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白江陈氏宗祠

青白江陈氏宗祠

陈氏宗祠原叫做“旭高祠”,始建于清乾隆时期(1741年),距今已270多年。占地面积1800平方米,呈长方形平面布局,面阔45米,深60米。解放后的“旭高祠”,长期作为国家中药材仓库用途。2005年,经重修后基本恢复了旧式模样,并更名为“陈氏宗祠”,于2006年11月正式挂匾。2007年6月1日,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如今的陈氏宗祠不但成为成都地区陈氏祭祀先祖、宗亲联谊聚会的场所,同时也将成为研究“湖广填四川”历史事件的重要基地。

据《青白江区志》记载:“清康熙十年后,陈氏举族二百余家,计二千余人,自漳州府南靖县永溪来四川金堂,聚居今城厢及祥福、景峰、玉虹和绣水各乡。”陈氏是一个大家望族,古金堂县历来有着“陈半县”之说,有着“族聚三千余人,世间第一;居同数百载,天下无双”的说法。在这两百多年的光阴里,陈氏家族涌现了多位才人:例如,清代四川文史学家陈一沺、学者及诗人陈一津、名宦陈时江、女诗人陈友琴等。陈家人“为弘扬祖德,睦族敬宗,德化乡里,同时亦作族中议事之地”,于是,便在城厢镇修建了这座三进式家族祠堂“旭高祠”。

保护范围:现占地范围外延5米。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10米。

佛山三水白坭陈氏大宗祠元宵节添丁挂灯

佛山三水白坭陈氏大宗元宵节添丁挂灯

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梁正杰 通讯员 陈荣彪

2月15日,佛山三水白坭陈氏大宗祠迎来了8名小朋友的添丁挂灯仪式,这些宫灯,将在祠堂挂足一年,寓意小朋友在祖先的庇佑下聪明伶俐,健康成长。陈氏宗祠举行了挂灯仪式。陈氏大宗祠的“元宵节添丁挂灯”仪式,距今已500多年。

挂灯,是指年前(春节前四十天)生男丁的人家,在元宵节(正月十五)这天到自家社头、祠堂挂灯,祈求新丁健康快乐成长。

“元宵添丁挂灯”仪式由来已久,以前每年元宵节,陈氏大宗祠都会为族人举行挂灯仪式。1949年以后,统一的挂灯仪式被取消了。从2012年元宵节起,陈氏大宗祠再次扛起维系族人情感的使命,重新延续一度中断的传统挂灯仪式,让此盛事成为联络海外乡亲感情的重要习俗。一年一度的挂灯习俗,追求的是生命的生生不息,对生命延续的庆贺,也是对生命的感恩,对生命的敬畏,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现在,陈氏族人对添丁挂灯这一传统习俗非常重视。只要是本族族人,无论身处何方,若婚后生了男孩,无特殊情况都在正月十五回祠堂参加开灯仪式,只有开灯报丁,男丁的名字才会写上族谱。

今年元宵节,8名新丁为新春增添喜庆气氛之余也为家族的壮大增添力量。一大早,这些男丁的亲朋好友就如约来到陈氏大宗祠参加开灯仪式,现场欢声笑语,不乏几代同堂的幸福画面,洋溢着天伦之乐的幸福与祥和。

除了举办新丁开灯仪式外,现场还举行旧灯交接仪式。意思就是把去年挂上的“宫灯”在今天交还给去年添丁家人拿回家悬挂起来。

“挂灯是一种文化传统,也是民族文明不断丰富和延续的象征,通过挂灯能进一步加强民族的向心力。”活动主持人陈达荣介绍。他还表示,每隔5年会组织一次在宗祠内挂了灯的孩子回来拍一次集体照片,并存放在祠堂内,让陈氏族人一起见证他们的成长。

当天下午,陈氏大宗祠还组织了醒狮闹元宵活动,让更多的人一起分享添丁挂灯和元宵佳节的喜悦。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朱嘉乐

林氏大宗祠(五)江西井冈山林氏宗祠落成典礼

江西冈山市东上乡虎爪坪村林氏宗祠落成典礼。

揭牌仪式

落成典礼嘉宾致辞

我的眼睛深情地注视着你的眼睛,就像大海般蔚蓝,纯净得揉不进一粒小小的细沙。

祠堂内景

&

祠内柱子

大门

字辈 ZHIBIE

江西省吉安井冈山市东上乡虎爪坪村

秀龄公(珠公之孙/安公之子)为第一世,

秀龄公生四子:昌盛荣华,

字辈:

秀维上日仲,绍宗万思元,作善家乃庆,富贵克安全。

苏文提供

转摘浙南林氏源流

陈氏宗亲:读懂了祠堂,就读懂了陈氏宗族文化的真谛

传统中国人心中都有一种愿景,那就是:求家族之长存。于是有了家族制度。

祠堂,正是家族制度的外化表现形式。几千年来,中国的家族制度一直交织于田园风味的生活理想中,这种生活理想,田园情怀,返璞归真的态度,以趋福避祸的方式,诠释着中国人清淡的幸福。事实上,从有利于国家民族的角度,“家族之长存”对于推动民族的发展壮大,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

传统中国人对于宗祠的感情,朴素、淳厚,无可扼制,无法割裂。无疑,宗祠是传统中国人心中血缘崇拜的圣殿,是灵魂皈依所在。是宗族血脉所系,也是宗族盛衰的标志。兴旺的家族,四时祭享、香火不断;衰败的宗族,祠堂残颓,香火断绝。它以血缘为基石,以亲情为纽带,穿越漫长的时空隧道,使后人保持着与祖先心灵的沟通。在以血缘为坐标的宗族关系中,祠堂是尊祖敬宗的联结点。读懂了祠堂,也就读懂了陈氏宗族文化的真谛。

朱熹在《家礼》中规定:“君子将营宫室,先立祠堂于正寝之东。”而且,“或有水盗,则先救祠堂,迁神主遗书,次及祭品,后及家财”。在朱熹时期,祠堂被视为高于一切,为家族命运之所系,具有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正因为这样,名宦巨贾,豪门望族,均建祠堂,以显其本,以祭其祖。宗法、血缘观念也应运得以强化。

传统中国人讲究叶落归根,年轻在外漂流闯荡,就算是千里万里之遥,临到老了,都希望能回到故里,站到祖宗牌位前,跟先人对对话,聊聊家事国事天下事以及难言的心事。这样的时候,该有多少追思之念、尘世之想、家园情怀在心头荡漾啊!应该说,爱国家爱民族之情并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没有对亲人的爱,哪来对旁人的爱?没有对家族的爱,哪来对民族的爱?

可以说,每一座祠堂背后,都凝聚着世世代代许多人的情感。这种情感天长日久,延伸成为一种文化,一种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文化。

我们现在提倡的良好家风,实则就是祠堂文化的流转,家族文化的延伸。陈氏先人耕读传家的田园思想就是基于保存陈氏家族的理想,这种思想非常接近孔夫子的家族制度。即使是身居显要,而对于家人子弟殷殷切切的,皆是戒奢戒侈的劝导和勉励朴素勤劳之劝告,是因为每个人都从心底希望家族壮大繁荣。

诸子各家的家训,皆是如此。“勤勉做事,淳朴为人,崇尚简单生活”,成为最有价值的民族传统。

宗祠和族谱总是分不开的。说到宗祠,就得提到族谱。族谱也叫家谱、宗谱,它是血脉中流淌的记忆,是纯正血缘的可靠蓝本,是记载家族或宗族家世渊源、传承世系和宗族事迹的典章文献,简而言之,即家族或宗族的史书。

“家之有谱,犹国之有史”,毛泽东说,“收集家谱、族谱,加以研究,可以知道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也可以为人文地理、聚落地理提供宝贵资料。”在门第等级观念盛行的宗法社会中,族谱是血缘传承世系的重要凭借,也即家族或家庭的档案。一些源起于贫贱之家的宗族在暴发后,往往要攀附名门,冒认祖先,以显示其高贵血统、祖宗的荫德。因此名门望族都强调秘藏族谱,严禁示人,以免同姓异宗族攀附冒认,故而有“黄金犹可借,家谱不可借”的古训,使家谱成为秘不示人的传家之宝。

家族文化是中国宗祠文化的呈现。家族文化说小了就是小家文化,说大了就是民族国家文化,祠堂是家族文化的支点所在,所具备的尊敬先人、崇扬贤德、教化后人、凝聚人心的作用,与建设和谐社会一脉相承,不谋而合。家和则国和,族兴则国兴。祠堂里的祖训族规,那些教人学好向善、爱国兴家的内容,是具有永恒的价值的。

另一方面,祠堂很好地反映了一个地方的乡风民俗建筑特色,实属难得的文化遗存。没有这些具象的东西,传统文化也就少了依附,少了说服力,时深日久,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陷入文化荒漠也就不是危言耸听了。所以说,祠堂,作为传统中国人心中的圣殿,其相应的文化,自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中不可小视的值得传承的一笔财富。

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