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解放战役野战医院旧址

太原解放战役野战医院旧址

太原解放战役野战医院旧址位于阳曲县东黄水镇西盘威、河上咀、东盘威、西洛阴、南郑村、东万寿等村。

中文名:太原解放战役野战医院旧址

旧址:黄水镇

部队医院旧址:316间

窑洞:18眼

你所不知的含山 | 太湖村渡江战役后方野战医院旧址

太湖行政村(当时叫含山太湖乡)位于含山县铜闸镇西面,坐落在太湖山脚下,在解放战争渡江战役期间,太湖乡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太湖行政村八大姓村的村内有一个渡江战役后方野战医院旧址,里面展有铜闸镇革命英雄事迹,是含山县党性教育基地,陈列着含山县第一位共产党员王再生的生平事迹,及抗日战争、抗美援朝、援越抗美期间众多英雄的事迹。

在1949年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三野九兵团宋时伦司令员,把攻打国民党西梁山守敌的任务交给了三十军九十师,师部卫生院安排在太湖山旁,那里山高林密,便于掩护伤员。

参谋在地图上查找太湖乡大的村落,一看有个八大姓村,认为一定是个比较大的村落,人多、房子多、条件好,结果实地查看,闹出了笑话,八大姓村只有十几户人家。后来将医院分散在太湖乡的八大姓、新大庄、东庄等多个村庄。

1949年4月10日,战斗打响,太湖乡的干部群众积极行动起来,组织运输队、担架队、救护队等,往返几十里路,将战斗物资送到前线,把伤兵接回来及时治疗。

渡江战役胜利后,1949年4月底,后方医院随部队跨过长江。医院离开后,为了新中国解放而牺牲的六十几位革命烈士,长眠于太湖乡。

1953年7月,原部队的首长和战友来到了太湖乡,将烈士的遗骸分八姓自然村、样马自然村两处集中安葬,树立墓碑。六十多年过去了,每年清明太湖村村民及周边中小学生都为烈士扫墓,继承革命传统。

红动陇原100年丨第一野战军司令部旧址榆中县连塔乡乔家营村——解放兰州作战指令从这里发出

第一野战军司令部旧址榆中县连塔乡乔家营村——

解放兰州作战指令从这里发出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首席记者 杨贵智 特约记者 周学海

兰州战役是解放战争后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同西北国民党军在兰州地区开展的一次大规模的战役。今天的榆中县党史陈列室和张一悟纪念馆中,珍藏着1949年8月16日至2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解放兰州期间,兰州警备司令部发给支前人员使用的通行证,解放军第六十三军第五百六十二团供给处开给支前人员郑德坤的路条,人民解放军使用过的草票、订单,向导胡兴国和支前人员的回忆,皋榆工委协军团培训党员的教材等革命文物。同时,这里还珍藏着1949年8月16日至2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司令部(旧址在榆中县连搭镇乔家营村和大柳树村)向毛泽东、中央军委、中共中央西北局和第一野战军各兵团拍发的电报以及毛泽东和中央军委发给第一野战军司令部的电报复制件(原件在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珍藏)。这些珍贵的革命文物是72年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与西北国民党马步芳部队进行战役决战、解放兰州和人民群众倾心相助、鼎力支援子弟兵的见证。

第六十三军第五百六十二团供给处开给支前人员郑德坤的路条。

1949年4月,毛泽东、朱德发出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向西北进军,解放陕、甘、宁、青、新五省区的任务。

8月4日,彭德怀、贺龙、习仲勋等根据毛泽东及中央军委指示,向第一野战军发布进军兰州、歼灭马步芳集团的作战命令。

兰州是甘、宁、青、新四省区之交通枢纽,是国民党西北军政长官公署所在地,也是国民党反动统治在西北的政治、军事中心。兰州城东、西、南三面环山,北临黄河。城郊之南山金城之天然屏障,沟壑纵横,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是国民党马步芳部的重点防御地区。山上有多年修筑的永久型工事,主要阵地上构筑有钢筋水泥碉堡群,并有环山公路与各主要阵地相连接;外斜面多断崖削壁,高约6米至10米,削壁腰部设有暗藏的机枪掩体;削壁上面挖有几道外壕,宽、深约为3米至5米,各壕间又有暗堡和野战工事,并有交通壕和暗道相通;阵地前附设有铁丝网,并密布地雷群。阵地之坚固,地形之险要,在西北绝无仅有。因此,青海马家军自诩兰州为攻不破之铁城

8月16日,榆中解放。

第一野战军司令部旧址原貌。

8月19日,第一野战军将司令部前移到榆中县连搭乡乔家营村(借用农民王勤家的院子)。在这里,彭德怀司令员指挥了解放大西北最艰难的城市攻坚战——兰州战役。

根据党中央、中央军委解放兰州的命令,1949年8月1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进驻榆中。19日,第一野战军司令部设在连搭乡乔家营村王勤家里。当日,在第一野战军司令部作战室,彭德怀遵照军委指示,经过周密思考,精心筹划制定了《兰州战役计划》:决心以一部兵力钳制马鸿逵、胡宗南部,集中优势兵力歼灭马步芳主力于兰州,尔后再聚歼马鸿逵部。总的战役计划是“第二兵团之第三、第四、第六军及第十九兵团之第十三、第六十五军共五个军12万8千人,围歼盘踞兰州之敌,具体部署是:四、六军从南攻击敌军,六十三、六十五军从城东进攻,第三军为总预备队,留第十九兵团的第六十四军于固原海原地区钳制马鸿逵部保障野战军右侧安全;留第一兵团的第七军固守天水地区,配合第十八兵团之第六十、第六十一军继续钳制宗南,保障野战军主力左侧与后方的安全;第一兵团率第一、第二军和第十八兵团之六十二军进军临洮临夏,尔后北渡黄河攻取西宁,截断兰州之敌的退路,并随时准备参加对兰州之敌的作战。

8月20日上午,彭德怀发布命令,十九兵团经麻家寺、定远、金崖,到达兰州外围的十里山、张子文店(今和平镇)。二兵团经上庄、马坡、银山,到达阿干镇,从东、南、西三面对兰州进行了包围。当天下午,彭德怀司令员带领部分指挥员到二兵团六军军部驻地九条路口和邵家泉看望指战员。军长罗元发简单汇报情况后,引彭德怀来到担任主攻任务的第五十团。一到第五十团,彭德怀就钻进战士临时搭建的草棚,用手摸摸铺草,亲切地问寒问暖。

8月21日,第一野战军用九个团的兵力向十里山、窦家山、古城岭、马家山、营盘岭、沈家岭等兰州外围主阵地发起试攻。其中,65军第193师第579团由卜家路口,第577团由祁家堡向古城岭进攻;第194师第581团由南向北,第582团在其右翼同时向大山顶发起进攻。战斗打响后,第193师第560团相继占领方家泉、柳沟河一带。在向敌人纵深阵地发展时,受到猛烈火力封锁,到下午6时,仅2营5连进至预定位置,其他部队均未有大的进展。后来重新组织进攻,也没有大的进展。

第一野战军21日、22日的试攻,虽然给敌人以很大杀伤,但没有夺得敌人一个阵地。根据这种情况,彭德怀果断下令,停止攻击,迅速进行阵地总结。

22日,一野司令部发出了《关于进攻兰州的战术问题的指示》强调指出:“‘青马’匪军为今日敌军中最有战斗力的部队,在全国也是数得着的顽敌,我们对他须有足够的估计,并作充分的精神准备,力戒轻敌骄傲性急。”要求各部:“进攻时需仔细侦察,精密计划,充分准备”“须集中优势兵力、火力、技术于一点,一个一个山头、房舍、阵地、逐次地歼灭敌人。不攻则已,攻必奏效……”彭德怀亲自深入各部队具体指导分析初战原因,认为主要是准备不充分,火力组织不够严密,步炮协同不好。要求大家要认真总结经验,充分做好准备工作,待命总攻。

第一野战军司令部旧址原貌。

8月23日,彭德怀到窦家山前沿阵地视察。在第六军(指挥部在邵家泉)召开作战会议总结进攻受挫的原因时,彭德怀给军长罗元发打电话进行慰问,并作了自我检查。他说:“四军攻狗娃山,六十五军攻马家山也未得手。看来野司发起总攻的时间是仓促了些,使你们的准备工作受到一些限制。”接着,彭德怀在电话中简略地讲了当前西北的战局:退守川陕边界的胡宗南最近给兰州守敌发来一个电报,为敌军打气,要他们坚守兰州。胡宗南准备趁我主力攻击兰州后方兵力单薄的机会,与宁夏的马鸿逵相配合,袭击宝鸡和天水,威胁我军后背,得手后,再由东向西,与坚守兰州的马家军里应外合消灭我军于兰州城下。根据最近情报来看,胡宗南已经带领残兵败将从秦岭方向向我宝鸡、天水、西和以及礼县等地进犯,遭到我十八兵团第六十一军和第七军的坚决打击。彭德怀要求六军好好休息,准备3天,争取一举拿下营盘岭。

随后,彭德怀来到了十九兵团第六十三军(在窦家山阵地对面猪咀岭)前沿阵地视察,召开师以上干部会议,传达中央军委和毛泽东的指示,同他们一起研究下一步作战任务。他说:“兰州战役关系到解放大西北的全局,一定要把它打开。”“十九兵团第六十三军的担子很重,一定要拿下窦家山。”并点名让该军第一八九师第五六六团担任主攻。

按照彭德怀的指示,部队反复察看地形,探索道路,进行沙盘作业,并组织力量按交通图改造地形,大力动员一切人力、畜力和交通工具、交通物资器材,经过两天的时间,做好了总攻准备。

8月25日拂晓,全线发起总攻。第六十三军第一八九师血战窦家山,11时零5分,尖刀连第五六六团第三连猛打猛冲,接连攻下3个碉堡,打开了部队进攻的突破口,该团第一营随即突入敌人阵地,将红旗插上窦家山。

第一野战军司令部的电报—捷报。

在这里,彭德怀还接收了中共中央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关于《同意进军宁夏新疆作战计划等部署》、《将集中三个兵团全力于攻兰战役》、《对攻打兰州的几点意见》等电报指示。

25日拂晓,全线发起总攻后,彭德怀一行从大柳树、乔家营出发前往和平。

第一野战军司令部旧址原貌。

遗址原为乔家营村的庙宇,解放后改建为小学,原建筑物已坍塌改建为校舍。

来源:兰州日报

编辑:杨 玥

责编:马丰友 闫婷婷

长按二维码

关注金昌日报

扫描下载

今日金昌APP

点分享

点点赞

点在看

解放海南岛战役前指旧址已找到

?

前指旧址为一间茅草房,现已改建为2层小楼徐闻县党史研究室提供

今年是解放海南岛胜利70周年。1950年4月16日正是英勇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向海南岛发起大规模渡海登陆作战之日。

16日黄昏时分,第40军6个团在军长韩先楚的率领下,第43军两个团在副军长龙书金率领下,分乘500多艘木帆船和少数机帆船,从雷州半岛南端各港湾启航,一声号令,千帆竞发,浩浩荡荡驶向海南岛。

?

徐闻赤坎面朝大海,景色怡人。 记者 李波 摄

寻访前指旧址

邓华,第15兵团司令员,解放海南岛的最高前线指挥员,1950年,他指挥渡海大军过海时,指挥所就设在徐闻县龙塘镇赤坎村离海边仅一百多米的一座民宅里。前日,本报刊发了《将军忠贞为国酬》一文,文中指出,1979年,邓华将军曾回湛找当年的前指旧址,可惜没有找到,深感遗憾。昨日,记者了解到,原来的茅草房已改建为2层小楼,陆运栋是这房子男主人,已经去世多年。

海南省渡海作战史研究会会长马海南的父亲参加过解放海南岛战役,他在海南文昌出生,因此得名“海南”。血管里流淌着革命先辈的执着,早在2007年,马海南便开始深入徐闻了解渡海战役的这段历史,走访老船工及船工后代,13年来,一直为寻找解放海南岛战役的历史细节奔波。2014年3月31日,在徐闻党史研究室领导的带领下,他实地到徐闻县龙塘镇赤坎村寻访了渡海战役前线指挥所旧址,寻访邓华将军留下的足迹,解密更多真相。他们此行还到龙塘镇龙板村祭拜了27座烈士墓。

据了解,在解放海南岛战役中,涉及的地域非常广,包括琼州海峡北岸海岸线有4000多公里,从广西北海江门台山南岸海口等处有1000多公里。马海南说:“这5000多公里,几乎相当一次‘万里长征’的长度,一共留下了300多个地标性旧址,为了纪念解放海南岛战役胜利70周年,我们计划选择最具代表性的70个地标旧址出书造册,其中第15兵团指挥所旧址便是其中之一。”

马海南补充道:“当时为寻找这个旧址费尽周折,一开始以为是湛江市区的那个‘赤坎’,因为这个‘赤坎’名声大,不仅是我,还有许多人以为邓华当年的指挥所在湛江赤坎区。最后还是多亏了徐闻县党史研究室的大力支持,终于寻得真正的地点。此后我又多次造访指挥所旧址。”

2016年,湛江市委党史研究室陈充与马海南一行前往前指所在地。陈充说:“从报纸上获知,前指所在地距离海边100多米。以前是茅草房,后来重建了2层小楼。当时我们去还能看到旧址,还看到了很多文物资料,为搞好渡海战役研究收集了史料,我们非常激动。第一次去看女主人还在,不过讲不了话了。我们还与她照了相,不过现在找不到了。”他说,经渡海战役研究会商量,计划在前指旧址处立一个纪念碑。之后,陈充带领四野后代多次造访指挥所,瞻仰渡海英烈。

当年的前指竟隐身民宅

赤坎村位于徐闻县龙塘镇海边,距徐闻县城约50公里。1950年,邓华将军率15兵团解放海岛前线指挥部进驻赤坎村,赤坎村由此成为解放海南岛前线最高指挥所。

赤坎村村民多以采海捕捞为生,70年来,从难以解决温饱发展到家家有渔船,户户盖新房,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据徐闻县委党史研究室研究,1950年3月,第40军与43军各一个加强营分别偷渡海南岛成功,第15兵团立即组建前方指挥所,由邓华亲自率领,于3月17日离开广州,进驻徐闻赤坎村,现场指挥渡海作战。当时邓华将军就下榻在陆家的厅堂,活动非常隐密,电台就设在陆家的一角。“当时,部队为了保密,已经将他家人全部搬出,许多情况也是后来才知道的!当时的作战科长杨迪的回忆录最能说明情况!”徐闻党史研究室副主任符方年说。当时部队的保密工作做得十分好,每一级的指挥所除了少数人知道,外人根本就无从知晓。附近的高射炮阵地炮管直指苍穹,不禁让人起疑,这附近肯定藏着比较高级的军事机构,但万万没想到这里竟然就是第15兵团指挥所。

70年弹指一挥间,见证过这段历史的老人已不多。一些老人回忆道,由于邓华将军所在的指挥所在村里,岗哨明显比别的地方多。作为一个军事指挥中枢,所有的指令都要从这里发出,而电台信号是最容易被敌人捕捉到的。村子由此多次引来了国民党飞机。但每次还没接近,就被渡海大军的高射炮轰了回去。

1950年4月23日,强渡大军经过异常艰苦的战斗,胜利解放了海口!随后,邓华将军离开赤坎村,从这里前往海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