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岩禅寺

翠岩禅寺

位于南昌市湾里区翠岩路北端,坐落在梅岭乐麓湾里盆地内。背靠洪崖山(又名伏龙山),其上有最高峰释迦峰,次高峰达摩峰,低峰灵官峰。

翠岩寺始建于南北朝,是江西著名的寺庙之一,它与香城、双岭、云峰、奉圣、安贤、六通、蟠龙同为“西山八大名刹”。唐朝武年间,改寺名曰洪井,随后又改翠岩,南唐更名翠岩广化院。北宋以后,寺庙逐渐败落,明朝竟然废为民居。

清朝顺治七年(1650年),香城寺僧慧习、可学鸠倡议修复古寺,吏部侍郎熊文举、知州陈弘绪力赞,并礼请古雪上人主持庙事。抗日战争期间,古寺部分殿堂被日本侵略军烧毁。抗战胜利后,寺宇得到修缮,又请本乡石工雷世森在洪崖亭下峭壁上,镌刻了“阿弥陀佛”四个大字。现在,古寺重光,晨钟再续,梵音嘹亮,香客如潮,又恢复了“西山八大名刹”之首时的盛况。

迎笑堂,在寺后峰上,不知建于何年,堂内以多道题壁诗而名闻于世。唐朝以来,先后有刘禹锡、牟融、曹松、欧阳修、岳飞

等名人题诗于壁。堂前有九节筇、千年橘、鹤巢松。

妙高台,台在寺前,北宋无尽居士张商英(尚书右仆射)游寺,寺僧保宁园玑迎于半途,二人问答组成了一首好诗,后题刻在妙高台上。

慧泉,在大雄宝殿后面,泉从地下裂隙中冒出,由于地下气体上逸,使泉水有规律地发出“咕、咕”声。泉水清沏见底,口感微甜,是上好的矿泉水。泉上建有“真源亭”,亭柱上镌对联:“慧灯常明照见五蕴皆空,泉水澄清洗涤不净尘劳”。

地址:南昌市湾里区翠岩路157号

类型:寺庙

游玩时间:建议1小时

开放时间:

8:00-18:00

门票信息:

门市价:5.0元

长兴碧岩禅寺景点介绍 长兴碧岩禅寺景点介绍图片

1. 长兴碧岩禅寺景点介绍图片

相传清朝乾隆下江南时到过福建省罗源县的碧岩寺,寺附近有乾隆题诗石刻:

江南滴滴云烟起

滴滴云烟起半山

烟起半山流水响

半山流水响潺潺

潺潺一树梅花发

一树梅花发碧岩

花发碧岩春讯到

碧岩春讯到江南

2. 长兴碧岩山

龙井市碧岩山 景区免费进入,景区内娱乐项目单独收费。碧岩山温泉门票36元。坐电瓶车上山需要20元左右,往日客满需要10分钟的长途客车,现在用不上5分钟就客满发车,绝大部分乘客到碧岩山游览。

位于长兴县横山乡前城、后城村,弁山主峰北麓。碧岩,海拔300多米,因岩石累峭于腰,望之若藓锈错,故称碧岩。从北坡登碧岩,自半里凉亭始,沿石路拾级而上,穿过竹径,经玉蟹潭、七星台,两侧山峰峭立,怪石嶙峋,其间可览香炉峰、鹦鹉石、拜径台等景观。

3. 长兴碧岩禅寺景点介绍图片高清

连江

定海古城

定海古城:定海古城位于连江县东部海边,为明清时期的沿海边防重镇。古城周围有十三沙滩、三十六礁屿和马祖眺胜等自然景观,还有元代烽火台,明代九龙禅寺、古城堡、抗倭五忠墓、抗倭记事碑、倭头坡、古琉球商人墓、波斯摩尼教石刻、明清古宅、天后宫、城隍庙、真武殿、三官堂等历史文化古迹。此外还有那些“备战年代”遗留下来的几十公里长,纵横交错的掩体、坑道和炮台,别具奇观。去定海最好先乘车到连江,然后换车到筱埕,再雇车去定海。

青芝寺

青芝山位于连江县涫头镇西侧,又名百洞山,相传因山上盛产青色灵芝,又因山势奇伟,岩洞众多而得名。海拔150米。由青芝、闽海观日、青峰、龟山4个景区组成的青芝百洞山风景区,总面积11.37平方公里。山上岩秀石奇,树深林幽,有一湖、二室、二台、四泉、五峰、十洞、三十九石、四十四岩等108个景点。而青芝寺是明万历四十年(1612)工部左侍郎董应举在山中所建寺院,1931年毁于火灾,1934年国民政府主席林森重建。青芝山是历代名人墨客聚会之所,至今还保存明代以来摩崖石刻72处,还有林森公馆“啸余庐”和他的藏骨塔。

五里亭—连江魁歧村----南宫水库----覆釜寺----覆釜山(534M)----青峰寺----青芝寺—琯头镇乘车返。

费用:11元。

五里亭—连江魁歧村车费6元,琯头—福州车费5元。

攻略:

五里亭省肿瘤医院乘到连江县的车,在过琯头岭隧道约两三公里,公路右边有座大庙(属连江魁歧村)下车,对面一条小路上行。沿土路走近40分钟擦过南宫水库,一路上行90分钟到覆釜寺,可在此午餐。覆釜寺在往上走几分钟有座亭子,是个三叉路口选择右边石板路往上走10分钟翻过山凹,下石板路30到分钟青峰寺,再走一小时到青芝山景区,青芝山又名百洞山,景区游玩两三小时。出景区大门两公里到琯头镇104国道边乘车返福州。

罗源

碧岩寺

碧岩寺:位于罗源湾内碧里乡近海的岭头山腰处,巉岩巨石突兄面起,高数十丈,势欲撑天,其下有天然洞室,宏敞幽藏。洞室高二十余米,广约六百平方米,碧岩寺就构筑其中。洞内外名胜古迹甚多,寺史悠久,前人题咏多有佳句。数百年来,一直是罗源县的一处风景胜地,驰名遐尔。

洞户正上方高处,仰面可见一树倒悬,卷校垂干。据寺僧说此树至今已有上千年历史,虽久历尘劫,依然繁茂,四季不凋,生机郁勃。此树至今未能明其种属,因恰巧位于山洞中央佛龛之前,特别是九月间开满白花,其形状就象是佛前的莲花灯,俗称“ 叶宝莲花”。

洞内石缝中,还斜生着一株怪树。此树自古以来不沾外界雨露而仍能成活并每年开花结果,果实状象小梨,味道甜美,名曰“仙果”。

洞顶高高穹隆之上,时时渗出滴滴沥沥的泉花,昼夜不绝,微风动处,抛洒如殊,冷然飘坠,素称“匹岩飞雪”。据说能用嘴接到此水的做生意会发财,但游客一般都接不到。

匹岩对面一山名卧虎。登临卧虎山巅,眺望匹岩全貌,恰如醒狮张口衔寺,如鲠在喉,欲吞不下。体育中心有车去碧里,到碧里再雇摩托车去碧岩。

古称匹岩,在罗源县城东17公里的双贵山(俗称岭头山)上。因山上洞额有“回仙岩”三字,隐约可辨,又称回仙岩;因状若雄狮怒吼,亦称狮岩。岩高百余米,拔地而起,势欲撑天。岩下有天然洞室,高20多米,广约600平方米,碧岩寺建在洞室中。寺始建于北宋景德年间(1004~1007年),重修于明清。分为正厅大殿和两厢僧寮,不施片瓦而雨露不濡。洞内上方缝隙倒生一藤,粗过拇指,长十五、六米,藤尾分枝对称上翘,状如莲花宝座。藤叶四季常绿,九月间开满白花,俗称“千叶宝莲花”。洞左侧石罅中,斜生一树,高仅丈许,终年不沾阳光雨露,却年年开花结果,果若小梨可食,人称仙果树。洞顶清泉飘然而下,日夜不绝,微风动处,抛洒如珠,有“匹岩飞雪”之誉。洞左侧一穴曰“金鸡笼”。旧时传闻,“天色将晓,穴中辄闻鸡鸣”。左侧一石曰“留米岩”。神话传说,古时每日石缝中都有大米流出,足够寺僧食用。一日,和尚嫌米流得太慢,把石缝凿大,结果石缝就不流米了。和尚不死心,把“流米石”改称“留米石”,希望还有米留在石缝里

陈太尉宫

陈太尉宫:陈太尉宫位于罗源县北部离城30公里的中房村,建于南宋嘉熙三年(1239年),明嘉靖间毁于倭患,隆庆间(1567—1570年)仍按原结构形式重建。庙宇由正殿、两庑、戏台、宫门四部分组成,建筑面积700平方米,飞檐巍栋,雄伟堂皇。柱之上拱斗相连,构成藻井二米高,图案优美,设计精巧,造型独特,历数百年,饱受风雨侵凌,至今完好,为明代建筑艺术杰作之一

4. 长兴县碧岩禅寺

与其说四大名寺庙,倒不如在以下金华比较出名的寺庙中自选吧。

1、金华大佛寺 3A景区

金华山大佛寺,俗称金华大佛寺,地处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曹宅镇之北2公里处,距金华主城区约18公里。据相关史料考证,南朝梁武帝大同六年(公元540年),名僧道琼游历于金华山南,突闻金石梵呗犹若天籁,循声攀岩而上,见身高六丈大石佛一躯,金光巍巍、趺坐俨然,故感沐佛恩,排除万难而发心建寺,为利十方众生。岩高林密,白云缭绕的大佛寺,因其丹红石崖、曲径通幽的庄严神圣之美,向为古往今来之香客游人所赞叹。

地址: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曹宅镇

2、金华市智者寺

金华山南麓,尖峰山之西,曾经有一座千年古刹——智者寺。该寺为南朝梁武帝敕建(公元526年),距今约有1500年。其香火鼎盛时,曾有寺僧千余,占地五十余亩,殿宇五进,规横宏大,为江南名刹 。又名智者广福禅寺、智者圣寿禅寺,俗称北山禅院或北山禅寺。二十一世纪初,在原址重建寺庙,规模更为宏大。戒忍大和尚语:”智者寺复建之后,应该成为浙中西部的佛教佛事活动中心。”

地址: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罗店镇金华山智者寺

3、大智禅寺

大智禅寺位于浙江省东阳市横店镇境内,占地面积200多亩,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列为佛教活动场所对外开放。横店大智禅寺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1994年元 月奠基修复,建有天王殿、大雄宝殿、药师殿、地藏殿、罗汉堂、玉佛殿、钟鼓楼等。修复后的大智禅寺古风重振,布局严谨,气势雄伟,巍峨壮观,是古朴幽深的佛国净土,又是翠枝如黛、环境优雅的游憩怡情胜地。

地址:浙江省金华市东阳市横店镇大智街

4、栖真寺(浙江省金华市)

始建于后唐长兴年间的栖真禅寺,曾珍藏有明万历年间颁布的佛教经典《大藏经》一部,共计6337卷,因此经书是唐代高僧玄奘从“西天”所取经卷的译本,是研究我国古代佛教文化的宝贵资料。当时全国仅刻印了三部,是与镇江超岸寺、南通广教寺三所寺院同时珍藏的。明神宗万历年间,北藏经由陈太后御赐栖真寺隐山大师,珍藏于栖真寺藏经楼。此后栖真寺名声鹊起,成为江南著名佛地之一。

地址:浙江省金华市兰溪市灵洞乡洞源村

5、延福寺(浙江省武义县) 文物保护单位

延福寺是国家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浙江省武义县桃溪镇福平山,始建于后晋天福二年(937年),原名福田寺,宋绍熙年间赐名延福寺。现存的建筑以中轴线排列为山门、天王殿、大殿、后殿和两侧厢房。江南著名的元代木构建筑。现存山门、天王殿、大殿、观音堂及厢房等建筑。大殿建于元延祐四年(1317年)。面阔三间,平面方形,单檐歇山顶,明代增建下檐,形成五开间重檐的外观。檐下斗栱为单抄双下昂六铺作。寺内尚存宋代铜钟与元、明碑刻。

地址: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桃溪镇福平山

6、台山寺

台山景区坐落在瓯江流域的宣平溪上游,景区总面积5平方公里,系国家AA级风景旅游区。景区因千年古刹台山寺得名,台山寺始建于北宋乾德年间(公元963年)距今已有1040余年历史,系有“浙中佛教圣地”“括苍山脉山景”的美誉。 景区内有世界黄金,有静妙湖;有千年茶树王。台山寺建于宋建德年间,已有千年历史,属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寺名由中国佛协主席赵朴初亲笔题写。台山顶上的千年古井久旱不涸,令人称奇。

地址: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柳城镇荷丰村

7、金华安福寺

安福寺位于浙江省金华市磐安县城南独秀屏下,为花台山公园风景区的主要景点。安福寺内外文物古迹甚多,有宝鼎一口,直径1.2米,高3.7米,重3.5吨;楠木和樟木大佛像三尊;明清时期碑刻数通;赵朴初和严济慈题字墨宝四幅。寺前有一株千年古樟,因植于唐朝,人称“唐樟”。大胸围4.6米,高40多米,虽历经风雨沧桑, 战乱兵火,至今仍枝叶繁茂,郁郁葱葱,以安福寺为中心,四周尚有独秀峰、碧岩洞府、金异坪、半月山、九峰山等景点。

地址:浙江省金华市磐安县安文镇市口村

8、金华市西华寺

西华寺是金华市区重要的佛教活动场所,始建于北宋年间,公元一九零九年重修,历史悠久,是金华历史文化的见证者。西华寺现有建筑与改造后的“两街”周边景致十分不协调,西华寺改造势在必行。作为浙江中心城市金华市中心的一座寺院,西华寺不应仅是一座供信教群众过宗教生活的场所,它还应起到提升城市品位,完善城市功能,净化人的心灵等作用,也该为该市创建历史文化名城出一份力量,这在其它城市都不能枚举,如:上海的龙华寺,杭州的灵隐寺,宁波的天童寺等等,其作用不言而喻。

地址: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雅塘街118号

9、福田禅寺

福田寺,位于浙江省义乌福,始建于唐咸通懿宗年间(公元866年),由唐太宗曾孙李词(时任义乌知县)堪基,双林禅寺大和尚释福田禅师建寺,初名曰“福田禅寺”。五代后晋天福4 (公元939年),寺毁于火灾。北宋天圣7年(公元1029年)重建,宋仁宗皇帝赐额,更名为“福田教寺”。五代后晋天福4年(公元939年),寺毁于火灾。北宋天圣7年(公元1029年)重建,宋仁宗皇帝赐额,更名为“福田教寺”。寺院规模宏伟,香火旺盛。元、明、清三朝逐渐衰落,至建国初期,僧人还俗改业,寺院废弃。

地址: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商博路509号

10、铜山禅寺

铜山禅寺位于浙江省义乌市义亭镇,在义乌西南约10公里左右. 始建于宋初,乃为纪念胡公而建,原为铜山庙,至清中期改建为铜山寺,经历代修建。胡公姓胡名则,永康人,曾任州府使节,于晚年上奏皇上免去衢婺二州的身丁钱,使人民免遭苦难,所以人民感恩怀念他。逢农历八月十三胡公生日至重阳节,铜山禅寺香客游人络绎不绝,上山拜佛人众达数里。

地址: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义亭镇铜山岩

5. 永嘉碧峰禅寺

外舅挽词

范成大

植德千章茂,硎材百链刚。

事功才止此,物理故难量。

雁序云天远,兰阶雨露芳。

公无憾身后,人自惜堂堂。

千秋节宴

李隆基

兰殿千秋节,称名万寿觞。风传率土庆,日表继天祥。

玉宇开花萼,宫县动会昌。衣冠白鹭下,帟幕翠云长。

献遗成新俗,朝仪入旧章。月衔花绶镜,露缀彩丝囊。

处处祠田祖,年年宴杖乡。深思一德事,小获万人康。

寄金吾李荪常侍

罗隐

西班掌禁兵,兰锜最分明。

晓色严天仗,春寒避火城。

安危虽已任,韬略即嘉声。

请问何功德,壶关寇始平。

送太常萧博士弃官归养赴东都

刘禹锡

兄弟尽鸳鸾,归心切问安。

贪荣五彩服,遂挂两梁冠。

侍膳曾调鼎,循陔更握兰。

从今别君后,长忆德星看。

立德新居

孟郊

立德何亭亭,西南耸高隅。阳崖泄春意,井圃留冬芜。

胜引即纡道,幽行岂通衢。碧峰远相揖,清思谁言孤。

寺秩虽贵家,浊醪良可哺。耸城架霄汉,洁宅涵絪缊。

开门洛北岸,时锁嵩阳云。夜高星辰大,昼长天地分。

厚韵属疏语,薄名谢嚣闻。兹焉有殊隔,永矣难及群。

宾秩已觉厚,私储常恐多。清贫聊自尔,素责将如何。

俭教先勉力,修襟无余佗。良栖一枝木,灵巢片叶荷。

仰笑鹍鹏辈,委身拂天波。疏门不掩水,洛色寒更高。

晓碧流视听,夕清濯衣袍。为於仁义得,未觉登陟劳。

远岸雪难莫,劲枝风易号。霜禽各啸侣,吾亦爱吾曹。

崎岖有悬步,委曲饶荒寻。远树足良木,疏巢无争禽。

素魄衔夕岸,绿水生晓浔。空旷伊洛视,仿佛潇湘心。

何必尚远异,忧劳满行襟。悬途多仄足,崎圃无修畦。

芳兰与宿艾,手撷心不迷。品子懒读书,辕驹难服犁。

虚食日相投,夸肠讵能低。耻从新学游,愿将古农齐。

都城多耸秀,爱此高县居。伊雒绕街巷,鸳鸯飞阎闾。

翠景何的砾,霜飔飘空虚。突出万家表,独治二亩蔬。

一旬一手版,十日九手锄。手锄手自勖,激劝亦已饶。

畏彼梨栗儿,空资玩弄骄。夜景卧难尽,昼光坐易消。

治旧得新义,耕荒生嘉苗。锄治苟惬适,心形俱逍遥。

玉蹄裂鸣水,金绶忽照门。拂拭贫士席,拜候丞相辕。

德疏未为高,礼至方觉尊。岂唯耀兹日,可以荣远孙。

如何一阳朝,独荷众瑞繁。东南富水木,寂寥蔽光辉。

此地足文字,及时隘骖騑。仄雪踏为平,涩行变如飞。

6. 碧岩禅寺地址

镇江号称“城市山林”,就是囿于北宋画家米芾 在观赏南山之后的题词盛赞。 游览南山风景区,文苑是第一站。文苑位于南山脚下, 公交站距文苑大门几步之遥。文苑是南山风景区面积最小的一个景点, 园内里古建筑不多,除了文心阁、学林轩,就是雕龙池和辛亥革命先驱赵伯先墓。 文心阁为二层歇山清式建筑,清雅朴实,总领全苑,与阁后的雕龙池、知音亭相得益彰,是休憩、聚会的好地方。 学林轩当门塑立着刘勰铜像。轩内共分文学、艺术、科技、文化和对外交流5个馆, 文苑景区不大,仔细看看,有一小时就差不多。

从文苑景区出来沿东夹山向上走,满坡都是翠竹,山脚下一直延伸至将近山顶。

竹林景区的主要景观是竹林禅寺、禅房、挹江亭、林公泉、碧岩、高僧遗址塔等。建筑也不多,但每一处都散发着古色、古香、古味。 进入竹林禅寺踏着台阶入内,东西两侧仅有两座五开间的屋子。竹林景区依山势走向而建。走路加游览也就是一小时。

竹林景区出来,翻越山脊(需要半小时步程)就来到招隐景区。招隐景区更加幽静,树木愈加葱茏,山坳里有许多古时的遗迹,有读书台,东侧有戴颙隐居处,景区内设施齐备、小径很干净,池中有锦鲤游弋,看看花木、听听鸟鸣、晒晒太阳,好不惬意。从竹林景区到招隐景区,连来带去加游览得有两小时。

7. 长兴县碧岩寺

长兴碧岩寺要收门票的,每张门票收取二十元。浙江碧岩禅寺始建于东晋,为名士谢安从建初寺向西域高僧帛尸梨密多罗请的首部《药师琉璃光经》供奉之所,后为南朝陈文帝扩建为报德寺,位于长兴东部风景秀丽的碧岩风景区。面向太湖,背靠弁山。属弁山三岩六洞九寺和七十二庙群之首。

8. 长兴碧岩禅寺景点介绍图片欣赏

夹山①赋

壶瓶巍巍,渫水汤汤;山川竞秀,夹山镗镗。雾霭缥缈兮,林木葱茏,冬暖夏凉;谷峰相间兮,负氧充沛,江南风光;山与天地兮同岁,寺和禅茶兮同香。

至于灵泉,三朝御构,圆悟克勤,评唱如流;泉泡牛扺,悟得禅修。成就古刹之特殊,达成宗门之法书②。东渡扶桑兮,开引心畴;禅宗道场兮,千古悠悠。奉天玉③,大英雄,时来有种浑不怕,运蹇隐身有无中;看古今,络绎之香客,非求功则利,虽三叩九拜,岂解得心结?纵将茶饮个饱?佛性未通,充乃落个内急!心结既未开,阿谁怀疑神器?禅机未悟,当然应属空揖。

夹山之美,概曰:简单。行走于古道之间,徜徉于玉带湖畔,走访于古刹庭院,青嶂岭上闻杜鹃,碧岩泉旁听飞燕;泉涌茶禅韵,钟作梵贝传;看雨打巴蕉,流水潺潺;观红枫似火,冰挂廊檐;最难得处,当属春回水暖、次第生鲜:“霞红十里水中天”。在寂静中生欢喜,于顿悟里且释然。品茶,悟禅,斯世任喧嚣,又与尔何干?

彳亍夹山生百感,晨钟幕鼓雾云腾。梵音夜雨过墙去,点醒凡间了无痕!自古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吾一凡夫,今来拜谒,受益匪浅:“茶禅一味”,果似不凡!恰如久旱之甘霖、醍醐之贯顶,妙哉!无怪乎,奉天玉大和尚终其放下、安道守贫于此,既不失其英豪又成就一代名僧,一方水土不无功也!噫嘻!夹山!

注:

①夹山寺又名灵泉禅院,位于湖南省石门县夹山国家森林公园内,夹山景区核心景点,距石门县城8公里,寺周围山水环绕,景色秀丽。唐代咸通十一年(公元870年)善会大和尚获赐领众僧开山建寺。享有“三朝御修”的盛誉,规模宏大有“骑马关山门”之称。至明代,由于兵火连年,殿宇大多毁落,佛事衰退,仅有僧众60余名。到清顺治初年,有奉天玉 和尚驻锡于此,率众僧建寺,使禅关重启,规模远超唐、宋、元时期,扩建有大雄宝殿,大悲殿,经殿、天王殿、韦驼庄、山门、涌花亭、洗墨池、玉玺井、放生池、塔林、紫石碑坊以及钟、鼓楼等,誉称为“楚南名刹”。

②《碧岩录》全称《佛果圆悟禅师碧岩录》,亦称《碧岩集》,是宋代著名禅僧圜悟克勤大师所著,共十卷。书的内容即重显禅师的百则颂古和圆悟的评唱组成,向来被认为是禅文学的典范之作。“茶禅一味”由此得。

③李自成(1606.09.22—1645.05.17),原名鸿基,小字黄来儿,又字枣儿,明末农民起义领袖。

温州仙岩寺--圣寿禅寺

温州旅游体验师美丽:工作之余,拍拍照,记住自然的色彩;扯扯皮,感受旅行的幸福。

在温州大罗山南麓的仙岩景区内,坐落着一座寺庙——圣寿禅寺,又称仙岩寺

溯其源,可至唐贞观年间,开山祖师为惠通归一禅师。初创时,寺宇规模不大,到了北宋初,高僧楞严遇安拓建梵宇,开法宣道,才显名世间。

庙宇入口,两扇朱红大门洞开,门楣上悬宋代理学朱熹所题“开天气象”匾额。朱熹在乾道年间,曾到仙岩山访问永嘉学派的陈傅良,切磋学术,遂为圣寿禅寺题书了这方门匾。

踏入其中,视野蓦然开阔。一口“佛陀池”就那么闯入眼帘,清清洌洌。一朵不断生灭的白莲花于其上灿然开放,惊起一池波澜。

来时云层偏厚,将灿阳淹没。此时此刻,团团白云裂变成一小片一小片的,那光就从这细小缝隙钻出,恰恰打在正殿的墙面上,明黄明晃晃,就如那圣光一般令人移不开眼,连呼吸也不自觉屏住了。

山间凉风习习,催我们回神。

定睛望去,禅寺现存的五进主殿,依着山势,一殿高于一殿,气象崔巍,不愧为目前浙南建筑规模最大的一座寺院。

主殿旁的客堂内,僧侣及其弟子正虔诚礼佛。声声梵语心内闻,阵阵檀香鼻尖绕。

沿着主殿旁的阶梯,步步上行,经过了座座塔陵,好似穿过了时空的壁垒,身心都被这遍及庙宇的佛光洗涤,如新生幼儿般无了杂念。

临近山顶,道路变得陡峭了起来,两旁草木深深,丹桂飘香。

于山之巅,眼界被打开,此行目的——仙岩寺全景图就此展现在眼前。

近旁是座座庙宇的飞檐。稍远些,即寺的南面有一七层砖塔,与其隔河相望,名慧光塔,宋时称“仙岩寺塔”。

“慧光”一名,还有个典故,宋延祐五年(1318年),因致蕴禅师将至前三日,塔杪神广煜煜,若悬灯然,众指以为佳兆,故名。

暮色四合,塔寺罩于霞光,似金线勾勒出的重彩画卷。

一塔一寺,就这么静默相对,其间不知流转了几多年岁与人物。

从慧光塔出土的北宋经卷题记可知,景佑、庆历、熙宁之际,圣寿禅寺为东瓯名刹,僧侣多达数百名,此后屡经兴废,但香火持续不断。

近千年来,宗教是百姓的精神之光,精神之柱。

天上行云悠悠荡,地上行人奔波忙,无了信仰支柱,又行得了几多路。

作者其他文章链接:

岩泉寺的风景点 岩泉禅寺游玩攻略

1. 岩泉禅寺游玩攻略

谷女寺又名高娘寺,在红岩乡西北2.5公里处古城村后,说起谷女寺,历史相当悠久,算得上是该镇的一座千年古寺,在弥渡境内也算古建筑之一。

原寺建于明万历十三年,传原为南诏王避暑宫,又传为纪念牧猪少女高娘骑猪化象开天而建寺宇。谷女寺建于莲花岩上,坐西北、向东南,寺周林木葱郁,清泉潺潺,奇石累累,立于寺前,可览弥川烟景,是夏日避暑胜地。莲花岩泉潭边崖上有“天开玄窍”、“万历之西(1585年)江右李涝书”石刻,至今已400多年,另有署名少峰书“濯缨”、“振衣”石刻。

对于谷女寺,也有叫做高娘寺。背后还有个历史传说,很久以前,有一名叫高娘的牧猪少女,十三岁时还不能说话,忽然有一天对她嫂子开了口,说远在两千里外从军的哥哥没有饭吃,她给哥哥送饭去。高娘的突然开口说话令家人惊诧不已,但怎么也不信她话的内容,并加以嘲笑,但在事实面前,不得不承认高娘的异能,让她天天来往于家中与哥哥军中之间。最后,哥哥回来之日,高娘骑着她常牧的一白猪,化为象腾空而去,高娘应是谷女吧。不同的说法和传说更为谷女寺增加了许多神秘的色彩。

在弥渡县红岩镇,每年端午节这一天,全镇男女老少都会放下手头的活计,相互邀约,三三两两前往建于当地西山山腰的谷女寺“游百病”,从早上到傍晚络绎不绝,规模近万人。听老辈人讲,过去缺医少药,只要哪家有人得病久治不好或身体不适,便会到谷女寺去住上几天,祈求清吉平安,有的住几天病也就消了。于是乎,也不知从何时起,当地群众便选在了农历端午节这一天,都要到谷女寺游一圈,转一转,好似约定俗成一般,因此也就有了“游百病”之说。

2. 灵岩寺游玩攻略

距离灵岩山最近停车场是木渎古镇穹灵路停车场。

木渎古镇穹灵路停车场距离灵岩山110米,在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木渎苏福路一箭路交叉口正北方向107米 。附近有43路,663路,446路,64路,312路,65路,69路,691路,668路,506路,692路,69路区间,508路,583路,63路,505路高峰走向路,512路,505路国际教育园走向路,505路希文路东走向路,665路,326路,511路,游4路,505路,315路公交车。

灵岩山附近还有下面这些停车场。

停车场距离灵岩山970米,在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山合坊1幢1-091西北方向41米 。附近有692路,691路,69路,63路,506路,668路,508路,69路区间,446路,64路,65路,43路公交车。

灵天线苏州墓区停车场距离灵岩山958米,在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灵天路55号1正西方向161米 。附近有2路,621路,游4路长线,69路区间,583路,315路,506路,511路,692路,508路,312路,663路,326路,63路,69路,505路希文路东走向路,65路,691路,446路,64路,43路,游4路,505路,512路,665路,505路高峰走向路,505路国际教育园走向路,668路公交车。

3. 岩泉禅寺游玩攻略图

久石(jiǔ shí)——石,五行为金,部首为石,指构成地壳的矿物质硬块‘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姓。用作人名意指坚定、坚强、专一、坚韧不拔之义;

相关诗词涧雪压多松偃蹇,岩泉滴久石玲珑。

——白居易 《泛太湖书事寄微之》

坐久石床暖,氤氲一气新。

——屈大均 《吉祥寺古梅 其五》

年长金迹浅,地久石文疏。

——王勃 《观佛迹寺》

涧雪压多松偃蹇,岩泉滴久石玲珑。

——白居易 《泛太湖书事,寄微之》

我来秋日午,旱久石床温。

——苏轼 《是日自磻溪,将往阳平,憩于麻田青峰寺之下院翠麓亭》

涧雪压多松偃蹇,岩泉滴久石玲珑。

—— 居易 《泛太湖书事寄微之》

坐久石根冷,酒醒荷气深。

——林景熙 《纳凉过林氏居》

坐久石林清啸起,恍疑身世欲乘风。

——李之世 《游龙潭》

岁久石为图所变,一重峦下一重湾。

——曾丰 《余蓄石屏风十游稚宜喜而求之辄遗其一侑以五绝》

坐久石苔冷,纷纷樵斧归。

——沈守正 《秋眺》

久宜拂白石,强此伏青蒲。

——马祖常 《求赵伯显画家山图用唐李中韵》

草长芝似玉,松久石为株。

——黎民表 《同李枣阳游七星岩》

菖蒲紫茸缀瑶草,岁久石骨同拄支。

——徐琪 《连州钟乳石歌》

斗室居然七客寮,耐久石公堪共语。

——钱大昕 《谢文节桥亭卜卦砚歌》

岁久石半穿,沙痕知水落。

——李雍来 《鼋头渚》

坐久石坛林影乱,斜阳归踏小桥东。

——陈镒 《同孙伯起游留此岩再用前韵》

古人重向隅,何以久坐石。

——皇甫汸 《议狱诗 其十五》

楼高云影近,井久石痕深。

——行溗 《同臞庵居士过董公祠访邓孝威》

翠壁千篙攒,岁久石受创。

——高层云 《韶阳道中》

村深僧村实,岁久石英灵。

——崔复初 《落石庙》

4. 岩泉寺风景区

比较出名的寺庙有2座,松赞林寺和松竹林寺.其他都是一些小寺庙.昆明城中是圆通寺;西山风景区有华严寺、泰华寺;附近有曹溪寺、观音寺、盘龙寺、岩泉寺、武定狮山的寺庙等等;佛教名山鸡足山在大理宾川,有很多寺庙;另外傣族居住区有很多小乘佛寺、藏族居住区有藏传佛教的寺庙。

5. 岩寺旅游景点

早上七点到晚上七点。七首岩寺位于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市九湖镇,是一座历史悠久的佛教寺院。七首岩寺坐落在九龙江的南岸,东邻张燮故居日照岩,西邻荔枝海。

全寺占地面积100余亩,拥有殿宇8间,僧俗住房共计34间,依山而建,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山林之间。

主要景点有文殊像和文殊铜殿。

文殊像现坐落于七首岩殊像广场和合树下,石狮形象与虎、辟邪、天禄、麒麟等瑞兽近似。造型粗犷,呈疾步行走状,从侧面看脊柱动态呈S线,石狮显得矫健而充满跃动之势;装饰手法多样,以圆雕、浮雕及线、面、体相结合的手法雕凿鬣毛、颌须及身躯上的卷云纹、火焰纹等。

七首岩文殊铜殿为东南亚首座文殊菩萨智慧铜殿,铜殿的设计者为国宝级铜文化大师朱炳仁先生设计创作,文殊铜殿坐落在青山环抱当中,与苍翠的青山交相辉映,在日光映照下金碧辉煌。

6. 岩泉禅寺游玩攻略路线

山行 唐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清明 唐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江南春 唐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秋夕 唐 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惜春 唐 杜牧

花开又花落,时节暗中迁。

无计延春日,何能驻少年。

小丛初散蝶,高柳即闻蝉。

繁艳归何处,满山啼杜鹃

叹花/怅诗 唐 杜牧

自是寻春去校迟,不须惆怅怨芳时。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

赠别 唐 杜牧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一绝 唐 杜牧

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欲把一麾江海去 乐游原上望昭陵。

寄扬州韩绰判官 唐 杜牧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秋晚与沈十七舍人期游樊川不至 唐 杜牧

邀侣以官解,泛然成独游。

川光初媚日,山色正矜秋。

野竹疏还密,岩泉咽复流。

杜村连潏水,晚步见垂钩。

7. 岩禅寺在哪

白云岩,武夷山三十六名峰之一,又名灵峰。

在九曲的西北,与八曲的三教峰比邻相处,巍然云际,故名。白云禅寺位于白云岩的峰腰。

九曲筏游时骋目北望,可以看到构筑在溪北白云岩的这座同名古寺庙。

寺庙傍崖临溪而建,形态犹如一座悬空庙。

如要涉足庙中,则需通过星村大桥,顺山路往东北而行约半个小时后抵白云岩之麓,再拾级而登即可到达。

寺始建于明代,后屡焚毁,1994年重修竣工。

寺庙沿着白云岩腰际的一条狭长的岩罅顺势而营建,尽头为山门,倒序为大殿和膳房。

8. 岩泉禅寺在哪里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滕王高阁临江渚, 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 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 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 槛外长江空自流。   (《滕王阁诗》)   圣泉宴   披襟乘石蹬,列籍俯春泉。   兰气熏山酌,松声韵野弦。   影飘垂叶外,香度落花前。   兴洽林塘晚,重岩起夕烟。   寻道观 其观即昌利观,张天师居也。   芝应光分野,蓬阙盛规模。   碧坛清桂阈,丹洞肃松枢。   玉芨三山记,金箱五岳图。   苍虬不可得,空望白云衢。   散关晨度   关山凌旦开,石路无尘埃。   白马高谭去,青牛真气来。   重门临巨壑,连栋想崇隈。   即今扬策度,非是弃繻回。   游梵宇三觉寺   香阁披青磴,雕台控紫岑。   叶齐山径密,花积野坛深。   萝幌栖禅影,松门听梵音。   遽忻陪妙躅,延赏涤烦襟。   别薛华 <英华>作秋日别薛升华   送送多穷路,遑遑独问律。   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   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   无论去与住,俱是梦中人。   重别薛华 一作重别薛升华   明月沉珠浦,凤飘濯锦川。   楼台临绝岸,洲渚亘长天。   飘泊成千里,栖遑共百年。   穷途唯有泪,远望独潸然。   麻平晚行   百年怀土望,千里倦游情。   高低寻戌道,远近听泉声。   涧叶才分色,山花不辨名。   羁心何处尽,风急暮猿清。   送卢主簿   穷途非所恨,虚室自相依。   城阙居年满,琴尊俗事稀。   开襟方未已,分袂忽多违。   东岩富松竹,岁暮幸同归。   饯韦兵曹   征骖临野次,别袂惨江垂。   川霁浮烟敛,山明落照移。   鹰风凋晚叶,蝉露泣秋枝。   亭皋分远望,延想间云涯。   白下驿饯唐少府   下驿穷交日,昌亭旅食年。   相知何用早,怀抱即依然。   浦楼低晚照,乡路隔风烟。   去去如何道,长安在日边。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仲春郊外   东园垂柳径,西堰落花津。   物色连三月,风光绝四邻。   鸟飞村觉曙,鱼戏水知青。   初晴山院里,何处染嚣尘。   郊兴   空园歌独酌,春日赋闲居。   泽兰侵小径,河柳覆长渠。   雨去花光湿,风归叶影疏。   山人不惜醉,唯畏绿尊虚。   郊园即事   烟霞春旦赏,松竹故年心。   断山疑画障,县溜泻鸣琴。   草遍南亭合,花开北院深。   闲居饶酒赋,随兴欲抽簪。   观佛迹寺   莲座神容严,松崖圣趾馀。   年长金迹浅,地久石文疏。   颓华临曲磴。倾影覆前除。   共嗟陵谷远,俄视化城虚。   山居晚眺赠王道士   金坛疏俗宇,玉洞侣仙群。   花枝栖晚露,峰叶度晴云。   斜照移山影,回沙拥籀文。   琴尊方待兴,竹树已迎曛。   八仙径 寺南又有昌利观,去寺可数里,岩径窈窕,杖而后进。   奈园欣八正,松岩访九仙。   援萝窥雾术,攀林俯云烟。   岱北鸾骖至,辽西鹤骑旋。   终希脱尘网,连翼下芝田。   春日还郊   闲情兼嘿语,携杖赴岩泉。   草绿萦新带,榆青缀古钱。   鱼床侵岸水,鸟路入山烟。   还题平子赋,花树满春田。   对酒春园作   投簪下山阁,携酒对河梁。   狭水牵长镜,高花送断香。   繁莺歌似曲,疏蝶舞成行。   自然催一醉,非但阅年光。   观内怀仙   玉架残书隐,金坛旧迹迷。   牵花寻紫涧,步叶下清溪。   琼浆犹类乳,石髓尚如泥。   自能成羽冀,何必仰云梯。   秋日别王长史   别路馀千里,深恩重百年。   正悲西候日,更动北梁篇。   野色笼寒雾,山光敛暮烟。   终知难再奉,怀德自潸然。   上已浮江宴韵得遥字   上已年光促,中川兴绪遥。   绿齐山叶满,红泄片花销。   泉声喧后涧。虹影照前桥。   遽悲春望远,江路积波潮。   长柳   晨征犯烟磴,夕憩在云关。   晚风清近壑,新月照澄湾。   郊童樵唱返,津叟钓歌还。   客行无与晤,赖此释愁颜。   羁游饯别   客心悬陇路,游子倦江干。   槿丰朝砌静,条密夜窗寒。   琴声销别恨,风景驻离欢。   宁觉山川远,悠悠旅思难。   铜雀妓二首   金凤邻铜雀,漳河望邺城。   君王无处所,台榭若平生。   舞席纷何就,歌梁俨未倾。   西陵松槚冷,谁见绮罗情。   铜雀妓二首   妾本深宫妓,层城闭九重。   君王欢爱尽。歌舞为谁容。   锦衾不复襞,罗衣谁再缝。   高台西北望,流涕向青松。   易阳旱发   饬装侵晓月,奔策候残星。   危阁寻丹障,回梁属翠屏。   云间迷树影,雾里失蜂形。   复此惊飙至,空山飞夜萤。   焦岸早行和陆四   侵星违旅馆,乘月戒征俦。   复嶂迷晴色,虚岩辨暗流。   猿吟山漏晓,萤散野风秋。   故人渺何际,乡关云雾浮。   临江二首   泛泛东流水,飞飞北上尘。   归骖将别棹,俱是倦游人。   去骖嘶别路,归棹隐寒洲。   江皋木叶下,应想故城秋。   江亭夜月送别二首   江送巴南水,山横塞北云。   津亭秋月夜,谁见泣离群。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   寂寂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深湾夜宿主人依山带江   津涂临巨壑,村宇架危岑。   堰绝滩声隐,风交树影深。   江童暮理揖,山女夜调砧。   此时故乡远,宁知游子心。   伤裴录事丧子   兰阶霜候早,松露夜台深。   魄散珠胎没,芳销玉树沉。   露文晞宿草,烟照惨平林。   芝焚空叹息,流恨满厥金。   晚留一作届凤州   宝鸡辞旧役,仙凤历遗墟。   去此近城厥,青山明月初。   羁春   客心千里倦,春事一朝归。   还伤北 里,重见落花飞。   林塘怀友   芳屏画春草,仙杼织朝霞。   何如山水路,对面即飞花。   山扉夜坐   抱琴开野室,携酒对情人。   林塘花月下,别似一家春。   春庄   山中兰叶径,城外李桃园。   岂知人事静,不觉鸟声喧。   春游   客念纷无极,春泪倍成行。   今朝花树下,不觉恋年光。   春园   山泉两处晚,花柳一园春。   还持千日醉,共作百年人。   林泉独饮   丘壑经涂赏,花柳遇时春。   相逢今不醉,物色自轻人。   登城春望   物外山川近,晴初景霭新。   芳郊花柳遍,何处不宜春。   他乡叙兴   缀叶归烟晚,乘花落照春。   边城琴酒处,俱是越乡人。   夜兴   野烟含夕渚,山月照秋林。   还将中散兴,来偶步兵琴。   早春野望   江旷春潮白,山长晓岫青。   他乡临睨极,花柳映边亭。   山中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冬郊行望   桂密岩花白,梨疏林叶红。   江皋寒望尽,归念断征篷。   始平晚   观阙长安近,江山蜀路赊。   客行朝复夕,无处是乡家。   扶风昼届离京浸远   帝里金茎去,扶风石柱来。   山川殊未已,行路方悠哉。   普安建阴题壁   江汉深无极,梁岷不可攀。   山川云雾里,游子几时还。   九日   九日重阳节,开门有菊花。   不知来送酒,若个是陶家。   秋江送别二首   早是他乡值早秋,江亭明月带江流。   已觉逝川伤别念,复看津树隐离舟。   归舟归骑俨成行,江南江北互相望。   谁谓波澜才一水,已觉山川是两乡。   寒夜怀友杂体二首   北山烟雾始茫茫,南津霜月正苍苍。   秋深客思纷无已,复值征鸿中夜起。   复阁重楼向浦开,秋风明月度江来。   故人故情怀故宴,相望相思不相见。   蜀中九日 《纪事》作和邵大震,一作蜀中九日登玄武山旅眺。   九月九历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河阳桥代窦郎中佳人答杨中舍   披风听鸟长河路,临津织女遥相妒。   判知秋夕带啼还,那及春朝携手度。   九日怀封元寂   九月郊原望,平野遍霜威。   兰气添新酌,花香染别衣。   九秋良会少,千里敌人稀。   今日龙山外,当忆雁书旧。   杂曲   智琼神女,来访文君。   蛾眉始约,罗袖初薰。   歌齐曲韵,舞乱行纷。   若向阳台荐枕,何啻得胜朝云。   上已浮江宴韵得址字   披观玉京路,驻赏金台址。   逸兴怀九仙,良辰倾四美。   松吟白云际,佳馥青溪里。   别有江海心,月暮情何已。   春日宴乐游园赋韵得接字   帝里寒光尽,神皋春望浃。   梅郊落晚英,柳甸惊初叶。   流水抽奇弄,崩云洒芳牒。   清尊湛不空,暂喜平生接。   山亭夜宴   桂宇幽襟积,山亭惊夜永。   森沉野径寒,肃穆岩扉静。   竹晦南阿色,荷翻北潭影。   清兴殊未阑,林端照初景。   咏风   肃肃凉风生,加我林壑清。   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   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   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   江南弄   江南弄,巫山连楚梦,行雨行云几相送。   瑶轩金谷上春时,玉童仙女无见期。   紫雾香烟渺难托,清风明月遥相思。   遥相思,草徒绿,为听双飞凤凰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