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士巷民居群

达士巷民居群

达士巷民居群

达士巷20号民居现存砖雕门楼一座,住宅已改建。达士巷22号,前为砖雕门楼,后为五进住宅。第一进为三开间门厅,门厅北为一天井与第二进三间两厢住宅相连,第三进为三间两厢住宅,第四、第五进为对合式三间两厢住宅。该建筑群总计五进,除门厅三间改造为住房,其余建筑结构均保存较好。天井相连,麻石铺地未改变,木槅扇、门窗基本保留。为清末民国初典型民居。达士巷22号,前为砖雕门楼,全为四进住宅。进门第一进为三间门厅,中间一天井与第二进三间两厢住宅相连。第三、四进为对合式三间两厢住宅。天井为青石铺地,堂屋间青砖基本保留。木槅扇、门窗基本保留。该建筑为清末民国初典型民居。

中华民居•画中民居 ‖ 福州城里的三坊七巷

福州,建城两千二百余年,自唐朝起一直是东南沿海重镇。老福州城方圆千里,整体布局气势磅礴,城内建筑精致考究。遗憾的是,自鸦片战争以来,福州城屡遭战火,城中建筑大多已遭损毁,只在现市中心还留有一小片古老街巷,在讲述着唐宋的风、明清的月,让人得以一窥当年的繁华。这个地方就是福州城里有名的“三坊七巷”。

《书香门庭》

画家:林容生

1958年生,福建省福州市人,1982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美术系,现为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专职画家,福建师范大学闽江学者”讲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画学会理事。

《巷弄生机》

福州城里的三坊七巷肇始于晋代,形成于唐五代时期,发展于宋元时期,至明清时期达到鼎盛,现在基本保留了完整格局。“坊”是南方的叫法,指的是成片的民居;“巷”则是指民居之间的道路,多用石板铺成。三坊七巷正是由三个坊、七条巷和一条中轴街道组成的一片传统街区。它是中国传统里坊制及坊巷制的延续,也是我国古代城市坊巷制格局的珍贵实物遗存,被誉为“里坊制度活化石”。

《花开墙头》

三坊七巷南起安泰河,北至杨桥路(原杨桥巷),东至八一七路(南大街),西抵仓前河(今安泰河)。它以南后街为主轴线贯穿南北。街西侧有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等“三坊”,东侧有杨桥巷(路)、郎官巷、塔巷、黄巷、安民巷、宫巷、吉庇巷等“七巷”,坊巷间又有曲折通幽的弄、巷勾连,形成鱼骨状传统坊巷格局。另外,巷内还有始建于唐代的七座古石桥。它们历经朝代更迭,依然保存完好。只是桥头雕刻莲花狮子图案,早已被岁月磨去了棱角,显出几分沧桑模样。桥上留下的深深的车辙,也在无言地诉说着昔日的繁华。

《小巷深深》

行走在三坊七巷间,眼前闪过的都是千百年前的光景。高门显宦的府邸多面朝街市,门口常立有一对石狮子,彰显出官宦人家的气派。背街的小巷里,高高的树荫下是一扇扇紧闭的漆黑大门、斑驳的院墙,一切都显得那么宁静安详。“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这里面有太多的故事值得探寻。通过了解才知,正是从这深街小巷中走出了“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林则徐,翻译《天演论》、提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理论的严复,“中国船政之父”沈葆桢,著名诗人、女建筑学家林徽因,“戊戌六君子”之一林旭等。原来,这里曾诞生过如此多的精英豪杰。

《寻常巷陌》

东侧宫巷里的林氏旧居曾是林则徐次子林聪彝的居所,也是当时福州城里最大的豪宅。宅院门开三面,主座四进,每一进都有回廊与花厅、园林相连。府内回廊、花厅装饰华美,非常注重细节的雕琢。只看那檐下的悬钟上雕刻着的精致的“佛手”图案,便可见一斑。宅内园林很大,里面花木葱翠,假山耸立,曲水流觞。这里所用的假山石多为海蚀石,是标准的“瘦、皱、漏、透”型美石。园内五步一桥,十步一亭,移步换景,令人流连忘返。停步在小桥上小憩,更可观水中鱼儿嬉戏,甚是惬意。水塘里的水都是活水,经暗河与福州内河相通,并最终流入闽江。

《朱门白墙》

在南北街与杨柳巷的交会处,坐落着一座粉墙黛瓦的三进院落。那是“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林觉民的故居。朱门灰瓦,翠竹掩映,院内的一切陈设照旧。林觉民的半身塑像伫立在故居内,目光直视着远方。厅堂内陈设的是他的《与妻书》(手稿影印版):“意映卿卿如晤: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吾作此书,泪珠和笔墨齐下,不能竟书而欲搁笔,又恐汝不察吾衷,谓吾忍舍汝而死,谓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故遂忍悲为汝言之……”在民族大义面前,他毅然选择了牺牲自我。那一行行带血的字句,令人不忍卒读。

《绿荫深巷》

衣锦坊里孙氏宅院中有一座大戏台,据说是当时福州城里最大的戏台。戏台高筑,三面邻水,营造出极佳的艺术氛围。作为“福州城里最大的戏台”,其建筑工艺当属上乘。戏台为九脊歇山顶建筑,四柱单开间。墙头和屋脊都镶有灰塑花边,翘角上悬挂有镂空的“角鱼”,檐下夹角施雕花“弓梁”、垂柱,可谓精雕细琢、精美绝伦。戏台对面坐落着一栋二层小楼,是专供宾客听戏的场所。遥想当年,宾客们在小楼内一边品茶谈天,一边聆听隔水传来的丝竹笙歌,是多么惬意。

《古厝幽然》

走遍三坊七巷后发现,其中保留下来的大多是明清时期建筑,唯有少数巷道中仍保留有唐宋甚至唐宋以前的建筑遗迹。抬头仰望,明晃晃的日光照在雪白的封火墙上,一排排青旗在空中迎风飞扬……时光好似已在这里静止,这里的一切显得那么安详。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拂去岁月的轻尘,聆听它们深长的絮语:寻常巷陌,百姓人家,时不时传来欢声笑语,演绎着人间的美好;布衣青衫,羽扇纶巾,谈笑间,或力挽狂澜或取义成仁……那些故事,早已化成一缕清音留在人间。

《小巷绿影》

撰文/松雪

绘图/林容生

责编/方千春

本文选载自《中华民居》杂志NO.174期。欢迎转发,转发请在文章开头显眼处注明中华民居公众号名称。

天水胡氏古民居——全国罕见的明代民居古建筑宅院群

天水胡氏古民居(俗称南北宅子),位于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民主西路,西边毗邻文庙,是天水市现存的明代民居建筑的杰出代表之一,也是我国西北地区唯一现存的明代品官府第。

民居由南宅子和北宅子两处隔街相望的古建筑群组成。南宅子始建于明万历三十六年(公元1608年),北宅子建于万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距今分别已有395年和388年的历史。两处古宅的建筑布局、结构形制、屋顶脊饰、砖木雕刻等等都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

南宅子和北宅子的创建人是胡来缙和胡忻,父子二人都是明代的名臣,邑人誉为“父子乡贤”。胡氏民居由于是胡来缙、胡忻父子的私宅,所以其形制基本按中国传统民宅的四合院形式构建。

四合院是从正房围绕中间庭院而形成平面布局的传统住宅。且四面房屋相连,走廊相通,即使雨天亦可免雨淋之苦。中国四合院以北京清代和民国初年四合院为代表,而胡氏民居虽为四合院,却以其西北地区特有的构建方式不同于北京四合院

北京四合院无论正房或厢房均为马鞍架结构,而胡氏民居除正房与倒座为马鞍架结构外,厢房则采用俗称一坡水的天水民居构建方式,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前后两进四合院的正屋自明万历朝建成之后,未进行过大的翻修,至今依然保持着400年前的原貌,这在全国范围内也是极为罕见的。

梁思诚先生说,“中国古民居欲求三四百年以上之住宅,殆无存者。”但因为西北地区的干燥气候,使得天水这些砖木结构的古民居得到了很好的保存,所以愈发显得珍贵。著名文物、古建筑专家罗哲文先生称它“是甘肃省唯一的也是全国罕见的具有典型明代建筑风格的古民居建筑宅院群”。

甘肃省文物局(1998)14号文件对天水古民居的评价是:“天水古民居是保存至今不可多得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天水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1年6月25日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与麦积山石窟、大地湾遗址、伏羲庙、兴国寺、大像山、水帘洞石窟等其它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同构成了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文化载体。

胡氏民居其科学、历史、艺术价值在甘肃省是唯一的,全国也罕见,为研究天水的历史沿革、民俗风情提供了珍贵、丰富的历史资料,既是天水民俗博物馆,又是天水古民居建筑文化的博物馆,也是甘肃省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民俗文化旅游场所。

古建家园--古建中国以线上+线下模式,建筑+互联网+文化,传承与发扬建筑文化,把传统优良文化植入到建筑材料中,让建筑从源头上有文化,将中华上下五千年文化的精髓与现代科学技术古今结合、中西融合,应用于现代建筑行业,倡导将优良的传统文化走入大众的衣食住行。古建、建筑行业相关原创内容,欢迎大家踊跃投稿(私信)。

小巷不在深大道何须远,海口达士巷于岁月中见证琼州“士气”

古街古巷是一座城市文明的载体

一座城市的“魂”之所系

达士巷。记者邵阳

海口府城有着上千年的历史文化底蕴,至今仍然留存着诸多古街古巷,而藏于其间的城中巷道——达士巷,尽览岁月,见证海南的繁华与变迁;历经沧桑,纵观海南的文化与过往。日前,记者来到这里,领略古巷风情,感悟人文精神。

古朴的巷道。记者邵阳 摄

藏于闹市中 古巷存韵味

府城以“七井八巷十三街”著称,达士巷为其中一巷。始建于明代的达士巷位于府城西门外,东起马鞍街,西至朱云路,全长约215米,宽约2.8米。许多名流乡绅、贤士鸿儒在此建宅置第、兴修宗祠,形成了以诗礼传家、崇德尚学的良好民风,因而得名达士巷。巷内多处古迹入选海南省级、海口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通过文化保护、传承与发展,让流传着传说和镌刻着时光的沧桑古巷焕发勃勃生机。

达士巷牌坊背面。记者邵阳 摄

在车水马龙的朱云路上、琼山区第二小学对面,矗立着一座古朴的牌坊,此处正是达士巷的一侧入口。牌坊的右半部分被周边绿树枝叶遮挡,如果不是很了解这个巷子,或特意找寻,也许人们不会留意到它的存在。牌坊正面上方写了“达士巷”3个字,左右写有对联:小巷不在深,此地有二皇三圣四姓贤士;大道何须远,读书乃百世千门一脉宗风。牌坊的背面的对联则写着:达贤业绩留名巷,士气新风耀古城。这几副对联概括了达士巷的历史文化和人文精神。

达士巷。记者邵阳 摄

穿过仿古牌坊,便置身于达士巷中。这是府城唯一保留下来的明清青石板路,路面用雕琢工整的长方形石块横直铺设,两旁依次分布着古井旧庙和名人故居。沿着石板路,映入眼帘的除了有复古墙砖雕砌而成的临巷外墙面,还有林立的商铺和高层建筑,使人直观感受到古朴与现代在达士巷的激烈“碰撞”,既不失古巷韵味,又富有时代风貌。

达士巷里的裁缝店。记者邵阳 摄

明清古巷今犹在 繁华褪尽是古朴

说到达士巷,不得不谈曾在此处居住过的贤士,以及保存至今的文物古迹。据有关资料记载,明代有“岭南巨儒”钟芳、钟芳之子钟允谦、海瑞之师郑廷鹄,清代有“孝友蜚声”的郑存礼、得博学良吏之称的郑镇、岭南才子王承烈、以孝廉闻名的杨题青、海南文化先达王国宪等人在此出生或择居此地。幽幽小巷内至今保存了郑存礼故居、王国宪故居、钟芳井、达士巷古道、古庙等文物古迹。因此,坊间称达士巷为“海南明清第一巷”。

海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郑存礼故居”。记者邵阳 摄

“郑存礼故居”是达士巷现存规模最大的清代民居建筑,吸引全国各地历史爱好者前来探访。在一片现代建筑群的映衬下,这座低矮的瓦片民宅格外显眼,门外有两个石牌,刻着“郑存礼故居”。大门两旁挂着灯笼,外墙古朴,滴水瓦当雕花精美,而屋顶的瓦片布满青苔。院内有居民不时来回走动,使得已有数百年历史的民宅充满了生活气息,让人眼前不禁浮现这座宅子往日热闹的生活景象。

百年老井——钟芳井。记者邵阳 摄

走出“郑存礼故居”后继续前行,在分岔路口处向左拐,一口百年古井便出现在眼前,这就是钟芳井,井边立碑“康慧泉龙神社”。钟芳井因纪念明代“岭南巨儒”钟芳而得名。钟芳生于崖州,明正德三年(1508年)殿试赐二甲进士第三名,选为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官至国子监祭酒、南京兵部侍郎等,嘉靖十三年(1534年)辞官还乡,迁居于府城达士巷。钟芳才华出众,学识渊博,为官清廉,被认为是上接丘浚下启海瑞的“南溟奇才”。

钟芳井井沿被磨出槽沟。记者李万内 摄

钟芳井深9.6米,井圈由整块石头雕刻而成,井沿被井绳磨出75条槽沟,一道道沟痕见证了岁月的沧桑和历史的变迁。据记载,明清以来,达士巷人才辈出,文风鼎盛,邑人认为这与井有关:此井之水,有涤烦邪,助文思之功,故周围百姓倍加珍惜。

历经岁月洗礼 依然香火鼎盛

午后,在经历了一场雨的洗礼后,达士巷的青石板路湿漉漉,几洼浅浅的积水倒映着古朴民宅的倩影,为巷子增添了几分韵味。记者在巷子里慢行,不时驻足,欣赏这里的一草一木、一屋一石。可以看到,达士巷内大部分瓦房民宅均经过修缮,但布满青苔的瓦顶和墙面掩饰不住时间留下的印痕。走着走着,记者的目光被不远处的红墙吸引,走近一看,原来是庙宇。

达士巷。记者邵阳 摄

达士巷的古庙,历经百年仍香火不衰。从马鞍街向西步入达士巷,进巷口后不到10米,便能先后看到三圣庙、马皇康皇庙两座威严的庙宇紧密相连。

马皇康皇庙。记者邵阳 摄

据介绍,三圣庙原建于明清,后毁废,目前所留存的是1994年集资重修的三圣庙。紧挨着三圣庙的马皇康皇庙,庙门上刻有“马皇功德垂寰宇,康帝神恩保亿民”。据介绍,这里奉祀着两位神灵,一位是马皇,一位是康皇。马皇是民间供奉马的保护神,而康皇是纪念力抗金人战死疆场的宋朝忠臣康保裔。上个世纪50年代,康皇庙遭台风吹毁,后重修时移建到马皇庙。每逢祭祀,庙里香火缭绕,热闹非凡。此外,马皇康皇庙内建有云露社区活动中心,是居民的休闲场所。

放学后,小朋友在达士巷内结伴而行。记者邵阳 摄

达士巷内的居民。记者邵阳 摄

记者走出达士巷时,正值琼山区第二小学学生放学。小朋友们三五成群,或并肩而行,或追逐打闹。幽深古扑的巷道不仅承载着岁月的光影,也留下了许多忙碌的身影和匆匆的脚步。随着时光变迁,如今的达士巷繁华褪尽,它静静地隐藏在喧闹的城市中,从容地“行走”在岁月的风尘里,看时光往复、日出日落。

来源:海口网

记者:李万内、邵阳

编辑:林文翎(见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