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门桥

北门桥

北门桥位于南京市玄武区珠江路和北门桥路交叉路口南侧,长21.5米,宽17.3米,石拱结构,为明代重修。

北门桥在五代称玄武桥,后以地处南唐国都江宁府城北门而改今名,俗称北门桥。宋代曾名清化桥(桥南原为清化市所在)、武胜桥(宋时附近曾设亲兵教场)。桥券内刻“草堂桥”,又称草堂桥,其名无考。

杨吴天祐六年(909年),权臣徐温派其养子徐知诰来管辖金陵。三年后,徐知诰以功升任州刺使。

杨吴天祐十一年(914年),徐知诰开始修造州城,并建大都督府。

南吴武义二年(920年),徐温派遣陈彦谦主持修建过金陵府城,但规模不是很大。

杨吴太和四年(932年)八月,已经取得杨吴军政大权的徐知诰“广金陵城周围二十里”,拓宽了原有城墙,并增筑了羊马墙。同时,征发民丁沿城开挖护城河,就是后来的“杨吴城濠”。当时,在城北门玄武门外护城河上还修有一座石桥,称为玄武桥。

南唐升元元年(937年),徐知诰接受杨吴禅让,正式称帝,国号南唐,改金陵府城为江宁府城,并大规模修筑都城。南唐的金陵新城,周长达到12公里半,“西据石城,南接长干,东连白下桥(即今大中桥),北限玄武桥。”据考证,南唐金陵新城墙基阔三丈五尺,顶宽二丈五尺,高二丈五尺,开城门八座:南门、下水门、龙光门、栅寨门、西门、玄武门、东门、上水门。玄武门就是南唐都城的北门,玄武门外北护城河上的玄武桥,因此又被称为北门桥。南唐金陵新城的范围,延续至宋、元时期,直到明初才有所改变,在南京城市发展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