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角陶瓷窑遗址

鹿角陶瓷窑遗址

临翔区景点碗窑土陶 瓶窑镇遗址

1. 瓶窑镇遗址

  良渚  长江流域新石器文化遗存非常丰富。宁绍平原-太湖流域的新石器文化是江南最具特色的一个文化系列。1973年在浙江余姚河姆渡发现的河姆渡文化,被认为是江南地区迄今最早的、最有代表性的新石器遗存。其后发展起来的马家浜文化或草鞋山文化分布范围更广。已发掘的典型遗址有嘉兴马家浜、吴县草鞋山等,距今6000年左右,他们发展成为甚为发达的良渚文化。  在距今5300~4000年的良渚遗址区内发现一座面积290万平方米的古城,其年代不晚于良渚文化晚期,具体的建筑年代,有待进一步考古确定。考古学家指出,这是长江中下游地区首次发现的良渚文化时期的城址,也是目前所发现的同时代中国最大的城址。当时“良渚”势力占据了半个中国,新发现的这座古城,相当于良渚时的首都。  有专家认为中国朝代的断代应从此改写:由现在认为的最早朝代为夏、商、周,改成良渚。  在省文物局良渚管委会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了位于瓶窑镇上的古城遗址。东西南北四个城墙门,如今安安静静地躺在农田里,四周有少量的住家。  城墙上留下原始居民生活垃圾痕迹  北城墙同样也挖出了一个坑,同样的黄土和石头,唯一不同的是“这座城墙坑比较考究,底部到地表的夯土层是泥和沙相间,而且很有规律,从上到下沙层逐渐加厚,泥层逐渐变薄,做工非常考究”,据刘斌推测,土墙上的那些黑色杂物,应该是原始居民残留下的生活垃圾。  良渚古城的南面和北面都是天目山脉的支脉,南北与山的距离大致相等,东苕溪和良渚港分别由城的南北两侧向东流过,凤山和雉山两个自然的小山,分别被利用到城墙的西南角和东北角,因此,专家推断,古人在建城时显然对地理位置经过精心勘察和规划。  良渚古城遗址的发现非常意外,缘于去年6月一次保护区域内农民住宅外迁安置点的基建项目。  当时,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瓶窑葡萄畈遗址高地西侧挖掘时,发现了一条良渚时期的南北向河沟。这让刘斌感觉到有戏,随后,他带领考古队员深入挖掘。洛阳铲一把铲下去(洛阳铲,长柄,铲头为半圆筒状,打入地下再提起来时,铲头就能带出一筒土,对土壤结构、颜色、密度和包含物的辨别),在4米多深的地方,铲头碰到了石块,换个地方再铲,在差不多的深度再次碰到了石块。当泥土一层层挖去,一大片石块露出来,经过局部解剖发现,这一高地是由人工堆筑而成,宽60多米,深近4米。  结果考古人员发现整块土地其实都是人工夯筑而成——土质为黄土,不同于良渚一带灰黑色淤泥,明显是人工从外面搬运而来。在黄土下面,铺着一层石块,石块比较圆滑,应该是从周边现成拣来的。之后的挖掘证明,这大堆的黄土就是良渚古城的西城墙,稻田下的那条沟渠是护城河。  西城墙全长约1000米,宽约40~60米,南连凤山,北接东苕溪;接下来,南城墙、北城墙和东城墙依次被发现,同样是底部铺垫石头、大量黄土夯筑;城墙环绕着中间的莫角山遗址。  与西城墙相比,其他三面城墙相对更考究:铺垫的石头尖锐很多,明显是人工开凿;城墙外侧石头相对大点,越往里越小;堆筑的黄土层中,有时会掺加一层黑色的黏土层,增加了城墙防水能力。  考古人员推测,这些痕迹说明古人最先造的是西城墙,等到建其他三面城墙,经验更丰富了。  古城文明势力曾影响半个中国  著名考古学家、北京大学教授严文明说,说明良渚古城的意义,得站在“良渚文化对中国的影响”这 高度着手。已经发现的良渚遗址,从其位置、布局和构造来看,专家认为当时有宫殿,生活着王和贵族,如今又找到了城墙,相当于良渚时的首都。  良渚文化的分布主要在太湖流域,包括余杭良渚这里,还有嘉兴南、上海东、苏州、常州、南京一带;再往外,还有扩张区,西到安徽、江西,往北一直到江苏北部,接近山东,曾经良渚人为了占领这里,还打了一仗;再往外,还有影响区,一直到山西南部地带。  可以看出,当时“良渚”势力占据了半个中国,如果没有较高的经济文化水平,是不可能做到的。  有的考古专家,认为良渚古城其实就是“良渚古国”。良渚古城的发现,有人认为中国的朝代的断代应从此改写——由现在认为的最早朝代为夏、商、周,改成良渚。  古城面积与颐和园差不多  城墙比西安城墙宽2~4倍  本报讯浙江省考古所近日发布重大考古成果——历经18个月,在良渚遗址区内发现一座面积290万平方米的古城,面积和北京颐和园差不多。根据城墙中出土的陶瓷碎片,这座古城的年代不晚于良渚文化晚期,具体的建筑年代,还有待于在进一步考古工作后才能确定。在目前发现的代表中国早期文明的大遗址中,良渚遗址的规模最大,水平最高,是实证中华5000年文明史的最具规模和水平的地区之一。  这座古城东西长约1500~1700米,南北长约1800~1900米,略呈圆角长方形,正南北方向。城墙部分地段残高4米多,做法考究:底部先垫石块,宽度达40~60米(我国现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明朝洪武年间建造的西安古城墙,底宽18米,顶宽15米),上面堆筑纯净的黄土,夯实。  专程赶来的著名考古学家、北京大学教授严文明这样评价古城:这是目前中国所发现同时代古城中最大的一座,称得上“中华第一城”;它改变了原本以为良渚文化只是一抹文明曙光的认识,标志着良渚文化其实已经进入了成熟的史前文明发展阶段;是继上世纪河南安阳殷墟发现之后,中国考古界的又一重大发现,将极大推动中国文明史研究进程和考古学发展。  良渚文化是分布于环太湖地区一支著名的史前考古学文化,距今5300~4000年。良渚遗址是良渚文化的中心遗址和文化命名地,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的良渚、瓶窑两镇。1986年,良渚反山遗址先被发现,发掘出11座大型墓葬,有陶器、石器、象牙及嵌玉漆器1200多件。这几年,良渚文化遗址从40多处增加到135处,有村落、墓地、祭坛等各种遗存。  良渚,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是被誊为中华文明的曙光——良渚文化的发祥地。良渚文化是环太湖流域分布的以黑陶和磨光玉器为代表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因1936年首先发现于良渚而命名,距今5300—4000年。中国文明的曙光是从良渚升起的,良渚是中华民族和东方文明的圣地,国家文物局已正式将良渚遗址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清单。  河姆渡  中国南方早期新石器时代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距宁波市区约20公里的余姚市河姆渡镇,面积约4万平方米,1973年开始发掘,是我国目前已发现的最早的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址之一。  河姆渡遗址发现于1973年,遗址总面积达5万平方米,叠压着四个文化层。经测定,最下层的年代为7000年前。通过1973年和1977年两次科学发掘,出土了骨器、陶器、玉器、木器等各类质料组成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品、装饰工艺品以及人工栽培稻遗物、干栏式建筑构件,动植物遗骸等文物近7000件,全面反映了我国原始社会母系氏族时期的繁荣景象。河姆渡遗址的发掘为研究当时的农业、建筑、纺 、艺术等东方文明,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实物佐证,是我国建国以来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河姆渡遗址出土的文物曾多次出国展览,深深地震撼着整个世界。  河姆渡遗址是世界闻名的新石器时代遗址,遗址总面积约四万平方米,堆积厚度四米左右,上下叠压着四个文化层,其中,第四文化层的时代,距今约七千年,是我国现已发现的最早的新石器时代地层之一。第三、四文化层保存了大量的植物遗存,动物遗骸,木构建筑遗迹和构件,以及数以千计的陶器、骨器、石器、木器等。  中国长江下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因在浙江省余姚县的河姆渡遗址首先发现,故于1976年命名。主要分布在杭州湾南岸的宁波,绍兴平原,并越海东达舟山岛。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并经校正,年代约为公元前6000年。河姆渡文化的发现与确立,扩大了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研究的领域,说明在长江流域同样存在着灿烂和古老的新石器文化。  该文化目前唯一经过较大规模发掘的是河姆渡遗址,在1973~1974年和1977~1978年,由浙江省文管会、浙江省博物馆主持,进行了两期发掘。1982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外,在浙江鄞县辰蛟,宁波八字桥,舟山白泉、大巨等地,都发现有河姆渡文化的晚期遗存。  河姆渡遗址位于河姆渡镇金吾庙村(原罗江乡浪墅桥村)。它是1973年夏天当地农民建造排涝站时发现的,总面积约4万平方米,自下而上叠压着4个文化层,根据北京大学碳14实验室测定,第四文化层距今约7000-6500年,第三文化层距今约6500-6000年,第二文化层距今约6000-5500年,第一文化层距今约5500-5000年。该遗址于1973年和1977年冬进行过两次考古发掘,合计面积2630平方米,出土生产工具、生活器具、原始艺术品等文物6700余件,还发现丰富的栽培稻谷和大面积的木建筑遗迹、捕猎的野生动物和家养动物的骨骸、采集的植物果实及少量的墓葬等遗存。所有这些,为研究我国远古时代的农业、建筑、制陶、纺织、艺术和东方文明的起源以及古地理、古气候、古水文的演变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实物资料。河姆渡遗址第一、二文化层的出土文物与省内湖州邱城遗址下层及嘉兴市郊马家滨遗址的器物相似,第三、四文化层的出土文物,在我省是新发现,而且它已拥有较为发达的耜耕农业、采用榫卯技术的干栏式建筑,在国内同时代的遗址中它的生产、生活水平处于领先地位,因此是一支全新的考古学文化,暂时命名为河姆渡文化。河姆渡遗址发现后,在海内外学术界引起巨大反响,为尽快把它公诸于世,1976年4月,国家文物局、浙江省文化局在杭州召开“河姆渡遗址第一期发掘工作座谈会”(实际是一次研讨会),来自北京、上海、陕西、广东、福建、安徽、浙江的专家学者和余姚县、罗江乡的代表共60多人参加了这次座谈会。与会专家学者认为河姆渡遗址的发现,证明在7000年前长江流域同样有着繁荣的原始文化,与黄河流域一样都是中华民族远古文化的发祥地,它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一致同意了对河姆渡文化的命名。1980-1981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相关市县文管会在宁绍平原作了新石器时代遗址的普查,近年来在基本建设中又陆续发现了一些,至今共发现河姆渡文化类型遗址47处,分布于钱塘江以南的沿海地区和舟山群岛,其中以姚江平原最密集,计有25处,因此可以说,余姚是河姆渡文化的故乡。  [编辑本段]特征  陶器主要是夹炭黑陶和夹砂红陶、红灰陶。除素面陶外,盛行在釜类腹底交错拍印绳纹,陶器的宽边口沿上常刻 平行条纹、波浪、圆圈、叶形、谷穗状等几何图样,偶见白地深褐色纹的彩陶。以平底器和圜底器为大宗。代表性器物有釜、罐、带把钵、宽沿浅盘、垂囊式□、支脚等。与支脚配合使用的陶釜,始终是河姆渡文化的主要炊器。骨制生产工具丰富,尤其在早期,骨器数量远超过石、木、陶质各种工具的总和,就目前所知,为中国新石器文化中所独有。木器较精巧多样。梯形不对称刃石斧、拱背厚体石锛、骨耜、斜铤骨镞、管状骨针、骨哨、木矛、木刀等,都是具有特色的器物。大批榫卯木构件及干栏式建筑的遗迹,显示了河姆渡文化的住房特点。  河姆渡遗址的第4、3层和第2、1层,分别代表河姆渡文化的早、晚两期。①早期:约前5000~前4000年。陶系简单,夹炭黑陶占绝对优势。除磨平素面外,绳纹较多,刻划的几何图案花纹和动植物图案突出。主要器形有敛口或敞口肩脊釜、直口筒式釜、颈部双耳大口罐、宽沿浅盘、斜腹盆、环形单把钵、大圈足豆、盆形甑、块状体支脚等。石器种类少,一般磨制不精,斧、锛较厚硕,主要石器工具中未见穿孔者。②晚期:约前4000~前3300年。夹砂红陶、红灰陶数量最多。前段的泥质红陶外壁红内壁黑,常施红陶衣;后段的泥质红陶表里色泽一致,很少施陶衣。沿用绳纹,出现镂孔纹饰。新出现鼎、落地式把两足异形□、垂囊式□。其他主要器形还有敞口鸡冠耳釜、敞口扁腹釜、牛鼻耳罐、折沿罐、镂孔豆、空腹倾斜体支脚。石器多通体磨光,出现了扁平长条石锛,穿孔石斧、长方形双孔石刀和石纺轮。  河姆渡遗址发掘发现的文物遗存具有数量巨大、种类丰富的特点,为研究距今七八千年前氏族公社繁荣时期人们的生产、生活情况提供了比较全面的材料。如两次发掘出土的陶片达40万片之多,用同样的发掘面积作比较,是其它新石器时代遗址所不及。又如出土的纺织工具有纺轮、绕纱棒、分径木、经轴、机刀、梭形器、骨针近10种,根据这些部件,可以复原当时的织机,其它的遗址就没有这么具体。它的文化特色主要还在稻作农业、干栏式建筑、纺织和水上交通方面。  (1)耜耕农业:河姆渡遗址两次考古发掘的大多数探坑中都发现20-50厘米厚的稻谷、谷壳、稻叶、茎杆和木屑、苇编交互混杂的堆积层,最厚处达80厘米。稻谷出土时色泽金黄、颖脉清晰、芒刺挺直,经专家鉴定属栽培水稻的原始粳、籼混合种,以籼稻为主(占60%以上)。伴随稻谷一起出土的还有大量农具、主要是骨耜,有170件,其中2件骨耜柄部还留着残木柄和捆绑的藤条。骨耜的功能类似后世的铲,是翻土农具,说明河姆渡原始稻作农业已进入“耜耕阶段”。当时的稻田分布在发掘区的北面和东面,面积约6公顷,最高总产为18.1吨。  农业起源表明人类社会从单一的攫取式经济开始向生产式经济发展,这一转变拓展了食物来源,为人类发展奠定物质基础,所以在人类发展史上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河姆渡原始稻作农业的发现纠正了中国栽培水稻的粳稻从印度传入、籼稻从日本传入的传统说法,在学术界树立了中国栽培水稻是从本土起源的观点,而且起源地不会只有1个的多元观点,从而极大地拓宽了农业起源的研究领域。河姆渡遗址人工栽培稻谷的发现说明农业不是哪个圣人发明的,而是人类自身进步的结果,从而有利人们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史观和群众观念。  (2)干栏式建筑:河姆渡遗址两次发掘范围内发现大量干栏式建筑遗迹,特别是在第四文化层底部,分布面积最大,数量最多,远远望去,密密麻麻,蔚为壮观。建筑专家根据 桩木排列、走向推算,第四文化层时至少有6幢建筑,其中有幢建筑长23米以上,进深6.4米,檐下还有1.3米宽的走廊。这种长屋里面可能分隔成若干小房间,供一个大家庭住宿。清理出来的构件主要有木桩、地板、柱、梁、枋等,有些构件上带有榫头和卯口,约有几百件,说明当时建房时垂直相交的接点较多地采用了榫卯技术。河姆渡遗址的建筑是以大小木桩为基础,其上架设大小梁,铺上地板,做成高于地面的基座,然后立柱架梁、构建人字坡屋顶,完成屋架部分的建筑,最后用苇席或树皮做成围护设施。其中立柱的方法也可能从地面开始,通过与桩木绑扎的办法树立的。这种底下架空,带长廊的长屋建筑古人称为干栏式建筑,它适应南方地区潮湿多雨的地理环境,因此被后世所继承,今天在我国西南地区和东南亚国家的农村还可以见到此类建筑。建造庞大的干栏式建筑远比同时期黄河流域居民的半地穴式建筑要复杂,数量巨大的木材需要有专人策划,计算后进行分类加工,建筑时需要有人现场指挥,否则七高八低,弯弯曲曲的房子是不牢固的。建筑技术说明河姆渡人已具有现代人一样较高的智商。  (3)纺织、交通工具和髹漆技术的出现: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纺织工具数量之多、种类之丰富为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所罕见。数量最多的是纺轮,有300多件,质地以陶为主,还有石质和木质,形状以扁圆形最常见,另有少量剖面呈梯形状。织的方面有经轴、分经木、绕纱棒、齿状器、机刀、梭形器等,纺织专家认为这是原始踞织机的部件。缝纫用的是骨针,有90多件,最小的骨针长仅9厘米,径大0.2厘米,针孔大0.1厘米,与今天大号钢针差不多。从出土的苇编和器物上精致的图案看,当时织品为经纬线数量相同的人字纹和菱纹。河姆渡遗址出土的木桨共8支,系用原木制作,形似后世的木桨,只是形体略小一些。有桨一定有船,推测河姆渡人已划着独木舟在湖泊之中捕鱼采菱,也可能用于氏族间交流时的交通工具。河姆渡遗址发现的漆器有20多件,早期单纯用天然漆漆于木器表面,稍后在天然漆中掺和了红色矿物质,使器物色彩更加鲜亮,第三文化层中出土的木胎漆碗是其中的代表作品。  (4)发现以象牙雕刻为代表的原始艺术品:河姆渡遗址发现的原始艺术品可分为独立存在的纯艺术品和施刻于器表之上集实用和观赏于一体的装饰艺术两大类,而以后一类数量居多,充分表现了河姆渡人的审美兴趣和文明程度。艺术品中最为人称道的是“双鸟朝阳”纹象牙雕刻件,该器长16厘米、宽5.9厘米、厚约1厘米,形似鸟窝。器物正中阴刻5个同心圆,外圆上部刻火焰纹,两侧各有一只圆目利喙的鸷鸟向对而视。画面布局严谨,线条虚实结合,图画寓意深刻,有人说它象征太阳,另有人认为是鸟在孵蛋,象征对生命、生殖的崇拜。说明该器物具有强烈的宗教意义,原始先民已有复杂的精神生活。


2. 瓶窑文化遗址公园

良渚古城遗址,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瓶窑镇内,总占地面积3平方千米,始建于公元前3300年。

良渚文化的年代为距今5300-4300年,持续发展约1000年,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考古学文化。分布于长江下游一带,共发现了136个遗址。良渚古城遗址,是长江下游地区首次发现的新石器时代城址,在陕西神木石峁遗址发现之前,是中国最大的史前城址,一直被誉为“中华第一城”。良渚古城外围水利系统是迄今所知中国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也是世界最早的水坝,良渚古城是中国长江下游环太湖地区的一个区域性早期国家的权力与信仰 心。

2018年1月26日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秘书处致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正式推荐“良渚古城遗址”作为2019年世界文化遗产申报项目。2019年7月6日中国良渚古城遗址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20年5月,良渚古城遗址入选首批“浙江文化印记”。頭條萊垍


3. 瓶窑镇遗址公园西入口

良渚古城

良渚遗址,主要集中在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瓶窑镇、良渚街道境内,地处中国长江下游环太湖流域,年代为公元前3300年至公元前2300年,持续发展约1000年,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址群。

南宋皇城

公元1138年,南宋建都临安,皇宫位于现在的凤凰山东麓宋城路一带,东至馒头山东麓,西至凤凰山,北至万松岭路,南至笤帚湾。皇宫依山势而建,殿阁叠进


4. 瓶窑有哪些村

城市/区/县 地址 邮政编码 区号

余杭区 临平镇 311100 0571

余杭区 乾元乡 311100 0571

余杭区 双林乡 311100 0571

余杭区 翁梅乡 311100 0571

余杭区 县城(临平镇 311100 0571

余杭区 小林乡 311100 0571

余杭区 余杭区 311100 0571

余杭区 大井乡 311101 0571

余杭区 九堡镇 311101 0571

余杭区 乔司乡 311101 0571

余杭区 万常村、天万村、姚家村、 311101 0571

余杭区 下沙乡 311101 0571

余杭区 亭趾乡 311102 0571

余杭区 博陆乡 311103 0571

余杭区 五杭乡 311103 0571

余杭区 超山乡 311106 0571

余杭区 宏石番乡 311106 0571

余杭区 塘南乡 311106 0571

余杭区 塘栖镇 311106 0571

余杭区 东塘乡 311107 0571

余杭区 章山乡 311107 0571

余杭区 崇贤乡 311108 0571

余杭区 沾桥乡 311109 0571

余杭区 蒋村乡 311111 0571

余杭区 三墩镇 311111 0571

余杭区 双桥乡 311111 0571

余杭区 勾庄乡 311112 0571

余杭区 运河乡 311112 0571

余杭区 肇河乡 311112 0571

余杭区 安溪乡 311113 0571

余杭区 大陆乡 311113 0571

余杭区 良诸镇 311113 0571

余杭区 云会乡 311113 0571

余杭区 五常乡 311114 0571

余杭区 北湖乡 311115

余杭区 长命乡 311115 0571

余杭区 彭公乡 311115 0571

余杭区 瓶窑镇 311115 0571

余杭区 潘板乡 311116 0571

余杭区 双溪乡 311117 0571

余杭区 百丈乡 311118 0571

余杭区 黄湖镇 311118 0571

余杭区 鸬鸟乡 311118 0571

余杭区 太平乡 311118 0571

余杭区 仑前乡 311121 0571

余杭区 石鸽乡 311121 0571

余杭区 泰山乡 311121 0571

余杭区 吴山乡 311121 0571

余杭区 永建乡 311121 0571

余杭区 余杭镇 311121 0571

余杭区 中桥乡 311121 0571

余杭区 舟枕乡 311121 0571

余杭区 和睦乡 311122 0571

余杭区 闲林镇 311122 0571

余杭区 长乐乡 311123


5. 瓶窑镇遗址公园西入口征迁规划

杭长高速是从杭州绕城公路(绕城北)到长兴泗安。 杭长高速公路是浙江省高速公路主骨架“两纵、两横、十八连、三绕、三通道”中十八连之一,也是《杭州市公路水路交通建设规划(2003-2010)》高速公路主骨架“一绕十射二连一通道”中十射之一,是《湖州市公路水路交通建设规划(2003-2010)》主干网中“五纵四横十连”中五纵之一。 杭长高速南起杭州绕城公路(绕城北),北至长兴泗安枢纽,连接申苏浙皖高速,全长约86公里。双向4车道,设计速度120公里/小时,全线共有6个出入口,分别是瓶窑、径山、黄湖、百丈、安吉和安吉北,途中设径山、安吉两个服务区。


6. 瓶窑古镇在什么位置

良渚文化遗址一般指 渚古城遗址。良渚古城遗址,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瓶窑镇内,总占地面积3平方千米,始建于公元前3300年。良渚文化的年代为距今5300-4300年,持续发展约1000年,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考古学文化。分布于长江下游一带,共发现了136个遗址.


7. 瓶窑镇历史

良渚古城遗址,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瓶窑镇内,总占地面积3平方千米,始建于公元前3300年。。


8. 瓶窑镇景点

名山大川就不用说了。对我来说,就是生活中无意发现的,那种突然撞入心中的风景,比如我常独自旅行的杭州余杭山区农村,真正的山区农村,不是旅游区,更不是景点,余杭区鸬鸟镇、径山镇、百丈镇、黄湖镇、瓶窑一带。


探访塔儿湾遗址:目前最有研究价值的西夏瓷窑遗址

地处甘肃武威城南35公里的古城乡上河村一组,当地人一直沿袭着先民们流传下来的地名“塔儿湾”,因为早在1982年就曾出土过西夏瓷器(先后出土115件),因而在西夏研究历史中赢得了“武威塔儿湾西夏址”“国内保存最完整的西夏村落遗址”等赞誉。

塔儿湾西夏村落遗址地处杂木河上游,两岸依山,村民以放牧和种地为主,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塔儿湾仅居住十多户人家。道路阻塞和交通不便对保护当地的西夏文化遗存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2008年8月9日,走进塔儿湾西夏遗址进行考察,走进村庄时,看到一片裸露的土层中有一些像瓷器的碎片,便伸手去抠,没想到竟然“抠”出一件稀世珍宝——西夏瓷“白瓷马头”。这只马头长3.5厘米,头宽2厘米,颈长2.5厘米,颈宽2厘米,耳长8毫米。整个马头为白釉底色,黑斑点缀,马眼炯炯有神,活灵活现,造型十分精致。这件瓷器既像是浮雕,又像是两个单面瓷器中的一半。马头造型逼真,体格健美,飘逸洒脱,在马的脖子上还有几个圆形的“豹斑”,其做工技艺精湛。从整个西夏出土文物看,浮雕西夏瓷马头在全国还是首次发现。

如今,走进这个古老的村落,依然能在渠边、路边和田间地头发现碎瓷片。据村民介绍,当地村民为了省事,在打桩盖房和建羊圈、牛圈等基础设施时,把碎瓷片和泥土一道都用上了。那些瓷片后来经专家考证,几乎全是西夏时期的瓷器碎片,而且沿山坡的土层里露出的许多烧焦或腐朽的木头也都是西夏人当初住过的房屋留下的痕迹。村庄南边的山坡和台地已经被当地文物部门确定为西夏遗址。甘肃武威文物部门勘定的结果显示:该遗址东西长约500米,南北宽约260米,以西为草木茂盛的山区牧场,以东杂木河两岸是开阔的平原农田。西夏时期,这里是党项族放牧、从事手工业生产和居住的地方。如今,整个村落遗址,不少被辟为农田,现已耕种。

1992年9月-1993年上半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甘肃考古研究所对塔儿湾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其中的西夏黑釉剔花牡丹瓮和黑釉牡丹瓮,被中国社会科学院西夏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史金波先生称赞为“线条流畅,活泼大方,刻画精细,疏密得体,是瓷器中少见的作品”。同时挖掘出的双耳乳丁饰纹褐釉小扁壶等都是西夏瓷器中的珍品。塔儿湾还出土了烧制瓷器用的匣体和支垫,附近还产瓷土,可以推定这些瓷器为当地烧制。虽然目前尚没有挖掘出西夏瓷窑以证明这些瓷器是当地烧制的,但从发掘情况看,该遗址是我国迄今发现的保存最完整的西夏村落遗址。

当时出土数量较多的是一批西夏时期烧制的各种瓷器和大量瓷片,其中较为珍贵的有墨书西夏文的白釉绘花瓷罐,高46.5厘米,大圆口,短颈,直圆腹,下略收,施白釉,腹部用褐釉绘缠枝牡丹,古朴豪放,反映了西夏较高的手工业制瓷工艺水平,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还有白釉高足盘、碗,黑釉扁壶、瓶、灯、罐等一批文物。另外还在此地陆续发现了许多窑具和窑址留下的灰层堆积物。

因塔儿湾西夏遗址是我国西夏考古史上迄今发现出土西夏瓷器数量和种类最多,釉色、花纹繁杂的一处遗址,甘肃本土不少媒体指出,已申报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塔儿湾西夏遗址,是“目前最有研究价值的西夏瓷窑遗址”。

文章选自/信昶资料库,原文链接/http://www.gzartjy.cn/news/171.html

细数德化陶瓷古窑址

2014年8月,考古发掘队首次对外发布德化县永春县交界处的辽田尖山古窑址田野考古发掘成果,初步确定该古窑址为商周时期德化龙窑遗址。据悉,此前德化发现最早的窑址是唐末时期的,此次重大考古发现将德化龙窑建窑史向前推进了2000多年。

发掘出较为完整的德化“龙窑”结构

早期文化堆积层

德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重要产瓷区之一,德化窑址于1961年5月由福建省人民委员会公布列为第一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屈斗宫德化窑址”(包括浔中、三班、盖德3个乡镇宋至明代的窑址)于1988年1月13日公布提升为第3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根据近40年来的普查,迄今全县已发现唐宋元明清历代古瓷窑址238处,古陶窑址6处,窑址遍布全县各乡(镇)。

现将1976年重点发掘的碗坪仑宋代窑址、屈斗宫宋元时代窑址和全县已发现的古瓷窑、古陶窑遗址简介于下:

一、碗坪仑古瓷窑

碗坪仑古瓷址

碗坪仑宋代古瓷窑,在县城西部盖德乡盖德村,距县城约7公里右侧的山坡上。窑址面积约1500平方米。1966年2月普查发现,1976年6月9日至7月16日,由省、县、厦门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联合组织发掘,揭露总面积87。25平方米。在第2层(上层)、第3层(下层)发现残窑基2处,出土各种瓷器和窑具共1700余件。

碗坪仑窑址出土的军持、粉盒和腹部凸印莲瓣纹的青白釉小花瓶产品,在东南亚一些国家也有发现。证实它是一个重要的外销瓷窑址。

德化碗坪仑窑黑釉器

二、屈斗宫古瓷窑

屈斗宫德化窑遗址位于福建省德化县。德化是福建的“瓷都”,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产瓷区之一。目前,在德化县的浔中、盖德、三班等地,已发现窑址230处。德化窑烧制始于宋代,到元代有长足发展,至明代达到鼎盛。从宋代起,德化瓷就远销国外,已广泛流传到世界77个国家和地区。

屈斗宫古瓷窑位于德化宝美村的破寨山,发现于1976年,是宋元时代的瓷窑遗址。窑基长57米,有17间窑室,出土了7000余件瓷器标本和烧窑的工具,包括高足杯、粉盒、军持、花瓶、小口瓶、飞凤碗、莲瓣碗、盖壶、弦纹洗等瓷器产品。有些盒盖上印有“长寿新船”的文字,证明这些产品会由海道行销国外。

窑基内还出土了具有元代作风和特点的产品,如墩子式碗、高足杯、直道纹洗、粉盒、军持、折腰弦纹洗。另外,具有蒙古人特征的头像、三足垫饼上的元代花押和蒙古八思巴文的发现,填补了过去德化元窑的空白,对研究德化窑的烧造历史和探讨元代社会经济和物质文化有重要的意义。

1988年,屈斗宫德化窑遗址由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明代瓷器

三、各乡村古瓷窑址

经过多次的普查,至1995年12月,全县17个乡镇68个村中,发现古瓷窑址238处。

(一)浔中镇:窑址分布在11个村,共96处。

浔中村,共14处。即:(1)西墩边鼓垄窑(宋、元);(2)西墩谢厝窑(民国);(3)西墩王厝窑(民国);(4)西墩叶厝地窑(民国);(5)东头外窑(宋、元);(6)东头内窑(明、民国);(7)东头九间窑(又称“仑仔窑”)(清、民国);(8)东头杏脚窑(清、民国);(9)东头田边窑甲址(清、民国);(10)东头田边窑乙址(民国);(11)东头隆泰窑(清、民国);(12)东头福源窑(清、民国);(13)东头福兴窑(民国);(14)东埔窑(民国)。

宝美村,共26处。即:(1)屈斗宫窑甲址(宋、元);(2)屈斗宫窑乙址(明、清);(3)屈斗宫窑丙址(明、清);(4)祖龙宫窑甲址(宋、元);(5)祖龙宫窑乙址(明);(6)拱桥垄窑(宋、元);(7)公婆山窑(宋、元);(8)寨后窑(宋、元);(9)五斗垄窑(又名“虱母岭头窑”)(宋、元);(10)水堀垄窑(亦称“后窑乙址”)(明);(11)后深埯窑(宋、清);(12)后店仔窑(宋、元);(13)后窑(宋、元);(14)后井窑(清、民国);(15)潭边窑(清、民国);(16)石排格窑甲址(宋、元);(17)石排格窑乙址(亦称“车碓岭右窑”)(清);(18)石排格窑丙址(清、民国);(19)岭兜前欧窑(宋);(20)岭兜窑(明、民国);(21)岭兜月记窑(清);

岭兜月记窑

(22)甲杯山窑(明);(23)程田寺格窑(民国);(24)下井亭窑(清);(25)尾库窑(清);(26)石排岭窑(民国)。

丁墘村,共5处。即:(1)太平宫窑(宋、元);(z)庠柄山窑(宋、元);(3)窑埯窑(清);(4)崇道宫窑(清);(5)丁墘窑(民国)。

太平宫窑出土的器具

丁溪村,共4处。即:(1)西门头窑(明、清);(2)坂头窑(清);(3)坪埔尾山窑(清);(4)坪埔窑(民国)。

隆泰村,共16处。即:(1)乐陶窑(清、民国);(2)乐陶宫兜窑(明、清、民国);(3)六车窑(明、清、民国);(4)六车寨仔山窑(清);(5)后所大草埔窑(宋、明);(6)后所窑(明、清、民国);(7)宏祠窑(明、清、民国);(8)凤洋桐上窑(明、清);(9)凤阳大路口窑(明、清);(10)凤阳陶铸坑窑(宋、元);(11)凤阳宫山尾窑(民国);(12)坂上大珍窑(明、清、民国);(1 3)后所虎头山窑(明、清、民国);(14)乐陶格仔窑(明、清、民国);(15)后山洋水尾窑(明、清、民国);(16)后山洋堀仔窑(明、清、民国)。

后所窑

龙翰村,1处。即:黄竹林窑(清)。

高阳村,共25处。即:(1)杨坪张窑(清、民国);(2)大路巷窑(清、民国);(3)布伏山窑(清、民国);(4)埯园窑(清、民国);(5)窑埯窑甲址(清、民国);(6)窑埯窑乙址(清、民国);(7)杉林烘窑(清、民国);(8)土厝坂窑(清、民国);(9)石辟仔窑(清、民国);(10)后湖窑(清、民国);(11)后宅窑(清、民国);(12)羊广岭窑(清、民国);(13)后溪窑(清);(14)草埔窑(清、民国);(15)松柏林尖窑(清、民国);(16)岭头窑(清);(17)大路后窑(清);(18)蜈蜞垄窑(宋、元、清);(19)窑埯窑(清);(20)孝坊山窑(清);(21)宝寮格窑(又称“破寮格窑”)(清);(22)蜈蚣牙窑(宋);(23)梅垄窑(清、民国);(24)今厝荇窑(清、民国);(25)陈公窑(清、民国)。

英山村,1处。罗溪窑(清、民国)。

世科村,2处。释仔山脚窑(清);改良场窑(民国)。

石山村,1处。初溪窑(宋、元)。

石鼓村,1处。解路窑(又称“科荣窑”)(民国)。

(二)盖德乡:共6处,均在盖德村。即:

(1)碗坪仑窑(宋);(2)碗洋坑大坂内窑(宋、元);(3)碗洋坑大坂外窑(宋、元);(4)宫后头公田仑窑(宋);(5)后坑垅窑(宋);(6)后垅仔窑(宋)。

(三)三班镇:窑址分布8个村,共28处。

三班村,共4处。即:(1)火炉脚窑(明);(2)窑垅山窑(又称“上寮内窑”)(宋、明、清);(3)上寮外窑(明、清);(4)桐岭窑(明、清)。

泗滨村,共6处。即:(1)大垄口窑甲址(宋、元);(2)大垄口窑乙址(宋、元);(3)尾林窑甲址(宋);(4)尾林窑乙址(清);(5)梅岭窑(俗称“南岭窑”)(明、清、民国);(6)溪碧窑(清)。

梅岭窑

东山洋村,共3处。即:(1)下村林窑(清);(2)新棨寨窑(明、清);(8)乌鲁坪窑(宋)。

蔡径村,1处。洞上窑(清)。

岭头村,1处。东坪窑(宋、清、民国)。

桥内村,共4处。即:(1)佳春岭窑(又称“家春岭”、“脚疮岭”、“王厝山”窑)(宋、元);(2)邱尺仔窑(宋、元);(3)碗窑溪窑(又称“碗窑山窑”)(宋、清);(4)店仔地窑(民国)。

龙阙村,共2处。即:(1)窑仔林窑(清);(2)石尾山窑(清、民国)。

奎斗村,共7处。即:(1)湖枫林窑(宋、元);(2)碗窑(宋、元);(3)旧窑(明);(4)新窑(明、清);(5)啤坝窑(又称“窑垄仔窑”)(明、清);(6)水吼窑(清);(7)溪口徐碗(清)。

(四)龙门滩镇:窑址分布在3个村,共13处。

苏洋村,共四处。即:(1)坎脚窑(清);(2)公所窑(清);(3)古洋水尾窑(清);(4)东霤窑(民国)。

村兜村,共3处。即:(1)真武亭窑(清);(2)水头窑甲址(清);(3)水头窑乙址(清)。

朱地村,共5处。即:(1)林地窑(清);(2)水尾窑(清)。(3)坊山窑(清);(4)尾仑窑(清);(5)山垄窑(清)。

(五)南埕镇:窑址分布在2个村,共3处。

南埕村,共2处。即:(1)瓷窑岭窑(清);(2)瓷窑垄窑(清)。

蟠龙村,1处。瓷窑岐窑(清)。

(六)雷峰镇:1处。

瑞坂村:瑞坂窑(清、民国)。

(七)水口镇:窑址分布在2个村,共3处。

湖坂村,1处。涌口窑(清)。

邱坂村,2处。即:(1)下楼坂窑(清);(2)白潭坂窑(清)。

(八)葛坑乡:窑址分布在5个村,共13处。

葛坑村,1处。胡须窑(清)。

下玲村,共4处。即:(1)坷垄窑(清);(2)石坊窑(明、清);(3)龙广窑(清);(4)二板桥窑(清)。

湖头村,共3处。即:(1)李田窑(清);(2)下仓尾窑(宋);(3)阿腊窑(清)。

龙塔村,共3处。即:(1)乌山岭窑(清);(2)双溪口窑(明、清);(3)鹭鹚坂窑(清)。

大岭村,共2处。即:(1)龟洋窑(清);(2)苏田窑(明、清)。

(九)杨梅乡:

窑址在白叶村,共4处。即:(1)下坂窑(清);(2)仑仔边窑(清);(3)牛头尾山窑(清);(4)荣福堂后山窑(清)。

(十)上涌乡:窑址分布在14个村,共31处。

上涌村,1处。月形仑窑(明、清)。

云路村,2处。即:(1)东洋尾窑(叉称“屈斗楼窑”)(清);(2)陈兰坂窑(清)。

曾坂村,1处。瓷窑坪窑(清)。

黄井村,1处。瓷窑坪窑(清)。

辉阳村,1处。仙亭厂窑(清)。

下涌村,共7处。即:(1)虎龙头窑(清);(2)虎垄坪窑(清);(3)后寮埯窑(清);(4)碗窑山窑(清);(5)桌头坂窑(清);(6)花树格窑(清);(7)潭仔边窑(宋)。

桂格村,共5处。即:(1)和玉窑(清);(2)胡龙桥头窑(清);(3)麒麟斩尾窑(清);(4)许坑林窑(明、清);(5)凤坑后碗窑(清)。

后坂村,1处。后坂窑(清)。

西溪村,4处。即:(1)常思窑(清);(2)水尾林窑(清);(3)炉坂窑(清);(4)西溪炉窑(清)。

门头村,3处。即:(1)黄仔坂窑甲址(清);(2)黄仔坂窑乙址(清);(3)吾洋窑(清)。

中洋村,1处。陈七垄窑(清)。

下村村,1处。后格垄尾窑(清)。

桂林片(含桂林、中洋、下村、门头、东山5个村)共3处。即:(1)羊条窑甲址(清);(2)羊条窑乙址(清);(3)羊条窑丙址(清)。

(十一)汤头乡:窑址分布在4个村,共16处。

汤头村,共5处。即:(1)洋头瓷窑路(清);(2)石公格窑(清);(3)格头窑(清);(4)赤土寨窑(又名“水尾山窑”)(清);(5)山边洋窑(清)。

岭脚村,共3处。即:(1)石坊垄窑(清);(2)长坂窑(清);(3)瓷窑垄窑(清)。格中村,1处。丘埕窑(清)。

福山村,7处。即:(1)社里岭窑(清);(2)下楼坂窑(清);(3)西墓丘窑(宋);(4)路尾窑(清);(5)苦竹埯窑(又名“桥头窑”)(清);(6)牛头格窑(清);(7)瓷窑坪窑(清)。

(十二)桂阳多:窑址分布在5个村,共9处。

涌溪村,共3处。即:(1)洪潮坑窑(又名“龙泽坑窑”)(清);(2)瓷窑坑窑(清);(3)后洋坂窑(清)。

王春村,共2处。即:(1)镇倒村窑(又名“颠倒村窑”)(清);(2)下地洋窑(又称“下甜洋窑”)(清)。

梓溪村,1处。斜岭脚窑(清)。

彭坑村,共2处。即:(1)下林坑湖头坂窑(清);(2)永丘村窑(清)。

安章村,1处。下过路窑(清)。

(十三)大铭多:窑址分布在3个村,共6处。

联春村,2处。即:(1)瓷窑(清);(2)瓷窑仑(清)。

大铭村,1处。瓷窑坑窑(清)。

琼山村,共3处。即:(1)下格坑窑(清);(2)后溪窑(清);(3)单山隙窑(清)。

(十四)国宝乡:窑址分布在3个村,共4处。

南斗村,1处。溪口窑(清)。

祥云村,1处。上云窑(清)。

格头村,2处。即:(1)格头窑甲址(清);(2)格头窑乙址(清)。

(十五)赤水镇:窑址分布在3个村,共3处。

苏坂村,1处。瓷寮坝窑(清)。

铭爱村,1处。霤头尾窑(清)。

东里村,1处。东官洋窑(清)。

(十六)春美乡:1处。

尤床村,尾桥下窑(宋、元)。

(十七)美湖乡:1处。

上田村,墓林窑(唐、五代)。

上述窑址如按年代分,唐-五代共1处,分布在1个村;宋、元时代共42处,分布在17个村;明代30处,分布在12个村;清代177处,分布在62个村;民国时期55处,分布在15个村。上述窑址的年代分布,为研究中国民窑——德化窑的形成、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在古窑址调查中,还采集了一批各时代的瓷器标本,为德化瓷的历史研究和产品特色等各方面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佐证。

四、古陶窑址

至1988年,全县4个乡镇5个村中发现古陶窑遗址8处。即:

浔中镇隆泰村的“乐陶窑”和“三车洋窑”;

春美乡尤床村的“洋头窑”、“仑头坪窑”及古春村的“盖德尾窑”;

杨梅乡杨梅村的“王坑窑”;

赤水镇永嘉村的2处陶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