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显墓碑

孙显墓碑

孙显墓碑位于登封市卢店镇卢西村卢店至唐庄公路西侧。孙显,字荣甫,曾任中顺大夫,遥授知芙德府、知太平路总管府事,江西行省郎中,福建行省郎中,元大德二年(1298年)“移内地,理问汴省”任 “少中大夫怀孟路总管兼管诸军奥鲁管内劝农事”。 墓碑高3.55米,宽1.07米,厚0.28米。集贤大学士荣禄大夫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兼修国史姚燧撰文,翰林学士承旨资善大夫知制诰兼修国史刘赓书丹,嘉议大夫礼部尚书郭贯篆额,洛阳刘庭秀镌刻。碑文主要记述了孙显的生平履历和治军兴农的事例。孙显为官多年,兢兢业业,爱民如子,功绩显著,此碑详细记述了孙显由知府、路总管府事、行省郎中、道宣慰司事、路总管兼劝农事等官职的升迁经过,为考察元代初年军职和地方官职的演变提供了资料。

第二批郑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信息来源:郑州市文物局

痛心丨柳诒征藏书全部被焚,冰心墓碑被其孙抹毁,只因遗产分配不均!

不知大家是否还记得,史学大家柳诒徵先生后人因分遗产不均,把老先生藏书,精本全部纵火烧毁,普本撕成碎片,4000元20斤卖掉。

面对这样的事情我们不得不惋惜,既痛惜这么多珍贵的藏书被自己的亲生子孙这么毁于一旦,又似乎看到柳诒徵老先生面对自己曾经为求得精本藏书几经周折的心血,痛哭难抑。

被撕毁和被烧毁的藏书

面对这样的现状,我们也无可奈何,只能感叹和可惜,因为毕竟是私人财产分配不均匀而出现的事件,我们外人无权干预。但这让我们感慨,那些目光短浅、好吃懒做的人,任何珍贵的资料和藏品都抵不过短期利益的驱使,哪怕这些利益只是蝇头小利。

这件事与冰心孙子吴山与其父吴平因家庭矛盾和房产纠纷,带人擅自闯进冰心与其夫合葬墓园涂抹墓碑,用红漆写下“教子无方,枉为人表”8个大字,还留下公开信指责父亲包二奶一事有异曲同工之处。

事情起因是吴平被其原配及其子吴山当场发现包养小其40岁小三后,许诺将位于石景山的房产让予母子儿子居住作为忏悔及补偿,但后来反悔并将二人告上法庭让其腾房。

吴平气不过,于是来到爷爷奶奶墓前诉苦,但令人错愕的事,他没有在先人墓碑旁边另立木牌张贴海报,也没有跪在爷爷奶奶亡灵面前哭诉,而是直接用红漆在墓碑上书写“教子无方,枉为人表”8个大字,令人哑然。他对媒体说,本来还想把墓碑砸了,被人拉住才作罢,也不怕执法机关来找他。

这毕竟是人家家室,事情对错咱们作为外人无权干涉,再说还有法院进行判决,但是文明是大家的,知识是无罪的。各位学者先生生前为知识学问伏案多年,挽救珍贵典籍不遗余力,肯定不成想,他们故后,其至亲至信的子孙竟然闹出如此荒唐之事令其蒙羞,令周遭说笑,感叹人心不古矣!

立墓碑景点 立墓碑的位置图示

1. 立墓碑的位置图示

本人也是业余爱好收集家谱,提供以下几个方法供参考,如果觉得有用麻烦点个订阅哦!

方法一:

史料

这里所指的史料种类很多,包括墓碑、地契、房契、村志(当然很多村子是没有的,可以参考县志等)、云图(即供奉祖先用的)等等。一般的县志等史料会从侧面反应出某一地区人口迁徙的史料,其中或许会有有用的线索。契约也是最有效的能反应祖先生活过的线索。

方法二:

走访

可以走访附近同姓的村子,从老一辈人那里打听有关的线索。

方法三:

网络交流

可以搜索一些本姓氏的交流论坛啊,群啊之类的,里面经常会有一些比较了解的宗亲能提供比较好的线索。

以上几点仅供参考

2. 墓碑立在坟墓的什么位置

给亲人建坟墓的时间应该写在墓碑的右方、通常用小字体在墓碑的三分之二处写。

正文也就是写墓主的姓名,如果是夫妻、名字应并排写、男居右女居左。字数应为单数、并且中间“寿域”两字须比其它字大一倍。落款处特指的是建造墓地的人、也就是出资者、也应该写上自家子女以及孙辈曾辈的名字、比如:孙某某、孝男某某、孝女某某、敬立、“敬立”之前要空一格位置、子孙名字前省略写姓氏、但外孙若是异姓、则要写上其姓氏了。落款位置在左侧三分之二写起、字体大小一般与日期一样大小。

碑文的字数是有限定的、碑文总字数包括时间正文落款必须为五倍加一、即21字、31字、36字、然后用“生老病苦死” 或“金木水土火” 各五字去一一对应、首字和最后一字必须为“生”字或“金”字、因此、当总字数不是五倍加一时、在时间、正文、落款上就要适当加字或减字了、达到上面规定的字数为止。

3. 墓碑立在什么位置

民俗中,许多地方都有各自的说法。有的地方是下葬即立碑,有的地立是1周年、3周年、5周年后立碑。

除了下葬后马上立碑的地区,其余涉及到某周年立碑的地方,在立碑具体时间上,多数都选择清明节、寒衣节(十月初一),还有的地方是春节前。严谨的说,立碑,是不应该按民俗做法的,每座碑都应具体考量墓主的八字,墓穴周边垣局,推出合理的日课,确定山向分金,才是求吉的立碑法则,在最合本墓的最佳时间来立碑。即使忽略垣局、八字、日课,也必须要重视碑的位置和方向。而不要跟风随俗在上述阴节来立碑。

4. 墓碑放置位置

家族墓设计固然与普通单穴、双穴墓不一样,在设计过程中需要重新考虑更多的问题。

首先,根据客户具体的家族成员情况,设计具体墓穴摆放。每个家庭的情况都会不一样,但必须遵循辈分,长者在后,小辈在前,同辈人中遵循左为尊,按这个顺序即可设计出基本墓穴情况。同时,根据此情况设计墓穴方式。

1、地宫台阶式:此方式同时更好的区分辈份,同时地防潮上面效果比较不错。

2、整一通式:其实就是一个大墓穴均在一个平台之上,此方式更好地节约了土地。

3、分开式:家族共用一块墓碑,墓穴分开制作。

5. 立碑在坟墓位置

墓碑相当于阴宅的大门,是吸纳外界堂气的咽喉,其朝向关乎吉凶较大,因此立碑时碑向不可随意。但是平原地(风水上叫平洋龙)少见真山真水,外界堂气一般较弱,通过立碑改变吉凶的力量也较小,立碑的吉凶效应远不比山区明显。 立碑有几个要素。  第一、选日课  根据立碑的坐山选择一个吉利的时间。如果在清明节立碑,应在清明节前一周和后一周的半月之内,如果在 其他时间立碑,必须要精确选择时间,马虎不得。为什么在清明节前后立墓碑不必精确的选择时间呢?在风水择日上,一年当中有两个时间段不必择日,其中一个时间段就是清明节前后在坟墓上添土、立碑、栽树等一切阴宅事宜百事不忌,这也是人们把一切阴宅事宜都集中在清明节来处理的的原因。  第二、朝向【即坐度】合理。  这项操作十分专业,要根据流水来去的方位、地势高低的方位、坑塘的方位等地理形态用罗盘准确定位。  第三、碑面的质地颜色。  材料石碑最好,久耐风化。碑面的颜色应是黑色或灰色,黑色和灰色有凝重之感,并且色彩上属冷色调,为阴,也适宜于阴宅使用,不可用艳丽的色彩,碑有艳色家出淫色。其中根据碑面的向方(前方)的八卦宫位,向南方宜灰不宜黑,向东方和东南方宜黑不宜灰。  第四、石碑的大小形状。  不宜过高过矮,一般低不过腹高不过颈,并非越高大越好。一般百姓的墓都不太高大,非比皇帝的陵寝,高大的碑立在穴前,对坟形成逼压之势,反而影响后人的前程,子孙也不旺。墓碑形状,要长方形,要有规有矩,不要太窄太宽。墓碑如果又矮又宽,后人出矮胖之人。    第五、墓碑的位置。  墓碑有立于棺头者,也有立于棺脚者。立于棺头,称阴碑,利人丁延嗣,立于棺脚,利家财。但万需注意,墓碑距坟的距离不要压到棺木,压到棺头,后人头疾如头痛呆傻迟钝精神病等,压到棺脚,后人脚疾腿疾。 另外,墓碑的地基要坚实,防止日后软陷造成墓碑倾斜,否则有罢官、离乡、后人走路歪腚之凶。  第六、碑座  一般墓碑都有碑座,夯基落座,碑立座上即可。如有香案,须放碑前,万不可香案当碑座用,把墓碑立香案上,犯之百事不遂。  第七、碑文  石碑上一般刻有墓主人的名讳、立碑人(一般是子孙)的名字、立碑日期等,碑刻要一定要是阴刻,即凹刻,不可是凸刻。其次是字数宜过黄道。黄道,源于张陵的道教,与12建除择日一致,据计算,字数总数的个位数为1、2、4、6、7、9者为吉。或宜过白道,据计算,总字数的个位数是1、2、6、7为吉。但字数之说不必拘泥。再者字体不宜是行书、草书,最好是庄重的魏碑体、隶书、楷书。 山地坟墓中如果喝形形象的(喝形形象,指穴址四周的山峦酷似某种动物形状,如蚂蚁地,蜈蚣地,虎地,牛地,灵猫捕鼠地,猛虎下山地,蛟龙戏珠地,凤凰展翅地等,喝形是风水中专门的一项内容)不宜立碑,而且在祭祀时要有特殊的内容,如虎形地,祭祀时要有肉,蚂蚁地要有五谷。  墓碑立好以后要注意保护,歪斜了要校正,落鸟粪要擦净,崩裂了要修补或更换。按照风水的观点,墓碑关乎全家吉凶,例如崩裂,在碑顶或上部家出头疾,在碑左边长房(老大)有灾,在碑背损伤妇女等,虽不可尽信,也还是当心为好。

6. 墓碑应该立在墓的什么位置

走的当年清明节和满三年(三年日子要够,从走的那天算起够三年)或过了三年以后那一年清明节前一天立好就可以,我爸走了挂个三年了,但日子不够,当时也不知道,下午去帮他定做了碑,晚上家里鸡公死了,立碑时要杀鸡公用鸡血记坟墓,鸡没了也是一种不好信号,后寻问了一位看仙地师傅,他说今年日子还不够三年,明年再立,碑可以放在坟墓边上明年再弄,照做了。

7. 立墓碑的位置图示怎么看

百团大战纪念碑一共有两座,第一座题字碑正面镌刻着“百团大战纪念碑”七个大字,是由著名书法家沈鹏题字的。背后刻着“百团大战示意图”。

第 座题字碑正反两面分别镌刻着中共阳泉市委、市政府撰写的《百团大战纪念碑记》和《狮脑山战斗纪略》。

8. 碑立在坟墓的什么位置图片

应该都可以,但是我看到的墓碑上多数都是写的敬立。两者的区别是叩立是小辈给长辈立时用的。敬立是平辈之间用的。长辈给小辈立碑只能用''立''字为妥。墓碑是立在坟墓前面或后面的、上面刻载死者姓名、经历事迹等文字的碑,也是人们表达对于亲人缅怀和纪念的重要载体。

9. 立墓碑样式

墓碑称谓写法父称先考,母称先妣。爷爷称祖考,奶奶称袓妣,太爷称显考,太奶奶称显妣。其次就是叔称叔考,伯称伯考。

故显考(指父亲)、妣 (指母亲)X府(X指姓氏)XX(指名字)老大人之墓考、妣是对已离世的父、母亲的称呼, 含有怀念、哀痛之情,是对已死长者的尊称 好像是儿女在给父母亲立墓碑时会写:显考+父亲名字。

墓碑的称谓及格式?

墓碑也叫墓志铭碑。是指人死后埋藏于土壤中后,在地面堆土,即坟墓前或后(习俗不同,立前、立后不同)树立的碑,是用于纪念被埋葬人的相关信息的立碑。

墓碑格式分前后两种。

一、前面板碑文:通常书写:抬头、正文、落款三部分组成。

1、抬头主要写死者的生前职业或职务等,有的也可以省去不写。

2、正文主要写明立碑者对死者的称谓及姓名。如“先考×君××大人之墓”。

3、落款写明立碑人的身份和姓名,立碑时间可写可不写。

二、后面板碑文:记录逝者的一生,主要是讲述生平或歌功颂德为主,当然也有例外。

1、简单介绍死者的主要生平经历。

2、评价死者生前主要的成就、业绩及其社会价值。

3、写出立碑的意义,同时对死者的不幸逝去表示哀悼之情。

10. 坟墓立碑的正确位置图

1、抬头:

抬头主要写逝者的生前职务、职业、诞辰与陨日(就是出生和去世的日子,通常用农历,代表传统,也有用公历的,由立碑人决定)和籍贯。

2、正文:

一般一个墓地是夫妻同穴,是写两位墓主姓名,老式坟墓只写丈夫姓名,妻子只写姓氏,且大都不居中写,仅靠左旁写;现代坟墓,墓碑上夫妻是并排列,男居右女居左。

一般是这样书写:“慈父某公某某,德配某氏某某寿域(或之墓)”12字排成两列,“寿域”两字须比其它字大一倍,且居左右两列的中间。

也有人提出正文主体字数不能成双,要成单数,则宜改为“慈父某公某某,配某氏某某寿域(或之墓)” 第一字慈写顶格中间,字体大小与寿域两字一样。也有是“父某公某某,配某氏某某” 排成各五字两列。

在老式墓碑中,女性姓氏后常见“孺人”两字,有此两字的女性,通常是丈夫七品官以上或名门望族家庭的夫人,普通百姓妻子一般没资格享此尊称。

3、落款:

特指出资建造此墓穴者,即使出资者是墓室主人,也宜具写自家子女及孙辈曾辈的名字,常见的有:“孝男某某、某某、某某,孙某某、某某、某某,敬立” 。

没儿子,只有女儿的,则写“孝女某某、某某、某某,外孙女某某、某某、某某,敬立”,落款位置在左侧三分之二写起,字体大小一般与日期一样,“敬立”之前要空一格位置,子孙名字前省略写姓氏,但外孙若是异姓,则要写上其姓氏。

碑文中的称呼,则需要遵循祖宗十八代里面的规定,一一对应,不可出现错误

立墓碑景点 - 墓地立碑有什么仪式

1. 墓地立碑有什么仪式

1、立碑仪式开始:奏乐,燃放鞭炮。

2、祭天地:请敬献祭品供果,向天地生神灵行礼,敬酒(在音乐中)。

3、敬列祖列宗神灵:

由本家一人向列祖行礼后献祭酒三杯后敬曰: 父母恩情深似海,祖宗功德无量。我等后人,集聚一堂,为先祖立碑。秉承优良。孝娣永存,祖恩浩荡,以德为本,喻嗣不忘。

愿我家族兴旺发达,富贵其昌。请先祖保佑后人,平安康泰,人丁兴旺,达官显贵、繁荣富强。今日立碑铭志敬祖,惊扰之处请列祖体谅宽恕。

主持人呼 :众后裔行三鞠躬之礼。

4、立碑开始,请各位乡亲,好友动工,放炮,奏乐。

5、洗碑,擦碑,罩屋。请子孙,儿女,外甥男,外甥女碑前尽孝,——完成红布罩碑。

6、请某某为列祖揭碑。

7、摆供品,上香,烧纸 (奏乐)。

8、宣读祭文(全体按次序站好)

9、众人拜祭(三拜九叩)

一拜祖宗:福泽千秋,祖恩浩荡。二拜先祖:以德为本,秉承优良。三拜父辈:忠孝传家,喻嗣不忘。拜毕起立。

10、分拜开始(在音乐声中进行)。

11、立碑,揭碑仪式结束 (燃放鞭炮)

2. 墓地立碑有什么讲究

墓碑可用鲜花来装饰,白花的花表示哀悼,选择白菊花、白百合、马蹄莲等用于装饰墓碑是比较合适的。黄色的花也能表示哀挽,其中黄菊花的使用最为普遍。

墓碑不仅仅是一块冰冷生硬的石头,而是存留了逝者音容相貌和美好回忆的精神寄托,通过一块墓碑我们可以让亲情继续温暖人间。

3. 墓地揭碑仪式

现叫淮海路。

淮海路是上海著名商业街,其主干淮海中路原名霞飞路,在上世纪30年代即以幽美、繁华和富有异国情调而享誉中外。淮海路始筑于1900年,曾数易其名。淮海东路初名宁波路。淮海西路初名乔敦路,30年代改陆家路。淮海中路东段初名西江路;西段曾名法华路、宝昌路;至1915年6月更名霞飞路,并在1922年3月法国将军霞飞来沪访问时举行揭碑仪式。汪伪时期曾改霞飞路为泰山路和庐山路。1945年10月又改为林森路。1950年5月25日,市人民政府公告更为今名,以纪念淮海战役。

4. 墓地立碑有什么仪式讲究

给亲人修阴宅(坟)立碑时最好在场

5. 立墓碑仪式和祭文

祭祖仪式流程:

1、开始前先宣布纪律:

祭祖开始后要保持庄严肃静、不准嬉闹、追逐、除工作人员外不准站到凳上、桌上。

2、祭祖仪式开始,请人员入场。

净水(有上供的童男送净水,参加祭祖人依次净脸、净手)。

净巾(有上供的童男送三块擦手巾,参加祭祖人依次擦手)。

3、准备亮烛上香。

4、向列祖列宗行大礼,全体祭祖人起立向列祖列宗三鞠躬。

5、礼毕,进馔。敬上三牲,猪头(中)、全鸡(左)、全鱼(右),供果,鲜花。

6、读祭文。

7、再次向列祖列宗行大礼,全体祭祖人起立向列祖列宗再次三鞠躬。

8、礼毕。

6. 坟墓立碑仪式

诸位宗亲、诸位乡亲、以及出席此次盛典的各界朋友们:

  年年祭扫先人墓,处处犹存长者风。今天正值清明时节,坟边草木葱郁,天气清彻明朗,万物欣欣向荣,正是祭奠先辈英魂,弘扬祖先精神的重要日子。今天同时是家史中的值得特别纪念的一天,今天我们的所作所为也必将在家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页。我们将在此举行清明祭祖大会暨功德碑立碑仪式,告慰祖先英灵,缅怀祖先功绩,承接祖先恩泽,并非常荣幸地邀请到了以下嘉宾,他们是:XXX,XXX,X XX同时,我代表全体族人向你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向参加此次盛典的诸位乡亲表示诚挚的问候!(热烈鼓掌)

  在我们中国人心中,赓续家谱和修建祠堂都是每个姓氏宗族中的大事,这是为什么呢?第一,家谱和祠堂是一个姓氏的血脉寄托和精神家园。俗话说,树高千丈必有根,江流万里必有源。对于一个人来说,如果连自己的根源都不清楚不明白,岂不是愧对祖先的生养之恩?因此,续家谱可以理清家族发展历史和血缘辈分脉络,让祖先的姓名事迹代代相传,流芳千古。第二,家谱承担的是记载祖先功德、凝聚宗族亲情和教育子孙后代的作用。家谱中记载的家训族规以及祖先的言行,不仅是家族后人追思祖先恩德的珍贵载体,更是教育子孙如何为人、如何处事、如何持家、如何立业、如何报国的优秀教材。第三,家谱还可以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增强同姓亲族间的血肉联系。近百年来,我们梁家又出了不少贤能栋梁之才,为国家为民族为家族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他们的坟墓就在我们的身旁,我们后人必须通过续谱为他们立传,将他们的精神永远传承下去。对于我们的子孙后辈来说,也同样是给他们留下了一笔重要精神财富。所以说,续家谱就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

  我们中国人经常说自己是炎黄子孙,也就是说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祖先;当然我们也不例外,而且还可以很自豪地说,我们就是黄帝的嫡系至亲。

  同志们!乡亲们!只有自强不息才能把握命运,只有与时俱进才能紧跟时代,只有勤劳勇敢才能成就伟业,只有艰苦奋斗才能兴旺家族!让我们紧密地团结起来,共同奋斗,牢记祖先的功德和教诲,为子孙后世的家运昌隆和事业发达祈祷吧!让我们携起手来,热烈欢呼家族发展史上又一个春天的到来吧!我们祖先坟墓上的松柏,必将万世长青!(长时间热烈鼓掌)

7. 墓前立碑立在什么位置

中国人自古以来都是非常重视丧葬大事的,死亡是每个人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这代表着一个生命个体的终结,一个人永久离开人世。

古时候有很多关于丧葬的规矩,有不少至今都在传承,当然随着历史的发展,有不少规矩已经逐渐地被人们弃用,众所周知,墓地都是要立墓碑的,在古时候关于立墓碑也是一定规矩的,并不是所有人的墓都可以立碑。

何为墓碑?简单的解释就是,立在坟墓的前面或者后面,上面刻着死者的姓名、经历事迹等文字的碑,这是人类对死者所做的一种纪念性载体,一般都是石质材料制成的。

坟墓中的逝者,一代两代还能记清,三代以后便记不清他的身份了,尤其是经过迁徙、战乱之后,为了解决这种现象,人们便想了这个办法。

一开会死,人们就在墓前插木桩竹竿,在上面刻死者的大概信息,可是这个却容易损坏,于是乎富贵人家用其他东西来代替。

后人们为了多刻字,墓碑逐渐演变成长方形等形状,墓碑盛行于汉、唐,也是从这开始,人们都有了立墓碑的规矩。

值得一提的是,讲究一点的人家还将碑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碑首、碑身、碑座,碑座其实就是一个装饰的作用,同时还负责承重,有些身份的人还会用龟状的碑座。

立碑的目的很好理解,可是在古时候却不是所有人都能立碑的,有三种死法的人是禁止立碑的,分别是横死、夭折、无后。

古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规矩呢?现代的专家也给出了相关的解释,有人说是迷信的原因,不过从正常的角度其实也很好理解。

首先横死的人,这样的人本来 就不是正常死亡,有的朝代横死的人都是不能入祖坟的,不能有墓碑也不奇怪,古人一直都是这样做的,古人认为这没什么意义。

夭折的人,顾名思义死者的岁数并不会太大,年纪小的人在古代也有规矩,不能入祖坟,至于不立碑的原因,本身他出身就没多久,也没什么太多的信息。

如果还专门立碑,很容易令其亲人看到之后触景生情,勾起不少不好的回忆,所以干脆就不立碑,让活着的人尽快忘记他。

无后不能立碑就更好理解了,立碑的目的是什么?说白了就是后人立的,他都没有后人,立了碑又给谁看呢?又有谁能来祭奠呢?因此在古人看来,无后的人更加没有必要立碑了。

除此之外立碑也是有讲究的,立碑必须平整,否则会伤到后人,墓碑要端正干净,这样才显得对死者尊重,同样的立碑时间和方向也是有讲究。

8. 墓地立碑有什么仪式要求

墓碑上所刻碑文,字的大小也要符合鲁班尺上的吉祥数字。通常大字10cm或10.5cm,小字3cm或4cm之间。10cm进宝。10.5cm纳福。3cm财旺。4cm登科。这些字的大小与碑身比例协调,又寓吉祥之意。墓主的家人,在心理上从中可以得到慰籍。

墓碑的石材选用,过去的大理石汉白玉,经不起风雨,极易风化。而今已被材质精美,有亮度和硬度的花岗岩系列所顶替。在色彩斑斓,材质坚固的花岗岩中,较受客户青睐的有印度红、珍珠白、山西黑。印度红,象征着高贵、华丽、火红的年华,辉煌的事业;珍珠白,象征着纯洁、淡雅、绚丽的人生、不尽的哀思;山西黑,象征着庄严、凝重、不朽的精神、深切的怀念。

墓碑的书写,其内容比较丰富。包括风水情况、籍贯、姓名、身分、生卒年月日、子孙、立碑人、安葬或重葬的日期。

1. 风水情况,墓碑的左边称为龙边,是碑体重要的部位。这里要书写山向及山向线度、分金线。如“立癸山丁向兼子午二分用丙子分金。”其目的,为告示后人,即或遇到自然灾害的洪水冲刷,或战争破坏,后人仍可依碑上的风水情况文字,找到原来风水方向,重新立碑。明 孔贞运《明资政大夫正治上卿兵部尚书节寰袁公偕配诰封夫人宋氏合葬墓志铭 》:“(袁可立)葬之日为崇祯丁丑十二月二十七日,墓在郡城南,去祖茔二里许,即勅建之茔道,旨同隧者也!”

2. 籍贯,在移民较多的公墓里,尤其客死他乡的人,在墓碑的左、右角最显眼的部位,都要刻上原籍的省、市、县名,也有的只刻地区和村名。这是对故乡的眷恋,也为后人及亲友扫祭时,寻找墓位提供了方便。明 孔贞运《明资政大夫正治上卿兵部尚书节寰袁公偕配诰封夫人宋氏合葬墓志铭 》:“按状:公讳可立,字礼卿,别号节寰。先世居凤阳,始祖荣,国初以战功屡调坚城卫百户,即今睢阳卫也。遂徙于睢,代以德望著。”

3. 姓名,写在墓碑中心部位。这里称“中榜”。在书写墓主名字时,其字数多少,与风水吉兆相关联。为尊敬长辈,过去加了许多尊敬的词,如父亲称考、显考,母亲称妣、显妣,男子加公、府君,女子加氏、孺人。而且字数多少依“生、老、病、死、苦”五个字循环应用。其中以落在六、七、十一、十二、十六、十七的“生”、“老”二字上为吉利。落在“病”字上中等,落在“死”、“苦”二字上,则不吉利。所以拟中榜之字时,尽力用吉兆格式的数字。如:“澄新江社十九世浩封奉政大夫考泉源邱府君佳城”,长达21字,正合“生”格,最为吉利。如果夫妻二人名字写在碑上,则按左尊右卑来排列,男左女右。民国二十二年《河南通志·睢 采访稿·陵墓》:"袁尚书可立墓在(睢州)城南五里,骆庄南里许,碑刊明资政大夫正治上卿兵部尚书袁节寰(袁可立)墓。"

4. 生卒年月日,写在中榜两旁,仍依男左女右,年月日能写齐全最好。因为日久年深,户口注销,传来传去,隔几代要找到先人生卒年月日,则十分困难。明 王铎《太子少保兵部尚书节寰袁公神道碑》:“皇帝御天下之七季癸酉十月十一日,资政大夫兵部尚书节寰袁公(袁可立)终于家。”

5. 立碑人,包括子女、亲友、团体,都应写在碑的虎边,即右边。其子女应全部写上,已故子女可在名字周边加框。仍是依辈份长幼,自左至右排列。也有不愿流露姓名者,可写子女敬立或叩立、百拜敬立。明 孔贞运《明资政大夫正治上卿兵部尚书节寰袁公偕配诰封夫人宋氏合葬墓志铭 》:“大明崇祯十年岁次丁丑十二月二十七日男枢(袁枢)泣血纳石”。

6. 造墓或重建墓时间,刻写在碑的虎边。中国记载时间的文字很多,有公元、农历,时节写冬至、清明者居多。年代日期亦多用干支。天干中的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与地支中的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结合起来,用以表示历法上的日子或月份。如甲子、乙丑……。还有些文人将一年四季的春、夏、秋、冬,用十二个月均分,每个月另有名称。如一月称孟春,二月称仲春,三月称季春;四月称孟夏,五月称仲夏,六月称季夏;七月称孟秋,八月称仲秋,九月称季秋;十月称孟冬,十一月称仲冬,十二月称季冬。

9. 立碑祭祀仪式

安葬是一件大事,一定要选个吉利的日子,然而不同的生活背景的人对安葬吉日的需求是不一样的,下面就介绍几种常见的安葬吉日。

  1:热灰葬:要求遗体火化后3天或者7天内安葬。这是全国各地比较流行的安葬日确定方法。“热灰葬”盛行是基于“入土为安”观念的影响,认为“早入土,早为安”。

  2:七里葬:要求人过世后49天安葬。由于“热灰葬”常常要先安葬后竖墓碑(墓地加工来不及),故将安葬时间由遗体火化后3-7天推迟到人过世后49天内。选择七里葬也是受““早入土,早为安”观念驱使,所以一样可以理解为热灰葬。

  3:圆满葬:又叫“祭日葬”表明逝者从生到死,划上了圆满的句号,实现生命回归。“祭日葬”不适合非正常死亡,只有适合那些人生少有遗憾,特别是哪些高龄老人。选择“祭日葬”可以把逝者骨灰盒寄存在墓园,直到周年祭日再行安葬之礼。

  4:黄历葬:黄历上面显示“黄道吉日”或者“宜安葬日”安葬。

  5:节日葬:我国二十四节气或者传统节庆日中已经形成祭祀风俗的,都可以作为安葬的吉日。具体有以下几个重要的节日。

  

  

10. 立墓碑必须要举行仪式吗?

给爷爷奶奶立墓碑可以不在场。

做为孙子辈,爷爷奶奶立墓碑如果没有非办不可的事情是应该到场的。

虽然这没有什么明文规定,但是,几千年来传承下来的东西还是要遵守的。

百善孝为先,这也是表示孝道的一种形式。

如果真有事情脱不开身也不要免为其难,可以出点钱表示心意,因为立墓碑也会产生费用的。

总之不管去与不去,最好是在生前多到跟前尽孝是最重要的。

11. 墓地立碑有什么仪式吗

不能过了三年,通常是在老人去世后的第三年清明节给他立碑。

清明节是我国民间慎终追远,祭祖扫墓的日子,给逝去的亲人墓地立碑,可以在第一年,也可以在第二年或者是第三年 不管在哪一年,一般都安排在清明节前后进行,也有一些人家在大寒节气立碑。

如果选择在第三年立碑,正常选择在清明节给死者“圆坟”,立碑一并进行,这一天,女儿要买鞭炮,蒸馍头到墓地举行立碑仪式,儿子负责安排主持仪式,招待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