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县博物馆(洪州窑青瓷博物馆)

南昌县博物馆(洪州窑青瓷博物馆)

南昌县博物馆于1984年挂牌成立,为综合性博物馆,隶属南昌县文化广电旅游新闻出版局,2009年经江西省文化厅批准增挂洪州窑青瓷博物馆招牌,2013年列为国家三级博物馆。

南昌县博物馆现位于县城莲塘镇核心地段上的标志性建筑“南昌县文化中心”大楼内。大楼为圆扇形现代化建筑,博物馆位于大楼的西面,建筑面积3120平方米,展厅面积为2300平方米。

2013年4月,南昌市政府将原省委828招待所一号楼毛泽东旧居移交南昌县博物馆管理。一号楼是毛泽东主席居住过的一座单层独立平房,面积约3090平方米,青砖黛瓦,悬山屋顶,外附走廊,分为主、副房两部分,房前有花园,花园地下有防空洞。828招待所一号楼毛泽东旧居陈展方案已编制完成,目前上报主管部门审批,待批准后将对社会免费开放。

南昌县博物馆现有编制数17人,其中在职人员11人,另聘用讲解、业务、保安等临时工9人,共计20人。单位下设办公室、文保组、仓库管理组、八二八毛主席旧居管理组和安全保卫组。

地址:南昌市南昌县澄湖北大道579号

类型:博物馆

游玩时间: 建议1小时

开放时间:

9:00-11:30,14:00-17:00;周一闭馆。

门票信息:

免费开放。

喜讯 │ 杭州西湖博物馆总馆“乐游南宋官窑”AR陶瓷文化互动体验教育项目荣获“全省博物馆十佳青少年教育项目”

近日, “2021年全省博物馆十佳青少年教育项目推介活动终评会”在衢州举行,杭州西湖博物馆总馆选送的 “乐游南宋官窑”AR陶瓷文化互动体验教育项目荣获“全省博物馆十佳青少年教育项目”。

浙江文物局指导,浙江省博物馆学会主办,衢州市博物馆和浙江省博物馆学会传播教育专业委员会共同承办的“2021年全省博物馆十佳青少年教育项目推介活动”,旨在庆祝建党100周年,推进文化浙江建设,加强博物馆社会教育服务工作,助力博物馆事业发展。自5月份启动以来,共吸引了41家博物馆54个符合参评条件的项目。经初评专家认真评审、实名打分,选出20个项目入围终评。

终评现场,来自全省的20个教育项目通过各自10分钟的汇报,展示了当前浙江博物馆教育活动的风采与水平。经过7位评委的打分,最终评选出“十佳青少年教育项目”10个,“优秀青少年教育项目”10个。

“乐游南宋官窑”AR陶瓷文化互动体验教育项目

该项目依托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宋官窑郊坛下遗址,结合馆藏陶瓷文物资源,涵盖 “南宋官窑青瓷、古代制瓷工艺、中国陶瓷文化”三大版块,契合小学低段学生探索求知欲强、喜欢动手体验的心理特点,与时俱进,利用“互联网+”的科技手段,打造线上博物馆研学平台,让“学生自主研学”替代“传统参观讲解”,将“线上AR体验、线下互动体验、课外延伸学习”三者相结合,设计多角度、启发性、引导性的问题,旨在激发学生学习陶瓷知识的兴趣、增强自主学习能力与动手实践能力,培养科学探索精神,重参与、重体验、重过程,让博大精深的中华陶瓷文化浸润少年心。

教育项目开展两年多以来,平均每年接待大批量的中小学校师生、假日小队、外国友人,受到了人民日报、浙江日报、青年时报、钱江晚报、浙江新闻公共频道、杭州一套等媒体专题报道,以及杭州发布、小时新闻等自媒体及网络媒体的转载。

通过多层面的评估与反馈,教育项目获得了专家学者、陶艺老师、亲子家庭的一致好评,通过沉浸式、游戏化的参观互动模式,拉近了古窑址与青少年之间的距离。

日后,杭州西湖博物馆总馆将继续发挥教育优势,结合三大馆区的文物资源,设计出特色创新的青少年教育课程,传西湖文化、寻宋韵风雅、讲名人故事,做青少年喜爱的博物馆。

来源:杭州西湖博物馆总馆

三湘瓷珍——湖南省博物馆藏衡州窑瓷器

蓝字关注我们哦!

湖南青瓷烧造始于东汉,一直持续到唐代,长达八九百年,窑口在今天湘北湘阴一带,青瓷玻璃质感很强,呈色青绿或青黄。唐代中期崛起的长沙窑以彩瓷为特色,兼烧青瓷。晚唐五代北宋的衡州窑在继承长沙窑工艺的基础上,积极吸收越窑技艺,烧造的青瓷质量上乘,尤其是精细瓷,胎薄体轻,细腻坚质,釉水莹润光亮,釉面匀净,胎釉结合较好、不易剥落,为我省青瓷烧制的最高水平,也是我省青瓷最后的绝唱。因为随着时代的推移,进入南宋元时期,我省制瓷业受到景德镇的极大影响,主要烧造青白瓷,兼烧彩瓷。明清则烧制青花瓷为主。青瓷就这样退出历史舞台,成为那个时代的见证,让后人追忆、探索和发现。

衡州窑是烧造青瓷为主的散布在湖南衡阳地区的一组窑口,始烧于晚唐,盛烧于五代,终烧于宋。2004年该窑瓷片堆积层中出土了一件浮雕莲纹青瓷钵,钵上褐彩书"衡州白竹窑中坊",故名衡州窑。青釉主要有青黄和青绿两种。胎色以灰白、浅灰、灰、铁灰、褐红、砖红、黑灰最为常见。胎体较薄,胎质较致密。器形丰富,有壶、瓶、罐、坛、钵、碗、碟、杯、盘、唾壶、粉盒、洗、水盂、香炉、油灯盏砚台、军持、茶碾等。衡州窑以青釉光素无纹为主,辅以刻、划花和印花。仰莲瓣纹是常见的刻、划花纹样,有的莲瓣瓣尖具浅浮雕效果。印花装饰的时代稍晚于刻、划花,纹样有蝴碟、菊花、"高足盤"、"高足楪"、模印菱纹壶鋬等。此外,极少数青瓷上有褐彩装饰。

唐青釉瓜棱形穿带盖罐,通高24.5厘米,口径8.8厘米,底径11.5厘米,1957年7月长沙烈士公园考古所M21出土。罐身直口,短斜颈,溜肩,长筒形腹,胫部下收,大平底,瓶腹作四瓣瓜棱形、上下安装对称四系以便穿带。盖作覆碗形,盖两侧有对称双系。胎色铁灰,胎体较重。上化妆土,施青釉不到底,釉色青黄,有细小开片,较易剥落。

唐青釉花口碟,高4.5厘米,口径15厘米,足径5.5厘米,1958年6月长沙丝茅冲M10出土。敞口,口呈十曲花瓣形,浅弧腹,饼底。胎色铁红,胎体较重。上化妆土,施青釉不及底,釉色青黄,有开片。光素无纹。

五代茶叶末釉葫芦形壶,高22.7厘米,口径5厘米,底径6.5厘米,征集。葫芦形壶身,管状长流,"了"形鋬,瓜蒂形盖,盖上有一小系,系可穿绳使盖与壶身连在一起而不易损坏和丢失。通体施茶叶末釉,釉质匀净润泽,有开片。

五代青釉褐彩石榴纹温壶,通高14.4厘米,口径5.3厘米,足径7.3厘米,征集。壶身直口,短直颈,广肩,圆鼓腹,矮圈足稍外撇;盖直口,直壁,钮作莲花形,盖一侧有两个小圆孔。灰胎,胎体较薄。上化妆土,通体施青釉,釉色青黄,足根露胎。钮顶点褐彩,肩部两侧釉下褐彩各绘一折枝石榴花

五代青釉刻莲瓣纹瓶,高33厘米,腹径18厘米,口径10.8厘米,1958长沙子弹库子弟学校M4出土。碗形口,细颈,溜肩,深腹,矮圈足稍外撇,造型优美。浅灰胎,胎体薄。上化妆土,施青釉,釉色青黄,釉层开片,仅足根一周露胎。口、肩和腹部饰弦纹,下腹部刻仰莲瓣纹,瓣尖具浅浮雕效果。

五代青瓷碗,高5.8厘米,口径18.7厘米,、底径8厘米,征集。敞口,弧腹,矮圈足外撇。外口沿下凸出一周,外壁刻等距离竖棱线5条。灰胎,胎体较薄。通体施青釉,釉色青绿,有开片。裹足支烧,外底留有5个小圆点支烧痕。

五代青釉带托盏,高8.1厘米,口径11.5厘米,底径6.3厘米,征集。盏、托连为一体,上面的盏为碗形,敞口,弧腹,下部的托喇叭口,圆形托盘,喇叭形圈足。胎色灰白,胎体薄。上化妆土,施青釉,釉色青黄,有开片,圈足露胎。通体光素无纹,以造型和釉色取胜。

五代青瓷高足杯,高5.9厘米,口径10.7厘米,足径5.9厘米,1953年6月长沙蓉园M16出土。敞口,深弧腹,喇叭形高圈足。灰胎,胎体较薄。上化妆土,施青釉,釉色青黄,开细片,高圈足内露胎。光素无纹。

北宋青釉双流刻莲瓣纹执壶,高19.8厘米,口径8.8厘米,底径7厘米,衡州窑窑址采集。口颈部呈漏斗形,溜肩,圆腹渐下渐收,矮圈足稍外撇,宽扁鋬,双管状曲流。胎色浅灰,胎体较薄。通体施青釉,青中泛黄,局部釉面有开片,足根一周露胎。腹部刻仰莲瓣纹。

北宋青瓷盒,通高8.1厘米,口径10厘米,足径8.8厘米,征集。盖面平弧,子母口,直腹,腹下内折,矮圈足外撇。灰白胎,胎体薄。施青釉,青中泛黄,有开片。仅盖面一周饰弦纹,质朴典雅。裹足支烧,盒底留有4个小圆点支烧痕。

北宋青釉印花葵口碗,高7.2厘米,口径20.2厘米,足径8.4厘米,1954年10月长沙仰天湖安装公司M27出土。五出葵口,撇口,弧腹,矮圈足外撇。灰胎,胎体较薄。上化妆土,通体施青釉,釉色青黄,有开片。裹足支烧,足底留下5个小圆点支烧痕。碗内心印双碟纹。

衡州窑、长沙窑均建于湘江边,一个处中游,一个在下游,相去仅一百多公里,交通便捷,交流便利。衡州窑主要烧造青瓷,彩瓷很少。长沙窑以彩瓷见长,兼烧青瓷。虽主打产品不同,然后起之秀的衡州窑瓷在器形、制作工艺、施化妆土和匣钵装烧方式上等均体现着长沙窑的影响。

唐至北宋是越窑烧造的鼎盛时期,产品质量高,受到国内外消费者喜爱,博得文人雅士的赞誉。茶圣陆羽对越窑的评价极高,赞其"类玉"、"类冰",为唐代诸名窑之冠;唐人陆龟蒙道:"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五代人徐夤[yín]更是用华丽辞藻盛赞越器,"明月染春水"、"薄冰盛绿云"、"古镜破苔"、"嫩荷涵露"。越窑品质高、名气大,各地青瓷窑口竞相效仿,衡州窑也不例外。五代时,马楚国与吴越国关系甚好,统治者有政治婚姻联盟,更利于衡州窑学习越窑。衡州窑模仿越窑的千峰翠色和优美器形,生产出衡州窑青瓷精品,其中有一种青绿釉色瓷,堪比越窑。

湖南省博物馆网站)

13535393846

河北省博物院研究馆员穆青老师讲白瓷、磁州窑

蓝字关注我们哦!

前提摘要

2018年11月5日,为期20天的“2018年全国古陶瓷鉴定提高班”在扬州开班。11月5日-7日,中国陶瓷学会常务理事暨中国文物学会常务理事、古陶瓷古玉器专家朱戢老师为学员讲授。

11月8日-11日,浙江省博物馆研究员、浙江大学文博系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博中心李刚教授为学员讲授。

11月13日-16日,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河北省博物院研究馆员穆青老师为学员讲授《古代白瓷磁州窑鉴定与研究》

本期让我们来回顾一下穆青老师的课堂吧~

穆青: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河北省博物院研究馆员,中国古陶瓷学会副秘书长,河北省文物鉴定委员会秘书长,景德镇陶瓷学院中国陶瓷文化研究所客座研究员。主要著作有《定瓷艺术》、《明代民窑青花》、《清代民窑彩瓷》等。

穆青老师以青瓷与白瓷的关系引入主题,让我们知道了白瓷是北方地区在改善青釉质量的过程中派生出来的。接下来详细讲述北方瓷器的出现及发展、早期白瓷的出现(北齐)、北方白瓷的成熟(隋代)、“南青北白”格局的形成(唐、五代)、北方白瓷的繁荣与衰落(宋、金、元)、仿品辨识及真赝对比六个章节的内容。

透影白瓷

1988年,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在内邱西关北遗址的东北侧发现隋代透影细白瓷片。据统计,这种透影白瓷标本出土了200余片,可辨认的器型有碗、杯、盘、多足砚、盂等。其中以深腹杯、碗数量最多,这种薄胎杯、碗做工极为精细,胎厚仅0.7—1毫米,透光效果极佳,是目前所见时代最早的透影白瓷。

邢窑

邢窑是北方最重要的白瓷窑场,窑场主要分布在河北内丘临城两县境内,唐代是邢窑的鼎盛时期,烧造的白瓷代表了北方的最高水平。从西安唐代遗址出土的瓷器看,邢窑白瓷占据很大比例,其中高档精白瓷主要供应宫廷及上层社会。从晚唐五代起,邢窑因优质瓷土枯竭等种种原因,开始逐步走向衰落。

定窑

晚唐五代定窑生产的白瓷在釉色、造型以及工艺等方面都与邢窑非常相似。邢窑早在唐代就以“类银”“类雪”的白瓷闻名于世,而曲阳定窑到北宋时期才以精美的刻花、印花白瓷享誉天下。

由于邢窑都与定窑生产的同类产品没有明显差异,难以准确区分。穆青老师以高档白瓷为例,从胎、釉、旋削工艺等方面为我们细说如何辨别邢定。

小结:就胎质而言,定窑要优于邢窑,但在旋削、配釉、施釉方面远远逊色于邢窑,因此定窑产品从外观上看质量不如邢窑。

“覆烧法”是北宋后期定窑创造的一种高效率装烧新工艺,能够大幅提高单位面积内的装烧量。这种先进的装烧工艺对包括景德镇在内的诸多窑场都产生过重大影响。 北宋后期,定窑开始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生动流畅的刻花白瓷与富丽堂皇印花白瓷成为定窑鼎盛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产品。

除了白定,穆青老师也为我们细说了黑定、紫定、绿定的烧制工艺并欣赏存世品,以及烧造定窑类型瓷器的其他窑场:邢窑、井陉窑、霍州窑、龙泉务窑等,信息量十分丰富。

巩县窑

巩县窑是唐代北方重要的白瓷窑场,窑址位于河南巩县境内,主要遗址分布在大黄冶、小黄冶以及白河乡一带。

巩县窑从北朝后期就开始烧造青瓷,隋唐时期主要以生产白瓷为主,此外还烧造黑釉瓷、黄釉瓷、绞胎以及唐三彩

巩县窑烧造的白瓷与邢窑相比相对较差,胎体不够精细,白度也相对较低,多数器物的釉色白中泛黄或白中泛灰,并经常出现开片。

白瓷与金银器

上层社会对金银器的偏好,极大地刺激了唐代金银器的发展,此外,通过广泛的对外贸易交流,大量带有异域风格的金银器流入中国,在中西文化的相互交融之中,唐代金银器形成了既富丽豪华又充满异域风情的艺术风格,对瓷器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当时几乎南北方所有重要的窑场都对金银器进行模仿。如河北的邢窑、定窑,河南的巩县窑,浙江的越窑等。

磁州窑系

磁州窑是我国北方最具特色的民间窑场,产品种类繁多,除了白釉瓷之外,还烧造青釉瓷、黑釉瓷、绿釉瓷、三彩等。磁州窑的装饰技法更是丰富多彩,常见的有白地刻划花、珍珠地划花、白地黑花、白地黑绘划花、白地剔花、白地黑剔花、绿釉黑花等。

磁州窑瓷器以其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民间色彩深受人们的喜爱,故而使得北方各地窑场纷纷效仿,当时烧造磁州窑类型瓷器的窑场有河北磁县观台窑、峰峰彭城窑、隆化窑,河南禹县扒村窑、修武当阳峪窑、鹤壁窑,江西吉州窑等。磁州窑系窑场以白釉黑彩、白釉划花瓷器为主,兼烧黑釉、绿釉、均釉等其它品种。

古瓷的真赝之别,学瓷者不可不察。穆青老师最后让大家观看现代制瓷工艺视频,了解目前国内的高端白瓷、磁州窑制仿情况,提醒学员们注意市场泛滥的赝品。

上手白瓷、磁州窑标本

在实物标本的讲解之前,穆老师先让学员对之认真观察触摸并作初步判断,继而再为大家逐步详细介绍每一片,从年份、窑口、胎土、釉料、纹饰和烧制工艺等面面俱到,无不涉及、无不细述。

面对众多学员的提问穆老师知无不答、答无不尽,循循善诱地教导文物工作者、爱好者。

2018年全国古陶瓷鉴定提高班学员与朱戢、穆青老师合影

文物鉴定,不是一个闭门造车的领域,既需要历史考古的方法论训练与知识背景,又要尽可能地上手文物实物,到市场实战,还要具备艺术美学修养甚至自然科学知识,博采众长、触类旁通。

下节学习预告:11.22 “青花王子”张浦生讲《青花瓷器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