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中塔

扬中塔

扬中塔(英语:YangZhong Tower)又称扬中新广播电视发射塔,昵称扬中小蛮腰。位于扬中市三茅街道(滨江公园)内,距离市区1.2km,与镇江新区隔江相望。扬中塔总高度158米 ,面积约两千平方米,分为塔架、井架、桅杆、塔柱、塔楼五个部分,总投资约三千八百万元。是扬中热门景点之一。

纪录片《中国灯塔》弘扬灯塔文化

  由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组织的5集纪录片《中国灯塔》文字稿审查会日前在北京召开。

据《中国灯塔》导演吴胜钟介绍,创作团队在经过长达半年的走访调研后,于2018年8月下旬开始拍摄,共拍摄灯塔52座,采访对象多达73人,足迹到达南海灯塔与黑龙江黑瞎子岛。此次纪录片的创作着重真实性和艺术性的结合,将关注点放在守塔及与灯塔有关联的普通人。该片由《舌尖上的中国》的摄影师担纲主摄影,最多时7个机位同时拍摄,力求全方位立体地展现灯塔的独特魅力。

专家组一致对拍摄后形成的文字稿予以充分的肯定,认为文字稿叙事逻辑清晰、主题鲜明、结构合理、内容丰富、采访深入,以与灯塔相关联的人、事、物为切入口,通过一个个鲜明立体的人文故事,展现了交通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时代价值,既弘扬了灯塔文化,展现了灯塔的建筑艺术,又传承了人文历史价值,体现了灯塔人的职业精神。

据了解,《中国灯塔》计划于7月11日“中国航海日”前后在中央电视台播出,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献礼。

作者:孙海悦

青春聚焦 | 学习发扬“灯塔精神”!快看,这里有个“灯塔中队”

如果让你每天都生活在一个几亩大的小院里,几十年里日复一日地做同样的工作,你能坚持下去吗?

这种听起来像“坐牢”的日子,就是山东青岛团岛灯塔守塔人王炳交的生活。是什么力量支撑着他43年如一日地守护一个灯塔

为深入了解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王炳交的事迹,青岛市实验小学六(2)中队的队员们走进了交通部海事局北海航海保障中心青岛航标处团岛灯塔(以下简称“团岛灯塔”)。

闪耀的灯塔

在团岛初见这座建于1900年的灯塔时,队员们发现,时间并没有给这座建筑留下太多的痕迹,在王炳交的呵护下,这座百年灯塔看上去像新的一样。

带着好奇,队员们跟随王爷爷参观了他的工作场所,还亲眼看到了一件珍贵的“宝贝”——1934年的老航海地图。王爷爷拿着这张地图,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为队员们讲解了灯塔的百年变迁史,也让队员们明白了,灯塔不仅有定位功能、危险警告功能、确认功能、指示交通功能,而且是一个国家主权的象征。

▲王炳交老人为队员们讲述团岛灯塔的历史

在灯塔下的院子里,王爷爷把43年里灯塔上换下来的零件集中在一起,建立了一座灯塔博物馆,使团岛灯塔的历史得以流传。

他告诉队员们:“现在,这里已经成为青岛航标博物馆,每年都有很多人来参观。在这里,人们不仅可以了解团岛灯塔的历史,而且可以感受青岛过去的生活。”

无悔的“灯塔人生”

回到学校后,队员们召开了“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英雄”主题队会,分享寻访收获。

队员

在灯塔上,我看到透镜被擦得一尘不染,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王爷爷的日常工作虽然简单、枯燥,但他却干得一丝不苟。我要向王爷爷学习,认真做好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

灯塔日出而熄、日落而明。43年来,王爷爷一直这样周而复始地默默奉献着自己的“生命之光”,照亮海疆。这种无私奉献、默默坚守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名队员学习。

队员

队员

王爷爷从18岁开始守护团岛灯塔,退休后又重返灯塔,继续发光发热。我要学习他坚守、担当与奉献的精神,守好自己心中的灯塔,努力成长为对国家、社会有用的人。

假日期间,队员们再次来到团岛灯塔,将自己的书法、绘画作品送给王爷爷;走进青岛德国总督楼旧址博物馆,担任“小小讲解员”,为游客讲述团岛灯塔的故事;走上街头,开展志愿活动,向更多人宣传家乡青岛的历史文化,为建设文明城市添砖加瓦……

▲队员们将自己的作品送给王炳交老人

▲队员们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这些行动也感动了王炳交。他不仅参与了首个“灯塔中队”创建活动,还为六(2)中队授“灯塔中队”中队旗。

▲王炳交老人为队员们授中队旗

“灯塔中队”的队员们纷纷表示,要以王爷爷为榜样,立志向、修品行、练本领,学习、发扬“灯塔精神”,让爱国情怀、拼搏奉献与少年壮志交织在灯塔的光芒里,展现新时代红领巾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谱写时代新人的“灯塔人生”。

来源:微信公众号“中国红领巾”

福塔的中国的古塔与楚雄的“中国第一福塔”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遗产丰富的文化古国。古塔建筑是我国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之一。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已经公布或备案的县、市以上的文物保护单位中,古塔就有2000多座。若加上尚未列入县、市以上文物保护单位的各地古塔总数,可达万计。塔在艺术家、画家和诗人的创作中也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形成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塔原是佛教的建筑物,始于印度,也就是说,塔文化是一种外来文化。据佛经上说,公元前五世纪左右(释迦牟尼生于公元前567年;逝世于公元前485年)佛祖释迦牟尼“灭度”后,他的弟子阿难陀(Anada)等人将尸体火化后,有许多坚硬的“五彩晶莹”的舍利(Sarlra)。弟子们将骨灰和舍利分为八份,分别埋葬在释迦牟尼生前活动过的主要地方。各自建塔,内藏舍利、经卷、佛像、法器等以供奉,外以七宝装饰,成为对佛祖的纪念建筑。塔的印度古梵文为Stūpa;巴利文叫Thūpa。传入我国后,汉文译做窣堵波、或译为塔婆、兜婆、浮图、佛图等等,俗称“宝塔”或“塔”。“窣堵波”在印度是半球形的坟墓,墓前有“开”字形的石质或木质标记。西汉末年,塔随佛教从印度传入我国。迟至东汉初(约公元68年),我国第一座佛寺——白马寺中即已出现木塔建筑。外来塔的建筑形式即被当时中国悬山构架、斗拱雕饰的建筑风格所改造,脱颖而成具有鲜明汉族特征的单层亭阁式墓塔。进而和我国木结构的楼阁建筑结合,衍生出一种完全不同于印度窣堵波的中国高层多级宝塔。使之具备了楼、阁、阙、观的结合,并有地宫、塔基、塔身和塔刹的总体结构。塔的外形中国本土化的同时,塔的标志性纪念性意义也不仅只是用来做“肉身舍利”的坟墓;而演进成为“法身舍利”,即一种精神、一种文化、一种理想的标志性纪念物。从埋藏人的骨灰到纪念人的精神、标志地方的文化与精神,这是一个很大的升华。《法华经·法师品》中说:“经卷住处,皆应起七宝塔,极令高广严饰,不须复安舍利”。这是因为“佛有真身与法身”,而其法身就是佛的精神与文化。这样,塔的中国本土化使得塔的形状楼阁化、塔级增多、“直逼青霭云霄”,也使塔由纪念性佛祖坟墓,变成为精神、文化的标志性纪念建筑物。这当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古就不拒绝外来的文化,而是具有很强的兼容性。对于外来文化兼收并容,将其吸收进来,消化之后,从形态到内涵都又重新创造出新的品位与价值。这也说明中华民族对于外来的文化吸收必须有一个本土化的过程。这与“全盘西化”,“不破不立”、“铲除中国旧文化达到现代化”把外国摒弃的垃圾放在自己国家的祖先牌位上顶礼而拜的态度不同。楚雄福塔的建造体现楚雄人民继承中华优秀文化又学习世界先进文化的精神。来到滇中高原,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楚雄的“中国第一福塔”,真是“一塔标晴眺,千里送朝晖。”福塔,是楚雄瞩目的景观,是楚雄和谐时代的象征,也是楚雄精神文化的标志性建筑。福塔常威镇山川,供万众钦仰。福塔,有孤高挺拔的形象,让人们登高远眺、产生极目山川的功能。如登上临江古塔之顶,则“登高壮观天地宽。龙江茫茫去不还”,“下窥指高鸟,俯听闻惊风”,达到登高望远、开阔胸怀的作用。福塔是地方精神、地方文化的物质体现。福塔的所在地则汇聚人物,交流文化。所以,一方水土有一方文化;而一方文化又有其地方文化相适应的独持建筑,其中楚雄最引人注目的就是福塔。楚雄福塔还有“导航引渡”的作用。在群山起伏的滇 中高原之上,大地苍茫,需要有标志以指明方向。“建福塔标灯,以为来往之眺望”,塔是远望的中心。自古以来导化人心和谐,“指引千帆夜竞航”、“行路夜泊,以灯塔为指南”。所以在人生的道路上,在茫茫的天地中,有一高塔以“福心”吸引视觉,人们就不会迷失方向。福塔还装饰山河、美化风景形成楚雄城市设计的构图中心。楚雄福塔是天、地、人三者之间,理、气、形的结合体。她体形优美、玲珑迷人,争写天上之姿,竞模滇中山中之影。福塔立地高耸、直入云表。迎晨曦、送晚霞,以接纳天地之灵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