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兵学校旧址

工兵学校旧址

工兵学校旧址位于秦淮区海福巷1号,时代为民国。

工兵学校旧址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党史学习教育 | 大渡口区红色地名之兵工署第二十一兵工厂火工所旧址

为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进一步发扬革命精神,从5月14日开始,大渡口发布联合大渡口区民政局推出“保护地名文化,记住美丽乡愁”专栏,讲述大渡口的红色地名故事。今天,我们为大家介绍的是兵工署第二十一兵工厂火工所旧址

兵工署第二十一兵工厂火工所旧址位于跳磴镇红胜村。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第二十一兵工厂在此修建军械仓库。

仓库零星分布于10000余平方米较狭窄地带。建构为土木结构,面阔三间9.3米,进深5.1米,通高4.9米,悬山式顶,小青瓦屋面。目前调查仅发现军械仓库2座,其它仓库已改建和损毁。该仓库的发现,对研究抗战时期、近代历史有着重要的意义。

据资料显示,该厂建于1941年8月,原名军政部兵工署废品整理工厂,该厂主要业务为一般军用械弹的废品整理。1945年4月,由兵工署第二十一兵工厂接管,更名火工所。

1950年6月,修建成渝铁路时,改建为成渝铁路渝赶段沿线筑路工人宿舍、重庆西工务段中梁山第一养路工区宿舍使用。2019年,兵工署第二十一兵工厂火工所旧址被公布为第三批重庆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我为群众办实事丨大渡口这个地方将变身重钢记忆主题文化步行街

新闻发布会 | 大渡口区大排查大整治大执法“百日行动”启动

国卫复审丨大渡口针对小型理发店、小旅店、小歌舞厅、小浴室、小网吧这样做

总编:王涛 总值班:冯勇

审核:张韬

责编:杨蓉

编辑:钟戈 美编:赵倩

来源:大渡口发布、大渡口区民政局

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郑州优秀近现代文物遗迹丨李大钊讲学地——郑州铁路职工学校旧址

郑州火车站附近繁华的商业街中

坐落着一处古朴房屋,

这里就是郑州铁路职工学校旧址

声音来源:郑州二七纪念馆社会教育部讲解员李佩希

郑州铁路职工学校旧址建筑风格青砖灰瓦、飞檐翘角、拱形窗户、红色门柱,是砖木结构的歇山房。民国年间,这里原为“郑州湖北会馆”。上世纪20年代初,郑州铁路职工学校在此创办,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先驱李大钊曾在此讲学。新中国成立后这里改为三益街小学。

上世纪初,京汉、陇海铁路交会于此,造就了郑州在全国“中”的地理坐标和“十字路口”的独特优势。宣传马克思主义,点燃革命火种,李大钊注重与铁路工人群众打成一片,更看中河南在中国工人运动中的重要战略地位。

延伸

李大钊“工人天”的故事

1921年3月的一天晚上,李大钊头戴黑礼帽、身穿大夹袍出现在郑州铁路职工学校,来到工人中间,介绍俄国工人解放的情况,传播革命真理。

“‘工’字下边加个‘人’字,连起来就是‘天’,工人阶级前途远大。全中国四万万同胞团结起来,将来要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一个好的中国。”李大钊当年讲学时的幽默话语广为传诵。

李大钊的郑州之行,为之后陇海铁路工人大罢工奠定了思想基础,进而揭开了河南工人运动的序幕。河南第一个党小组的负责人游天祥和在河南建党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刘天章,都是由李大钊介绍入党。这里也可以称它是“李大钊等早期共产党人在河南播下革命火种的起点”。

2006年6月,郑州铁路职工学校旧址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与周边的二七纪念塔二七纪念堂等形成了一个红色文化圈,成为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阵地。

下期预告

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

北伐阵亡将士墓地

出品人:邓学青

策 划:郭 星

编 辑:苏靖涵

高阳布里留法工艺学校旧址将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来源标题:高阳布里留法工艺学校旧址将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日前,国家发改委公布《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三期总体建设方案》,保定高阳县布里留法工艺学校旧址名列其中。

据悉,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三期建设是在2018年到2020年间,由中央和地方共同出资,重点开展红色旅游活动所必需的旅游公路、景区内步行道、露天停车场、供电线路、供排水线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必要的环境整治。

布里留法工艺学校于1917年在高阳县布里村成立,是我国第一所留法工艺学校。学校开办期间共培养留法学生200多人,培养了一批栋梁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