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村清真寺

中原村清真寺

中原村清真寺

类别:古建筑

时代:清

地址:洛宁县回族镇中原村

公布时间:2016/1/22

公布批次:第七批

坚持中国化方向  创和谐寺观教堂——四平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单位城子村清真寺

伊通满族自治县三道乡城回族村清真寺占地面积三千平方米,建筑面积四百八十平方米,美绿化面积面积近五百平方米。寺院设有正殿、偏殿、讲堂、教长工作室、男女沐浴室、殡葬室和院外活动场所等。

多年来,城子村清真寺积极宣传民族宗教政策法规和民族团结思想,规范寺庙日常管理,促进宗教活动正常有序,积极配合公益慈善活动,提倡健康文明生活,鼓励信教群众勤劳致富。2018年,城子村清真寺被评为四平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

城子村清真寺创造性地将民族团结教育贯穿于主麻日、开斋节、古尔邦节等重大民族节庆以及民间的红白喜事等活动中。通过手机的短信、微信等宣传工具,广泛宣传宪法和有关法律法规,宣传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民族团结先进典型和先进事迹,坚持爱国爱教不动摇,认真宣传民族宗教政策,教育广大信教群众爱国爱教、知法守法,依法开展宗教活动。引导信教群众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的思想,并落实在与周边兄弟民族的团结上来。多年的民族团结宣传教育,使信教群众更加进一步认清了民族分裂主义的本质和危害,分清是非界限和敌我界限,切实提升了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在县民族宗教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城子村清真寺结合本民族的实际情况,积极开展各类文体活动。先后组建了老中青三结合大秧歌队,青年扇子舞队、中老年健身操队、青年篮球队、歌唱新时代文艺表演队等文化活动队伍,先后前往长春双阳区双营子镇大营子村、伊通满族自治县大孤山杨树村、小孤山镇、靠山镇等地进行联谊活动,有效促进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同时还广泛调动广大信教群众的积极性,组织开展了书法、绘画、棋类等活动。既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也提高了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

一份耕耘,一分收获。2015年,城子清真寺被吉林省宗教事务局评为第二届全省创建和谐寺观教堂先进集体;2018年,城子清真寺被四平市民族事务委员会评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单位;同年,城子清真寺被四平市宗教事务局评为四平市和谐寺观教堂创建活动示范场所。

编辑:赵东兴

审核: 裴 裴

监制:葛雪峰

沧州清真女寺:始建于康熙年间,与“中国四大清真寺”之一隔条路

河北省东南部沧州市,不仅有著名的京杭大运河穿城而过,北魏时期铸造的国内最大的铁狮子,非物质遗产沧州武术吴桥杂技等,而且回族的宗教信仰氛围浓厚。图为无人机航拍的沧州市新华区清代康熙年间的清真女寺。(王子瑞 摄)

沧州市有回族自治县1个、回族自治乡镇12个,224个回族聚居村落。有记载的156座清真寺,遍布所辖的各个县市区。图为沧州市新华区的清代康熙年间清真女寺大门。

沧州市清真女寺又称“城里清真寺”,和“中国大清真寺之一”的北大寺隔着沧州南城墙。这座清真女寺原为男寺,始建于清康熙五年(1666),目前与沧州北大寺仅一路之隔,是1986年改为女寺的。 图为寺内的“小礼拜堂”和果树。

沧州清真女寺内的一通石碑,上书:认主信圣不分派,兴教爱国无二心。作为沧州市区唯一的一座女子清真寺,清真女寺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018年,清真女寺入选沧州首批历史建筑名单。

沧州清真女寺的建筑风格,在样式与色彩上,与男寺没有明显区别。清真女寺,简称女寺,单独为女性穆斯林提供礼拜的场所。据了解,国外伊斯兰教世界中通常没有清真女寺。

清真女寺始自明末清初时,由男性穆斯林出于宗教自救的考虑,开展的专门针对女性穆斯林的宗教教育;后来,一部分掌握了宗教知识的女性穆斯林,开始代替男性穆斯林,并逐渐将日常宗教活动纳入其中,就形成了清真女寺。

由于男性穆斯林进行礼拜的清真寺一般不允许女性进入。于是20世纪中国出现了单独为女性提供礼拜场所的清真寺。这是中国特有的一种宗教建筑。既可以单独设寺, 也可以为较大清真寺的附属。管理人员为女性,可以是大寺阿訇的妻子或其它人士。一般对其尊称为师娘。建筑布局上,清真女寺要求做到男女隔绝。

来到沧州,天色已晚,图为手机拍摄的夜幕下的清真女寺。【《瑞视觉》发布的照片,全部是新华社签约摄影师、人民图片和光明图片签约摄影师的原创作品,欢迎关注、评论、转发或者收藏,盗用必究!如果你身边有奇闻趣事、感人故事或者需要帮助的人,请留言。】

清真寺也有纯中式?宁夏这个小县城有我国四大古代清真寺之一

清真寺是穆斯林做礼拜和举行宗教功课、宣教等活动的场所,是穆斯林居住区必不可少的建筑。这些年国内国外去过许多地方,清真寺也见过不少,尤其是在信仰伊斯兰教的国家里,清真寺总是建的恢弘无比,成为当地的地标性建筑,也是游客到访时必打卡的地点,比如伊斯坦布尔蓝色清真寺阿布扎比大清真寺布城的粉红清真寺、沙巴水上清真寺等等。虽然这些有名的清真寺规模大小不等,建筑样式各异,但基本上都是阿拉伯式伊斯兰风格的建筑,有着大圆顶和高耸的宣礼塔,然而我们在宁夏旅行的时候,却遇到了一座纯中式建筑风格的古老清真寺,极为罕见,据说是中国四大古代清真寺之一。

这坐中式清真寺名为同心清真大寺,位于宁夏同心县,隶属于吴忠市管辖,是宁夏现存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的一座伊斯兰教建筑。单从外观而言,如果不仔细看,外人一般不会联想到这是一座清真寺,歇山顶式的大殿、四角攒尖式阁楼,典型的中国传统古典建筑风格,只有在屋顶和阁楼顶上的新月标志,才透露出一丝伊斯兰教的特征。

这座清真寺建于明万历年间,主体均采用黄土烧制的土坯砖,庄重朴素。除了门口的照壁外,其他建筑都建在高高的台基之上,拾梯而上,内院礼拜大殿前静坐着几位白帽白衣白须的回族老人,左边的老人家已经八十多岁了,仍然每天来此做礼拜。

老人身后的墙壁上,有着精美的砖雕,刻画着书本、花瓶、陶器等物件,虽然是平面的浮雕,却做出了立体的视觉效果,可谓是技艺精湛,栩栩如生。

内院为三合院式布局,正中的单檐歇山顶式礼拜大殿为清真寺的核心建筑,殿内可容纳八百多人同时作礼拜。因礼拜大殿不对非穆斯林开放,所以无缘得进内部观赏,据说大殿由二十多根巨大的圆木柱支撑梁架,全部为榫卯结构,未用一颗铁钉。

在礼拜大堂的门楣上方,悬挂着一块匾:“陕甘宁省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成立大会会址”。原来这座清真寺还曾经见证过一段光荣的革命历史:1936年,工农红军西征时,曾在此地成立了陕甘宁省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开创了中国民族区域自治的先河。

大殿两侧各有一幢对称修建的厢房,为五开间,平常也做为清真寺的办公室使用。建筑两侧同样有着精美的砖雕,立柱之间的雕刻也同礼拜大殿一样,虽为中式花纹,却带有伊斯兰风格的弧形线条。

同行的外国友人伊恩先生与两位回族老人合影留念,老人家神态慈祥、气质超凡脱俗,很是健谈。

同心清真大寺规模虽然算不上太大,但整体中式建筑的风格中却融合了伊斯兰教的特征,体现了回汉文化的交融。寺前照壁的背面,有着精美的砖雕“月藏松柏图”,一轮明月隐隐约约,藏于松枝柏叶之间,寓唐朝诗人王维《山居秋暝》中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