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起义总指挥部旧址

南昌起义总指挥部旧址

南昌起义总指挥部旧址,在南昌中山路和胜利路交叉处的洗马池,有一座灰色五层大楼,原为“江西大旅社”,是当时南昌城内的大去处,共有96个客房,1927年下旬,贺龙领导的起义部队到达南昌,包下这个旅社,在喜庆厅召开会议,成立了以周恩来为书记的中共前敌委员会。

中文名:南昌起义总指挥部旧址

建立时间:1924年

房间数:96个

开放时间:08:00~17:30(每周一闭馆)

地址:南昌市东湖区中山路380号

主要景点:陈毅故居

湘南年关暴动指挥部旧址:见证打响湘南起义第一枪

【基地概况】

湘南年关暴动指挥部旧址位于郴州宜章县城关镇中夏街,是1928年朱德陈毅策划、发动宜章年关暴动时的指挥部和工农革命军司令部所在地,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2016年5月31日,湘南年关暴动指挥部旧址。(李节武 摄)

2004年9月,湘南年关暴动指挥部旧址纪念馆开馆,共展出珍贵的历史图片325幅、实物186件、珍贵文献资料13份。2010年和2019年纪念馆先后两次提质改造,展厅面积达到1600平方米,整个陈展内容由“革命基础雄厚”“宜章年关暴动”“湘南起义红旗漫卷”3个部分组成。2018年,纪念馆共接待参观者56.9万人次。

【藏品故事】 胡少海使用过的马刀

在湘南年关暴动指挥部旧址纪念馆一楼展厅里,陈列着一把马刀。马刀原主人,是宜章年关暴动的关键性人物、后在革命战争中壮烈牺牲的中国工农红军高级指挥员胡少海。

胡少海于1898年出生在宜章县一富绅家庭,早年考入广东乐昌中学读书,接受进步思想。1921年,因对其父兄勒索、欺压百姓的行径十分愤慨,他毅然离开地主家庭,弃学从军。1926年,他先后任国民革命军第6军营长、团长,并率部参加北伐。而胡少海身上的马刀,自他从军起,便陪伴着他冲锋陷阵,所向披靡。

▲胡少海使用过的马刀。(资料图片)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胡少海联络一批湘南籍士兵潜入湘粤边界活动,与共产党员高静山等人取得联系,使队伍成为党领导下的一支红色武装力量。1928年1月,胡少海受朱德派遣,以国民革命军第16军47师140团副团长名义,率两个连开进宜章县城。第二天,朱德、陈毅率领大队人马赶到,成功智取了宜章县城,拉开湘南起义的序幕。

宜章年关暴动期间,胡少海将伴随他征战多年的马刀赠送给了当地老佃户廖年生,并勉励这位受尽剥削的穷苦农民:“苏维埃政府成立了,穷人要翻身,你们要跟着共产党,拿起刀和枪反抗那些官僚和土豪劣绅,跟那些害人虫作斗争!”

这把马刀,被廖年生一直珍藏到新中国成立,后由其儿子交给当地史志办,最终在湘南年关暴动指挥部旧址纪念馆展出。

来源:湖南日报记者:黄晗 通讯员:吴淑娜

探秘南昌“老洋房”——走进贺龙指挥部旧址

今年初,一部热播电视剧《安家》带火了上海老洋房,关于老洋房的话题不断,热搜频频,老洋房究竟有怎么样的魅力呢?南昌又有哪些老洋房值得我们留恋呢?

在南昌,

这样的建筑屈指可数,

两栋风雨老洋房

浓缩了一个城市的记忆,

也记录着一个个

历史与现实对话的感人瞬间。

如果您想仔细了解,

就跟随我们

一起走进贺龙指挥部旧址

慢慢为您讲述

这院内一砖一瓦背后的故事。

南昌市子固路165号便保存着这样两栋民国时期的小洋房。这里原为南昌中华圣公会的宏道堂以及主办的宏道学校校址,始建于1916年。院内有礼拜堂,牧师楼及宏道小学。

1927年7月下旬,贺龙率领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军进驻南昌,参加南昌起义。为了支援南昌起义,宏道堂牧师刘屏庚把学校让出供起义官兵休息,并把自己的西式牧师住宅两层小洋房供贺龙做指挥部使用,部分起义领导人住在宏道堂后小楼寓所,并在此举行过多次策划起义行动的重要会议,1927年8月1日凌晨,贺龙、刘伯承、周逸群在此指挥了武装起义。大楼前三楼窗口仍留有当年敌方炮弹弹痕,为起义时激战景况的见证。

1958年,这个教堂停止宗教活动,并于1961年列入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贺龙指挥部旧址系“南昌八一起义”旧址群之一,旧址常年对外开放,已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

贺龙会议室

临街前楼是一栋传统中式风格的三层楼房,厢房和耳房抱合、回廓,天井与大厅相接,上有亭式钟楼,教堂青砖灰瓦、白边相镶,阁楼胜景,雕窗画栋,飞檐仰空,栩栩如生颇具古典风格。

后院是一栋西式风格的二层小洋楼,建在东面小坡上,居高临下,周围塔柏矗立,更显庄严肃穆。

坐在贺龙指挥部旧址雅致的庭院内

伴着古树花

静享闹市当中这一份“风也温柔

草也温柔”的宁静自然

感受这一刻的洋房风韵

投稿邮箱:jxarchives@jxdag.gov.cn

点下在看,你最好看

十一军指挥部旧址,隐藏在全国百强学府,曾经是八一起义的主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