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氏祠堂

高氏祠堂

祠堂始建于清光绪年间,土砖青瓦木结构,四合院建筑风格,坐东朝西向,由正殿(含戏楼)、厢房、五福堂三大部分组成。由沩水村级公路沿乡村田园小道约120米,进入正门即为戏楼台底,过道宽阔,左右为正房,台底两旁木柱以鼓形麻石为基,两两相对,延伸到台口。台底用木柱支撑形成架空的台基,台前有柱2根,左右有木制楼梯可上戏台。木结构戏楼长6.4米,宽5.2米,万字格护栏,间镂雕龙、凤、荷、梅等雕刻、纹饰精致、古朴。

中文名:高氏祠堂

地理位置:宁乡

占地面积:10000 m²

建筑面积:989.13 m²

建立时间:清光绪年间

清朝建筑代表 · 高氏祠堂

"

高氏祠堂,位于江苏丰县孙楼街道高楼村内。

始建于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坐北朝南,占地面积283平方米,建筑面积90平方米。其中享堂三间,面积71.5平方米;山门一间,面积18.5平方米。

高氏家祠是高楼村高氏六世祖携全族而建,嘉庆五年(1800年)补修,同治七年(1868年)重修,民国六年(1917年)由村东原址迁建于此,建筑材料仍为清代原祠上的砖、瓦、木料,现保存较好。

享堂重梁起架,单檐硬山,青砖黛瓦,飞檐翘壁。享堂内悬挂木制匾额,上刻“丰乡三瑞”四字,落款为清乾隆壬申(1752年)夏月谷旦,东韩书赠九十老人高笃伦,更多关于高氏资料请搜索关注公众号高氏春秋。下有两方印,匾四周彩绘,上下为双龙戏珠,左右各一只凤凰

堂内有光绪三年(1877年)木刻版印家谱一部。祠堂山门虽不大,但檐角飞耸,脊兽灵动,颇显气派。

门前矗立一明代华表石柱,柱首均刻石猴,仰天而望。石柱上刻对联“寿域常新念祖功宗德孝思常供俎豆,吉纤依旧赖子孝孙贤书香永继衣冠”。

家祠院内现存清代石刻十五通。

来源:淮海名人

清代建筑风格的代表:高氏祠堂

高氏祠堂,位于江苏丰县孙楼街道高楼村内。

始建于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坐北朝南,占地面积283平方米,建筑面积90平方米。其中享堂三间,面积71.5平方米;山门一间,面积18.5平方米。

高氏家祠是高楼村高氏六世祖携全族而建,嘉庆五年(1800年)补修,同治七年(1868年)重修,民国六年(1917年)由村东原址迁建于此,建筑材料仍为清代原祠上的砖、瓦、木料,现保存较好。

享堂重梁起架,单檐硬山,青砖黛瓦,飞檐翘壁。享堂内悬挂木制匾额,上刻“丰乡三瑞”四字,落款为清乾隆壬申(1752年)夏月谷旦,东韩书赠九十老人高笃伦,下有两方印,匾四周彩绘,上下为双龙戏珠,左右各一只凤凰

堂内有光绪三年(1877年)木刻版印家谱一部。祠堂山门虽不大,但檐角飞耸,脊兽灵动,颇显气派。

门前矗立一明代华表石柱,柱首均刻石猴,仰天而望。石柱上刻对联“寿域常新念祖功宗德孝思常供俎豆,吉纤依旧赖子孝孙贤书香永继衣冠”。

家祠院内现存清代石刻十五通。

航拍新化县水车镇锡溪新建后的邹氏宗祠,祠堂高大气派,邹氏族人都在看!

原锡溪邹氏宗祠,兴建于(1754年)乾隆十九年,重建于(1891年)光绪十七年,曾是锡溪最辉煌的历史建筑,相邻为今锡溪管区所在地。锡溪村邹氏宗祠至今260余年,原祠堂正殿六扇,两边厢房各六扇,大门六扇,大门之上戏台,戏台之上二层六方亭阁,四方青砖围墙,前面左右槽门。由于历史原因宗祠被毁,上世纪八十年代部分地基被锡溪乡政府出售,按中央文件精神,茶亭、庙宇、寺院、祠堂属历史文物,不属征收和没收对象,现在古典文化欣然复兴旅游事业蓬勃发展、各姓氏修谱如火如荼、祠堂重建遍地风生水起,祠堂竣工后能为旅游增添一份亮丽的风景

原锡溪邹氏宗祠

重修后的祠堂

修谱建祠之重任经文胜公后裔联谊理事会多次商议,决定于2017年重建祠堂和修订族谱两件大事,邹氏先辈们当时修建锡溪邹氏祠堂时才壹仟多余人口,现在几倍余人,作为后来人更有信心和决心圆满完成此修建祠堂和修谱事业,光宗耀祖、承前启后;发扬先辈的光荣传统美德,而不愧对列宗列祖,全体族人定会合爱祖德常伦,慷慨解囊!同时共同祈祷:愿祖宗庇护我族房房发达、代代昌荣!经联谊理事会、各房族老、宗亲等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等祠堂于2018年底锡溪建祠已基本完成,同时为紫鹊界景点添新色彩。同时向建祠、修谱、出资出力、献计献策的各方好友致谢。

锡溪邹氏宗祠航拍

锡溪邹氏宗祠航拍

2019年农历二月二十三日神主上座,二十七日举行竣工庆典活动、请亲临指导,恭请各方嘉宾亲临指导!

以下附重建祠堂暨修谱负责人联系方式,有需要捐款的爱心人士也可电联捐款:

邹今华:15616957765 邹今凡:13973832139

邹今锡:13762293511 邹美丰:15673840085

邹联仁:13327289639 邹联维:13762802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