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乾隆御碑

南京乾隆御碑

南京乾隆御碑位于雨花台区雨花台烈士陵园内,时代为清代。

南京乾隆御碑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南靖出了个清朝乾隆御前侍卫

“松罗声声喜报传,文韬武略伟奇男,御前侍卫威风凛,‘魁星踢斗’美名扬。”在漳州科举史,文有状元林震,武有榜眼黄国梁,一文一武,家喻户晓。可在南靖县靖城镇尚寨村有位清朝乾隆御前侍卫、武状元吴锡璋却鲜为人知。近日,为了更好地纪念自己的祖宗吴锡璋,吴氏后裔拟在原址上复建“御前侍卫府”,以彰显祖宗御赐之尊荣。

在吴国安家中,吴国安向笔者引见了一把锈迹斑斑的黑色纯铁大刀,古称“青龙偃月刀”,它刀柄2.3米,刀刃0.97米,刀柄周长20厘米,重达120斤,刀柄上刻有“张茂智造”四个字;在两三个人使劲下才把这把大刀从密室里抬到厅堂中。

吴国安动情地说,这是祖辈吴锡璋遗留下来的古兵器,是他平时在练功时使用的练功刀,珍藏至今已两百多年了,家人将其视若珍宝,真不敢想象,当年祖宗是怎样挥动这把沉甸甸的铁刀。这把铁刀,平常是放置在家里,没开口,一般不敢轻易示于人。在吴国安的一座老屋前,至今还存放两块高一尺有余、重约300斤的梯形练功石,这块练功石是吴锡璋平时锻炼的器材,每天起床后,他就用双手抓起它,使劲左右上下来回晃动,以增强其臂力,功夫不负有心人,一段时间后,吴锡璋挥舞着这块练功石,真正做到运转如飞而脸不红,心不跳。

据悉,清朝乾隆十三年(即公元1748年),吴锡璋出生在尚寨村一位家底比较殷实的大户人家,自幼喜文好武,到处拜师学艺,加上聪颖过人,朝夕习武,苦练不辍,因此,十八班武艺,样样精通。长大后,身材魁梧的他,一块一百来斤的石盆在手,能够轻易地举过头,臂力大无穷,委实令人叹服。据祖辈口口相传,有一年夏天,吴锡璋到邻社看戏,由于没带雨具,为了遮雨,他只好顺手将石臼斗笠戴回家。公元1768年,松罗房十三代、21岁的吴锡璋参加乡试,一试中举,后来,他又进京参加两次会试,均名落孙山,生性倔强的他不服气,回家潜心苦练武艺,清乾隆四十年(即公元1775年),武举吴锡璋参加第三次会试,终于顺利通过,金榜题名,名列三甲。

后来在殿试时还发生一段小插曲:或许是旅途疲惫,还是精神紧张,吴锡璋在挥舞大刀时竟然脱手而落,在电光石火之间,说时迟,那时快,吴锡璋在情急之下,右脚连忙做个勾腿动作,将大刀勾住,然后又往上使劲一抛,双手接住,一个横刀立马姿势后,又神情自若地耍起来,大刀所到之处,呼呼生风,果然飒爽英姿,威风凛凛,整个套路做到天衣无缝,非常完美,没有漏出一点破绽,乾隆皇帝见了,龙颜大悦,问其是何招式?吴锡璋急中生智,忙答曰:“魁星踢斗”,于是,他被乾隆皇帝钦点第一甲第一名武状元,授御前侍卫官职,晋封四品武德骑尉,还恩准回家乡修建御前侍卫府,天妒英才,可惜吴锡璋在京任职三年多后,不幸染疾逝世,实在令人扼腕叹息。后来,其妻也离世,后人将夫妻俩的遗骨合葬在尚寨村麒麟山脚下,墓碑上镌刻:“御前侍卫武德骑尉肃杰吴老先生暨诰授四品恭人怀顺刘氏佳城”等字样,有块由乾隆帝钦赐的“御前侍卫府”匾额,弥足珍贵,至今还珍藏在吴国安家中。

“御前侍卫”“钦点第一甲第一名”即武状元,尚寨村吴氏众后裔异口同声坚定地认为就是武状元,因为一招漂亮的“魁星踢斗”,致使乾隆皇帝龙颜大悦,因此特赐、钦点他为武状元。笔者查阅了民国版的《南靖县志》与《渤海吴氏尚寨族谱》中有关武举科进士、状元篇记载,也证明了这一说法:“吴锡璋,男,乾隆四十年,公历1775年,乙未科第一甲第一名武状元,钦点御前侍卫。”

为此,笔者打电话咨询了已退休的南靖县文物工作者江清溪老师,江老师到尚寨村考究古迹后说,吴锡璋的功名应该是武状元,因为只有武状元才有资格拥有底座镶龙的八角旗杆。吴国安说,为了恢复文物古迹,吴氏族人纷纷献言献策出资筹建,在不久的将来,一座崭新、庄严的“御前侍卫府”将展现在人们的面前,为南靖争光添彩。

来源:南靖之窗

趵突泉景区双御碑乾隆诗文探析

双御碑乾隆诗文探析

坐落于济南突泉景区的娥英祠内有一块石碑称为“双御碑”,上有清朝两代皇帝的石刻题字题诗,而且还是祖孙两代的手书,因此这块双御碑极为罕见。

乾隆下江南

石碑高近三米,宽约一米,顶部石龙盘绕。正面的“激湍”两字刚劲有力,左侧落款是:“康熙甲子孟冬题”,石碑背面是乾隆的一首《再题趵突泉作》。二帝书法之风骨皆传赵孟頫、董其昌之神韵,又各成一家。仅从遒劲的运笔看来,二帝对于趵突泉的深爱无需多言。不难想象,当年二帝自京城而来,夙愿终成,提笔挥毫一瞬间,何等激情涌动。据此也反映了趵突泉当时的历史文化地位。

乾隆的这首《再题趵突泉作》历来此误传版本较多,笔者经过认真研究,根据【钦定四库全书荟要】集部之御制诗二集卷三和石刻碑文,记录辨析如下:

南城南古观里,别开仙境非尘市。

致我清跸两度临,却为突泉三窦美。

喷珠屑玉各澜翻,孕鲁育齐相鼎峙。

汇为圆池才数亩,放泺达江从此始。

朱栏匼匝接穹楼,祀者何仙钟吕子。

曲廊蜿蜒壁勒字,题咏谁能分姓氏。

过桥书室恰三楹,研净瓯香铺左纸。

拈咏名泉亦已多,氿兹实可称观止。

曾闻地灵古所云,屯膏殄享恐非理。

拟唤天龙醒痴眠,今宵一洒功德水。

(是日至此拈香祈雨故云)

——爱新觉罗·弘历

双御碑原碑

下图为【钦定四库全书】影印资料:

【钦定四库全书】卷三

【钦定四库全书】卷三

双御碑乾隆诗文探析

乾隆十三年(公元1748年)三月初四,乾隆皇帝游览趵突泉,看到其祖康熙的诗文后,写下了《恭依皇祖趵突泉诗韵》一诗:

穹碑瞻圣藻,古寺驻春旗。

即景清明日,湔裳大小玑。

波心翻雪练,石齿漾苔衣。

对此蠲尘虑,从添逸兴飞。

乾隆画像

因为想念趵突泉的美景,乾隆于初七又去了一次趵突泉观澜听涛,加之当年大旱,拈香祈雨,并写下了这首《再题趵突泉作》。这首诗押仄韵,因平仄不合律,故此诗属仄韵古风类。每一个韵脚的字(里、市、美、峙、始、子、字、氏、纸、止、理、水)都采用《平水韵》中:上声四“纸”韵部,一韵到底,共二十句一百四十字。

乾隆围猎图

第一、二句写趵突泉的位置、环境。当时趵突泉边有吕仙阁和道院;“尘市”即市井。

第三、四句写因为趵突泉景色美丽,使之两次移驾至此。“清跸”,旧时谓帝王出行,清扫道路,禁止人行。 “窦”,孔、洞;“三窦”,即趵突泉三股水。

第五、六句写趵突泉泉水洁清,润泽齐鲁。“屑玉”,原意指碾碎玉石,此处指泉水涌流如喷珠溅玉一般;“澜翻”,水势翻腾的样子;“鼎峙”,即鼎立。

第七、八句写泉池虽不大,却是泺水的源头。“放泺达江”,即泺水到达江河的意思。

第九、十句写朱红色的围栏连接着高大的楼阁,里面祭祀的是道教神仙。“匼匝(kē zā)”,周匝环绕。“钟吕”,指钟离权、吕洞宾。

第十一、十二句写游廊曲折,墙壁上雕刻着文字,有的题咏因时间久远风化而辨不清姓名。“勒”,雕刻

第十三、十四句写趵突泉来鹤桥边有书斋,可品茗题字。“研”同“砚”;“瓯”即杯,指茶具。“左纸”全称应是“左伯纸”,左伯是东汉人,相传善造纸,借以指古纸、优质纸。

第十五、十六句写吟咏过的名泉有很多,但趵突泉实可称为名泉之最。“拈咏”,拈笔题咏的意思。氿(guǐ),从侧面流出的泉,如《诗经》“有洌氿泉,无浸获薪”。《毛传》:“侧出曰氿泉。”这里代指趵突泉。“氿兹”原碑为“汍(wán)荪(sūn)”,道光《济南府志》录作“汍兹”,均难以解释,此处以《四库全书荟要》为准。

第十七、十八句转入祈雨,写上天不应该吝啬恩泽而造成干旱,使民不聊生。“屯膏”,语出《易•屯》,屯,吝啬、收紧的意思;膏,恩泽。后以“屯膏”谓恩泽不施于下。“殄(tiǎn)享”是断绝百姓享用(生计)的意思,《钦定四库全书》误把“享”写做“亨”,“殄亨”古语法上亦讲不通,此处以原碑为准。

第十九、二十句,“痴眠”,长久的睡眠。“功德水”,原本是佛教语,即八功德水。佛教谓西方极乐世界中,处处皆有七妙宝池,八功德水弥满其中。《称赞净土佛摄受经》记载:其水一甘,二冷,三软,四轻,五清净,六不臭,七不损喉,八不伤腹。此处借指甘霖。

碑文解析

碑文解析:

1.市:通“世”。

2.氿兹:碑文为:“汍荪”无法解释。

汍——〔汍wán澜〕涕泣的样子。亦作“汍兰”。

氿----〔氿guǐ泉〕从侧面流出的泉,如“有洌~~,无浸获薪。”泉水从旁流出氿,泉穴出,仄出也。——《尔雅•释水》。

荪----〔sūn荪〕(1)本意:古书上说的一种香草。即今菖蒲是也(《梦溪笔谈》)。竹荪。(2)指少司命。(《楚辞•九歌•少司命》“夫人自有兮美子,荪何以兮愁苦”)无论做:‘汍荪’还是‘氿荪’都无意义。

1840年版本【济南府志】为:‘汍兹’属于错误。依据四库全书影印版本统一校注为:‘氿兹’。

3.殄:[tiǎn]尽,绝:~灭。~歼。暴~天物(任意糟蹋东西)。

4.原碑身纵向横向都有断裂痕迹,后来弥合。仔细观察诗句写完后,有一行小字为:“是 至此拈香祈雨”。推测原碑恰好此处断裂,弥合后字迹不存,只好空格代替,考证此处为:“是日至此拈香祈雨,故云”(见后附图片。)

乾隆南巡图

诗文大意是:“济南城南部有古观,如同仙境一般,绝非尘世所能比拟。我两次来临观赏,主要因为趵突泉的三股泉水太美丽了。喷出的泉水如同宝珠和玉屑般在三个出口波澜翻滚,恰似三足鼎立一样并峙着涌出,孕育齐鲁大地的子民和万物。泉水喷涌汇集的这个池子也就数亩之间,但却是远通江河的泺水源头。泉池四周红色的栏杆环绕,连接附近巍峨的楼阁,泉池边上古观里供奉的原来是钟离权和吕洞宾这两位神仙(暗示大旱之年神仙也未能保佑一方黎民)。周围曲廊蜿蜒并且有好多题于墙壁的诗文,现如今谁又能辨清这些人的名字呢?过了来鹤桥有三间书房,当地官员已经研墨煮茶并且铺开质地很好的纸张了。我题咏过的名泉已经很多了,但是趵突泉实在是叹为观止。曾听说这里是古人都称赞的地灵之所,那么上天屯集甘霖而不与尘世万物享用恐怕不是道理吧,我祈望唤醒沉睡中的天龙,请今宵降下功德无量的雨水吧。”

清高宗弘历即位后,在乾隆十三年(1748年),御驾南巡,曾到济南趵突泉畔驻跸游览。恰逢当时济南自去冬以来滴雨未下,大旱成灾,民不堪苦。乾隆皇帝就立刻召见随臣及地方官员,说道:“朕来济南,非惟观泉。济南久旱朕要在泺水亲为黎民祈雨。”而后,乾隆当众挥毫作《再题趵突泉作》诗,以代祈雨文告。

诗毕,乾隆令置香案于趵突泉边,遂带一班臣下顶礼膜拜,祈求上天怜民,普降甘霖。乾隆祈雨,一番仪式轰轰烈烈不久,天空乌云骤卷,竟真的下起倾盆大雨。于是官民齐颂,均拜乾隆为真龙天子,圣恩通天,乾隆十分喜悦。第二天,山东巡抚奏报:“昨日大雨,济南旱情解除,济南民众感万岁祈雨圣德,欲将万岁《再题趵突泉作》诗文碑刻于趵突泉岸,以让后世永记圣恩,请万岁恩准。”乾隆就说道:“趵突泉畔原有圣祖手书‘激湍’碑刻,今朕有微德,也是圣祖教诲,又如何敢与圣祖并肩比立。然百姓之意难却,可将文句刻于圣祖“激湍”碑刻之背,以示承前启后之意。”于是,山东巡抚遵旨而行,趵突泉畔才有了这举世无双的“双御碑”。

感谢订阅

作者:李宗健

石景山北惠济庙内原来还有乾隆御碑亭!

雍正御碑亭 石仪天下摄

惠济庙位于今首钢制氧厂内,现仅存“雍正御碑亭”。其实,庙内除此亭外,原还有“乾隆御碑亭”一座。因新中国成立后随庙一起被毁,所以知道的人不多。清光绪《畿辅通志》卷十三载:“北惠济庙在石景山西南,奉敕建。永定河自石景山以下始筑堤防,为上游修浚要地。雍正七年,世宗宪皇帝命建庙以答神庥,赐名北惠济庙。碑亭二,恭刊世宗御制碑文,高宗御制诗。”

(碑阳 )

乾隆御碑亭位于真武殿以北的院落中。亭内有巨碑一通,螭首方座,通高5.01米,宽1.18米,厚0.41米。碑额篆文“御制”二字,碑文行书,蔚为壮观。此碑现存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国家图书馆藏有拓片。为何称“乾隆御碑亭”呢?原因是亭内碑的两面都镌刻了乾隆帝的诗文。《日下旧闻考》和《畿辅通志》对碑上的两首诗均有记载。

先说碑阳。碑阳首题《阅永定河堤因示直隶总督方观承》,落款是乾隆庚午年,即公元1750年。其诗为五言体,诗曰:

水由地中行,行其所无事。要以禹为师,禹贡无堤字。

后世乃反诸,只唯堤是贵。无堤免冲决,有堤劳防备。

若禹岂不易,今古实异势。上古田庐稀,不与水争利。

今则尺寸争,安得如许地。为堤已末策,中又有等次。

上者御其涨,归漕则不治。下者卑加高,堤高河亦至。

譬之筑宽墙,于上置沟渠。行险以侥幸,几何其不溃。

胡不筹疏浚,功半费不赀。因之日迁延,愈久愈难试。

两日阅永定,大率病在是。无已相咨询,为补偏救弊。

下口略更移,取其趋下易。培厚或可为,加高汝切忌。

多为减水坝,亦可杀涨异。取土于河心,即寓疏淤义。

河中有居民,究非久长计。相安姑弗论,宜禁新添寄。

条理尔其蘉,大端吾略示。桑干岂巨流,束手烦计议。

隐隐闻南河,与此无二致。未临先怀忧,永言识吾意。

诗句不难懂,乾隆似乎也未逞诗才。他对治理永定河的大臣注意开导,语重心长。谈了自己对治水方略的理解,告诫大臣不能行险侥幸,要抓住根本,疏浚为主,免得事倍功半。河道的出山口要下移,堤要加高培厚,尽量从河道中取土。还叮嘱对河畔居民数量不使增加,要“未临先怀忧”,先期做好准备。从中可以看出,乾隆帝对治理北京第一大河的重视程度。

(碑阴)

再说碑阴。首题《阅永定河》,落款是乾隆乙亥年,即公元1755年。也就是说作于碑阳诗歌的五年之后。诗歌也是五言体,其诗如下:

永定本无定,竹箭激浊湍。长源来塞外,两山束其间。

挟沙下且驶,不致为灾患。一过卢沟桥,平衍渐就宽。

散漫任所流,停沙每成山。其流复他徙,自古称桑干。

所以疏剔方,不见纪冬官。一水麦虽成,亦时灾大田

因之创筑堤,圣人哀民艰。行水属之淀,荡漾归清川。

其初非不佳,无奈历多年。河底日已高,堤墙日已穿。

无已改下流,至今凡三迁。前岁所迁口,复叹门限然。

大吏请予视,蒿目徒忧煎。我无禹之能,况禹未治旃。

讵云其可再,不过为补偏。下口依汝移,目下庶且延。

复古事更张,寻恩有所难。

此诗流露出乾隆对治理永定河的无奈,有忧国忧民的心境。所以,诗歌的味道比上一首略好。据考,自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康熙帝赐名永定河后,虽多方治理,永定河并没有真的“永定”下来。乾隆二年(1737年),即决口四十多处;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北岸决;第二年又决;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良乡段决口……。永定河一直成为清政府的心病。乾隆帝虽大力治理,似乎也只能“头疼治头,脚疼治脚”,他的无奈也是可以理解的。

北惠济庙集中了清代如此多的帝王文字,以至于我们要想了解清代永定河的水利史,还必须借助于那里留下的资料。庙内的“乾隆御碑亭”虽然不在了,但通过现存的“雍正御碑亭”我们还可依稀想见它原来的风采。特别是诗碑还在,诗文还在。我们通过诗碑上的诗,更可以去理解“康乾”盛世的由来,这是北惠济庙内的“乾隆御碑亭”留给后人的思索。

作者:浮白

来源:石景山公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