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凫王墓

鱼凫王墓

鱼凫王墓

年代:汉

鱼凫王墓位于温江区寿安镇喻庙社区内。鱼凫王墓相传是古蜀国的第三代君王鱼凫之墓。鱼凫王墓的发现、保存为四川史前时期历史的研究提供了极具科学价值的实证,对于建立四川地区新石器时代到青铜时代的文化发展序列、探索长江上游地区文明起源等问题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2019年,鱼凫王墓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你知道柏灌王、鱼凫王的后裔吗?那就是我们温江人咯··

“虽然,你在温江买了房”

“虽然你在温江工作了几十年”

“虽然你是个老温江”

但你都不知道这些事!

成都上五县“温郫崇新灌”中的“温”指的是温江,地处成都平原腹心,旧时被称为“金温江”,不用说,就是因为它的富裕。意的人文之城,这是“千古一人,苏东坡故里”。

温江埋藏的历史三星堆还古老

作为行政区划的温江县,接近隋朝才设置,在“温郫崇新灌”中只能算是小弟弟,但是,就其区域历史而言,它的历史其实很古老。

在温江,自古就有一个地名叫做“鱼凫城”,在今天的万春镇报恩村。温江鱼凫城及其传说屡见于文献记载,如《读史方舆纪要》就有“温江县……鱼凫城,县北十里。

相传古鱼凫所都”,现今在所谓的“鱼凫城”下,还残存有数千米城墙埂遗迹

鱼凫,古蜀国的“五帝”之一。《华阳国志》记载说:“周失纪纲,蜀先称王。有蜀侯蚕丛……次王曰柏灌。次王曰鱼凫……后有王曰杜宇……禅位于开明。”也就是说,鱼凫是古蜀国的第三位帝王。

鱼凫城,传说中的鱼凫之都

1996年10月至12月,考古人员对传说中的“鱼凫城”进行了首度考古发掘,发现了一个面积40万平方米、呈不规则六边形的古城遗址,出土有大量陶片和体形较小、打磨精美的石斧、石凿、石锛等石器,以及房址、城墙、墓葬等大量文化遗存。

不计其数的石制劳动工具,再现了古蜀人创业的艰辛;随处可见的屋基、灰坑,诉说着古蜀族家人安适恬淡的生活;卵石、粘土交替夯筑垒起的城墙闪现着古蜀人智慧的光芒。试掘证实:该城距今4000年左右,成为当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

从时间上看,鱼凫城遗址早于之前发现的广汉三星堆遗址,以及之后发现的金沙遗址,与后两者是直接的、传承的关系。作为古蜀国图腾的“鱼凫”,在后来三星堆的金杖、金沙祭祀器皿上,都可以见到其图案。

蜀王柏灌的墓也在温江

事实上,不仅鱼凫古国在温江,另一位蜀王柏灌的墓也在温江。柏灌和鱼凫的王墓均在温江境内的寿安镇,和鱼凫城遗址所在的万春镇紧邻。

在这片区域内,柏灌王墓、鱼凫古城鱼凫王墓、鱼凫王妃墓、鱼凫桥、鱼凫村等古蜀历史文化遗迹,千百年来深深地镶嵌在温江这片土地上。

1999年,鱼凫古城遗址被批准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温江县”曾两次叫做“万春县”

西魏恭帝二年(555年),分郫县南境和江原县东境,始置温江县,属益州蜀郡。

隋统一中国后,“经正疆理,划分九州”,州、郡、县设置屡有变动。

隋开皇三年(583年)以州统县,省温江入郫县,仁寿三年(603年)又从郫县分置,名万春县,大业二年(606年)又省万春县入郫县。

唐初,分天下为十道,实行州县二级制。武德三年(620年)复置万春县,贞观元年(627年)复改万春县名为温江县。此后,历宋、元、明、清,“温江县”的名称没有再发生变动。

1949年12月26日温江解放

1950年划全川为川东、川南、川西、川北4个行署区,与西康省同属西南大行政区,温江属川西行署温江行政区,为温江行政区专员公署治地。

1952年,撤销川西等4个行署区,恢复四川省建制,温江属四川省温江专区(1968年改为温江地区)。至1979年仍为温江地区行政公署治地。

1983年3月,国务院决定撤销温江地区,其所属行政区大部划归成都市。2002年4月14日经国务院批准,温江撤县设立成都市温江区

“温江”之名由来说法比较多

据文字记载及口头传闻,“温江”之名的由来有四种说法:

一是以“地濒温江而名”。著名工具书《辞源》就是按此解释的。

二是以城南“温泉”名县。此说虽然很不科学,却在民间广为流传。温江城南的所谓“温泉”,实际上是因云溪水温高、凤溪水温低,二溪合流后两水的温差明显存在而“出名”的。由于地处温江城之边,为了增添胜景,而称温潭,久之又衍化为“温泉”。

三是以岷江曾名汶江,因“汶”“温”音讹得名。此说出自任乃强先生的《四川地名考释》

四是以“江水至此始温”故名。明代《郡县释名》记述:成都府温江县“总志云以江水温润也。予过温江,询之父老,云温江发源于岷山,至灌口,水在山谷中,其气寒,至温江而气暖,故云温江,其说近是。”

其实,“温江”之名,来源于它境内的杨柳河,也就是古籍里所称的“大江”“温江”“汶江”。

杨柳河,《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词典四川卷》说:“古名大江,又名温江。”这种说法在许多典籍中可以得到印证。

唐《元和郡县志》记有:“大江,俗谓之温江,南流经县一里。”宋《太平寰宇记》写有:“大江,在县西二百步,自青城界入,俗谓之温江。”清《嘉庆一统志》载:“杨柳河在温江县西南,即元和之温江也。”

根据历史资料可知,杨柳河在历史上相当长的时期里,它是岷江(汶江)的正流,金马河反而是岷江(汶江)的支干或叉河。

古杨柳河系自然河流,河水来自金马河玉石堤杨武堰,河宽,水深,流量大,是排灌、航运兼用河道。所以“古名大江,又名温江”。

它的正流地位后来才被支干金马河取代。这种现象在河流水文学上并不少见。为了防洪的需要,1957年杨柳河改为由江安河引水,随后又对古杨柳河进行了数次整治,它彻底成为人工河道,变成了今天的杨柳河。但它的位置基本没有变化,今杨柳河与古杨柳河仍是同一条河流。

水多桥多惹得古人诗性大发

温江地处成都平原腹心,地势平坦,阡陌纵横,水网密布,灌溉的河渠比较多,特别是有金马河、杨柳河、凤溪河、江安河四条河流过境,以及与郫县交界的清水河,使温江又有“川西水乡”之称。

在历史上,温江的河流都通航,这些河流又成为交通运输的重要途径。既然有这么多河流,自然就应该有桥,以便于通行。

温江历史上究竟有多少桥呢?

据清乾隆版《温江县志》载,有38座;清嘉庆版《温江县志》载,有79座;民国版《温江县志》载,一共有216座桥;而这些桥都是叫得出名的,所以史书上有记载。至于那些叫不上名字的小桥,则不知道有多少。

唐代大诗人杜甫在成都居住期间,曾在温江游玩。一次,他陪李七司马在金马河(在今三渡水附近)上观看造桥,留下了三首诗。

第一首为:

陪李七司马皂江上观造竹桥,即日成,

往来之人免冬寒入水,聊题短作简李公

伐竹为桥结构同,褰裳不涉往来通。

天寒白鹤归华表,日落青龙见水中。

顾我老非题柱客,知君才是济川功。

合观却笑千年事,驱石何时到海东

第二首诗为:

观竹桥成,月夜舟中有述,还呈李司马:

把烛桥成夜,回州客坐时。

天高云去尽,江回粤来迟。

衰谢多扶病,招摇屡有期。

异方乘此兴,乐罢不无悲。

第三首诗为:

司马桥成,承高使君自成都回:

向来江上手纷纷,三日功成事出群。

已传童子骑青竹,总拟桥东待使君。

诗中的“高使君”,系唐代大诗人高适,时任蜀州(今崇州市)刺史。杜甫在这三首诗里,描写了建桥过程;抒发了诗人夜晚看到竹桥造成时个人产生的良多感慨,同时也歌颂了李司马的建桥之功;三天建成时,恰好高适从这里经过,好像是专门为了欢迎使君的到来。

宋代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朱熹,曾到四川游玩,并到过温江。他为此还专门作了一首诗,题名为《温江道中》:

温江离省近,民俗尚称饶。

处处是流水,时时当渡桥。

沤麻成白雪,酿酒比红蕉。

底事归心发,惊闻估客桡。

诗中赞颂温江的富饶,盛产制造绸缎的原材料——洁白如雪的麻;人们喜欢的待客佳品——润红如美人蕉的酒。尤其是诗中描述了温江宋代时期的景象:“处处是流水”,当时就是水乡之地,河流众多,所以“时时当渡桥”,温江的桥也多。

这些,就是温江的历史,我觉得这是最简单明了的一篇。有必要让大家知道,起码之前我很多都不知道···

太原王郭村古墓惊现神秘外国人,他来自未知的“鱼国”

太原王郭村古墓惊现神秘外国人,他来自未知的“鱼国”

三星堆金权杖的秘密破解!真知堂:蜀国开国之谜,鱼凫王武功纪念

三星堆金权杖的秘密破解!真知堂:蜀国开国之谜,鱼凫王武功纪念

真知堂上古史研究:三星堆文明中,有很多让中国人无法理解的事物。其中,三星堆一号祭祀坑出土的黄金杖,其来历和用途至今没有得到文博界正解。三星堆文化到底是来自中国本土文明,还是来自古代西方文明?这个问题官方无解,民间就存在很大争议了。

经过一段时间的深入研究之后,真知堂得出了自己的答案:

三星堆文化极有可能是吸取了经由河西走廊进入中国的西方游牧民族文化因素,结合华夏民族文化因素和四川盆地土著民族文化因素而形成的独特文化。黄金杖就是三者融合的象征。

三星堆的黄金权杖

三星堆黄金杖,是1986年从三星堆一号祭祀坑里发掘出土的。

真知堂上古史研究:这件黄金杖,长142厘米,直径2.3厘米,净重500克。杖的上端,一段长达46厘米的部分,雕刻着 神秘图案。

这组图案分为三组,最下一组刻着两个头戴五齿形状高冠,耳垂三角形耳环的人头像。

上面两组图案相同,最上方为两条鱼,中间为两只鸟,还有一支羽毛箭,贯穿鱼和鸟。

黄金杖,在中国文化里非常少见。

前几年, 陕西韩城芮国刘家洼墓地出土了一件西周黄金杖头,和三星堆这件黄金杖不同的是,芮国国君的杖,仅仅是头部为黄金铸造,杖身是木质的。

而三星堆的这件黄金杖,全身都是黄金所造。芮国黄金杖有明显的杖头,三星堆金杖杖头不见(可能是遗失,也可能是没有被文物部门认识到安装上去)。

除了考古出土的西周金杖外,商代中国也有杖这种类型的器物,不过都收藏于海外,国内博物馆罕见类似文物。

哈里斯收藏的商代权杖头

真知堂上古史研究:由于这件黄金杖出土时和大量青铜礼器,青铜人像,玉器,象牙海贝等物质财富一起,专家认为,这件黄金杖应该属于王权杖,简称权杖。

一般认为,三星堆一号祭祀坑应该是商代晚期的古蜀国遗存。

联系到商代晚期都城,河南安殷墟出土文物中基本没有黄金制品(仅有一件小墓出土的黄金箔)的现象,似乎可以认为, 三星堆商代文明和中原王朝的殷商文明,虽有联系,但文化传统应该是有差别的。

陕西韩城芮国权杖出土图

权杖文化来自何方?

真知堂上古史研究:由于其他几件商代权杖都没有考古发掘记录,所以三星堆出土的这件黄金权杖或许是中国早期权杖中最早的一件文物了。

权杖文化极有可能是外来文化传统,这一点在世界文明史上可以找到证据。

1.最早的权杖,应该出自西亚欧贝德文化第四期(公元前4000年代前期)埃利都神庙第七至第六层古墓出土的一件男子雕像。他手中就握着一具没有杖兽的短杖。

欧贝德文化被认为是苏美尔人的文化。

埃利都(Eridu):是一个古苏美尔城邦,意思是"强大的地方"(mighty place)。它大约始建于公元前5400年。在苏美尔神话中,它是大洪水之前的五座城市之一,埃利都被认为是美索不达米亚,甚至世界上最古老的永久居住地之一。

2.以色列贝尔谢巴,出土了公元前3300年前的砷青铜杖首。死海西岸恩格迪一个窖藏,出土了青铜权杖240枚。

3.约公元前3500-前3100年,古埃及出现大量权杖。举世闻名的希拉康坡里遗址神庙下面,出土了数十件标志神权和王权的权标头,最著名的是 蝎子王权标头和纳尔迈权标头。

纳尔迈调色板上的权杖,左图人手上

真知堂上古史研究:新王国第十八王朝法老图坦卡蒙已经使用黄金权杖了。下图就是图坦卡蒙的雕像。

图坦卡蒙黄金面具

图坦卡蒙(Tutankhamun,前1341-前1323年),是古埃及新王国时期 第十八王朝的法老 。此时期相比纳尔迈时期,已经比较晚。黄金权杖的形状,也发生了比较大的改变。我们发现,西周芮国出土的权杖头,和纳尔迈时期的比较相似。

图坦卡蒙

后来的古希腊和古罗马,包括再往后的欧洲统治者,也沿用了这种以权杖为王权的象征。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加冕

真知堂上古史研究:应该说,从世界文明发展历史来看,权杖文化最早起源于苏美尔文化,后来被古埃及文化继承,再往后为古希腊、古罗马爱琴海文明继承,最后被欧洲继承。

中国三星堆发现的商代黄金权杖,极有可能本有杖头,也应该来源于古代西方文明的东渐。

而陕西韩城芮国墓地出土的黄金权杖头,则应该和三星堆黄金权杖一样,来源于西方文化的向东传播。其传播渠道和后来的丝绸之路河西走廊有关。

三星堆黄金权杖的纹饰含义

真知堂上古史研究:三星堆金权杖,从形制上看,和西亚埃及晚期的权杖比较相似,并且和近东地区权杖一样,在杖首部位有图案, 描绘的是胜利者的功勋,或者某件关系国家命运的大事。

三星堆金权杖的图案,分别是王的形象和羽箭,鱼和鸟。这是什么意思呢?

箭,代表武力征服无疑。

鱼,其实就是氐族文化的图腾。《山海经》记载, “氐人国。。。人面鱼身,无足。”

氐人,属于四川盆地最早的土著民族。纵目的第一代蜀王蚕丛,可能就有氐人的血统。四川盆地最早的居民戈基人,就和蚕丛一样是纵目(眼睛凸出)的。

鸟,其实是华夏民族 商族文化的一种象征。商族祖先来自东夷,所以有“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的史诗。

玄鸟氏,是少昊氏的一族, 《左传·昭公十七年》记载:“我高祖少昊 挚 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於鸟,为鸟师而鸟名。凤鸟氏,歷正也。玄鸟氏,司分者也。”

三星堆的这个鸟,名为凫。但并不是一般所说的野鸭。指的是鱼鹰一类的猛禽。

大家看一下鱼鹰的嘴和三星堆出土的鸟形器几乎一模一样。

真知堂上古史研究: 所以,三星堆权杖的图案,其实和近东权杖一样,是纪年鱼凫王的武功的。鱼凫王,意思是统一了鱼图腾的氐族和凫图腾的颛顼后裔(夏)族的王。

这一点,《山海经》中其实有记载:

《山海经·大荒北经》:“西北海外, 流沙之东, 有国曰中车扁, 颛顼之子。。。有叔歜国, 颛顼之子。 ”

《山海经·大荒西经》:“有鱼偏枯, 名曰鱼妇。颛顼死即复苏。风道北来, 天乃大水泉, 蛇乃化为鱼, 是为鱼妇。颛顼死即复苏。”

所谓“中车扁”, 和上面《大荒西经》的有鱼“偏枯”, 无疑是一个意思。所谓叔歜国,就是蜀国。

三星堆新出土的黄金鸟

真知堂上古史研究:上面的颛顼死而复苏,蛇化为鱼妇后面,还有一句话:“ 有青鸟,身黄,赤足,六首,名曰鸀鸟。”

这个鸀(读音注)鸟,就是一个蜀一个鸟,又名鸀鳿,也就是鸑鷟的别名。 鸑鷟在古书上指的是一种水鸟,似凫而大赤目。三星堆出土的鸟形器,应该就是鸀鳿了。

那么,《山海经》说得 有鱼偏枯又是什么意思呢?

偏枯,指的是半身不遂。据说禹就有这种毛病,

庄子·盗跖》说:“禹, 偏枯。”《列子·杨朱》说:“大禹,一体偏枯。”

真知堂上古史研究:所以,大禹走路是一瘸一拐的,俗称 禹步。

《尸子》云:“禹于是疏河决江,十年未 阚其家,手不爪,胚不毛,生偏枯之疾,步不相过,人曰禹步。"

西杨雄《法言》卷七《重黎》云:"巫步多禹"。李轨注曰:"姒氏禹也,治水土,涉山川,病足,故行跛也。……而俗巫多效禹步。"

所以,《山海经》说的有鱼偏枯,半身不遂,暗指的就是大禹。也就是说的早期夏族蚕丛一族被某个蜀地民族打得半身不遂的战争故事。

真知堂上古史研究:蛇乃化为鱼,昨天真知堂的文章已经解释过了, 指的是以蛇为图腾的夏族转化为以鱼为图腾的氐族。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鱼凫王,就是联合了氐族和 鸀鳿族(进入蜀地的东夷族)再次统一蜀地的伟大君王,所以,他其是鱼王和凫(似凫而大赤目的鸟)王的统一。

三星堆黄金权杖,就是鱼凫王为了纪念自己的功勋而制作的权杖无疑!

结语

真知堂上古史研究:三星堆文化非常复杂,它融合了来自西方近东地区的西亚文化,是夏族(颛顼族)进入到四川盆地后逐渐融合土著民族,后来在融合东夷文化古族形成的新文化。

在融合过程中,开始是蚕丛征服了土著,后来土著民族反扑,蚕丛族被打得半身不遂(即有鱼偏枯),再后来鱼凫王联合了新进入四川盆地的东夷鸀鳿族,再次打败了四川土著,形成了全新的蜀国-三星堆古国。

这或许就是三星堆黄金权杖上所记录的上古史真相!

鱼凫王为什么用黄金制作权杖呢?关注真知堂,下一篇再为你解开谜底。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