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洋烈士陵园

白洋烈士陵园

青山绿水、苍松翠柏点缀其周围,琉璃盖顶的墓室,青石砌成的墓壁,为革命英烈在此安息,也为后代儿孙来此瞻仰,构筑了一个庄严而肃穆的环境。这座始建于1966年,后又经两次重修的烈士陵园,现在是慈溪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的清明、“七一”期间,来自各地的工人、农民、学生都聚集于此,祭奠革命英烈,缅怀先烈功勋,激发爱国主义情思。

人们从白洋湖湖堤公路往对岸看,老远就可以看见面湖依山的烈士陵园。走过42级台阶,就是烈士陵园的大门。两尊威武的石狮子守护在大门两侧,大门上方“革命烈士陵园”六个熠熠闪光的大字,给人一股浩然正气之感。大门东内侧,有一陈列室,里面有20几位烈士的生平事迹介绍。墓穴的前方,有一广场,植有松柏玉兰,可供人凭吊。两边有两个门,各有对联一副。东门为篆书联:“驱阴兴华夏,一片丹心终不灭;抗强寇保家乡,民间正气自长存”。西门为楷书联:“回溯峥嵘历程无有牺牲何来幸福,缅怀英烈风范易移山河永仰光辉”。横披是“流芳百世”。

春风化雨,芳草青青,湖山有幸,安埋忠骨。烈士的献身救国精神,将永远值得后人学习和纪念。

红色地标 |顺义区潮白烈士陵园

顺义区潮白烈士陵园】

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李昆出生在顺义北兴村,其父以剃头为生,家庭生活贫苦。李昆十三岁开始到怀柔一家杂货铺当学徒,十五岁时离开杂货铺到北京城里一家外国人开的升昌铁工厂做工,主要修理汽车和安装水暖设备等。这家工厂有一百多名员工,在北京地区算是一家比较大的工厂。

1920年北京共产党小组成立之后,曾派人到工厂开展工作,宣传马克思主义,发展党员。1925年在上海爆发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五卅运动”,很快波及到了北京地区,北京工人阶级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举行示威游行声援上海工人运动,升昌铁工厂的工人成为运动中一支重要的力量,该厂不少工人担任游行的纠察队员,李昆等一些人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李昆加入中国共产党以后,一边在升昌铁工厂做工,一边参加北京总工会的工作,1925年夏天,李昆协助李大钊等人,发动了震惊京东的“大闹鸡蛋捐”的农民运动,砸毁了蛋捐局,强迫县知事贴出了免税公告,取得了胜利。

1926年爱国将军冯玉祥与奉系军阀作战,日本军舰为奉系军阀运兵到天津,炮击天津国民军,守军被迫还击,击退日本军舰,日本随即联合其它列强,要求段祺瑞政府撤除天津大沽口国防设施,并下达最后通牒。

3月18日,李大钊等人组织首都学生群众五千余人,在天安门集合抗议,要求拒绝列强通牒,和示威人群对峙的军警开枪,打死打伤二百多人,李大钊、陈乔年受伤。惨案发生后,段祺瑞政府下令逮捕李大钊等人。

李大钊为了躲避段祺瑞政府的抓捕,被迫躲入苏联大使馆,李昆等人也被调入苏联大使馆内工作,李昆为工人支部书记。1927年4月6日,奉系军阀张作霖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带军警冲入东交民巷苏联大使馆,将李大钊、李昆等二十多人逮捕,4月28日,李大钊和李昆等人英勇就义。李昆为顺义区第一位党员。

1963年,顺义区开始兴建烈士陵园,1988年修建革命烈士纪念碑纪念碑高6.16米,宽1.64米,大理石构造,黑色边框,碑心是李运昌题写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大字,整个烈士陵园安葬烈士79位,其中包括国共合作时期牺牲的李昆,抗日战争烈士8名,解放战争48名,建国后牺牲的22名。

李白烈士的故事被一遍遍讲起 在龙华烈士陵园感悟革命先烈精神与斗志

冬春交替,万物复苏。前天,不少市民自发来到龙华烈士陵园瞻仰,向烈士献花。当天下午,徐汇区2021年首期“汇讲坛”也走进龙华烈士纪念馆红色讲堂,线上和线下的听众共同从这片初心之地出发,学习党的历史,聆听革命故事,感悟革命先烈的精神与斗志。

“共产党的初心要代代传承,讲好爷爷的革命故事,在我们家也是一种传承。”李白烈士之孙李立立在开场白中讲道。1949年5月7日,李白同志遇害,距离上海解放仅20天。2015年,李白烈士之子李恒胜逝世,李立立接过父亲的接力棒,肩负起“讲述李白”的重要使命。他多次重回李白生前工作过的地方收集史料,在文艺作品中感受祖父当时为党工作、对党忠诚、孜孜不倦,最后献出自己生命的精神信仰。

每一次讲述,李立立都会提到李白烈士与裘慧英最后一次见面的场景,那是李白牺牲的当天上午,裘慧英带着孩子前去看望,她通过监狱边上一户住家2楼的窗户,同丈夫说了最后一次话——

“爷爷说,‘今后不要再来看我’。奶奶问,‘为什么,是要判决了吗?’爷爷说,‘没有,因为天快亮了,我想看到的就要看到了,万一我回不来,你和孩子们就同全国人民一样,过着自由幸福的生活。’”李立立说。

几十年来,以李白烈士为原型创作的电影、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感动了一代代人。作为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的主演,上海歌舞团荣典·首席演员王佳俊在演绎革命先烈时,也与人物原型产生了强烈的精神共鸣。

“这是一部今天的‘80后’‘90后’关注上世纪的同龄人,通过创作演出,感染当下青年人的故事。”王佳俊在舞剧中扮演了以李白烈士为原型的“李侠”。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这部舞剧从编导、主演,再到音乐设计、服装、舞美,所有主创都是“80后”“90后”。

舞剧筹备阶段,当这群年轻人第一次走进李白烈士故居,看到简单朴素的家具、嘎吱作响的楼梯,还有李白牺牲前使用的狭小秘密发报间时,这些年轻灵魂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震撼。

“阁楼内没有空调,冬冷夏热,我们想象着,李白烈士当年是如何在一个个深夜,蹑手蹑脚地上楼,生怕楼梯发出响声引起邻居怀疑,又是如何用布包住灯光,发出最重要的情报。”王佳俊说。

这些年轻人同时也有自己的思索。“我们想象,李白烈士每天在外伪装身份,回到家中,是否会有稍稍安心的一刻,与妻子分享当天的见闻,评价晚饭的红烧鱼特别美味……这里应该是烈士生前的回忆中,最美好的地方。”

这些对生活细节的感知,最终被搬上了舞台。主创们决定用最朴素的方式,不夹杂艺术演绎,表现最真实的英雄人物。排练时,导演、演员哭成了一片。在一遍遍的演绎中,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的年轻主创们也更深刻理解了革命先烈的家国情怀。

说到动情处,王佳俊的声音有些哽咽,现场不少观众也眼眶泛红。“希望我们的每一场演出对观众来说,也是一次走进革命精神的洗礼,希望通过我们的演绎,让更多当代年轻人了解革命英雄。”王佳俊说。

徐汇龙华地区是英雄荟萃之处、革命精神凝聚之地。去年9月,龙华革命烈士纪念地整体连通及功能拓展项目竣工,进一步提升了龙华烈士陵园的整体性和瞻仰的庄严性,展现上海这座人民城市对革命英烈的崇敬。龙华烈士陵园副馆长朱晓丽介绍,近年来,龙华烈士陵园不断加强智慧博物馆建设,目前已经有27件国家一级文物实现三维网上观赏,1400多份烈士档案完成数字化采集,供党员群众在线学党史,进一步了解上海深厚的红色文化积淀。

密云百乙化烈士纪念馆周边景点 密云白乙化烈士陵园

1. 密云白乙化烈士陵园

密云水库位于北京市密云区城北13公里处,燕山群山丘陵之中。围绕水库有一条110公里长的环湖公路,沿环湖公路绕行,可以看到整个密云水库。为了保护水源不受污染,水库环湖基本都用铁丝网围了起来,各个水坝也都禁止人员车辆入内。

环湖基本是从南线开始,然后往西,沿途有黑龙潭、白乙化烈士纪念馆,过了黑龙潭后开始沿着盘山道往北,北边有著名的黄土坎皇家梨园、云峰山自然风景区、北观景平台等。过了水库正北然后往前就是水库东边,东侧主要是101国道,距离水库较远,只有一个白龙潭风景区,过了白龙潭最后与南线汇合,水库环湖结束。


2. 白乙化烈士陵园图片

密云名人录

王梁 (?~38)

  王梁(?-38年),字君严,渔阳要阳(今北京密云)人。东汉云台二十八将之一。原为渔阳郡狐奴令,后投奔刘秀,被拜为偏将军。刘秀占领邯郸后,封王梁为关内侯。刘秀称帝之后,王梁历任野王令、大司空、河南尹、济南太守,先后被封为武强侯、阜成侯。公元38年(建武十四年),王梁卒。有子王禹。投……

余贻鑫

余贻鑫

  余贻鑫(1936.11.6- )电力系统分析、规划与仿真专家。出生于北京市密云县。 1963 年毕业于天津大学,获硕士学位。曾任天津大学教授、日本九州工业大学首席客座教授。现任天津大学教授。 长期结合电力系统工程实际进行深入的电力系统稳定性理论研究,特别是在电力大系统安全监视、防……

张万福 (1916~1948)

  张万福,1916年11月出生在北京市密云县石城乡赶河厂村一个贫苦农民家里。为生计所迫,10岁的张万福开始给地主放牛放羊,在地主家里经常挨打受骂,心中埋下了仇恨的种子。1933年,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踏入密云。张万福目睹侵略者的烧杀抢掠,心中无比愤慨。1940年5月,八路军第十团来到密……

张锡元 (1870~1940)

张锡元

  张锡元(1863-1940),字嘏民,直隶省顺天府(今属北京市)密云县河西村人。清末民初军事将领,北洋政府、直系人物。清同治二年(1863)生。家庭条件不佳。光绪五年(1879),17岁时到古北口投在正定军叶志超部下当兵。光绪七年(1881),被选派进入正定军榆关随营武备学堂深造……

宁榥

  宁榥,1912年8月11日出生于北京市密云县。1932年考入清华大学机械系航空组学习,1933年家庭经济供给中断,爱人陈玉平当教师补助他继续学习。在抗日救国的“一二·九”-中,曾积极参加抢回被捕同学方左英等人的活动,为此他被包围清华大学的反动-逮捕入狱。他认识到救国必须有实力。清……

张博研

  张博研,男,汉族,1989年7月生,中共党员,北京市密云区广播电视中心主持人。为照顾癌症母亲,张博研放弃在外地的工作,回到家乡。他每晚为妈妈洗脚按摩,卖掉房子筹医疗费,用荣誉证书换来母亲笑容……张博研守在病母身边,不离不弃,在点滴之中尽孝道。张博研2011年大学毕业,以优异成绩被……

刘连枢

  刘连枢 (1953~)原名刘连书。祖籍河北献县,出生于北京密云县。中共党员。1983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函院新闻系。1968年下乡插队。1971年到北京市政工程机械公司任工人、宣传干事。1979年调到北京日报社,历任记者、文化部主任等,高级记者。北京日报社新闻研究所所长,现任……

杨钧 (1923~1985)

  杨钧(1923~1985年),北京市密云县人。1943年3月参加八路军,历任卫生员、调剂员、护士长、医助、外科 医生等职。1948年,加人中国共产党。为抢救伤员曾多次负伤,荣立战功,为三等残废军人。1950年,人解放军第六军医大学学习,毕业后被分配到解放军3430部队医院任主治医师……

杨敏 (1924~2015)

  杨敏,原名化天龄,曾用名化光,汉族,1924年1月7日出生,北京市密云县下河村人。1941年参加革命,194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原内蒙古邮电管理局副局长。1986年离休。离休后享受厅(局)级待遇,2009年享受省(部)级医疗待遇。因病医治无效,于2015年5月30日在呼和浩特市逝……

曹省吉 (1943~1969)

  曹省吉(1943-1969)籍贯河北省密云县。1959年10月考入开封制药厂技校。毕业后,到该厂当工人。任代班长,工会组长。工作中任劳任怨,积极搞技术革新,曾记功一次。1969年3月23日,制药厂土霉素车间“304大罐”发生故障,为抢救同志,奋不顾身跳进大罐,不幸中毒牺牲。197……

王百顺

  王百顺(1939.7—)北京密云人。 擅长油画。1959年毕业于鲁迅美院附中,1964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油画系。历任辽宁省出版社美术,美术创作室 、室主任,编审;沈阳师范学院艺术分院教授。作品《无题》1979年获全国美展三等奖;年画作品《人民功臣》、《同欢共乐》获第三届全国年画……


3. 北京市密云烈士陵园烈士名单

密云水库位于北京市密云区城北13公里处,燕山群山丘陵之中。围绕水库有一条110公里长的环湖公路,沿环湖公路绕行,可以看到整个密云水库。为了保护水源不受污染,水库环湖基本都用铁丝网围了起来,各个水坝也都禁止人员车辆入内。

环湖基本是从南线开始,然后往西,沿途有黑龙潭、白乙化烈士纪念馆,过了黑龙潭后开始沿着盘山道往北,北边有著名的黄土坎皇家梨园、云峰山自然风景区、北观景平台等。过了水库正北然后往前就是水库东边,东侧主要是101国道,距离水库较远,只有一个白龙潭风景区,过了白龙潭最后与南线汇合,水库环湖结束。


4. 密云烈士墓

永璂的墓在密云

密云清皇子墓 里面葬有 皇长子定安亲王永璜、第三子循郡王永璋和第五子荣纯亲王永琪墓。其琉璃宫门民国时期就被盗运美国,现在在纳尔逊博物馆;建国后因修密云水库皇子墓被全部拆除,地宫出土了大量玉器,遗骨被运往后山安葬,现在原址残余地宫废坑和碎琉璃瓦,是北京密云区文物普查单位。


5. 密云烈士纪念馆

首都博物馆

中国军事博物馆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中国电影博物馆

中国自然博物馆

徐悲鸿纪念馆

李大钊烈士陵园

团城演武厅

西周燕都遗址博物馆

北京大葆台西汉墓博物馆

辽金城垣博物馆

老舍纪念馆

南海子麋鹿苑博物馆

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戏剧博物馆

北京市禁毒教育基地

中国长城博物馆

密云县博物馆

昌平区博物馆

上宅文化陈列馆

门头沟区博物馆

平北抗日烈士纪念园

宣南文化博物馆

香山双清别墅

郭守敬纪念馆

曹雪芹纪念馆

平西人民抗日斗争纪念馆

冀热察挺进军司令部旧址陈列馆

鱼子山抗日战争纪念馆

中国抗日战争纪念雕塑园

古北口战役阵亡将士公墓

房山博物馆

焦庄户地道战遗址纪念馆


6. 北京密云白乙化烈士纪念馆

北京红色教育基地:房山霞云岭,红色背篓精神传承教育基地,长城红馆,平北抗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铁军纪念馆,冀北抗日根据 地旧址,鱼子山抗日战争纪念馆,平北红色第一村,平北抗日烈士陵园,京西中共山区第一党支部旧址,香山革命纪念馆,白乙化烈士纪念馆,时传祥纪念馆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