峻极宫

峻极宫

峻极宫位于登封市区北嵩山太室山玉柱峰南麓之下,北依玉柱峰,南临老君洞,东临逍遥谷,西临法王寺。据《登封县志》、《嵩山志》等文献记载:峻极宫,俗称“石船”是嵩山著名的道教宫观,因宫东侧有一具石形状如船而得名,宫后有一巨石,裂为三块,常有云雾缭绕,故曰“云城石”。峻极宫创建于何时不详,清代后期至今均有增修,现为两进院落,有三佛殿、峻极宫等七座建筑,房屋二十三间,面积约一千多平方米。峻极宫现存的两进院落建筑,反映了清代后期至民国年间道教建筑的特色,它对于研究这一时期的道教建筑形式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作为道教场所,对研究当地民间的宗教信仰习俗、宗教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渊源具有重要的价值。

第二批郑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信息来源:郑州市文物局

宫殿的终极探索:一口气看尽故宫建筑

本 文 约 6481 字

阅 读 需 要

16 min

今年是故宫600岁的生日

在数千年漫长的演变中

宫殿建筑是如何一步步

变成如今的国家名片呢?

01

故宫是怎么设计的?

《周礼·考工记》有载:

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

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

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

宫殿建筑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

基本遵循这一规制,但又因地做出变化

逐渐衍生出更多的设计理念

前朝后寝

朝就是朝堂,寝就是寝居

前朝后寝则规定了

帝王举行朝会的建筑在前

帝后起居生活的建筑在后

模型制作:陈三岁、鱼艳天

顶部四条脊各有铜龙,仿若空中遨游

内部供奉众多藏传佛教造像及金刚坛城

雨花摄影@刘雷

04

故宫有什么亲戚

沈阳故宫

沈阳故宫是清代入关前的宫殿

后金天命十年(1625)初建,称盛京宫阙

天聪十年(1636)后金改国号为清的大典在此举行

清顺治元年(1644)顺治在此登极

入关后,改称其为奉天行宫

沈阳故宫· 崇政殿 摄影@遗介君

沈阳故宫在建筑布局延续了传统宫殿建筑布局

彩画雕刻等装饰方面展示了浓烈的东北风情

表现多民族宫殿建筑文化特点

2004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颐和园宫殿群

颐和园建成后,除作为游乐之地外

也是故宫以外的宫殿建筑群之一

颐和园中除了园林,也有宫殿建筑群

东宫门内以仁寿殿为主的建筑

晚清时期成为颐和园内的政治中心

慈禧、光绪多此在此召见群臣

处理朝政、接待外国使臣

颐和园 · 仁寿殿 摄影@肖禹安

这一片建筑群布局对称

但却是封闭的院落

华丽的装修陈设显示出宫廷气派

但屋顶多用灰瓦卷棚顶,院中的花木假山

暗示人们这里处于园林山水之中

1998年11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避暑山庄宫殿群

避暑山庄建在河北承德北郊

是清代离宫别苑

清康煕年间初建

乾隆时期扩建成如今规模

承德避暑山庄 澹泊敬诚殿

摄影@ 微博主:By_洛卡奇_Lookaqi

山庄南侧是居住朝会用的宫殿建筑群

正殿是澹泊敬诚殿

其他也有朝房、乐亭寝宫等诸多建筑

清代也在此接见各民族首领、王公大臣和外国使节

1994年12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参考资料

出版物:

1 宫殿考古通论 ,杨鸿勋 著;

2 解读故宫:一座宫殿的历史和建筑, 张加勉 著;

3 傅熹年建筑史论文集 1998;

4 中国建筑史,梁思成 著;

5 中国古代建筑史 刘敦桢 著;

6 中国建筑图解词典, 王其钧 著 ;

7 中國古建築二十講,楼庆西 著;

8 图说中国古典建筑,徐建融 著;

学术论文:

9 关于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群基址规模问题的探讨_王贵祥;

10 二里头遗址宫殿建筑基址初步研究_杜金鹏;

11 从帝都到天下_张腾辉;

12 夏商西周宫殿建筑文化研究_戴良燕;

13 龙山至二里头时代城邑研究_李丽娜;

14 试论中国早期宫城的形成及初步发展_庞小霞;

15 中国古代高台建筑的缘起_李海群;

16 中国早期建筑的发展与特征研究_岳岩敏;

17 秦汉时期的宫苑分布与特点_张霄;

18 汉代上林苑宫苑空间初探_郝思嘉;

19 唐长安大明宫丹凤门复原研究 _杨鸿勋;

20 唐代大明宫的布局研究_朱优恒;

21 北京故宫空间布局构思探源——论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美学精神_孟福霞;

22 紫禁城建筑设计探讨_茹競华;

23 北京故宫与沈阳故宫的对比_浅谈清朝皇家建筑的特点_张佳璐;

24 从故宫看中国古代宫殿建筑设计理念的共通性_孙韫;

25 清代宫殿建筑的文化社会学解析_陈莉;

26 沈阳故宫与北京故宫的外朝内廷外部空间特色_吕海平。

致谢与版权声明

1、 感谢微博主By_洛卡奇_Lookaqi、刘雷老师、李永涛老师等授权作品使用。

2、文中涉及摄影作品、绘画、动图均为作者原创,受版权保护。本文属授权后使用,如若作转载文章外其他用途,请联系遗介后台或联系作者本人。

其他用途未经授权,严禁使用!如经发现,遗介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及赔偿。

3、文中模型因资料无法完善,遗介保证科普内容严谨的基础上,允许了与现实故宫实况有少许出入问题,敬请谅解!

故宫中唯一不住活人的宫殿,阴气极重

大家都知道,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旧称为紫禁城,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之精华。故宫以三大殿为中心,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余间。

看过那么多宫斗的电视剧,我们知道不同身份的人住不同的地方。皇帝住乾清宫,太后住慈宁宫养心殿,皇后住坤宁宫,嫔妃住的地方是“东西六宫”。

还记得电视剧《还珠格格》中的坤宁宫吗?在坤宁宫左右,也叫“掖庭”。不过在电视剧中有一个很大的误区,那就是皇后根本不住坤宁宫。

坤宁宫作为皇后的正宫,主要的特征,应是一个字—“安”,安宁安康。但明清五百余年的坤宁宫,却是 “坤宁不安”、“坤宁不宁”。

有人说坤宁宫也叫不宁之宫,人住进去就会变成“死人”。坤宁宫渐渐变成没有人敢去住的地方。

这座宫殿是坤宁宫。看过清宫剧的我们都知道,这是皇后居住的地方。现在很多人去旅游参观这座宫殿时都说会有一种奇怪的,不舒服的感觉,使人头昏脑胀,以致不敢入内。

至于为什么会不祥,我们先来看看东六宫。东六宫分两排,第一排是景仁宫钟粹宫承乾宫,第二排是景阳宫永和宫、延禧宫、坤宁宫在交泰殿后面,是内廷三宫,位置比较重要。

按道理来说,皇后住在坤宁宫也是比较合适的,但是就是有这么的邪门。

在永乐和万历年间,坤宁宫都曾毁于大火,修葺了几次,都会出问题,不是有大火,就是吊死人。

所以在清朝的时候,由于满人忌讳这些,就没有人再去住了。

渐渐的,坤宁宫就变成了一个不住活人的宫殿。顺治帝的废后住过,康熙的两位皇后住过,可能因为下场都不太好,所以以后无人敢去住了。

还有关于这个原因,还有几个流传较广的说法。

一种说法是;清初的孝庄皇后曾住在这里,但她的气势太过强盛,认为孝庄这个女人太霸道,以致她死后气势还在宫内残留,别人都压不住,没有人敢进去住。

而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满清入关后,坤宁宫就用来杀鸡宰羊了,作为萨满的祭祀场所。从此坤宁宫不再是皇后的住所,逐渐变成了萨满教祭神的地方,逐渐变得阴森。

这也是满清的皇族不懂中原文化,把这个变成祭祀的地方,既然是祭祀,当然不能住活人了,满人将一个皇后之所变成了祭祀之地,实在是欠妥。

不过,这个殿还是有点功能,就是皇帝洞房的地方。皇帝新婚,在这里洞个房,然后就搬走。

结婚跟祭祀有类似之处,在满人心里,都是祷告天地的仪式,是很神圣的。

不过可想而知年轻的皇后在这里度过几晚上的心理阴影面积,估计也是战战兢兢的。皇帝去世后,遗体会移到“坤宁宫”,其他时候都住养心殿里。

因为这些原因,坤宁宫总让人感觉怪怪的,阴气很重,不信大家去了可以感受一下。

故宫里这么一座富丽堂皇的宫殿却不能够住人,可惜了。

说到底,如果说坤宁宫阴气重,有鬼怪作祟,那么这座深宫大院内绝对有‘幽灵’,每个地方都有可能有冤死的人,恐怕皇宫是怨气最重的地方吧,其实真正让大家不安的或许只是对人心的反省而已吧。

终南山北极宫昨天悬匾

七月十四日,莲花祥瑞、清风送爽,位于西安长安区子午街办境内的石砭峪松坪山道教宫观——北极宫正式悬匾,开门迎接广大信众、香客,为秦岭北麓道教信众参拜、进香、祭祀等提供便利。

大殿匾额“北极宫”三字由全国政协常委、国家民宗委办公室副主任、中国道协咨委会主席任法融老会长题写,书法大气、流畅、潇洒、飘逸,充满道骨仙风;抱柱联由道教著名高功吴嘉禄题写:紫献极瑞辉腾八方世界,玄天普德恩泽四大部洲。书法气韵十足,稳健敦厚,庄重质朴,再现北极宫当年神韵。

北极宫是道教真武祖师居住的地方,现建筑遗存是嘉庆年间修建的大殿一座,为土木结构两坡房,建筑历尽沧桑破败不堪,但殿内木柱彩绘若隐若现,足见当年高超的画技,两侧墙壁上的大砖保留完好。据史料记载,大殿正坐真武祖师,东西两边供奉着周公、桃花;下面两边是四大灵官:赵公明、关圣帝君、温灵官、马灵官。上世纪八十年代,宗教政策落实后,当地信众重塑真武祖师神像并供奉于大殿。

北极宫悬匾,不仅为好道人士提供修道便利,还为终南山旅游游客提供一个进香、休息、学习的清净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