴血战场,英勇牺牲的300多名革命烈士遗骨。

1947年9月12日,为了策应陈、粟大军第三纵队开辟淮北地区的行动,华野指挥部决定第十一、十二纵队,向华中第六军分区境内的新安镇发动进攻。第十一纵的任务是攻克新安镇、武障河两据点,为主力西进打开缺口。

新安镇守敌的工事构筑与其它地方不一样,在新安镇大圩子里有核心据点;分散的暗堡火力可互相支援。所有工事都以条石和水泥砌成,牢不可破。

为了顺利攻克新安镇,华野指挥部决定用围点打援战术。战斗从10月16日晚9时开始,到10月18日凌晨2时结束,历时29个小时,共毙、伤、俘敌550余人,缴获迫击炮、六○炮各2门,掷弹筒5具,轻重机枪19挺,长短枪430枝,各种弹药4万余发,军马5匹和许多其他军用物资。授予九十二团九连“新安连”荣誉称号,九十一团班长王兴华被记特等功一次。

在吴书烈士纪念碑的后面,是排列整齐的527座清一色的中国大理石制成的卧式烈士墓,庄严而肃穆,偶有风来,墓两侧那翠绿的松柏在龙须兰草中轻摇枝干,仿佛在诉说着那曾经的壮烈。为褒扬革命烈士,弘扬烈士的英勇献身精神,安慰英魂。自2009年起实施“慰烈工程”以来,不断对全县散葬烈士墓进行集中安葬。灌南县三口镇大港村四组年过八旬的革命烈士邱业清的后代邱方宇老人在迁墓时激动地说:“‘慰烈工程’好啊,党和政府能够想到集中安葬散葬的烈士,真正让我们烈士后代感到无比的光荣。”

:

连云港红色地名故事①|连云港市革命纪念馆

连云港红色地名故事②|青口十八勇士纪念馆

连云港红色地名故事③|抗日山烈士陵园

连云港红色地名故事④|小沙东海

连云港红色地名故事⑤|安峰山烈士陵园

连云港红色地名故事⑥|苏鲁交通线白石岭交通站

连云港红色地名故事⑦|开山岛

连云港红色地名故事⑧|海曙

连云港红色地名故事⑨|苏光故居

连云港红色地名故事⑩|刘少奇旧居和符竹庭将军殉国纪念处

连云港红色地名故事⑪|吕祥璧烈士纪念馆

连云港红色地名故事⑫|磨山烈士陵园

连云港红色地名故事⑬|灌云县烈士陵园

连云港红色地名故事⑭|大兴沟烈士陵园

拟稿:曾庆礼 焦伟华 潘法如

审核:李 强

发布:张梦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