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小川故居

郭小川故居

郭小川故居位于丰宁凤山镇石东胡同,系当代著名诗人郭小川(1919-1976)童年生活之地。故居占地总面积273.06平方米,为明.清时期一般民房建筑,迄今100余年。

中文名:郭小川故居

地理位置:丰宁凤山镇石东胡同

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

占地面积:273.06平方米

门票价格:免费

历史:迄今100余年

郭小川故居感怀

张连娥 笔墨飞花

郭小川故居感怀

无数次梦中想向

无数次书中仰望

无数次渴望把你的容貌瞻仰

诗人,战士诞生的地方。

故居不是高宅大院,

更没有碧瓦红墙

窄小的门楼,

蒿草长满瓦垅,

两扇黑漆脱落的木门,

牵着斑驳残缺的砖墙,

一把生锈的老锁,

阻挡住我

和多少人想拜访诗魂的愿望。

故居的扁额和楹联,

还有这古老的街巷,

都在无声的诉说着

对诗人,战士的思念和敬仰。

一把大锁,锁住了人们的视线,

却锁不住人们对诗乡的向往,

更锁不住战士不朽的诗行。

你是诗人,

你曾用诗人的智彗和清廉把一县执掌。

你是战士,

你用诗句做刀枪

甘蔗林一青纱帐》 《一个和八个》 《团泊洼的秋天》

篇篇都展示着昂扬向上

字字都像子弹,射进敌人的胸膛。

你走了,

走的遥不可及,而又那么的匆忙。

你给人们留下了

太多的遗憾与痛断干肠

你走了,

你留下的诗篇不朽,

把我们的征途照亮,

为我们的人生导航。

经年的故居吆,

你简朴,整洁,文雅,

承载着满满的书香。

你的圣洁,

足以让那些用民脂民膏建造的豪宅暗淡,

更使那些窃国大蠹们羞臊、惊慌!

你是人民的诗人,

是民族的战士,

书写了人生无限的

灿烂与辉煌。

作者/张连娥简介:笔名华月,1971年出生于南关蒙古族乡。河北省诗词协会会员,承德市作协协会会员,承德市诗词楹联协会会员,丰宁县作协会员,丰宁县诗词协会会员,有作品发表于《心潮诗词》《诗选刊》《《中国诗词》《国风》《诗词月刊》《河北诗人作品精选》《《漱玉》《赤峰诗词》《映山红》《京津翼文化网》《潮河报刊》等。

四川广安邓小平故居有人知道吗?

我去过三次,每次都以崇敬的心情参观。邓小平故居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位于广安区协兴镇牌坊村,景区以邓小平同志故居为核心,包括邓小平故里旅游景区核心区、佛手山景区、协兴老街、牌坊新村等景点。

很多人都知道啊,

周末想自驾去广安华蓥山玩,请问有什么好玩的?

华蓥山石林和天意谷。

游华蓥山,要领略层峦叠障之险峻,最好到天然大盆景——石林;如果想欣赏溶洞水景,自然就到天意谷景区。天意谷位邻水县甘坝乡、华蓥山主峰高登山南麓。

这是一个初春薄阴的天气,山上还有几分料峭,烟雾氤氲着远山近树,满目苍翠欲滴,充满负离子的空气,涤心洗肺,让人心旷神怡。远远的听到瀑布如松涛般的声音,踏进景区入口,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飞瀑迎宾,它是正对景区大门处的一天然飞瀑,高不过数十米,流域却很宽阔,一道道白练奔泻而下,卷起雪花万朵,乱珠似的跳入潭中,穿过跳墩小石桥时,水气迎面吹来,仿佛是巴山神女化身为瀑,给游人接风洗尘,一扫旅途的劳顿。

山路依涧水而建,蜿蜒曲折,设有护栏,崎岖难行处铺有木板,一路走来你能欣赏到峡谷地貌的幽深秀丽,一种远离尘世喧嚣寄情山之情油然而生。整个峡谷从入口石门关起,至洞中天河阴阳口,有一道长达数里的地缝,宽处数十米,窄处不过二、三米,由于谷内洞穴深潭无数,自古以来对龙的传说颇多,因此古称“龙须谷”,谷中溪流故名“龙须沟”。此溪水源自华蓥山暗河中沽沽涌出,叮咚作响,如玉石相碰,悦耳动心,泉水绿莹莹的,清澈见底,从怪石嶙峋的缝隙中奔流,偶尔游过一排排万年鱼,会给游客带来几分惊喜。

不经意间,你发现对面的绝壁顶端,一块巨石突兀十丈有余,似雄鹰之头,两侧岩壁又如展开的鹰翅,仿佛一只巨鹰飞临翱翔天穹。加之翼展左高右低,巨石又似虎头虎身,神灵活现,故名“鹰飞虎啸”。对面的悬崖,人迹罕至,上有一排黄色的木箱,估计蜂农安放的蜂箱,蜂蜜是大自然的馈赠,也凝聚着蜂农攀越岩石的心血。山道中你会与千丈瀑布不期而遇,抬头一望,只见一股股白色瀑布从山峰的悬崖下飞泻而下,发出雷吗般的恕吼,瀑布急湍甚箭,在山涧盘旋跌宕,流淌着豪迈与雄壮,倾诉着峥嵘与顽强。初春的瀑布,竟一改夏日的暴戾无常,以其从未有过的豁达,刻意舒展出温馨、坦荡与大度。

穿行在溪流两边的山道上,听导游娓娓讲述着:公元前300余年,秦军到蜀国后,直取巴人国都江州(今重庆)。巴国门户賨城——广安失陷,秦军便兵临江州城下,国都指日可破,巴王为了留下后裔,以图东山再起,命巴王子率部退进大峡谷内,借险关要隘堵住秦军进入。从此,这支巴人部落神秘地消失在这烟雾弥漫的峡谷之中。巴王子败退时,藏宝黄金洞。这个传说引得不少探宝者慕名而来,黄金洞地形错综复杂,沟壑纵横、洞连地天、地缝交错、暗河密布,危机四伏,谁也无法将溶洞探访清楚,因而寻宝者都乘兴而来,空手而归,但这并没有影响游人的兴致。巴王子藏宝黄金洞的历史神话传说,给天意谷增添神秘的色彩。同时溶洞也是华蓥山游击队的战斗遗址,是独特的人文与自然奇观,令人心驰神往。

一路跋涉终于来过阴阳洞口,最美风景在险峰,我们小心攀着陡峭的铁梯,来到景迁最壮观的景观——洞中天河,它聚千山万壑之水于一流,是与卡斯特地貌的断裂 地缝相遇后形成的溶洞奇观和瀑布群,构成了一个水石交融、高深莫测的神秘世界。洞口处,只见由亿年滴水溶岩形成的“天然巨佛”,仪态庄严,身披袈裟,衣袂飘飘,佛相从容,拈花微笑,眉宇间透露出慈悲,维妙维肖,令人啧啧称奇。洞中大瀑布全长近千米,分上、中、下共三迭,从洞顶轰然而下,似天河落入洞中,让人惊心动魄。我们来的前一天下过一场雨,天河之水,水量充沛,飞流直下,声如宏钟,有万马奔腾之势。“天意谷里拜三天,人生低谷得天意”,因此游洞中天河,要过三关、跨九坎、三拜天母、天佛、天河,溶洞集三者为一体,所以称为“三天神灵洞”,是举世无双的自然奇观。有诗曰:盘古开出洞天境,佛祖甘为护门神。疑是龙王禁地处,轰然天开银河倾。

看完洞中天河,我们沿下山路返回,一路茂林、修竹、溶洞、暗河,美不胜收。随着陡峭狭窄的人行栈道,隔着栏杆,由上往下踟蹰而行,真有入临深渊之感,仿佛来到“地缝”。由“地缝”峡一线天,缓缓向上行进,豁然开朗,又别有洞天,宛如世外桃源。不一会儿,我们又回到景区出口,完成游谷之旅。

游天意谷,泉水或急或缓的天籁之音悦耳,溶洞中鬼斧神工的钟乳石奇观愉目,曲径通幽别有洞天的小路启智,完全不虚此行。

华蓥山石林位于“天下第一雄山”——华蓥山。据《华蓥山志》记载:此山雪积颠顶,远望如琼瑶撒地,晶玉铺山,故名华蓥山。它突起于四川盆地底部,有别于云南石林的高大奇险和桂林石林的雄伟暴露,将秀、雅、美的玲珑丰姿隐藏在丛林峻岭之中。

初游石林是刚参加工作不久,93年夏天,山下烈日炎炎,酷暑难挡;山上佳木葱茏,凉爽宜人。那时石林还未打造,只在广安周边小有名气,是一块“长在深闺人未识”的璞玉,有原始、质朴之美,一个个山石像奔马、骆驼、大象……四处林立,比乐山沙湾石林壮观太多。竹林、绿树掩映于奇特的石林之中,红色苔藓附在石头下端,给石林赋予灵动的色彩,仿佛也是华蓥山红色文化的写照。人行石林间,如在画中游。

第二次游山,在景区经过开发后,一个春暖花开的季节,满目堆秀,山花浪漫,石林由溶芽、溶柱、溶屏及各种不规则溶石组成,石在林中生、树在石中长、树缠石、石顾藤、石树相依等自然景观随处可见;石树顾盼、藤树生花、逶迤组团、形成了数百个大大小小的“天然盆景”,漫步其中,仿佛就像走进了“天然大盆景园”一般,难怪石林有“中国石林盆景王国”之美称。

2016年深秋三游石林,天公不作美,烟雨迷蒙中观石林,却别有一番情趣。“华蓥云雾甲天下”,高登宝顶是常年云雾缭绕,雨雾是乍起乍落,一天变化无常,常是相隔十米不同天,据导游讲,高登宝顶的云雾为普贤王菩萨的智慧甘露,沾上的人是有大智慧和吉祥如意的。正是这奇特的雨雾,才有了双枪老太婆在华蓥山战斗百战百胜的奇迹。(国民党数十次的围剿都因云雾和地势的险要而以失败而告终。)雨雾中的石林,影影绰绰,云海苍苍,竹海茫茫,仿佛蓬莱仙境,充满了神秘感和朦胧美。

最近的一次是今年隆冬雪霜之后,那似冰非冰,是霜非霜的雾淞,姿态万千,风情万种。整个石林都披上了洁白的轻纱,松枝、杉树、灌木、藤蔓结满了毛茸茸的玲珑剔透的冰挂。雾淞则使石林、林木都结满了晶莹剔透的冰层,让天地万物骤然间凝聚成了粉妆玉砌的冰雪世界。当你置身于冰花银海时,一种静谧、和谐、壮美之感定会油然而生。

四次不同季节的登山,因而有幸欣 赏到景区春的绿、夏之荫、秋之雨、冬之银季节变化,四时之景不同,旅游之乐也不同,但都让人心旷神怡、感慨万千。

朋友如果你要来游石林,买票进入景区后,再乘景区电车或步行到核心景区。拾级而上,夫妻石、“爱的小屋”、“千佛云游”等一个个景观扑面而来,目不暇接,美不胜收。朝圣寺旁有一个景点“万狮朝圣”,尤令人震撼。层层迭峰,峰峰秀美,千姿百态,成百上千的石头错落有致的簇拥在四周,远看如万头雄狮向高登主峰涌来,在古书《山海经》上记载“巴国东部有一灵山胜地,有如万狮朝圣,聚天地之灵气。”按照民间的说法,这就是一块难得的风水宝地。华蓥山是佛教圣地,有“西朝峨眉,东朝华蓥”之说。

华蓥山石林中知名度最高的特色景点应是“千年一吻”,这里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漏斗王子来到御花园玩,见到山下村姑幺妹,被幺妹的美丽善良感动,并爱上了幺妹,幺妹也爱上这位朴实的王子,这件事很快传到了老龙王耳朵里,就在三月三的晚上,老龙王带上了鱼兵虾将和龟丞相来到石林御花园,要拆散王子和幺妹美满幸福的爱情。王子和幺妹誓死不从。龙王大怒,把王子和幺妹定在了石林,我们今天看到的“千年一吻”就是老龙王定住他们的那一刹那,王子深情的看着幺妹,深情的呼喊着幺妹的名字,并深深的吻了下去……华蓥山因此而称为天下情山。

据地质专家考证,华蓥山在距今2亿年前为一片深瀚的海洋,由于地壳上升、挤压推叠,形成了今日大规模的构造岩溶地质地貌。华蓥山以秀丽的喀斯特石林、溶洞为典型的景观代表,集秀峰怪石、佛教文化、天坑溶洞、茂林修竹、华蓥山游击队遗迹于一体,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峰奇、石怪、山绿、谷幽,令人赞叹不己,流连忘返。

早上6点从华蓥出发到华蓥鹅凤岭参观1小时,7点半开车到石林耍四小时,石林上山走路下山坐索道。12点半下来就在天池吃午餐,简单一点。顺便看天池湖现在没有开发出来保持原来的样子,看控制在一小时,14点就近天池漂流2小时,稍微耽搁多一小时。17点回华蓥参观安丙公园,城北公园,18点到君兰天下耍,住宿,这里耍的项目多,住宿一晚回去,或者到禄市玫瑰园,花卉基地看哈,开车就看了,想耍随时可以停车下来看哈,遇到黄花梨基地梨花开的时候可以单独来耍大半天,春暖花开,晒晒太阳,朋友同学聚会都是好去处,梨花开就那么几天,遇到吹风,有可能今天看到,明天都看不到。

郭沫若旧居试开馆|聆听这栋小楼的风云故事

位于七星岗的“天官府8号”

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

文化工作委员会旧址

也是郭沫若曾经的办公和居住地

历经1年修缮 3年策展

目前这里已试开馆

并将于今夏面向市民游客正式开馆

砖木结构、歇山式大屋顶,这栋中西合璧风格的建筑,当地人称它为“郭沫若旧居”或是以地址为名,直接唤作“天官府8号”。它,见证着重庆过去的风云历史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打探这座隐藏在街巷中小楼的风云故事。

这里是历史“见证者”

郭沫若旧居建于上世纪30年代,原名“天庐”,由主副两栋三层中西式砖木结构建筑组成,建筑面积约600平方米,为“外廊式”中西合璧建筑装饰风格。这里最早是国民政府重庆市第一任市长潘文华内弟的私宅,后成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暨文化工作委员会的办公场所。

1938—1946年,郭沫若先后担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厅长、文化工作委员会主任,一直站在抗日救亡的前列,广泛发动进步文化人士开展抗日文化宣传工作和反独裁、争民主的斗争。“天官府8号”是郭沫若在重庆办公和居住的地方,也是抗战时期众多在渝文化名人的重要聚会场地,沈雁冰、老舍、陶行知等中国近代史上赫赫有名的大家们,都曾是这栋小楼的常客。

作为文化界领军人物,郭沫若在此先后创作了《屈原》《棠棣之花》《孔雀胆》《天国春秋》等历史话剧。其中最著名的,当属他用11天时间完成的《屈原》。这也是他创作生涯中最重要、最辉煌的时期,而“天官府8号”就是这段历史的“见证者”。

展览还原历史场景

近年来,渝中区对“天官府8号”进行了整体保护修复。2021年,它作为新的陈列馆对外开放,静静地伫立在繁华都市中,向人们讲述当年的故事。

目前,馆内正在举办《文化洪波——抗战中的郭沫若与文工会》展览。展览由序厅——天官府的前世今生、专题陈列展——郭沫若与文化抗战、第三厅和文工会领导下的战时文化繁荣组成。

一张张见证革命先辈抗日足迹的生动照片、一幕幕生动鲜活的电影镜头,一部部耳熟能详的文艺作品名称,将郭沫若等进步人士不惧个人安危,坚持文化抗战的革命精神很好地呈现了出来,让人肃然起敬。其中,话剧《屈原》的复原场景采用先进的声光电技术,复原了其中的高潮章节。“爆炸了吧,爆炸了吧……”透过一声声义愤填膺的呐喊声,依稀可以看见作者对黑暗社会的憎恶和对建立崭新世界的渴望。

参观提示

郭沫若旧居每周一闭馆(遇国家法定节假日正常开放),每周二至周日9:00至12:00、13:30至17:00对外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