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座舍利宝塔

金刚座舍利宝塔

金刚座舍利宝塔坐落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五塔寺。

五塔寺原名“慈灯寺”,五塔的正名是“金刚座舍利宝塔”,为寺内的一个重要建筑。“金刚”在梵语中是“坚固”的意思,上立五塔表示是五方的佛主,其形式来源于印度佛陀迦耶的精舍。金刚座舍利宝塔是清代雍正五年到雍正十年间(1727~1732年)修建的,呼和浩特市这座五塔是中国现存的五座金刚座舍利宝塔中建造时间较早的一座。

全塔由塔基、金刚座和顶部的五座玲珑宝塔组成,塔通高16.5米,金刚座平面呈“凸”形,拾级登上台基,拱门上镶嵌着汉白玉石的匾额,以蒙、藏、汉三种文字刻着“金刚宝座舍利宝塔”八个字。环塔而行,塔身表面布满了雕刻,有佛、菩萨、佛迹、景云、菩提树、金刚杵、四大天王、五佛宝座等图案以及1119尊姿态各异的鎏金小佛像,雕刻精致,巧夺天工,可以说是清代雕刻艺术的杰作。步入拱门,登上螺旋式阶梯,可以通向金刚座上的平台,出口处盖有一个方形的琉璃罩亭。步出亭子有五座玲珑宝塔,中间一座高87米,四角的四个小塔略低一些,都是绿色的琉璃做出挑檐,属于密檐式的建筑。第一层表面塑有一佛、二菩萨、菩提树、景云等图像,在塔座后面的山墙上,镶嵌有三幅圆形石刻图,分别是蒙文天文图、须弥山分布图和六道轮回图,其中以蒙文天文图最为珍贵。

这副蒙文天文图以八块汉白玉拼砌而成,直径达1.44米,内规的圆径是18.3厘米,赤道的直径是5l.4厘米,黄道直径达73-76厘米;它以北极为圆心,放射出28根经线,在上面标示出了二十八宿星座,并作出了五个同心圆分别表示天的北极圈、南极圈、夏至圈、冬至圈和赤道圈,此外,还标注了十二宫十二生肖和二十四节气。图的下侧刻有长方形图例、标星等,它是现存于世的唯一用蒙文标注的古代星图,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是研究中国古代天文的重要实物资料。(国家文物局)

金刚座舍利宝塔在内蒙哪个城市?

  内蒙古自治区北与蒙古、俄罗斯接壤,是我国跨经度最大的省份,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决定了当地旅游资源的丰富多样。 金刚座舍利宝塔 内蒙古是“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故乡,境内有不少的名胜古迹,如成吉思汗陵、昭君墓、五当召、席力图召等。 席力图召 但内蒙古最吸引人的还属当地独特的自然风光,境内同时并存有大面积的草原和沙漠。

  其北部草原居全国牧场之首,呼伦贝尔大草原,中部的锡林郭勒草原、希拉穆仁草原都是感受草原风光的好去处。在零星散落的蒙古包映衬下,天空纯净明亮、草地辽阔壮丽、空气清新、牛羊成群,对久居都市的人来说,这一切都是那麽遥远而亲切。内蒙古的沙漠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比较着名的有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库布齐沙漠的响沙湾等。

  而以蒙古族为主体的民族风情更为内蒙古草原增添了淳朴自然的神韵!内蒙古自治区北与蒙古、俄罗斯接壤,是我国跨经度最大的省份,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决定了当地旅游资源的丰富多样。 内蒙古是“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故乡,境内有不少的名胜古迹,如成吉思汗陵、昭君墓、五当召、席力图召等。

   但内蒙古最吸引人的还属当地独特的自然风光,境内同时并存有大面积的草原和沙漠。其北部草原居全国牧场之首,呼伦贝尔大草原,中部的锡林郭勒草原、希拉穆仁草原都是感受草原风光的好去处。在零星散落的蒙古包映衬下,天空纯净明亮、草地辽阔壮丽、空气清新、牛羊成群,对久居都市的人来说,这一切都是那麽遥远而亲切。

  内蒙古的沙漠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比较着名的有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库布齐沙漠的响沙湾等。而以蒙古族为主体的民族风情更为内蒙古草原增添了淳朴自然的神韵! 呼和浩特蒙古语意为“青色的城”,亦称“青城”。呼和浩特市是内蒙古自治区的首府,全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位於内蒙古中南部的土默特平原上,南临黄河、北靠阴山。

  呼和浩特市辖玉泉区、新城区、回民区、赛罕区、土默特左旗、托克托县、清水河县、和林格尔县和武川县等9个旗、县、区。全市总面积17146平方公里,市区面积779平方公里。总人口243万,其中市区人口123万,居住着蒙、汉、回、满、达斡尔、朝鲜等37个民族。

   呼和浩特是座有400多年历史的塞外名城,原分为新、旧两城。旧城建于明万历九年(西元1581年),距今400多年,相传是土默特蒙古部首领俺答汗及其夫人三娘子所建,初时谓之库库和屯,明廷命名为“归化”。新城建于清雍正十三年(西元1735年),距今已有250多年,清廷命名为归绥县,民国17年(西元1928年)建绥远省,设归绥市。

  1954年,绥远省建制撤销,归绥市改名为呼和浩特市,成为内蒙古自治区的首府。 呼和浩特市是内蒙古重要的工业城市,也是我国重要的毛纺织工业中心之一,现已形成一个门类比较齐全的综合性工业城市。除传统的民族用品工业、轻纺工业外,制糖、卷烟、乳品、医药、化工、冶金、电力、建筑材料等工业都已形成较大规模。

  涌现出了仕奇集团、伊利乳业、蒙牛乳业、呼和浩特卷烟厂等大型企业。近年来,呼和浩特借助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乳业发展迅速,已成为文明遐迩的“乳都”。 呼和浩特市还是内蒙古的教育、科研、文化中心,现有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内蒙古财经学院、内蒙古医学院等10多所高等院校。

  呼和浩特市还有 央、内蒙古直属和市属的多家科研机构,学科遍及农、林、畜牧科学、社会科学、草原科学、水利科学等。近年来呼和浩特市文化事业发展迅速,大量文化设施建成并投入使用,市民的精神生活不断丰富。 呼和浩特市交通方便,有京包铁路和110国道通过市区,距北京仅有669公里,京包高速公路大大缩短了两地间的交通时间。

  呼和浩特机场为4D级民航机场,与北京、广州、长沙、西安、太原、石家庄以及自治区内的锡林浩特、赤峰、海拉尔等地有定期航班,交通条件十分便利。呼和浩特市容整洁,城市绿化良好,市内建造了“青城”、“满都拉”两处大型公园和多处街心供参考公园。市内有民族商场、天元商厦、百盛购物中心、北京华联商厦、维多利商厦等大型购商场和义乌、祥和、通达等大型批发市场。

  近年来,城市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各主要交通干道(机场路、东风路、海拉尔路、中山路等)已重新扩路,修缮和绿化新华广场、街心花园,正在实现“现代化首府城市”的建设目标。不论哪个季节,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都掩映在飞红流翠之中,使呼和浩特成为名副其实的“青色之城”。

   呼和浩特具有悠久的历史,为国务院批准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城区内保存有丰富的珍贵名胜古迹,如:人类旧石器时代的大窑文化遗址、坐落在大黑河畔的昭君墓、东郊辽代的白塔(即“万部华严经塔”)、公主府、。

内蒙古金刚座舍利宝塔以什么闻名?

金刚座舍利宝塔位 于呼和浩特市旧城五塔寺街。因金刚座上的五座宝塔,亦称五塔。宝塔始建于清雍 正五年(1727),建成于雍正十年。由塔基 平台、金刚宝座和顶部五座方形玲珑宝塔 组成,通髙16.5米,为比较典型的金刚宝 座式塔。金刚座平面高6.8米,南面有拱 门,上嵌汉白玉塔名匾额,以汉、蒙古、藏 文刻成。宝塔共7层,每层均有窄檐短出。 塔身表面满刻佛、菩萨、菩提树、天王、经 文和119尊鎏金小佛像,镂刻十分精美。须 弥座又以彩色琉璃砖贴面,更显华丽。由 拱门登阶梯可达金刚宝座顶部,座上筑有 五座宝塔,中间一座7层,髙8.7米,四角 之塔各五级,略低,均为绿色琉璃挑檐的 密檐式建筑,各塔的第一层嵌有佛像、菩 萨及菩提树等砖雕,第二层以上设千佛龛。 塔座后山墙上嵌有三幅圆形石刻:蒙古文 天文图、须弥山分布图、六道轮回图。其 中蒙古文天文图尤为珍贵,是研究元文学 史的重要资料。

​金刚宝座式塔

金刚宝座式塔是佛教密宗用来供奉金刚界五部主佛舍利的塔。塔的下部为一方形的高大台基,称金刚宝座,其上建有代表五方佛的五座塔,中间主塔高大,供奉骑狮的大日如来;四角塔较低小,东供骑象的阿閦佛,南供骑马的宝生佛,西供骑孔雀的阿弥陀佛、北为骑迦楼罗(金翅鸟王)的不空成就佛。因此,在金刚宝座塔的座子上和五小塔的须弥座上,分别雕刻大象狮子、孔雀、金翅鸟王等动物图案,象征着金刚界五部主佛,金刚宝座式塔的名称由此而来。是外来建筑中国化的表现。

(辑自张惠评 许晓松著《泉州古代科技史话》)

(图片来源于网络)

琉璃五彩金刚舍利塔鉴赏

舍利是梵语śarīra的音译,是印度人死后身体的总称。在佛教中,僧人死后所遗留的头发、骨骼、骨灰等,均称为舍利;在火化后,所产生的结晶体,则称为舍利子或坚固子。

舍利和舍利子在佛教中受到尊敬和供奉,依据缘起性空的义理,佛教认为,舍利子只是物质元素并无灵异成分,佛教徒尊敬佛的舍利和佛弟子的舍利,主要是由于高僧大德生前的功德慈悲智慧。

舍利子,在佛教中受到重视与尊敬。但是在佛教中,“舍利”和“舍利子”,概念是有所不同的。

死后遗体—舍利

舍利是印度语,梵文śarīra,或译室利罗、设利罗;义“骨身”、“体”、“遗身“,是印度人死后身体的总称。但本意却非如此。舍利最初意思是代表“米粒”,因为佛舍利形似米粒,所以得名。 所以舍利最初只是一借代词语,完全是从其形状上立名的。

在印度,人死后的遗体,俗例多用火葬,火葬后的骨灰(舍利),藏在金属的、石质的、陶质的容器中,埋在地下。稍高出地面的即称为塔,塔是高显的意思,相当于中国的坟。藏舍利的容器,无论是金属的石质的,有特殊形式,可以供奉在屋里,也称为塔。这种藏舍利的塔,就是中国宝塔的来源。因此,舍利与塔,在印度民族宗教中,成为尊敬的对象。而中国对于祖先的遗体,坟墓便成为尊敬对象。

依于尊敬遗体的道理,高僧大德生前剃下的发、剪下的爪、牙齿、骨灰等,都是舍利,而受到尊敬。所以佛教中,有发舍利、爪舍利、牙舍利 ,及发塔、爪塔、牙塔等。

坚固微粒—舍利子

舍利子,是舍利中的坚固微粒,又名“坚固子”。舍利这一称谓,至后世脱离了其本意,而是特指佛陀或高僧遗骨火化后结成的珠状结晶体。高僧大德火化后,常在遗体骨灰(舍利)中发现坚固或结晶的微粒。因此佛教徒,对此舍利中的“坚固子”,特别重视和尊敬,称为“舍利子”。

金刚,俗名金刚石,是一种稀有的珍奇矿物,以质地坚利著称,佛家多用“金刚”作喻,或喻佛之“法身”,或谓“金刚不坏身”。金刚舍利是舍利中的极品,不但质地坚硬,而且色泽艳丽,是金刚中最珍贵,最罕见,最殊胜的。

佛教强调舍利子和修行人的修行功德相关,同时依据佛教义理,也肯定了舍利子的“无常”物质性。佛弟子尊重舍利子,是由于高僧大德的慈悲智慧功德圆满的一种体现。

《金光明金》卷四〈舍身品〉说:“舍利者,是戒、定、慧之所熏修,甚难可得,最上福田。”及“是舍利者,即是无量六波罗蜜功德所重。”因为象徵著“遗教不灭”,并具有灵验性,佛陀舍利就成为佛门传世的圣物。

此件舍利塔全身由琉璃塑形而成,流云漓彩、美轮美奂,其品质晶莹剔透、光彩夺目。其中有偌大的一颗金刚舍利在正中央周围五彩舍利包围住其中。其文化和价值底蕴不可估量。

佛既是缘,望有缘人能拥有此福气请回家中加以供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