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堆寺

杰堆寺

杰堆寺

杰堆寺在林周县境内,位于措堆乡拉康村旁。于1012年由尚那囊多杰旺秋创建。其布局为一方形封闭式庭院,殿内壁画遍布,属晚期格鲁派风格。院内东侧寺碑立于1240年,系当年入藏的蒙古军队为毁寺之罪孽,把此庙重新加以修葺,为表忏悔之意而立此碑。碑文为“劝导世人崇信佛法,习经中观,集利益广众之计,取分内之造化。

杰堆寺中的造像碑

杰堆寺有一通造像碑,碑为青灰色石质,顶呈形,两侧及背面规矩平整,底部向前凸出,雕凿成覆莲,既是像座作碑座,通高1.38米,宽0.95米,厚0.09米,座高0.2米,宽0.米,座长与碑宽相同。全碑只有正面造像,中央主尊为强巴佛,1.16米,柱状高宝髻,顶有花蕾,髻中央雕有一塔,细眉慧眼,面清秀,饼状耳环,裸上身,搭飘带,以项链、臂钏、手镯等为饰,下螺纹短裙,扎腰带,右手当胸,左手执梗莲,莲上有壶(为后补),足立于覆莲台上。主尊上部雕有兽面,张口瞪目,凶狠相。主像侧稍上雕一飞天,肉髻,额有一眼,浓眉,留有胡须,呈男面相,裸身,着短裙,左手执有一物举于耳旁,右手当胸端宝瓶,左腿回收,右腿回收、后曳,侧身作欲飞状,像周有祥云相亲。飞天下阴刻有藏文六字真言。碑中部主尊像后雕有飞檐翘角式建筑,两端屋角各有一羯鱼,建筑两侧各有一狮,呈竖立状。碑下部主尊像两侧另有三尊立像,左侧立像高0.45米,柱状高宝髻,三目怒睁,裸上身,戴饼状耳环,饰物有项链、臂钏、手镯等,左手扶持一支撑物,右手曲臂上举,臀右摆,下着长裙,跳足立于覆莲座上,右侧外端立像为菩萨像,高0.48米,高宝髻,山字状花冠,浓眉大眼,面部丰满,裸上身,披帛、项链、臂钏、手镯等作饰,合掌当胸,下着长短裙,臀左摆,跣足立于覆莲座上。主像右侧腿旁立像高0.3米,秃头圆脸,着袈裟,袒右肩,双手当胸,赤足而立,当为弟子像,从造像风格及布局看,此尊像似为后补。另在其上部有阴刻的藏文字四行,大意为“自显的强巴佛吉祥”之类。

碑面外围有连珠纹组成的光背。所有造像皆被后人饰有彩绘,使其不但有高浮雕造像的立体感,又有绘画的明快感,独具特色。

关于这通造像碑的造像年代,其本身没有刻铭记载,可根据调查情况结合造像本身的特征进行推断。据调查可知,此碑原为杰堆寺早期的主供像。“文革”中由于寺庙被毁埋入地下,1991年维修寺庙时重新出土。杰堆寺创建于公元1012年,相传造像石碑系寺庙创建前从印度飞来,传说当然不足凭信,但它从一个侧面说明造像碑的时代可能较早,或许它还与佛教的传人有关,造像碑也确实有许多早期造像之特征,如柱状高宝髻、裸上身、着长短裙、摆臀、跣足而立等造像特征均具有拉萨查拉路甫石窟内菩萨造像的特征,其艺术风格亦较接近,因此,推测这通造像碑的造像年代约在公元11世纪前后或者更早。

西藏石刻艺术是藏族艺术园林中的一朵葩奇,玛尼石刻艺术、摩崖造像艺术、石窟艺术、圆雕艺术不胜枚举,而此类造像碑刻艺术在整个西藏地区还是首次发现,它既丰富了西藏石刻艺术的形式和内容,也是西藏现存较少的早期艺术品之一,因此,它不但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并且具有重要的历史文物价值。

陕西名寺古刹:府谷灵杰寺--释、道两教为一体

灵杰寺建于清乾隆年间。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900平方米。寺分上、下两进院落,内有玉帝楼、真武楼、观音楼、聚仙楼、钟鼓楼三皇宫、龙王宫、三官殿、三清殿、关圣殿、财神殿圣母殿大山门等20余处古式建筑,建于清乾隆年间。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900平方米。寺分上、下两进院落,内有玉帝楼、真武楼、观音楼、聚仙楼、钟鼓楼、三皇宫龙王宫、三官殿、三清殿、关圣殿、财神殿、圣母殿、大山门等20余处古式建筑。

灵杰寺位于陕西府谷县哈镇北300米处。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900平方米。寺分上、下两进院落,内有玉帝楼、真武楼、观音楼、聚仙楼、钟鼓楼、三皇宫、龙王宫、三官殿、三清殿、关圣殿、财神殿、圣母殿、大山门等20余处古式建筑。建筑规模宏大,布局有序合理,是一处集释、道两教为一体的古建筑群。2006年6月被县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原平土圣寺清凉灵杰地

山门雄伟庄严

土圣寺位于原平市城区西南30公里水油沟村附近,背靠云中山脉,因该寺原有山林土地上千亩,土地收入丰盛可观,故而得名,据考,始建于唐,“施火毁于火,明隆庆,万历年间先后重修复,每年四月初八政祭。”寺院两侧有一清泉,名曰“灵泉” 故又取名灵泉寺。土圣寺现存南楼、配殿、钟楼、鼓楼建筑。南楼为上下两层,重檐歇山顶,五踩斗拱,双翘无昂。第一层宽7间,深3间,二层宽5间,进深3间,设有走廊。

东边钟楼

半崖闭关古佛洞

灵牙舍利宝塔

寺前有灵牙古塔一座,始建于金泰和五年(1205)。塔基石砌,八角形。上置八角束腰须弥座,座的上层为石雕叠涩式,束腰部分周雕壶门,内为花草云纹等图案。上面第一层塔身硕大,二层、三层塔身逐渐内收递缩,二层、_二层为砖砌叠涩塔檐。四层极度内收缩短,正四面开一砖券方形门洞,塔檐八面坡,上置瓦垅、沟头、滴水,檐脊顶端还安有兽头。塔檐顶端置有一座覆钵式的小塔塔顶。塔通身砖砌,仿木结构,高约15米,是一座八角四层密檐式塔。其特点是塔身肥大,塔顶很小,巍峨敦厚,雄伟壮观。

82版李连杰《少林寺》外景之地汝州风穴寺,时隔多年依旧鲜为人知

一提起李连杰主演的那部经典82版电影少林寺》,大家一定都会以为全是在少林寺拍摄的,那一幕幕的经典场景:竹林提水、塔林练功、牧羊放歌等等画面总是那么的难以忘怀,而真正拍摄的外景之地时隔多年却依旧鲜为人知,这里就是汝州风穴寺,一座拥有1800年历史的千年古刹。

风穴寺始建于东汉初平元年(西元190年),毁于董卓之乱,重建于北魏,距今有1800余年的历史,是中国最古老的佛寺之一,因当时满山野花,芳香郁积,故名香积寺。又因寺北山林立,峥嵘奇秀,故名"千峰寺"。隋代又名千峰寺。后汉乾佑三年改为白云寺。北魏重建寺院时,寺院地点定在白马石沟中的银洞山下。传说当时物料齐备,正要破土动工时,一阵狂风将砖石木料刮到现在寺址,风点穴位,故名"风穴寺"。又据《风穴寺志略》载:寺东龙山阳坡有大小风穴两个,山因名风穴山,寺因山名。曾与白马寺、少林寺、相国寺齐名,被称为"中原大名刹",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风穴寺保存了唐、宋、元、明、清历代的文物和建筑,被专家称为"古建筑博物馆"。其中最完整的三个建筑是唐代七祖塔、宋代悬钟阁和金代中佛殿,这三个建筑被称作是风穴寺的三大国宝。

风穴寺虽是北方寺院,却不沿中轴线布局,而是依山就势而建,具有江南园林风光。周围景观星罗棋布,素有八大景、七十二小景、三十六福地之称。

风空寺院藏在山谷之中,入山口后,两山夹道,山侧仓松叠翠,流水潺潺,蜿蜒曲径。约走1.5公里左右后方能看见寺院,确有“深山藏古寺”,“曲径通幽处”的诗情画意。

风穴寺塔林分上下两个塔林,共有元明清三代83座古塔,基本都是历代僧人的墓塔,形态各异,价值极高,为中国三大塔林之一。

风穴寺在明代万历年间香火最为鼎盛,曾有僧众600余人,房舍300多间,土地2000余亩。相比如今的千年古刹,倒是略显得门庭罗雀,免不了一丝凄凉。

转念想想,能够远离世俗的尘嚣烦忧,这不就是佛家之地所需要的“在天地之间觅得一方安详,听风雨,听山语,听禅语”。

一切处无心是净,得净之时不得作净想,名无净 得无净时,亦不得作无净想,是无无净。

2016年 9月28日上午,河南·汝州2016旅游新闻发布会在汝州市委七楼会议室召开。会上,该市通过官方宣布汝州风穴寺正式取消门票,此举对于佛教文化更广泛的传播,更多的民众进入寺院这个佛教文化的大本营和传统文化的集散地,学习继承包括佛教文化在内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风穴寺曾吸引过风靡全球的电影《少林寺》的导演张鑫炎的目光,当《少林寺》火热上映的时候,这座古老的寺院,也让掩映在苍松翠柏中的红墙碧瓦,终于拂去厚厚的尘埃,从历史深处向我们款款走来,展现出被历史熏陶过却依旧空灵的禅意。 如今,云禅小镇的开发建设,将洗尽风穴寺曾经的沧桑,拂去风穴寺昔日的黯淡,让一片红砖碧瓦,让一式翘角飞檐,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届时置身云禅小镇,竟让人不知是心动,还是风动?是云走,还是禅诵?

规划形成:“莲界佛国”、“佛拂涟漪”、“须弥山”三大主题概念。以佛文化为核心,自然山水为依托,通过佛教之中的“莲界佛国”、“佛拂涟漪”、“须弥山”三个概念展开。整体犹如佛手拈花,外围花瓣纷落,寓意借花献佛。打造云禅十八景:石生莲花、云禅商街、花世界、观湖、古洞寻遗、礼佛广场、禅武学院、君子湖、桃花涧、风穴寺、上塔林、下塔林、开元谷、千峰谷、香积谷、白云谷、望风亭、虎山梅林。

云禅小镇核心区范围内共分为4大功能分区。设计依托现状地形及资源条件,合理安排保护与开发的关系,规划形成:核心门户区、禅意居住区、宗教朝圣区、禅修感悟区。

围绕礼佛广场轴线区依山而建佛禅武学院、佛文化交流中心、新风穴寺。北侧结合观湖设置禅修学院。本区域提供宗教朝圣、佛文化深度体验(禅修、过堂、听经)、慈善活动、节庆活动、禅学教育、对外交流等功能。整各区域依山就势,园林式低密度开发。

风穴寺,一座沉睡千年的古寺,终将在汝州市全域旅游的跨步发展中,重焕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