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蠡墓

范蠡墓

范蠡墓位于肥城市湖屯镇陶山西麓的山坡上,占地约1000平方米。

中文名:范蠡墓

曾改名:鸱夷子皮

曾取名:陶朱公

性格:乐善好施

范蠡西施陶山风景区 范蠡西施陶山风景区的《拜谒范蠡墓》-内容欣赏

范蠡西施陶山风景区的介绍

位于肥城市北部,属泰山山脉,中华商祖范蠡和美女西施曾在此隐居经商,是中国商业文化的发祥地。陶山山势险峻,方棱四削,峰顶平缓,负阴抱阳,遍身披翠,伟岸挺拔。山中奇石遍布,天然石洞星罗棋布,相传有 72 名洞,古时山前为湖,风光秀丽,是《水浒传》中提到的八百里水路的一部分。有诗赞曰: “ 泉美林秀何处再觅佳境,水抱山环此地即是蓬莱 ” 。陶山文物古迹众多,现有 20 多处,主要景点有范蠡墓、范蠡祠、幽栖寺、朝阳洞、小泰山等,是您访古探险的理想选择。

范蠡西施陶山风景区的《拜谒范蠡墓》-内容欣赏

选了一个风和日丽的四月天,搭乘朋友的汽车进入陶山腹地,拜谒向往已久的范蠡墓。

陶山位于泰山山脉西麓,距离主峰50公里处。古时候它北枕齐长城,南襟合屯湖,左环黄河,右拥泰岱,重岗叠阜,秀水绕阶,是个风雨之所会,阴阳之所合的世外桃源。

陶山一带山荒水野,人烟稀少。相传,春秋战国时期,越国著名的政治军事家范蠡,巧用美人计,帮助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打败了吴王夫差,为逃避官场的险恶,携心上人西施一起,来到这个几乎与世隔绝的处女地。当时这个地方是穷山恶水,交通极为不便,没有人会注意到它的存在,是豪侠隐士避难的理想场所。

车子从山脚下敞开的缺口处盘旋而上,一路林香山翠,柳浪闻莺,不足十分钟,就看到了范蠡祠。

祠内有几块石碑,字迹大都模糊不清,唯有几根石柱,遗留下斑斑痕迹:“赤心保国兴越时竭能洁已,立志除奸灭吴后独善知人。”“避君隐陶称朱公流芳百世,聚财万贯济黎民功盖千秋”。祠东首为幽栖寺,红墙绿瓦,古木参天,依稀还能领略到东周时的辉煌。寺正中坐北朝南有一座气势磅礴、古雅壮丽的建筑,上写雄浑遒劲的四个大字“大雄宝殿”,相传为汉代所建,历经千余年,仍巍然独存,数十里外就能看见。

顺盘山公路向北,走200多米,再向西拐,沿苔藓遍地的石阶缓步登临,在一种超然物外的感觉里,范蠡墓耀然眼前。墓坐落在西山脚下一块坡度较缓的平地上,四周被大小不等的峰峦包裹着,较为隐蔽,其中东南方最为险俊,如平地拨起的高楼,突兀耸立,百米高的悬崖峭壁,如铸如削,平滑如镜,任是技术精湛的攀岩高手,也无法从正面上到峰顶,这就是闻名遐迩的陶山主峰平顶山。

墓的北面,层峦叠嶂,杂草丛生,山路盘旋,村舍静谧。极目正中半山间雾气氤氲,紫藤盘绕,山势陡峻,造型绝妙处,乃鲁西著名景点朝阳洞。

范蠡墓直径大约十几米,高约五米,墓周围由精致的短墙保护。今日的墓地,叶落草枯,苍苔没路,旷野无人,冷风砭骨,剩有几树黄枝枯条,摇曳于斜阳影里,给人一种零落萧条之感。据记载,墓前原有秦李斯碑刻,还有许多唐宋的石刻,都早已不知去向,现在的石碑都是近几年新刻的。听观赏的游人讲,范蠡墓曾多次被盗窃,原墓葬到底有多大的规模,现在已无法考证了,相信很多珍贵的文物都已丢失。我们私下议论,作为齐国首富并曾任宰相的范蠡,其墓地一定不会像现在这么寒酸,墓里的东西自不必说,但就墓地周围的情形也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起码要有石马石幢之类的东西来证明主人的身份,还应有高贵的松柏庇佑其超生。望着古墓和墓周围的荒凉环境,我的心里一阵阵酸楚,大有夕阳西下几时回的感觉。

遥想当年,一个指挥千军万马的将军,声名远播的大夫,万民敬仰的商圣,范蠡生前是何等 荣耀啊。我们可以想像,在他隐居的这方圣土上,当时一定是店铺林立,产业发达,人丁兴旺,富甲一方。今日来此瞻仰,却是荒山遍野,荆棘丛生,贵人不到,静如太古,怎不教人心冷意寒。

听说此地还有西子墓,我们漫无边际的找寻了一通,自然是无功而止。

一位附近的村民告诉我们,范蠡的隐居,除了官场上的原因外,还与西施有关。原来越王勾践对西施如花似玉的美貌,早已馋涎欲滴,打败吴王以后,便迫不及待地要把西施接进王宫。而西施十分厌恶宫廷的腐朽生活,不愿意再入牢笼受束缚。而此时不入宫就违背了越王的旨意,非死不可。万般无奈之际,只好求助于声名显赫、智勇双全的范蠡想办法。真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两个从未谋过面的人萍水相逢,互生爱慕,大有相见恨晚之感,自然成为知己。范蠡凭借自己的威望和权势,打通了守城官卒,在夜色的掩护下,带西施策马狂奔,直到马匹精疲力竭倒地身亡,才在陶山山谷中隐居下来。

为了保证西施的安全,平日里只有让她躲在山洞里,所幸陶山山洞很多,据说有72个,均位于半山腰悬崖绝壁之上,不熟悉的人十天半月也寻不到。

可惜的是,西施虽然出身卑微,吃过苦,但在王宫生活多年,山珍海味使她的脾胃变得很虚弱,再过这种粗茶淡饭的穷日子,身体已经不适应了。故到此不足半年,她就病倒了,虽经当地医生千方百计诊治,但终究没有医好,身体越来越差,三年下来,已是病入膏肓,无法医治了。就是这样,她也绝不走回头路,她要守在自己心仪的爱人身边。范蠡怀抱玉容惨淡,身瘦若絮,命悬一线,奄奄一息的恋人,千肠百转,愁绪萦心:我欲为卿医,而恨无药可寻;我欲为卿慰,而实无言可告;我欲为卿笑,而转泪珠千条。可怜昔日呼风唤雨的大将军,此时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心爱的人离他而去。

西施作为一代帝王的妃子,本应该葬在王陵,她私自随范蠡来陶山不幸仙逝,埋葬地点自然是不能显山露水的。范蠡经过精心设计把她安置在一座湖心岛上,岛的四周设置了水母陷阱,船只无法接近。通向湖心岛的唯一道路,是一条地下窄道,窄道连通着悬崖上的一个山洞,范蠡把洞的中段用土石封堵住,修了暗门,只有他一个人知道机关。这样,除他之外,别人就无法上岛了。但就是范蠡上岛,也只能在冬季,因为其它时间,地下窄道里充满了水,谁也无法通过。

陶山的冬天,即凄凉又寒冷,但窄道里却是一片春意盎然。因为这是去会恋人的路,那有不热的道理。每当这时,范蠡就从洞口进入窄道,在这里渡过漫长的冬季。他要守护着心上人,让她感觉到真情的温暖与两人世界的宁静。

当我们乘车准备回返的时候,看到几辆豪华中巴车载着天真活泼的孩子们驰上山来,我寒冷荒凉的心情豁然开朗,不禁长吁一口气,如同夏日的街头,轻轻地吹来了一缕凉爽的晨风,又似干枯的田野里,汩汩地流淌着一条清澈的小溪,一股沁人心脾的暖流涌进心田,顿感周身活力大增。有后生相随,就有希望重现辉煌,我相信不久的将来,陶山风景区一定会幽雅别致,布局合理,遵崇自然,焕然一新。我的眼前仿佛展示出一幅美丽的画卷:一片片古槐松柏,翻波逐浪,追奠圣人;一对对石狮华表,威武雄健,护卫宝地;一块块历代碑刻,环伺墓莹,彰显尊贵;一处处绝色景点,声名靓丽,访客如织。

出了山口,蓦然看到路旁一枝桃花轻颦浅笑,嫩蕊初开,心想,这一定是西子的化身了,难怪有人说:肥城桃花艳 双。我用了:“肥城桃花擅霞舒艳”来描绘过她,朋友们说:地道!

范蠡西施陶山风景区的范蠡墓

陶山主峰西麓为范蠡墓。范蠡是春秋末年的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又是一位资历雄厚的实业家、商业家,是中国早期商业理论的开创者。早年帮助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灭吴称霸,官至宰相。后激流勇退,带着美女西施隐居于陶山,开展经商贸易。因经商有道致富有方,赀累巨万,富甲天下,被历代称为“经商鼻祖”、“商家圣星”,死后葬于陶山。

范蠡西施陶山风景区的朝阳洞

朝阳洞位于陶山北侧的山崖上,是远古时代地壳变化自然形成的石灰溶洞,为陶山72洞之首,也是石刻造像最多的一个。洞内共有唐、宋、元、明、清历代镌刻的石造像46尊,造型坐立各异,姿态端庄,面孔安详,栩栩如生,呼之欲动,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肥城周围有什么好玩的

春秋古城、范蠡西施陶山风景区、五埠岭伙大门景区等等

肥城,山东省辖县级市,由泰安市代管,位于山东省中部,周边的旅游景点有春秋古城、范蠡西施陶山风景区、五埠岭伙大门景区等等

西周时肥族人散居于此,古称肥国,肥城因此而得名

西汉初设置肥城县,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是“史圣”左丘明故里、“商圣”范蠡隐居经商之地,有“君子之邑”之誉

肥城市境内地貌类型多样

陶山的山体介绍

据《山东通志·疆域》载:“相传山前后有72洞,陶洞(指陶阳洞)在山半,石磴陡绝,攀葛扪萝而上,中有三层,最深处极宽阔。四壁累累皆菩萨像。”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肥城县志》载:“陶山在城西南三十里,旧说范蠡三徙而隐於此山,故名陶山,又名鸱夷山。山高五里有奇,方棱四削,负阴抱阳,有东西二崦,左右环列和屏障。正中山顶为翔鸾台,上有天池。

陶山以他刚劲挺拔的矫健雄姿,傲然屺立在泰山西簏,黄河南岸。南望孔子故里曲阜,北眺省会济南陶山古称夷山《桃花山》海拔502.2米,西部为卧牛山,东部为小泰山《西泰山》,从南向北远望,整个山脉形似一顶放置的王冠,位于北纬3616东经11637。为东西走向,山顶平坦,古为翔鸾台,森林茂密,悬崖陡峭,四壁如削,怪石嶙峋,存有七十二洞,传说洞洞有神灵的魅力神话及《陶山传》,几千年来由多少说书艺人唱遍白山黑水,大江南北,天涯海角!五洲四海处处流传。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陶山神灵众多,可于西方希腊的奥林匹斯山为孪生姊妹,共相媲美。

幽静的山洞,鬼斧神工。

古老的传说,美丽的神话,历代帝王将相来此敬香,多少文人墨客留下无数诗章!心诚能和神灵说话,诗成能与仙人对歌!人祖 *** ,女娲补天,宇宙天尊,原始天尊太上老君,三皇五帝各有洞府,普救众生,神通广大。天外来客基地陶山,书有记载,今人多见。秦皇汉武,祭祖陶山。留有诗篇《秦碣汉赞》。唐宗宋祖为捍江山,厚礼来祭称心如愿。成吉思汗祭拜陶山,稳做江山,设牛马市留名千年。明清帝王,上香陶山,国太民安,留有诗篇。毛氏老人, *** 老人祭过陶山,孙统华夏万代流传。由此可见陶山乃我神州一圣山,神山,灵山。要想子孙龙虎榜首,禄为将相,国家之栋梁,祭拜陶山,定能如愿。吴承恩先生来过此山,根据七十二洞神话创作了古典小说西游记。曹雪芹先生来过陶山,根据女娲炼石补天剩下的石块创作了古典才子书《红楼梦》,乾隆五十八年,大学士唐仲冕遍游陶牛二山,穷七十二洞之奇,画 《陶山望杏图》,著陶山文录十卷,陶山诗录二十卷。一时文人竟相称赞。千秋为商祖,历代金融师的上大夫范蠡,曾越齐两国为相,因看破红尘隐居陶山。弃政经商三值千金累资巨万,救百姓与水深火热之中散尽其财,陶朱事业万古流芳。终老之后葬于陶山,因此受历代将相颂扬,瞻仰。秦始皇的丞相李斯来到墓前亲书小冢《忠以事君,明智保身,千载之下孰可比论》。铭言以示对范公的怀念。汉三杰张良也隐居陶山,亲到范蠡墓前,手指蠡墓高唱“此堆土,黄金块,传万古,人人爱,纲常维,宇宙赖,霸业休,勋名在。”称为《汉赞》刻于碑,立于墓前,以示后人。前来祭拜的各国商贾,巨富大亨多如繁星。总之,范蠡被历代帝王称为商圣,融王。大禹治水时陶山西有链船桩,被禹王包制的三道铁骨环,铁骨铮铮,闪着寒光。总之陶山乃我神州圣山,灵山,君民敬仰,上香贡祭,锦绣江山,永锢万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国强民富代代永传。

考古发掘“范蠡”墓,揭开西施间谍之谜,范蠡或许一直在利用西施

2004年,江苏无锡的鸿山镇在修公路的时候,无意间发现了一座春秋时秋的墓葬群。这其中出土的国宝级文物就多达上万件,青铜国宝更是数不胜数,是目前已知的仅次于绍兴越王墓的越国第二大墓。

专家们经过初步鉴定,只能猜测是春秋时期越国的贵族墓地。但是因为没能找到墓主的墓志铭,所以这处墓的主人到底是谁并不能完全确认,只能通过陪葬品的规模来猜测,这有可能是春秋时期越国著名的谋略家范蠡的墓地。

但是山东肥城安徽涡阳湖南岳阳等地都盛传有范蠡的墓地,且从未被证实,所以这一处是否证实范蠡之墓难以下定论。不过,专家们之所以会怀疑江西这处为范蠡墓还有一个原因。

此墓中出土一份的竹简中就记载了这么21个字:“蠡与施潜通,三年始达吴,以语儿亭为质,施不得不勉。”正是这句话让人不得不怀疑关于范蠡和西施的传说的真相。要知道在中国人自小看到的书籍里,范蠡和西施就是才子佳人,最美好的一对人儿。

范蠡和西施相爱,但是为了救国,他忍痛将自己的妻子送了出去。而西施作为一介女流,却也大义凛然忍辱负重地完成了间谍的任务。两人还有一个美好的约定,等功成身就,两人相见,永不分别。

果然,吴王夫差沉溺于西施的美貌不可自拔,而范蠡则全心全意地辅佐越王勾践强国。公元前473年,吴王夫差兵败自刎,范蠡也没有违弃誓言接西施一起同游五胡之上。但这只是中国人童话式的幻想,范蠡是否对西施一往情深还是有不少疑点的。

单看江苏该墓地中出土这份竹简中就说了,范蠡和西施并不是夫妻关系,俩人只是私通。范蠡送西施前往吴国的时候,西施怀孕,在途中生下了语儿亭这个儿子。西施不想去吴国,范蠡却以语儿亭要挟,西施爱子心切不得已才就范。

若是仅仅一份竹简不可为证的话,那么《吴地记》、《汉唐地理书钞》等史书就都记载了西施产子的事实,因为两人刚好路过嘉兴县语儿亭,所以孩子也就起名叫语儿亭。

所以,若是范蠡真的是以孩子逼迫西施就范,也就说明其实西施的觉悟并没有人们想象中的那么高。而范蠡也一直都只是在利用西施罢了。西施在吴王宫中十年,全都是心里惦念着自己的孩子才活了下来。

而和她同去的郑旦却没有像她这么强的执念,不幸离世了。十年的时间,物是人非,范蠡和西施的感情可能早已生变,但是唯一不变的却是母子之情。此外,史书的记载中,范蠡却是有一位夫人,还生了三个男孩,但却不是西施。

此外,在更多典籍记载中的西施的结局是被人沉江而死,范蠡已经与他毫无关联。如此看来,大概是民间百姓和撰史者同情西施的遭遇,而给她安排了一个美好的结局。

如今,戏剧和影视剧中范蠡和西施的美好爱情仍然在上演,人们也更是真心祝愿两人终成眷侣,将这一份美好和大爱一直流传下去。

浙江这个工地挖出2000年前古墓!是传说中西施和范蠡的?

陶公山上改造中的‘院士中心’工地,居然挖出2000年前的古墓群,里面还有青铜刀、陶罐,这难道就是传说中西施和范蠡的……”

最近,网上有人在宁波东钱湖陶公山上拍到一段施工挖出古墓的现场手机视频,引发人们关注。

记者了解到,这一视频应该是在今年8月份时所拍,当时陶公山“宁师院”改造成“宁波院士中心”项目工地在造路,挖机施工时挖到一处古墓群。文保和考古部门已经介入。

墓葬全景

“院士中心”改造项目工地造路时,

挖出古墓群

宁波东钱湖陶公山素有西施和范蠡隐居之地的传说。

到了上世纪1960年,陶公山东西两座山头建造了“宁波师范学院”,经历了岁月的沧桑。

今年5月份,宁波晚报报道了荒废失修数十年的“宁师院”老教学楼隐患重重的问题。今年7月3日,该“宁师院”改造工程启动,投资2.2亿,在保留原有教学楼风貌的基础上改造成“宁波院士中心”,计划今年年底前完工。

网友手机视频截图。

到了今年8月中旬的一天,在建设村陶公山位置,当时该工程项目配套道路在施工过程中,意外地挖掘出了一处古墓,工地人员立即向上级汇报。

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接报后,组织人员对施工现场进行了初步勘探,发现砖室墓葬3座。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在东钱湖旅游度假区管委会社会事务管理局的支持协作下,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3座古墓进行了抢救发掘,目前已完成野外发掘工作。

9月25日,记者再次前往陶公山探访,发现古墓葬群已经被回填,只留下一个墓穴的小部分砖墙还露在外面,能看得到。从现在留下的外露砖墙,可见墓穴横截面比较宽,约有三米左右,这墓还是比较大的。

出土文物

三座墓葬组成,

出土青铜兵器、陶罐等20件文物

据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介绍,发现的3座古墓皆为平面凸字形砖室券顶墓,即半圆柱形墓,长度均在5米以上。其中三号墓规模最大,二号墓、三号墓还发现倒三角形排水沟。3座墓葬在历史上都遭受了盗扰,发掘出土了釉陶罍、陶罐、石砚板、铜带钩、青铜刀、青铜弩机等生活用具、兵器和建筑构件20件。

发现的文物中,二号墓中出土的青铜刀长72厘米,刀首呈曲环形,首、柄、璏等部位鎏金,刀身保存状况较差,目前已转入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宁波基地(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出土(出水)文物保护实验室进行保护处理;青铜弩机保存情况较好;三号墓葬出土了筒瓦、云纹瓦当残片,这些建筑构件的发现,表明当时地面上很可能设有祭祀建筑。

墓葬已回填

判断墓葬为东汉晚期,

墓主身份不明,可能习武

“这座墓主的身份不明。”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相关专家告诉记者,综合墓葬形制结构和出土遗物特征判断,3座墓葬的时代为东汉晚期。

因为东钱湖陶公山一直有传说是西施和范蠡的隐居之地,所以有人说是不是他们的墓。对此考古专家表示:“不可能是西施和范蠡墓,因为年代不对。”

该墓主身份不明,不过看得出这应该是一处家族墓地,从墓葬规模来看,这个家族在当时应该也是门第显赫。因为墓地挖掘出不少兵器,因此判断墓主可能是习武之家。

“该墓我们是第一次发现,但我们发现时墓葬已经受到了损坏,可能是年代久远,曾受自然碾压所致,但可以看出的是该墓葬已经被盗扰过,现在留下的东西可能是盗墓者并不感兴趣而没拿走的。”文物考古研究所相关人员说,不过现在这些出土的20件文物,有的保存还不错,依然有较高的文保价值。

古墓已被回填,

东钱湖发现东汉墓葬并非首次

这次在工地发现古墓会不会影响“院士中心”项目工程?对此,记者也向东钱湖旅游度假区管委会进行了了解。

负责宣传工作的相关人员说,因为“院士中心”项目是原地改造,主体工程都在原地,因此古墓的发现并不会影响施工的正常进行。现在古墓已经进行了回填。

已回填的墓葬仍可看到露在外面的墓砖。

记者了解到,东汉墓葬在东钱湖并非首次发现。秦汉时期在今宁波区域设有句章、鄞、鄮、余姚四县,当时的东钱湖处于古鄞县和古鄮县之间。以前在距陶公山不远的高钱村附近曾发现一定数量的东汉墓葬,在东钱湖周边的上刀子山、十坑九垅、郭童岙、王家弄、玉缸山、老虎岩等地曾发现东汉时期窑址,这些发现表明,在东汉时期东钱湖一带已经成为一处重要的聚落。

来源:宁波晚报(ID:nbwanbao)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