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子沿

泡子沿

 泡子沿风景区位于法库镇东北与调兵山市交界地带,以泡子沿水库为主体,景区距法库县城7公里,距沈阳100公里,景区占地2690公顷。分湖区、石景山、梯子山三部分,是集休闲观光水上娱乐于一体的旅游风景区。

泡子沿风景区不仅具有山水相依、湖光山色之美,并有金兀术调兵和薛礼征东的历史典故,让人们不但领略大自然的神采韵致,更能窥视到远古的无数秘密。其湖区湖水清澈洁净,湖岸平坦舒展,设有游泳、垂钓、餐饮、娱乐休闲等服务区。湖中有一情人岛,金沙拍岸、绿树成荫,是情人垂钓、娱乐、休闲、野炊的好地方。石景山景区位于泡子沿西岸,蛇山沟(杨宇霆故里)村北,裸石百态,山阳坡有一天然石洞,供有七尊石佛,故称石佛洞。石景山下就是埋葬奉系军阀高级将领、民国官吏杨宇霆墓了,这里依山傍水、树丰林茂,百姓称作是极具风水的宝地。梯子山景区在湖西岸,

蛇山沟村南,唐代薛里征东时曾与高句丽元帅盖苏文在此激战,南宋岳飞次子岳雷扫北时曾经屯兵于此,宋朝时金国元帅兀术在此调过兵。这里是天宫造就的神奇和历史遗迹的神秘,因远古火山喷发而断裂的山体千姿百态。主要景观有金龟送子、龙吐天浆、一线天、夹扁石、森林浴场等。

泡子沿街道上下同心共抗疫情

连日来,吉林疫情防控形势严峻,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龙潭区泡子沿街道以社区为单位,以网格为单元,以街居干部为骨干,迅速拉起疫情防控网。街道和社区干部舍小我,为大家,24小时奋战在抗疫最前沿,为出入小区的车辆扫码、测温、登记信息,为居家隔离人员购买生活用品,哪里最需要,街居干部就出现在哪里。

18名社区党员志愿者自发组建了“抗疫服务队”。年近70岁的老党员张亚斌主动请缨,他们逆行而上,迅速投入到居民楼消杀、宣传疫情防护知识和防疫卡口人流疏导等紧急工作中,处处党徽亮、党旗红,他们用生命担当、用初心使命,守护着大家的健康。

街道辖区人大代表和爱心企业,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区人大代表、吉林市世纪农药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春向街道捐赠新鲜蔬菜、肉、蛋、饮料等食材。区人大代表、双欧化工总经理邱江城向街道捐赠了过氧化氢消毒液。他们通过实际行动表明对抗疫工作的支持,为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泡子沿街道供稿 本期编辑:戴宇鹏、孙婉莹 

责编:李佳阳

泡子沿村农民发明家老富的精彩人生

值此“五一”劳动节来临之际,2019年4月29日,爱辉区第四届劳动模范暨首届“爱辉工匠”表彰大会在黑河友谊宫隆重举行。咱张地营子乡泡子沿农民富振林在本次表彰大会上荣获“爱辉工匠”荣誉称号,他也是八名“工匠”中的唯一一名农民。下面跟小编一起去看看“草根创造者、农民发明家”的硬核人生!

富振林,黑河市爱辉区张地营子乡泡子沿村村民,53岁,是咱乡地地道道的农民,1984年黑河农机高中毕业后,回乡务农。由于当时机械落后,收割的大豆果实表皮挂满尘土,农民卖不上好价钱,老富好琢磨,边干边研究,2002年在家研制出了谷物联合收割机,避免了大豆“泥花脸”,大大提高了卖粮收入。2006年被黑龙江东兴永继农机制造公司聘为技术部工程师,制造机械不是简单的铁片组装,还是有一定的技术含量,老富在厂子期间依托技术,继续研究,最终成功设计出一台样机,并获得多项国家专利!

2009年被内蒙古大地农机制造公司聘为设计工程师,他所制造的谷物联合收割机得到了批量生产,也给公司带来了可观收入。但老富心想:“乡亲们还在使用着老式收割机,应该为家乡做点什么”,于是2010年回乡创办了自己的农机制造研究所,由于联合收割机会将秸秆打碎,养殖户很难收集豆皮,看到乡亲们的难处,老富用一个月的时间研究成功了豆皮秸秆拾捡机,解决了养殖户收集饲草难的问题,当年就投产售卖50余台,再次获得多项国家专利。

老富就是爱琢磨,工作闲余时对研究机器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2016年春节期间,在带领小孙子去黑河市大黑河岛游玩时,发现没有可以乘骑的四足游戏设备在冰雪上玩耍,于是经过两个月的设计,制造出了一种机械狗供小孙子玩,没想到一个生活创造不仅给自己及家人带来了欢乐,又一次获得了国家专利。

机械狗的发明让老富成为了红人,但他并没有止步于此,而是进行了艰难的技术改进,设计了机械马等多种造型,为了解决“马腿”的仿生问题,共拆解安装了不下百次,记得最后一天,他头晕目眩,十分疲惫,本想放弃了,但当时心里坚定一个信念:机械就是自然原理,生物就是自然界的产物,生物能完成的动作,机械一定可以完成!坚守住这个信念,终于在反复实验的第十二天,“马腿”仿生设计成功,紧接着第二条、第三条、第四条依次成型。

有了“马腿”的设计经验后,他继续针对八足机器进行研究,经过十多天的研究,又发明出“螃蟹”机器人,这个载人八足的机器人,按照螃蟹的行走原理设计,采用电驱动,钢铁骨架。外形像螃蟹,走起路来却“不打横”!

有想法就行动,是他发明出的秘诀。通过这些年对机械的研究,富振林琢磨出了一个道理: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但必须在自己的知识范围内,假设理想超过了知识范围,就是痴人说梦了,所以要不断学习新知识,从10年前连手绘图纸都不会,到现在熟练使用CAD软件机械标准制图,既省事省力,也利于工人加工组装,一切标准化作业。老富真的是活到老学到老。我们期待:富振林发明出更多先进、好玩的机器人。

从老富身上我们看到了:新时代的农民再也不是脸朝黄土背朝天的“下里巴人”,先进技术、惠农政策不仅解放了农民的双手,更解放了老乡的头脑。发明创造也不再只是象牙塔的专利,人人可以当发明家,尤其是在当前全区倡导解放思想大讨论的大舞台下,我们更要解放头脑,敢于创新。

我们不禁也要思考,为什么他能称得上是“爱辉工匠”?我想就是他能够对自己的工作精细雕琢,多了一份“倔强”和“执着”,其实在我们身边,匠人无处不在。值此劳动节到来之际,想对咱醉美地营子父老乡亲说一句:辛苦了!但同时想呼吁大家继续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让我们成为更优秀的劳动者,让醉美地营子的明天更美好!

编辑/臧智俐

地名档案 |苏家屯区红菱八一街道泡子沿村

地名来历。据《苏家屯区志》记载,清顺治年间,有满人在此拓荒,村四周多水泡子,故名泡子沿。就是说,村子在水泡子边上。金家子和宋荒地属于泡子沿村的附村(自然村)。

1910年承德县舆图·泡子沿·金家子·小荒地

泡子沿村·宋荒地村·金家子村卫星地图

泡子沿村

泡子沿村原是红菱镇(街道)下辖的9个行政村之一。2019年12月2日,因撤销八一、红菱街道,合并设立了八一红菱街道。现属八一红菱街道下辖行政村。

金家子和宋荒地两村地名来历未见记载。现在许多卫星地图上标注的泡子沿村实际上是宋荒地村。

泡子沿小学,原址位于金家子村村口。建于1958年。1985年10月,有6个班,129名学生,9位教职员工。占地面积4715平方米,建筑面积408平方米。

革命烈士宋长会,泡子沿村人,志愿军47军139师415团战士,1951年5月牺牲。

以下为李学增老师拍摄的泡子沿村街景。

村西的八一灌渠

村西的八一灌渠

文字 | 陈鑫

素材·图片 | 李学增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