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满洲国国民勤劳部旧址

伪满洲国国民勤劳部旧址

伪满洲国国民勤劳部旧址位于长春市人民大街3758号。修建于1932年7月至1941年4月,是伪政府第三个建造的又称为“第三厅舍”。旧址是2008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新发现的,2009年被公布为第八批长春市文物保护单位。

伪满洲国国民勤劳部旧址始建时归属伪财政部使用,后被伪营缮需品局、建筑局等部门相继使用,1945年划归伪满洲国国民勤劳部使用。建筑整体呈直线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在建筑元素中,有日本式的平直屋顶和构件,有中国式的兽饰。旧址建筑后侧中间局部有空间较大的食堂和会议室。入口朝西向。建筑原地上二层,解放后加一层;原中间局部三层,解放后又加二层,建筑面积5310平方米。2010年使用单位上海浦发银行对旧址进行保护修复。

伪满洲国国民勤劳部旧址位于长春市人民大街3758号,是目前长春市遗留的伪满重要官厅建筑之一,其建筑本体及其环境风貌得到了较好的保护,更加显示出该建筑的历史价值。

史海钩沉:伪满洲国兴农部旧址,每一处都充斥着东北人民的血汗

丰富的农业资源,是大自然对东北最宝贵的馈赠。经过早期的开拓与耕耘,一代又一代勤劳朴实的东北人民在这片土地上生活劳作,安居乐业

农业生产避不开天灾,可东北的农民也没能避开人祸。随着工业革命的展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想要开拓海外市场,暴力地敲开了中国的国门。日本侵略者也将魔爪伸向了地大物博、沃野千里的东北。

早在1906年12月,日本就在东北设立了“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开启了对中国东北长达四十年的侵略性经营。其中,农业资源就是满铁搜刮的重点。

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满铁在东北各地建立农事试验场,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从日本国内招聘农业专家来调查农业基本情况,通过农业试验选育优良农作物品种,或从国外引入良种,在各地区普及合适的农业品种。

尽管满铁的举措在客观上促进了东北农业的发展,但其本质上仍然是在为经济侵略服务。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扶植了伪满洲国这一傀儡政权,并逐步建立了伪满大八部。从经济、军事、司法等多方面编织了一张阴谋的巨网,企图将东北收入囊中。伪满洲国兴农部,就是从农、林、牧和水产等方面侵吞东北资源的工具。

伪满洲国兴农部最初的前身是实业部,由张燕卿担任总长,后改名为产业部。

1937年,伪满洲国产业部为了推行产业五年计划,以县旗为单位成立“农事合作社”。农事合作社是一个综合性农业组织,其职能包括农产品的检查、储藏、加工及销售;建设农业仓库;接受储蓄及与农业金融相关的资金融通,设立农产品交易市场等,实际上就是农产品交易的统制中心。

日伪当局在设立农事合作社时,企图以指导农民生产、改善农民生活一类冠冕堂皇的说法粉饰太平,但事实是无法被掩盖的。

通过在各地建立农事合作社,日本布下了控制东北农村地区的网络,企图增加对东北农村农产品和特产的掠夺,掌握东北农村经济的命脉。

1940年,在伪满洲国经济和产业两大部的推动下,“金融合作社“与“农事合作社”合并,成为了“兴农合作社”。

兴农合作社的成立,进一步加强了对农村经济的统制,对东北农民的剥削也更加地变本加厉,几乎完全是在野蛮掠夺农产物资,给广大东北人民带去了极大的伤害。

兴农合作社是日伪统治者的强行掠夺机构,完全适应于战时体制下的经营,其影响范围扩及农民生产、生活全部领域,是日伪统治者无孔不入地控制东北农村的得力工具。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陷入战争泥潭的日本对物资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也对农产品等资源越来越重视。在此之后,兴农合作社几乎一手操控着伪满洲国的农业金融。

1940年,日伪当局对中央农业机构进行了整改,原有的产业部解体,其工矿业部门移交经济部进行管理,农业部门则独立出来成立了兴农部。

兴农部主要负责保证日本在战争过程当中关于农产物资上面的需求,同时从全局管理伪满洲国境内的农业生产与流通工作。兴农部继续压榨着东北人民的每一滴血汗,成为了难以摆脱的枷锁。

长年掠夺性的农业生产,不仅造成了东北农业资源的大量流失,还使得土壤的地力损耗严重,残酷的剥削给东北农民带来了无法磨灭的深重伤害。

在不断的抗争中,东北人民终于在1945年迎来了希望的曙光。日本战败投降后,曾经的伪满洲国兴农部旧址先后由国立长春大学和东北大学所用,后来成为了现在的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教学楼。

从此围绕着这栋建筑的不再是充满剥削的阴谋,而是朗朗的读书声。东北也将在新生力量的崛起下,走向一个崭新的时代。

部分资料来源:《日伪时期兴农合作社研究》《日本在东北的农业科研活动与农业统制》《伪满洲国农产品流通研究》《伪满洲国农业金融统制研究》。

吉林日报社出品

策划:姜忠孝

作者:十八

编辑:马贺

深读长春 | 伪满洲国经济部旧址:日本对东北实行经济掠夺的历史见证

伪满洲国经济部旧址

日本对东北实行经济掠夺的历史见证

名称:伪满洲国经济部旧址

地理坐标:吉林长春新民大街829号

现使用单位:吉林大学第三临床医院部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二部)

建筑时间:1937年7月17日至1939年7月31日

设计者:伪满洲国营缮需品局营缮处

施工者:清水

建筑面积:10245平方米

建筑规格:地上四层、局部五层,地下一层

造价:70万元(伪币)

伪满洲国经济部旧貌、现状对比

长春市新民大街829号,吉林大学第三临床医院(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二部)所在地,每天从早到晚,来自全国各地求医问药的患者往来穿梭于这家以骨科见长的知名医院内外。医院正门围墙旁的一块灰白色花岗岩石碑,又向我们揭示了它的另一个身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伪满洲国经济部旧址。

伪满经济部作为伪满军政机构之一,并非一开始就存在于伪满国务院所辖各部序列之中。1932年3月9日,伪满洲国傀儡政权成立之时,伪满国务院下辖的“七部”中并没有伪满经济部。在日本侵略者的授意下,伪满政府公布了《政府组织法》,其中规定伪满中央政府实行立法、行政、司法和监察四权分立的四院制。在“执政”溥仪之下,设“国务院”“立法院”“监察院”等机构。其中,伪满洲国国务院还下辖“七部”,具体包括伪满民政部、伪满外交部、伪满军政部、伪满财政部、伪满实业部、伪满交通部伪满司法部。此后,随着日本殖民统治程度的加深和日伪统治政策的调整,伪满各部的职能、名称、数量不断被调整和增减,在伪满洲国覆亡前伪满国务院共下辖“九部”。1937年5月,在日本侵略者的授意下,伪满政府开始了所谓“简素化”“一元化”和“能率化”的行政机构改革,将当时伪满国务院所辖的“九部”缩减到“六部”,原有的伪满财政部被撤销,其管辖业务由新成立的伪满经济部承担。新成立的伪满经济部主要职能范围是发行货币和国债,管理金融、投资、商事、贸易、权度、专卖及国有资产等。1939年秋,伪满经济部搬迁入位于当时“顺天大街”(今新民大街)中段的“第十厅舍”之内。

伪满洲国经济部旧貌

伪满洲国经济部办公楼又被称为“第十厅舍”,是“顺天大街”两侧“一院四部”中修建时间最晚的一栋伪满军政机构建筑,可以说它拥有大量可供参考、借鉴的先例经验。但是,这栋建筑无论从建筑形制,还是外部装饰都毫无自身特色可言。建筑中间高起部分设有两坡屋顶,外墙表面较少装饰。唯一值得一提的就只有外部装饰方面比较注重色彩的对比,两侧外墙使用的深褐色面砖与中间部位贴覆的灰白色石材形成鲜明对比,色彩上的对比多少弥补了一些装饰上的缺失。对于这栋当时“顺天大街”两侧“一院四部”中外部装饰最简单的建筑,建筑界的评价也是大行径庭,日本著名建筑家土浦龟城评价它为一栋“丑恶”的建筑,但是也有人称它为“东洋趣味的近代式”建筑。如果从其所消耗的建材数量和人工量方面来看,却还是让人为之一惊的。作为建筑面积一万多平方米的建筑,整个工程历时2年,消耗了700吨钢材、6万袋水泥,使用人工也达到214万个。外墙镶嵌的石材是特意从吉林和本溪两地运来的,就连屋面覆瓦也都采用奉天窑业烧制的优等品。

1941年12月23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在短短两周之后,伪满政府就在日本侵略者的授意下制定了《战时紧急经济方策要纲》,这个《要纲》实质上是日本加重东北全面经济掠夺、维持其侵略战争物资需要的一项政策。1942年夏,日本已经深陷自己所挑起的侵略战争泥潭之中,同时也更加紧了对中国东北地区各类战略资源的掠夺,各类金属更是掠夺重点。此时,伪满经济部在掠夺资源中的作用日益突出。为了满足日本侵略战争对钢铁的需求量,伪满当局除了加大鞍山、本溪等地的钢铁生产量,甚至还直接从普通百姓手中掠夺一切可用的金属资源。1943年8月23日,备受日本侵略者“赏识”的伪满经济部大臣阮振铎抛出了《金属类回收法》,将铜、铁等在内的53种金属一律列为征收范围。普通百姓家中的铁锅、汤勺,就连家具上的金属构件都被一律征缴,甚至“满洲国皇帝”溥仪也未能幸免。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一书中这样回忆当时的情景:“命令首先把伪宫中的铜铁器具,连门窗上的铜环、铁挂钩等等,一齐卸下来,交给吉冈,以支持‘亲邦圣战’。过了两天,我又自动地拿出许多白金、钻石首饰和银器交给吉冈,送关东军。”就这样,1943年至1944年间,共有60多种伪满皇宫宫内府使用的金属用具和溥仪收藏的白金制品被征缴。

尽管日本侵略者如此疯狂地为侵略战争掠夺战备资源,1945年8月他们的末日还是如期而至,而作为日本大肆掠夺东北资源帮凶和工具的伪满经济部也随着日本无条件投降、伪满政权覆亡而解体。1945年8月19日,苏联红军航空兵200余人空降长春。8月20日,贝加尔方面军司令科瓦廖夫大将率部进入长春,解除了日军武装。8月25日,苏联红军逮捕了包括伪满国务总理大臣张景惠在内的伪满各部大臣,其中也包括最后一任伪满经济部大臣于静远。1946年秋,伪满经济部旧址被国民党政府经济部“对口接收”。短短数月之后,这里又成为了新七军青年教导团的团部。

伪满洲国经济部现状

1948年10月长春解放以后,伪满洲国经济部旧址逐渐成为吉林省内重要的医疗场所,先后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第三临床学院、吉林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学院、白求恩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学院(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二部)等医疗机构使用。如今,这里不仅是白衣天使们为患者解除病痛的场所,更是一处具有警示性意义的重要历史遗迹

本文作者简介

王新英,历史学博士、政协长春市委员会文史专员,长期从事长春市建筑遗产保护、研究工作,在《长春市文物保护条例》制定、长春市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申报、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申报、长春历史文化名城申报等工作中发挥较大作用。

本组图片由王新英提供

编辑:刘洪磊

责编:于飞

吉林省长春市伪满洲国日伪军政机构旧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主要集中在中国历史文化名街长春新民大街。北起解放大路,南到新民广场,1446米长。1933年建成后,取名“顺天大街”;1946年国民党时期改为“民权大街”;新中国成立后改为新民大街。不但是伪满皇宫的中轴线,还是伪满国都的政治中心“中央大道”。大街两侧,矗立的历史建筑十余栋。除日伪军政机构旧址外,文化广场的南端,坐落着地质宫。伪满时期,地质宫所在的位置是作为溥仪的正式“皇宫”来修建的。1938年9月动工,因太平洋战争爆发,财力紧张而停工,只完成地下部分。1953年,在原来基础上,修建了这座绿色瓦顶、宫殿式建筑。因为是长春地质学院教学楼,故名地质宫。

吉林大学地质宫

伪满军事部旧址1

伪满军事部旧址2

伪满军事部旧址3

伪满国务院旧址1

伪满国务院旧址2

伪满司法部旧址1

伪满司法部旧址2

伪满经济部旧址1

伪满经济部旧址2

伪满交通部旧址1

伪满交通部旧址2

伪满综合法衙旧址1

伪满综合法衙旧址2

伪满民生部旧址

伪满外交部旧址1

伪满外交部旧址2

关东军司令部旧址1

关东军司令部旧址2

关东军宪兵司令部旧址1

关东军宪兵司令部旧址2

伪满中央银行旧址

伪满总理官邸旧址1

伪满总理官邸旧址2

伪满首都警察厅旧址

苏军烈士纪念碑1

苏军烈士纪念碑2

苏军烈士纪念碑3

苏军烈士纪念碑4

苏军烈士纪念碑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