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崖石刻

洪崖石刻

洪崖石刻位于南昌市湾里区招贤镇湾里村湾里区水厂后,乌晶源溪涧之上,又称洪崖丹井,古为“豫章十景”之一。根据历史记载,洪崖丹井是黄帝乐臣伶伦修炼处。

中文名:洪崖石刻

公布时间:1987年12月

太兴乡佛子岩:射洪境内罕见的“摩崖石刻”

1

梓江

从天仙出发经过八一电站,

沿着梓江往下游方向行进5、6公里,

首先会路过我们在5月遇到的美景

夏末秋初的梓江比起初夏时节暗淡了不少,

水质和草木的颜色均不能与4个月前相媲美,

匆匆拍完几张之后,

直奔我们今天的目的地——佛子岩

那里与梓江有着不舍的情缘。

2

梓江河运

在佛子岩寺庙的脚下,

便是流淌了千年的梓潼江,

和涪江一样,

这里的河运也曾是一派繁忙的景象,

上游的盐亭县甚至称它为“黄金水道”;

距离寺庙不远处是有名的马渡口,

数百年来承担着两岸经济交流的重任,

在梓江上的大桥通车之前,

这里是天仙与东岳之间的一个著名坐标,

大的渡口附近必定有一座或大或小的寺庙,

马渡口与佛子岩的关系也大抵如此;

宗教与码头的互生在射洪其他地方也很常见,

比如

香山渡与香山寺,大榆渡与大悲殿,东山寺与洋溪的渡口......

至于先有码头的繁华才催生了出寺庙,

还是先有了寺庙护佑才有了码头,

见解往往一时众说纷纭。

3

佛子岩

佛子岩,

位于太兴,天仙,东岳三个乡镇的交汇处,

这也意味着,这个地方到三个乡镇都很远,

因此,现在的荒凉便可以理解,

现在的佛事活动,

都由周边为数不多的信众自发组织,

寺庙的日常维护与运行已经停滞很久。

佛子岩的挂面和粉条曾大名远播,

寺庙以此为生持续了很多年,

在上半县,

它的名气甚至一度与兜率寺、独坐山齐名,

文革之前,射洪对当时的宗教场所做过详细登记,

受邀参与统计的除了柳树饶益寺金华天机宫等,

还有当时四乐乡(现太兴)佛子岩的僧人,

佛子岩在周边的影响可以由此窥见;

二十多年前,

佛子岩周边的人口开始急剧减少,

马渡口随着交通改善而衰落,

最后一个汪姓僧人的离世之后,

佛子岩的人流渐渐消散,

只留下了一处射洪境内少有的摩崖石刻

让现在来到这里的人们,

还能感受到这里曾经的香火鼎盛。

4

后记

梓江在此拐过了一个大湾,

历史在佛子岩也发生了转折,

寺庙与码头的的存在,

是射洪河运历史的活化石

以前的射洪人在此渡河,以求生计,

供奉神灵,虔诚地祈求风调雨顺,

而今,渡口的功能已被现代化的交通所代替,

人口迁徙与社会变革也让庙宇不复往日;

5

后记

从佛子岩回家之后,

我挑选了几张照片放到微信群和朋友圈

在射洪竟还“藏”着这样的一个地方,

这已陆续吸引了好几拨网友前往,

希望看到这篇文章之后前往佛子岩的朋友,

绝不去带走那里的一草一木、一石一画。

摩崖石刻景点 摩崖石刻文化

1. 摩崖石刻文化

寓意:坚韧不拔,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2. 摩崖石刻文化特色

摩崖石刻】 基本信息(拼音,读音等)

简体

摩崖石刻

繁体

摩崖石刻

拼音

mó yái shí kē

怎么读

【摩崖石刻】的意思和解释

【摩崖石刻】 是什么意思(来源:辞典修订版)

雕刻在山壁上的文字、图像等。古人通常在风景名胜处的悬崖山壁上,刻下经书或功名事蹟,留传后世。后因字迹优美,遂成为供人观赏的艺术品。如〈泰山摩崖金刚经〉。

【摩崖石刻】 是什么意思(来源:辞典简编版)

雕刻在山壁上的文字、图像等。古人通常在风景名胜处的悬崖山壁上,刻下经书或功名事蹟,留传后世。后因字迹优美,遂成为供人观赏的艺术品。如泰山摩崖金刚经。

3. 摩崖石刻文化研究的背景

摩崖石刻作为一种特殊的文物,具有重要的书法价值、艺术价值和文物价值,但是摩崖石刻常年经风吹、雨打、雷击侵蚀等自然破坏,对摩崖石刻进行保护已刻不容缓,且意义重大。

同时,针对石刻现存的一些问题,在进行了科学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和解决方案。希望对普陀山石质文物的保护及开发利用,对普陀山佛教艺术传承、历史文化研究及舟山市人文旅游开发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4. 摩崖石刻文化的理解

摩崖石刻起源于远古时代的一种记事方式,盛行于北朝时期,有着丰富的历史内涵和史料价值。摩崖石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摩崖石刻是指人们在天然的石壁上摩刻的所有内容,包括各类文字石刻、石刻造像和岩画。狭义的摩崖石刻是指文字石刻,即利用天然的石壁刻文记事。有着丰富的历史内涵和史料价值。

由于石壁不能像碑石那样进行精细,字体为篆、隶、楷、草、行等,大小、长度、广狭参差错落。

摩崖有些是经过书丹的,但也有不少是直接奏刀凿刻,故其书风多自然开张,气势雄伟,意趣天成,表现出一种阳刚之美。且许多摩崖石刻为政治或文化名人所题,书法精美,具有珍贵的艺术价值。

5. 摩崖石刻文化介绍20字

摩崖石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摩崖石刻是指人们在天然的石壁上摩刻的所有内容,包括各类文字石刻、石刻造像,还有一种特殊的石刻———岩画也可归入摩崖石刻。

狭义的摩崖石刻则专指文字石刻,即利用天然的石壁刻文记事。 摩崖石刻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石刻艺术,指在山崖石壁上所刻的书法、造像或者岩画。摩崖石刻起源于远古时代的一种记事方式,盛行于北朝时期,直至隋唐以及宋元以后连绵不断。摩崖石刻有着丰富的历史内涵和史料价值。

史料记载

据冯云鹏《金石索》曰:“就其山而凿之,曰摩崖。”

清人叶昌炽《语石》认为:“今人见题名,或称之为摩崖,不知摩崖不皆题名也。即桂林诸山,诗、赋、赞、颂姑无论,唐宋《平蛮》诸碑、韩云卿《舜庙碑》,非巍然巨制乎?……晋、豫、齐、鲁间佛经、造像,亦往往刻于崖壁……盖摩崖,犹‘碑’也,为通称,为虚位,亦为刻石之纲,其文字则条目也。”

文物价值

摩崖石刻不仅是有着丰富的历史内涵和史料价值,许多摩崖石刻为政治或文化名人所题,书法精美,具有珍贵的艺术价值。同时,这些不同年代、不同民族文字的摩崖石刻,或富于天然之意趣,或体量巨大、气势恢弘,或为名家手笔,为秀美的自然风景增加了深厚的人文内涵。

6. 摩崖石刻文化自信标题

泰山。

泰山承载 着丰厚的地理历史文化内涵[40],被古人视为“直通帝座”的天堂,成为百姓崇拜,帝王告祭的神山,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说法。自秦始皇开始到清代,先后有13代帝王依次亲登泰山封禅或祭祀,另外有24代帝王遣官祭祀72次[2][3]。山体上既有寺庙、宫、观等古建筑群29处,古遗址128处,有大小碑碣、摩崖石刻2000余处。

7. 摩崖石刻文化价值

摩崖石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摩崖石刻是指人们在天然的石壁上摩刻的所有内容,包括各类文字石刻、石刻造像,还有一种特殊的石刻———岩画也可归入摩崖石刻。

狭义的摩崖石刻则专指文字石刻,即利用天然的石壁刻文记事。 摩崖石刻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石刻艺术,指在山崖石壁上所刻的书法、造像或者岩画。摩崖石刻起源于远古时代的一种记事方式,盛行于北朝时期,直至隋唐以及宋元以后连绵不断。摩崖石刻有着丰富的历史内涵和史料价值。

北京摩崖石刻风景区 北京摩崖石刻风景区图片

1. 北京摩崖石刻风景区图片

1.慕田峪长城

  慕田峪长城旅游区位于北京市怀柔区境内,其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据文献考证,是明初朱元璋手下大将徐达在北齐长城遗址上督建而成。慕田峪长城1987年被评为新北京十六景之一,1992年被评为北京旅游世界之最。2002年被评为4A级风景区,2011年被评为国家5A级旅游……

2.红螺寺AAAA

  红螺寺景区位于怀柔区城北5公里的红螺山南麓,距北京市区55公里,景区总面积800公顷,现为国家4A级旅游区。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浸润,奇妙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成就了红螺山红螺寺为一方完美殊胜、绝尘脱俗的“净土佛国”。红螺寺坐北朝南,依山势而建,布局严谨,气势……

3.怀柔青龙峡AAAA

  青龙峡距北京市三元桥75公里、首都机场50公里。位于怀柔城区北20公里处,地处平原与山区的结合部。青龙峡是一处集青山绿水、古长城为一体的自然风景区。地处京郊平原与山区的结合部。景区内两侧是山,中间是水,属于燕山山脉的高山峡谷型地况。景区占地150公顷,南北狭……

4.雁栖湖AAAA

  雁栖湖旅游风景区距怀柔县城8公里,因每年春季有成群的大雁、仙鹤等珍禽候鸟在此栖息,故而得名。湖区气候宜人,湖水清纯碧蓝,是开展水上乐活动和休闲度假的理想场所。雁栖湖三面环山。北面群山绵亘、重峦叠嶂,万里长城隐现其间,西面有红螺寺,南面有一望无际的华北平原;东……

5.怀北国际汽车营地

  北京怀北国际汽车营地(北京九谷口自然风景区内)是集露营房车、户外、休闲、食宿为一体的自驾车主题度假营地。营地规划总面积120,000平方米。其中帐篷露营地规划20,000平方米,可容纳2,000顶帐篷露营。房车、汽车露营地规划40,000平方米,可容纳400……

6.北京二锅头博物馆AAA

  北京红星股份有限公司是著名中 老字号企业。红星商标是中国驰名商标,红星独有的“北京二锅头传统酿制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始建于1949年5月,是中央税务局筹建的我国第一家国营酿酒厂,当时收编了北京城近郊的龙泉永和成等十二家老字号酒作坊,汇集了酿酒人才……7.圣泉山风景区AAA

  北京圣泉山旅游风景区位于北京的东北部,燕山山脉脚下,有一处人间福地、佛教胜境,这里山雄健、峰巍峨、树滴翠、水缠绵、寺沧桑、境悠然,这就是圣泉山旅游风景区——一颗绽放在京郊大地上璀璨绚丽的奇葩!北京圣泉山旅游风景区距怀柔城区6公里,东临千年古刹红螺寺,西接万里长……

8.雁栖湖冰雪乐园AAA

  地址:北京怀柔区怀柔区雁栖镇雁水路3号 以“助力冬奥,欢乐冰雪”为主题的第二届雁栖湖冰雪文化节拉开帷幕。上万平米的活动场地分为雪区和冰区。其中,雪区以侏罗纪时代恐龙科技、奥运元素为特色,包括侏罗纪恐龙展示区、雪地坦克、推雪机、雪上飞碟、雪地悠波球、奥运广场……

9.云梦仙境自然风景区AAA

  云梦仙境自然风景区,地处北京怀柔区琉璃庙镇,距北京城80余公里。云梦仙境自然风景区被誉为北方张家界,京北最美的风景区,被北京市评为“京郊十佳好去处”之一。景区以奇、以险、以秀、以野、以清潭连珠为特色。景区占地16平方公里,景区内,奇峰林立怪石嶙峋,飞瀑百丈……

10.响水湖AAA

  响水湖长城位于慕田峪西部,属明代长城,距北京78公里,距怀柔县城28公里,总占地面积18平方公里,响水湖风景区融长城、古洞、山川、泉潭、飞瀑、明代摩崖石刻于一体,是京郊又一处得天独厚、秀丽多姿的旅游胜地。响水湖的得名并不是因为有很大的一片水域,而是在泉水的源头……

2. 北京摩崖石刻风景区图片高清

好玩

咔嚓古道位于北京房山区,半深半浅的山势环境,恰好就是古代僧人修行的好地方,如今山上已不见寺庙,从山顶附近遗留的岩雕、崖刻、石窟、残损庙台、巨大的玛尼堆,都可以看出这里曾经香火不断。

咔嚓古道在房山山区,由于交通不便,游人较少;又因山中道路曲折,叉路口较多,而且夹杂着羊路,很容易走错,连很多户外人士经常多次往来也看不全没 途的美景,更不用说多走多少冤枉路了。三合庄村西北有一座山叫长岔岭。岭上景色宜人。山腰处探出的岩石下面有一洞穴,形若人工而成的藏室。当地传称为石王殿。“殿”内的崖壁上有造像,故称“摩崖石刻造像”。造像面朝东,宽5米,高2.1米,面积约10.5平方米。主体造像为三世佛佛像坐在高高的仰复莲须弥座上,显得安然端详。三尊佛之间是足登莲花的胁侍,合掌站立,毕恭毕敬。喀嚓古道就在其附近,古栈道是依山势的边缘用石片、石块堆砌而成的,有百余米之长,过去古时,人们推着独轮车在其行走,木车轮压在石块上而发出的喀嚓喀嚓声。久而久之被后人称之为“喀嚓道”。咔嚓古道的路边有很多柿子树,随着社会的发展当地山民大都搬进了城市,很多柿子树成了无人打理的野生柿子树。美到秋天树上挂满了黄橙橙的柿子无人收获,成了各种鸟类的美食

3. 河北摩崖石刻

泰山石刻的含义

所谓石刻,从广义上说,是指以岩石为原料,经过物理加工而成的文化产品。

广义的石刻可概括为以下几类:

第一类:用岩石制成的各种工具。如原始社会所使用的石刀、石斧和至今尚有使用的石碾、石磨等。

第二类:用岩石加工制成的建筑材料。如石柱、石础和石坊、石亭的构件等。

第三类:用岩石雕成的艺术品。如石狮、石翁仲、石雕像、汉画像石等石雕艺术品

第四类:镌刻文字的石刻。

本书所指的“泰山石刻”,专指分布在泰山区域内(包括泰山上下及泰山周围的莱芜长清新泰肥城平阴东平宁阳等地)刻有文字的石刻,即所谓狭义的石刻。汉画像石和石阙若刻有“题记”等文字,亦列为泰山石刻。

古人把金刻、石刻视为一体,统称“金石刻”,其学科称“金石学”。其中的石刻,即指刻有文字的石刻;金刻指镌刻浇铸在钟、鼎等金属器物上的文字。宋赵明诚《金石录》即把金刻、石刻集为一书,凡三十卷,著录所藏金石拓本,上起三代,下及隋唐五代,共二千种。清冯云鹏、冯云鹓合著的《金石索》,把金刻、石刻、砖刻等集为一书,凡十二卷。

其中《金索》六卷,分为钟鼎、量度、杂器、泉刀、玺印、镜鉴等类;《石索》六卷,分为碑碣、瓦砖两类。凡所著录,上起商周,下迄宋元,皆绘其图像,摹其文字,并附以考证。

为了集中力量研究好泰山石刻,本书对于金刻、砖刻、瓦当刻、水泥刻、木刻等暂不涉及。

二泰山石刻的源头

我国有文字的石刻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石刻文字是上层建筑精神文明 的组成部分,它的产生与发展,都与当时的生产技术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及人的精神生活的需要密切相关。

商周时期,青铜器开始在生产和社会生活中使用,至周代后期铁器开始使用,石制镌刻工具被金属工具替代,为石刻文字的出现创造了条件,石刻文字在这种条件下相继出现。其特点是数量少,字数少,记载的内容简单,能流传至今的少之又少。

墨子》一书曾多次出现“著之竹帛,镂之金石”的记载。墨子是春秋战国之际的思想家,可见春秋战国之际已有金刻文字和石刻文字。

关于在泰山上刻石,《管子》、《庄子》都有记录。《管子》云:“无怀氏封泰山,刻石纪功。”庄子曰:“易姓而王,封于泰山,禅于梁父者,七十有二代。其有形兆垠堮勒石,凡千八百处。”(《续汉书·祭祀志》注引)

不过相比之下金刻文字保留时间较长,故后世出土的钟鼎文字相对较多;而石刻文字保留时间较短,故后世存留的石刻文字相对较少。虽然泰山至今未发现商周及更早时期的石刻文字,但通过上述记载可以推测,先秦时期泰山已有刻石存在,且数量不菲:“凡千八百处”。这对研究泰山石刻的起源,大有裨益。

考古证实,商代已有石刻文字。

1935年,在安阳殷墟出土《石殷断耳》,耳上刻文12字,经考证属殷代帝乙、帝辛时期的遗物。

1973——1974年,在江西清江县吴城村出土带符号或文字的器物38件,上有66个符号,其中石质器物(石范)3件,上刻符号6个。1975年又陆续出土77个符号,其中在石器上刻划的符号有4个。可见石刻文字是随着文字的产生而产生的。

上世纪三十年代,在河北省平山县七汲村出土《公乘得守丘》刻石,刻文2行19字,经考证为春秋战国时期的遗物。

唐初在陕西岐州三畴原发现的石鼓,唐兰先生考证为战国时期秦献公十一年的遗物。石鼓共10个,每鼓分刻一首歌颂帝王狩猎的四言诗,为大篆体。

从以上商周时期的刻石,可见其演变的趋势是:文字由少到多,内容由简到繁,其书体由符号到象形文字再到大篆体。

据《史记·封禅书》引管子的话说:“古者封泰山禅梁父者七十二家,而夷吾所记者十有二焉。昔无怀氏封泰山,禅云云;……禹封泰山,禅会稽;汤封泰山,禅云云;周成王封泰山,禅社首。”《韩诗外传》云:“古封泰山禅梁父万余人,仲尼观之,不能尽识。”又据汉班固《白虎通义·封禅》云:“故升封者,增高也;下禅梁父之基,广厚也;皆刻石纪号者,著己之功迹以自效也。”说明禹、汤、周成王等帝王来泰山封禅,皆有刻石记功之举,只是由于年代久远,早就毁坏或埋没,没有流传至今罢了。

世传湖南衡山的《岣嵝碑》、贵州安顺红岩刻石》、朝鲜《锦山摩崖古字》、河北赞皇《坛山刻石》、江苏常州吴季子墓碑 及浙江卫州《比干墓字》为商周时期的刻石,是最早的石刻文字。但经详细考证,皆为赝品。《石殷断耳》文字、《吴城石刻》符号、《公乘得守丘刻石》和《石鼓文》,是我国石刻文字之始,但在历史文献上没有明确记载。

既有实物存在,又有历史记载相印证的最早石刻文字,当为秦《泰山刻石》和《琅琊台刻石》,此乃中国真正的石刻源头。

4. 北京摩崖石刻风景区图片大全

一、雍和宫,它是雍正曾经的府邸,也是乾隆诞生之处,与故宫建筑一样是金碧辉煌。宫内的万福阁有我国最大的独木雕像,它就是迈达拉佛,也称弥勒佛。这尊巨佛是用一棵白檀树的主干雕成的,高二十六米,地上十八米,地下埋有八米,直径八米,全重约一百吨,

二、天宁寺,位于西城区左安门外,从西二环就可以看到天宁寺塔,它是北京最高的砖塔。另外,天宁寺是北京最古老的寺庙之一,建于北魏孝文帝年间。

三、大觉寺,它位于海淀阳台山南麓,寺庙面积不大,却保存着乾隆亲笔题写的牌匾和摩崖石刻。寺内还有精美的泥塑佛像、北京三大寺庙花卉之一的玉兰花千年银杏树

四、潭柘寺,我之前有一篇文章专门介绍,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翻看。

五、戒台寺,去潭柘寺会经过戒台寺,两个寺庙可以同一天游览。寺内有全国最大的佛教戒坛,它也是我国保存辽代文物最多、最完整的寺庙。

六、白塔寺,也称妙应寺,是一座藏传喇嘛寺庙,寺内有我国现存规模最大、年代最早的喇嘛白塔

七、红螺寺,背靠红螺山,南依红螺湖,是北京最美的山水寺庙。寺内古老的御竹林、千年雌雄银杏紫藤抱松等名贵古树。

八、大钟寺,位于北三环联想桥北侧。现在是古钟博物馆,寺内有中外古钟40炖件,其中有世称“钟王”的永乐大钟,大钟通高6.94米,钟口直径3.3米,钟唇厚度220毫米,重约四十二吨。钟身内外铸满佛教名经。总计二十二万七千多字,书体为楷书,相传为当时的书法名家沈度手笔。

5. 北京 摩崖石刻

大佛寺早在明代为著名古刹,庙有七重殿堂,占地7880平方米,僧人多,香火旺,惜毁于明末。清初,乡人在山东北侧重建,占地2000平方米,大殿祀摩崖大佛一尊。清咸丰三年(1853)设镇,以摩崖大佛像命名。寺定期举办庙会,以每年观音会、城隍会教徒为多,香火旺盛。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寺庙受到人民政府保护。1959年7月,寺后古树被暴风雨袭击,粗枝断裂,寺庙、大佛像均被击毁,成为一片废墟。90年代初期,镇佛教信徒在原址烧香、拜佛。为了满足信徒的佛教生活,1994年4月,成立寺复修委员会。在广大信众的支持下,复修工作顺利,数百年的古刹重新屹立在白鹤嘴山腰 。

6. 北朝摩崖石刻有哪些

摩崖石刻起源于远古时代的一种记事方式,盛行于北朝时期,有着丰富的历史内涵和史料价值。摩崖石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摩崖石刻是指人们在天然的石壁上摩刻的所有内容,包括各类文字石刻、石刻造像和岩画。狭义的摩崖石刻是指文字石刻,即利用天然的石壁刻文记事。

中文名

摩崖石刻

出处

金石索

释义

各类文字石刻、石刻造像

远古时代,有以石刻石和以色涂石,绘制理想图画祀之或为纪游之所。后来以金凿刻,就更为方便了。

佛教经文刻石的风气盛行于北朝,直至隋唐以及宋元以后连绵不断。

北朝时期,佛教经历了三次灭佛事件。信仰佛教的僧俗人众对此深有忧患:“以为缣缃有坏,简策非久,金牒难求,皮纸易灭”。邹城尖山刻经的石颂亦有“缣竹易销,金石难灭,托以高山,永留不绝”之词句,希望将佛经镌刻于山崖巨岩,使佛法传之不朽。北朝摩崖刻经就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产生的。它追求大山大川上的经文与整个环境浑然一体,也与人的心灵浑然一体,创出一个有生命的自然整体。灭佛事件使书法艺术冲出雅室殿堂,走向大自然,使书法艺术与其它艺术交融,更加广泛地推动了摩崖艺术的发展和精进。

7. 北京怀柔摩崖石刻风景区

宁德白鹤岭古道宁德蕉城区西南角的南漈公园出发,有一条铺于南宋宝庆年间(1225-1227)的省际古道,人称“白鹤岭古官路”。古道全长十三公里,宽2-2.5米,其中由宁德西门到岭头五公里(从上山到岭垭口就有三千八百多个石阶),岭头到塆亭三公里,塆亭到界首二公里,界首到罗源的叠石三公里,几乎由石磴层层累砌而成。《福温古道路引》中有一段话形象地描述了这段宁德通往罗源的主要通道:“宁德出城西门宫,白鹤山岭十里长;全条岭中亭三座,白鹤岭头观音亭

直行岭头一歇气,再行五里是塆亭,界首叠石隔十里,中间一观名半天。”

诗中涉及的名胜古迹、街名地名有宁德蕉城区的西门、白鹤岭、岭头、塆亭、界首和罗源县的叠石村。

8. 北京摩崖石刻自然风景区游玩攻略

门票价格:30元;

石门坊古称石门山。景区主要有三个景点,有石门山、太平崮和天柱峰,面积约10平方公里。现在它以红叶而闻名。与北京香山南京栖霞山苏州天平山四川末亚罗齐名。是中国五大红叶景观之一。石门坊文化底蕴深厚,摩崖石刻造像众多,宝塔寺庙独具魅力,神奇的自然风光与丰富的人文景观相结合,是著名的省级风景名胜区和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9. 北京摩崖石刻风景区图片欣赏

不要门票。

北京摩崖石刻自然风景区位于北京市怀柔区渤海镇,距离北京市区60公里,与慕田峪长城同属一脉,位于箭扣长城与响水湖长城中间,景区内有明代兵站要塞和古长城遗址

景区山谷中分布着九处明代摩崖石刻,均为阴文,正书,共9处,分布在长约3公里的山沟内。

摩崖石刻应为明代官员多次视察边关时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