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省政府警卫室旧址

民国省政府警卫室旧址

民国省政府警卫室旧址位于江西省南昌市东湖区滕王阁街道民巷社区民巷51号,东有胜利路步行街、西有子固路街,南有民德路,北有后墙路;北侧与东湖区青少年宫毗邻,五星级饭店东方豪景大酒店在其东面;西北不远处是江南三大名楼之首滕王阁,章水井在其东北方向。方位坐标为北纬28°40'56.5",东经115°52'50.7",海拔高度,民国省政府警卫室旧址,民国省政府警卫室旧址简介,民国省政府警卫室旧址-南昌市东湖区民国省政府警卫室旧址旅游指南

重庆国民政府景点 重庆国民政府旧址开放时间

1. 重庆国民政府旧址开放时间

八年抗战从1937年7月7日(七七事变)开始,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

“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1937年7月7日夜,卢沟桥的日本驻军在未通知中国地方当局的情况下,径自在中国驻军阵地附近举行所谓军事演习,并诡称有一名日军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北平西南的宛平县城(今卢沟桥镇)搜查,被中国驻军严词拒绝,日军随即向宛平城和卢沟桥发动进攻。中国驻军第29军37师219团奋起还击,进行了顽强的抵抗。

七·七事变的第二天,中共中央通电全国,号召中国军民团结起来,共同抵抗日本侵略者。全国各族各界人民热烈响应,抗日救亡运动空前高涨。在这种形势下,蒋介石于7月17日在庐山发表谈话,宣布对日作战

1945年8月15日正午,日本天皇向全日本广播,接受波茨坦公告、实行无条件投降,意味着中国抗日战争结束并且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2. 重庆民国时期国民政府遗址

国家一级博物馆3座,分别为中国三峡博物馆、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重庆自然博物馆;

  国家三级博物馆9座,分别为重庆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旧址陈列馆、重庆三峡移民纪念馆、北碚区博物馆、重庆巴渝民俗博物馆、聂荣臻元帅陈列馆、钓鱼城古战场遗址博物馆、铜梁区博物馆、刘伯承同志纪念馆、奉节县白帝城博物馆。

3. 重庆国民政府旧址开放时间表

重庆这次设立直辖市是1997年3月。1997年3月14日,经八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批准,重庆正式成为中国第四个,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

重庆历史上3次直辖:1937年国民政府迁重庆,作为战时首都,1939年5月5日被定为直辖市,1940年正式定为陪都。新中国成立后,重庆是西南军政委员会和西南大区驻地,也是中央直属市。1954年7月,西南大区撤销,重庆作为副省级城市并入四川。1997年3月全国人大确定成立重庆直辖市后,1997年6月18日第三次直辖的重庆市挂牌。

4. 重庆国民政府旧址开放时间最新

1929年刘湘改巴县城区为市。

重庆由此建市,改市政厅为市政府。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政府由南京迁至重庆,于1937年11月定重庆为“战时首都”,1939年5月5日国民政府颁令,将重庆升格为直辖市。1940年9月再定重庆为中华民国“陪都”,重庆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国际名城。

1949年11月30日重庆解放,成为西南军政委员会驻地。1953年3月重庆改为中央直辖市。1954年7月重庆市并入四川省,改为四川省辖市。1983年重庆成为全国第一个城市综合体制改革试点城市,也是享有省级经济管理权限的计划单列市,同年3月原四川省永川地区划入重庆。

1997年3月14日第8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5次会议决定,将原属四川省的重庆市、万县市、涪陵市、黔江地区合并设立中央直辖市,同年6月18日重庆直辖市正式挂牌。

5. 重庆民建旧址开放时间

中国民主建国会主任委员

中国民主建国会

简称民建。主要由经济界人士以及有关专家学者组成、具有政治联盟特点的、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政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的参政党。

中国民主建国会(简称民建)于1945年12月由爱国的民族工商业者和有联系的知识分子发起,在重庆成立。是主要由经济界人士组成的、具有政治联盟特点的、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政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政治体制内,执政党中国共产党所认可的八个民主党派之一,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参政党。民建在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 和大中城市都建立了组织,截止2011年12月底,共有地方组织372个,会员总数13万多人,大多数为经济界和其他方面的代表性人士。其中,有3284人担任各级人大代表、15978人担任各级政协委员、1250人担任县处级以上政府及司法领导职务,还4344人担任各级特邀、特约职务。

6. 重庆国民政府行政院旧址

蒋介石从大陆逃向台湾,即从成都凤凰机场起飞。1949年11月29日,国民党"国民政府行政院"从重庆迁成都。又换飞机飞往成都凤凰山机场,然后,乘车进城住北较场中央军校校长官邸。

蒋介石见“川西决战”已不可能实现.10日晨,蒋介石和蒋经国、俞济时等人正在早餐。这时成都与昆明电讯复通,机要室送来截获的第一封电报,急忙送到蒋介石的餐桌上。蒋介石拿起一看,是云南省主席卢汉打给刘文辉的。电报的内容:建议四川军人,在10日发起第二次西安事变,扣留蒋介石,为人民立功。

1949年12月10日下午2时,蒋介石带着儿子蒋经国,从成都凤凰山机场起飞,仓惶逃往台湾。

此时广州已经解放,解放军15兵团接管了广州飞机场,广州机场方面从成都凤凰机场得到消息:"飞机是蒋介石的,下午2时从成都起飞,大约3时左右到广州上空,直接飞往台湾。"

时任广东军区司令员兼政委叶剑英的意见是用战斗机迫降,或者打下来,并且火速向中央请示.但中央一直没有回复.叶剑英认为没有中央的回复就坚决不能干.所以焦急又无奈地放过了蒋的飞机.

7. 重庆民国临时政府旧址

重庆市博物馆

重庆市博物馆,截至2017年,全市共有87座不同级别的各类博物馆,其中国家一级博物馆3座,分别为中国三峡博物馆、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重庆自然博物馆;国家三级博物馆9座,分别为重庆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旧址陈列馆、重庆三峡移民纪念馆、北碚区博物馆、重庆巴渝民俗博物馆、聂荣臻元帅陈列馆、钓鱼城古战场遗址博物馆、铜梁区博物馆、刘伯承同志纪念馆、奉节县白帝城博物馆。

重庆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巴山渝水间的每块土地上,都印刻着重庆社会进步的足迹。而博物馆则是这座城市的文化内涵所在,承载了岁月长河中重庆人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宝贵结晶。重庆市的博物馆数量众多,种类丰富,既有记录历史传奇的综合博物馆、还有彰显英雄主义的革命纪念馆、更有突出地域特色的专题博物馆。

之一: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旧址

重庆在抗战期间具有特殊的地位。

从1937年11月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简称“国府”)发布《国民政府移驻重庆宣言》到1946年5月5日发布《还都令》(还都南京)的八年半期间,重庆一直是中国的“战时首都”。此外,在国府于1940年9月6日定重庆为“陪都”至解放军于1949年11月30日解放重庆的九年多期间,重庆也是中国的陪都;

1940年4月,韩国国民党、韩国独立党和朝鲜革命党三党合组新的韩国独立党,作为临时政府的执政党。9月,韩国临时流亡政府由綦江迁重庆,并宣布重庆为大韩民国“借地办公”的临时首都,这也是二战期间,流亡在中国的唯一外国政府;

除了是中、韩两个政府特殊时期的首都,重庆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线远东指挥中心。当时,盟军中国战区司令部设在重庆,美军顾问团也常驻重庆。1942年,同盟国宣布蒋介石为盟军中国战区最高统帅,担任指挥中国、泰国越南等地联合部队的指挥任务,由美国史迪威将军担任最高统帅参谋长。史迪威同时担任中缅印战区总司令。

中韩两国,曾经在这里合作抗日。在当时抗日的国军或共军部队里,也曾有过韩籍士兵。据史料记载,有韩籍士兵曾经做到过共军某个级别的指挥官。

走进渝中莲花池38号,便是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旧址

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来重庆之路

韩国临时流亡政府为何会来到重庆?

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简单了解一下韩国的近代史。

日本明治维新之后,国力日渐强盛,觊觎朝鲜半岛已久的日本,终于在1910年8月22日,出兵包围韩城皇宫,强迫韩国皇帝李坧签订《日韩合并条约》,从此朝鲜半岛被日本吞并。

从沦为殖民地的那一刻起,朝鲜半岛上的抗日独立运动一刻也没有停止过。

具有代表性的抗日力量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以李承晚为代表,流亡美国,进行抗日宣传工作;第二部分以金日成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坚持在朝鲜和东北进行武装抗日斗争;第三部分以金九为代表的反日独立运动人士,流亡到中国。

那时候要辗转中国并不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情。金九等人从鸭绿江来到中国的东北,再从东北辗转到上海、南京等地,得到了当时中华民国政府的同情和支持。1919年4月,存在于中国各地的三处临时政府合并于上海“”,并制定了《大韩民国临时章程》。临时政府获得孙中山领导的护法政府以及法国波兰等国的承认。

临时政府主席金九的塑像

以金九为首的韩国抗日力量第一次在中国的公开亮相,是1932年在上海策划的“4.29事件”。1932年4月29日,金九指派爱国义士尹奉吉潜入虹口公园日本庆祝“天长节”(天皇的生日)大会会场。尹奉吉向台上投掷炸弹,炸死日本驻上海陆军总司令白川义则等日本军政要员,尹奉吉随后被日军所杀。这一起事件震惊世界,让世人认识到原来在中国还有这样一股抗日韩国力量的存在。 随后,金九发表《虹口公园炸弹案之真相》公开信,声明此案由他一人策划。公开信被中外各大媒体登载。日寇悬赏60万大洋辑拿金九。那时候,一个普通人一个月的生活费也不过3块大洋。

韩国光复军总司令部成立典礼

此事过后不久,金九拜会蒋介石,取得了当时国民政府对金九的正式支持。在国民政府的掩护下,金九等人幸存下来继续抗日。

官兵服装式样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中国军民奋起抵抗,强大的爱国精神感染了金九,他们视中国为榜样。面对共同的敌人日本,韩国和中国的抗日力量走到一起,谋求联合,共同抗日。

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在中国迁移路线图

七七事变爆发后,国民政府谋求西迁,从南京到武汉,再从武汉到重庆,大韩民国临时政府也一路追随。

这其中发生过一个小插曲。活动于中国的这支韩国抗日力量内部发生过分歧。1938年10月,朝鲜革命党总书记金若山运用他在国府军委政治部的关系抢先在汉口组建了“朝鲜义勇队”,尽管这达成了临时政府长年追求建军的梦想,不过金若山是临时政府中的反对派,与金九存有间隙,因此朝鲜义勇队的成立对金九多少造成领导权的挑战。

得知这一情况后,1939年初,蒋介石分别找金九和金若山谈话,希望能摒弃成见,团结抗日。在国府高层的撮合之下,两人摒弃成见,走在一起。

会议

随着国民政府的西迁,大韩民国临时政府也一路相随,于1939年5月迁到綦江。1940年4月,韩国国民党、韩国独立党和朝鲜革命党三党合组新的韩国独立党,作为临时政府的执政党。9月,临时政府在重庆组建“光复军”,并由綦江迁重庆,并宣布重庆为大韩民国“借地办公”的临时首都。临时政府在嘉陵宾馆举行了韩国光复军的成立典礼。

办公室

这是韩国临时政府首次走出地下,光明正大地向海内外亮相。这场盛会出席的中方要人超过百人,盛况空前,包括时任军委政治部副部长的中共代表周恩来等人出席。金九为大韩民国临时政府主席,李青天为光复军总司令,李范为参谋长。

金九公函

1941年12月7日爆发,大韩民国临时政府于12月9日向日本宣战,并开赴抗日战场。

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在重庆

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在重庆也几经迁移,最终选定了今天的莲花池38号。在国民政府的支持下,韩国临时政府在土桥修建了“韩人村”,但由于日军对重庆的大轰炸,“临时政府搬了四次家。第四次迁到重庆市区莲花池,有房屋70多间,房租一年40万元(法币),全由蒋主席补助,临时政府直到离开重庆,用的还是这些房子”(金九著《白凡逸志》)。经蒋中正批准,临时政府获得了每月6万元的生活补贴。这样,较为稳定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为临时政府开展独立统一运动提供了基本的生存保障。

金九刚到重庆时,朱家骅就转达了蒋中正要韩国临时政府拟定一份中韩联合抗日方案的意见。不久,蒋中正又于1939年元旦后,在歌乐山林园官邸会见金九,希望韩国各党派联合在一起,共同抗日,并表示愿意找朝鲜民族革命党的负责人金若山谈统一问题。

1945年9月3日,毛泽东在“重庆谈判”期间,在桂园接见了韩国临时政府全体成员,表达了对朝鲜人民正义斗争的支持。

今天的莲花池38号,成为了当时朝鲜独立运动的政治中心,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光复军司令部、以及各党派的最高领导机关都集中在这里办公。

1945年,随着日本投降,抗战结束,大韩民国临时政府也终结了抗日的使命。1945年10月底,重庆各界欢送韩国临时政府。金九在登机回国之前,也专门发表书信表达对中国政府和人民的感谢之情。

回国之后,金九继续朝鲜半岛的统一大业。但没想到的是,金日成随苏联红军进入北朝鲜,李承晚随美国军队进入南朝鲜,南北战争爆发,此后,三八线划定,南北朝鲜划疆而治,遂成了今天的朝鲜和韩国的局面,朝鲜半岛统一之梦破碎。金九回国之后不久,也死于暗杀,令人扼腕。

金九的儿子金信在中国长大,在中国读书,后来曾任韩国空军总参谋长、交通部长等要职,在和平年代曾多次访问中国,追寻他和父亲当年在中国留下的岁月痕迹。

共产党人周恩来这样评价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在重庆的意义:“韩国的复国运动同中国的救国运动是分不开的。韩国志士参加中国抗战,帮助中国救国,中国协助韩国早日复国。”从这个意义上说,韩国临时政府在重庆将近7年的战斗岁月,正是中韩两国人民手拉手、心连心,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用生命和鲜血结下深厚情谊的历史见证。

莲花池38号

位于莲花池路的大韩民国临时政府的旧址,于1995年抗战胜利50周年、韩国光复50周年之际,被辟为这段历史的陈列馆,常年吸引不少韩国人来此瞻仰,2000年9月成为重庆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莲花池38号,隐藏在渝中区渝海大厦旁边的小巷后面。如果自驾,从七星岗往解放碑方向,过了妇幼保健院前方大约不到50米,右边有一个渝海大厦停车库的指示牌,顺着小巷进去,大约不到200米,便会看到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旧址的门楣;从解放碑往七星岗方向的话,可以在妇幼保健院前方掉头(有明显的掉头标志),前行不到约50米,有一个渝海大厦停车库的指示牌,跟着小巷进去不到200米就是。停车较为方便,只是路两旁有小货车占道,要错车的话非常麻烦。如果找不到,最简单的办法是开启导航,直接输入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旧址即可;如果坐公交车,可以坐465在七星岗站下车;步行的话,从解放碑过去也不远,大约20分钟左右。

景区概览图

如今的旧址,隐藏在一片高楼丛中,是一个典型的四合院建筑。但因为在重庆,所以这个四合院与北京的四合院完全不同,不同之处在于,北京的四合院是平的,这个四合院是不平的,根据地势的不同,分了若干级台阶和若干个平台,围成一个长方形的四合院。

门楣

个旧址分为五号楼,不需要门票,游客可直接进入,除一个小商店外,其他可以参观的地方都允许拍照。主要展品是照片和实物摆件,也有塑像、视频、公函等,较为完整地再现了当年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在重庆的历史。

掩映在高楼下的四合院

2016年12月24日,笔者在参观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时候,巧遇三名从韩国而来的游客。语言不通,幸好有微信和翻译软件。当我问KWANGSUN AN 为何到莲花池38号来参观时,他的回答是:因为韩国。

和韩国游客的聊天截屏

(备注:本文部分史料参考陈列馆旧址或网上的公开资料,图片拍摄或翻拍于莲花池38号)

“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旧址”展馆启用

新华上海9月4日电(记者吴宇)4日上午,上海市中心靠近淮海路商业街的一条窄窄的弄堂四周,挤满了围观的市民。韩国总统朴槿惠来到这里,为“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旧址”展馆更新启用剪彩。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也是朝鲜半岛光复70周年。在这一历史时刻,位于上海的‘大韩民国时政府旧址’经过修缮重新开放,具有重要意义。”朴槿惠在致词中说。

朴槿惠感谢上海市多年来给予旧址的精心保护和管理。

朴槿惠向陪同的上海市市长杨雄表示,在韩中两国遭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黑暗时期,上海见证了韩中两国仁人志士互帮互助、抗击外侮、追求独立的历史。期待未来上海继续成为“先导”,在推进韩中两国自由贸易协定深入发展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据“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旧址”管理处负责人介绍,早在1990年,旧址即被上海市列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自1993年4月正式对外开放以来,旧址经历了多次修缮和扩建,目前建筑面积已达538平方米。最近一次更新历时3个月,以更详尽的内容突出展示了中韩两国共同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史料,参观环境也得以改善。

目前的旧址为大韩民国临时政府1926年7月至1932年4月的办公所在地。

[责任编辑:yfs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