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皇庙

太原皇庙

太原皇庙是明、清两代帝王、皇族和文武-祭祀先祖和庆典的场所。现存皇庙建制仅存太原这一孤例。太原皇庙比北京的太庙早建48年。它的建筑特点采用黄琉璃瓦顶及龙形装饰,是人世间最高的等级,在山西也仅此一例。

太原皇庙是一处宫殿式的古建筑群,明、清各代虽有修葺,但总体布局和砖木结构还保留了明代的特色。它前院豪华壮丽,中(主)院气势磅礴,后院古朴简洁,是古建筑群的精华。中院是主院,又分三重院落。后宫则用立粉贴金的苏式人物彩画,是清代重修时绘制的。三座宫殿,是祭祀、庆典的地方,惜史籍无载,无从阐述。仅按明代礼制,后宫应为寝宫。中间供奉朱??的高祖恒黄帝懿祖,东首供奉曾祖裕黄帝熙祖,西首供奉祖淳黄帝仁祖。

皇庙的祭典,在洪武元年已有定例,凡每年的“四孟”,即孟春,孟夏,孟秋,孟冬的朔门进行祭祀皇家先祉。以后又改为春以清明,夏以端午,秋以中元,冬以冬至作为祭祖的日子。祭时除三牲、黍、稷外,还供奉时鲜的果品、蔬菜。此外,凡京城有关登极、巡幸、上谥、葬陵、册立、冠婚等大事及晋王府的喜庆事宜,也都要在这里奉告祖先。

太原皇庙:全国皇庙建制的孤例,比北京太庙还要久

北京北京太庙历史悠久,而在太原,又有太原皇庙,也是历史悠久,因它是明、清两代帝王,皇族和文武官员祭祀先祖和庆典的场所。目前的太原皇庙位于城区五一路南段东侧,面积约一万多平方米。整个建筑建筑特点采用黄琉璃瓦顶及龙形装饰,为人世间最高的等级,山西仅此一例,也是现存皇庙建制的孤例。

太原皇庙最早建于晋恭王朱棡就藩太原前。《明史》载,明太祖朱元璋三子朱棡在明洪武三年封为晋王,居晋王府。按礼俗,应在王府东南方向先建祖庙。据此计算,太原皇庙比北京的太庙最少早建48年。

现在的太原皇庙是一处宫殿式的古建筑群,明、清各代虽有修葺,但总体布局和砖木结构还保留了明代的特色。

前院照壁面阔五间,宫门三间,各有硕大厚重的红漆板门,可随时开闭。中院是主院,又分三重院落。前宫五间,东西两庑各有配殿,前院各五间,后院各九间,也均用黄琉璃瓦悬山式殿顶,43间宫宇,按七组排列,中轴线三组,东西各二组,布局规制、严谨。

每年 “四孟”,即孟春,孟夏,孟秋,孟冬的朔门进行祭祀皇家先祉。以后又改为春以清明,夏以端午,秋以中元,冬以冬至作为祭祖的日子。此外,凡京城有关登极、巡幸、上谥、葬陵、册立、冠婚等大事及晋王府的喜庆事宜,也都要在这里奉告祖先。后来,凡山西的督、抚、道、府、县的文武官员都到这里祝贺,此处又称“万寿宫”。

太原皇庙周边用地将进行调整

为了对省城历史地段实施保护与更新,完善城市功能,提升环境品质,11月10日,太原市规划网就皇庙周边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修编方案进行了公示。

据悉,皇庙位于省城五一路南段东侧,占地面积约1.1万平方米,是明、清两代帝王,皇族和文武官员祭祀先祖和庆典的场所。其建筑采用黄琉璃瓦顶及龙形装饰,在我省也仅此一例。

为了有效保护皇庙,太原市将对其周边区域的规划进行调整,具体范围是北起上马街,南至上官巷,西起五一路,东至文津巷,总用地面积12.31公顷。根据方案,万寿宫巷红线宽度由15米调整为10米,皇庙东西向红线宽度由10米调整为5米。此外,片区内部分商务用地、商业用地和居民用地将调整为公园绿地文化娱乐用地;部分地块还将被调整为文物古迹用地,原有的部分文物古迹用地将进一步扩大。

山西这座明朝皇家寺庙,原是隋炀帝杨广的行宫,就藏在太原闹市中

山西作为一个见证着5000多年历史的古都,遗留的人文历史非常丰富,这些大多其实都可以在山西众多的古建筑体现一二,而这里面佛教建筑也穿插其中,山西最著名的当属五台山的那些古建筑了,而其实在太原市也有一个被誉为“小五台”的千年古寺,名叫崇善寺,平常没什么游客,但是其底蕴深厚,很值得一观。

崇善寺地处太原市东南侧的上官巷,始建于隋朝末年,其实它原名白马寺,原本是隋炀帝杨广的行宫,在明代的时候才更名为崇善寺,到了明朝洪武年间,朱元璋的第三个儿子为了纪念自己的母亲,才将崇善寺进行扩建,耗时八年时间方才建成,其部分建筑跟北京故宫太和殿非常相似,但崇善寺的修建时间要比北京故宫太和殿还要早上20多年。

后来寺院不幸失火,主要建筑物被烧毁,只留下一座大悲殿和其他建筑。光绪年间,山西巡抚在废墟上修建了文庙,从此崇善寺一分为二。如今文庙是是山西博物馆的一部分,而原本只占据寺院四十分之一的大悲阁则成了崇善寺的代表性建筑。

鼎盛时期的崇善寺是根据宫殿式建筑布局修建而成,占地200多亩,中轴线上有天王殿大雄宝殿、大悲殿等建筑,坐南朝北依次分布,整齐划一,具有对称感,与北京故宫太和殿的主殿建筑极为相似。在中轴线上的最后一座大殿是金灵殿,这是座没有帝皇的祖庙,在佛教建筑的修建史中极为罕见。当时的崇善寺在外观上闪亮耀眼,更是朱家王朝的祖庙,但遗憾的是一把大火把这些挥之不去,如今只剩下大悲阁,为明代建筑,具有很大的历史和艺术参考价值,而曾经的这些都可以在寺内的《崇善寺建筑全图》上窥见全貌。

如今的崇善寺保存有照壁、山门、钟鼓楼、大悲殿等建筑,其中山门前的蟠龙琉璃照壁,为明代建筑。山西是制造铁狮最多的地方,顾名思义,山门两边是洪门年间铸造的铁狮,简单古朴。大悲殿有600多年历史,殿内供奉的是三尊菩萨像,正中间为千手千眼观音菩萨,有20双手臂,每双手臂中有一只眼睛,左侧为普贤菩萨,右侧为文殊菩萨

大悲殿的台基不高,月台大,几乎占据了整个院落的三分之一,这也许是整个院落面积不大,但不显得拥挤的原因。为了使月台变化错落有致,古代建筑师在月台两侧添加了两个小巧的六角亭子,分别是钟楼鼓楼,采用琉璃瓦盖顶。钟楼其实也是明代所修建的,楼上悬挂着大铁钟,高2米,1.8米外径,号称有9999斤重,实际上超过1万斤,这是为了避讳皇帝万岁中的“万”字,所以将重量名义上“缩水”。铁钟钟声浑厚悠扬,几乎全城都能听见。

在寺内保存有国内木刻印刷史上早起的珍贵版本,是北宋的《崇宁万寿藏》和南宋的《碛砂藏》,在殿内还有两套经过了500多年的壁画临摹本。在高楼大厦中偶然能够看到一处历史名迹,对很多人来说都是一件十分惊喜的事情,但在西安可以说非常常见,崇善寺藏匿在闹市之中,游客稀少,相比于五台山,要幽静很多,但是初一、十五之类的时候,很多本地人会来这里上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