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阳革命历史陈列馆

丹阳革命历史陈列馆

丹阳革命陈列馆座落在画院路36号,原六届全国政协常委、新四军著名将领管文蔚同志题写馆名,1999年10月正式对外开放,是镇江市委和丹阳市委命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也是镇江地区党史系统唯一的爱国主义教育纪念场馆,年参观人数近3万人次。目前,已有15个学校或单位把陈列馆作为德育基地。

陈列馆总建筑面积1268平方米,分上下两层。丹阳人民革命斗争史陈列在该馆二楼,展出各时期历史照片、图表640余件,文物200余件。

二楼正厅中央,邓小平同志的题词“用革命的事迹来教育我们的子孙万代:像我们前辈那样,像我们先烈那样,永远当一个革命者,永远当一个为人民大众的集体事业服务的社会主义者,永远当一个共产主义者”金光熠熠,充分反映了陈列丹阳革命斗争史的目的和宗旨;厅中两边有反映丹阳革命斗争史和现代建设成就的两幅木刻装饰画;入口处两边有6幅丙烯水彩壁画:五四运动、迎接北伐、秋收暴-动、抗击日寇、拥军支前、进军江南,充分体现了丹阳人民革命斗争史的主线和轮廓;两棵玻璃雕刻的青松,象征革命前辈的丰功伟绩。

第一部分 党的创建和大革命时期

历史沿革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和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丹阳进步青年和知识分子积极开展新文化运动,传播马列主义。1925年4月,恽代英等介绍丹阳进步青年戴盆天、黄竞西、夏霖、钱正表、吴起文加入共产党,并建立了中共丹阳第一个党支部,领导人民积极投身于反帝反封建的大革命运动。1927年4月,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背叛革命后,丹阳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在-面前,没有被险恶的环境所吓倒,他们擦干烈士的血,又英勇地投入了战斗。1927年5月,中共丹阳临时县委成立,7月改建正式县委,第一次鲜明地提出“打倒国民党”的口号,到农村发展党的组织。这期间,丹阳涌现出了以黄竞西、夏霖、张连生等为代表的一批为革命出生入死、无私奉献的共产党人,丹阳成为江苏乃至全国建立共产党组织较早的县份之一,为江苏地区的革命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第二部分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1927年8月,中共中央在武汉召开“八七”会议后,丹阳县委认真贯彻江苏省委的指示精神,同国民党反动派展开殊死的搏斗,在胡桥、里庄等地举行秋收暴-动,燃起反抗国民党反动派和封建势力的烈火。夏霖时任中共江苏省委委员、省委巡视员,和王若飞同志并肩战斗,领导了无锡东北乡农民暴-动,夏霖不幸被捕,英勇就义。他在敌人的刑场上,挺身伸颈,毫无惧色,就义时尚振臂高呼“共产胜利万岁”的口号。他那在狱中对战友的肺腑之言:“我们加入党时,就预备牺牲,你不牺牲,我不牺牲,哪个牺牲?”不知坚强了多少革命者的意志。

第三部分 抗日战争时期

1937年七七芦沟桥事变后,丹阳人民纷纷组织抗日自卫武装,同仇敌忾,共赴国难。1938年6月,陈毅、粟裕、张鼎丞等率领新四军挺进苏南敌后,开辟以茅山为中心的苏南抗日游击根据地。丹阳人民在党和新四军的领导、组织下,进行反扫荡、反清乡斗争,为抗日战争胜利作出非凡的贡献。这期间,丹阳涌现了以管文蔚三兄弟、梅嘉生、韦永义等为代表的一批蜚声大江南北的抗日风云人物。新四军第一支队司令陈毅、第二支队副司令粟裕以及谭震林等在丹阳大地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足迹。丹阳成为新四军东进、北上的桥梁和枢纽,为新四军贯彻中央“向东作战、向南巩固、向北发展”的战略指示作出贡献,与全国人民一起赢得了抗战的胜利。

第四部分 全国解放战争时期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倒行逆施,发动全面内战。丹阳人民在共产党和留守坚持干部的领导下,继续与国民党反动派展开不屈不挠的斗争,直至全国解放。这期间,丹阳地区留守坚持的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表现了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以自己的耿耿丹心、铮铮傲骨,至死不渝地与国民党反动派展开最坚决的斗争。张仲英、余慎、宦德胜等一批共产党人,把一腔热血献给了伟大的共产主义事业。历时三年半的艰苦斗争,终于取得了解放战争的胜利。

第五部分 总前委、华东局在丹阳

1949年4月23日丹阳解放后,接着以陈毅、邓小平等为首的总前委、华东局、华东军区机关进驻丹阳县城和近郊,丹阳一下子会聚了中共七届中央委员6人、候补委员2人,以及党、政、军等各界精英3万多人。总前委、华东局进驻丹阳后,在邓小平、陈毅的领导下为实施“京沪杭战役”、解放和接管上海,运筹帷幄,紧张工作。这给丹阳人民革命斗争历史增添了光辉的一页。

陈列馆一楼作为活动展厅,可举办各种专题展览,或开展各种爱国主义主题教育活动,目前展出的是《管文蔚同志生平图片展》。

丹阳革命陈列馆北端安放着管文蔚、管寒涛、管文炳三兄弟、梅嘉生、韦永义和丹阳解放后第一任县长顾维衡同志墓地。

惠东高潭革命历史陈列馆(宣传片),拍得好赞!!!

小罗

5分钟前:

关注“高潭客家人”了解“高潭新闻”

高潭陈列馆动态图:

凡拓数字创意提供

【阅读原文】

寻迹惠东红之《百年回眸》 ——“对话”高潭革命历史陈列馆

“高山极尽千里目,潭深融汇百溪水。”

花山脉深处的惠东县高潭镇,一条通往海丰羊蹄岭古驿道,在90多年前引来的革命火种,点燃了东江革命热情,让中国首批区级苏维埃政权之一——高潭区苏维埃政府在此诞生,也就此刻下了高潭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年画卷在此浓重着墨,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作为中共惠东县委宣传部组织开展的“我要去惠东”全媒体宣传活动第三季——“我要去惠东•寻迹惠东红”的首站,来到了“东江红都”高潭,围绕高潭革命历史陈列馆为“寻迹”核心,走进革命历史深处,品读高潭红色精神,触摸时代脉搏,探寻高潭革命老区百年巨变答案。

孙儿:奶奶,我也有一把这样的玩具手枪。

奶奶:这把可是打过敌人的真枪,这里啊,是无数革命先烈战斗过的地方。

孙儿:那什么是革命先烈啊?

奶奶:革命先烈啊,就是为革命献出生命的人,一代代革命先烈用自己的热血,将共和国的国旗抹成了红彤彤的颜色,他们的牺牲奉献,才有了我们今天幸福生活……”

一段朴实的对话,一场懵懂与深沉的交流,也是一种红色精神的传承。同时,这也是历史和当下的“对话”、动与静的“对话”、镜头与观众的“对话”。

这是“我要去惠东•寻迹惠东红”系列纪录片首篇《百年回眸》呈现给世人的画面,衍生于寻迹活动首站的走读探访,该纪录片以一位老者与孙儿共同走进高潭革命历史陈列馆为叙事背景,顺着陈列馆中展出的珍贵资料,用对话的方式徐徐呈现高潭光辉的革命历史,展示高潭老区人民用鲜血和生命所凝聚的高潭革命精神。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弘扬高潭革命精神,最好的行动就是向下一代传承精神、加快革命老区发展。

《百年回眸》纪录片不仅通过“祖孙对话”的凸显“传承”,还利用镜头的起承转合,展现出了高潭老区人民抓住时代机遇、加快发展所绘就的幸福美好生活图景。

跟随纪录片的镜头,我们可以看到一批批红色景观、景点亮相,一条条大道、村道相继修好、修通,一个个革命故事被挖掘传颂,高潭当地城乡面貌的焕然一新,也迅速在惠州乃至广东“走红”,“东江红都”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列宁街上的“红色商号”——“广隆号”,曾是“没有硝烟的战场”(地下交通联络站),如今成了红色旅游商品店,游客到此,可以一边听店家讲红色故事,一边喝着“红军茶”、吃着高潭明姜等特产。

矗立在巍巍群山中的现代化干部培训基地——东江干部学院,如今也成为了高潭新地标,秉承“突出红色、彰显特色、联动发展”的办学理念,正着力打造全国知名的干部教育培训基地,自去年9月揭牌以来,已培训学员逾3万人次。

画面里,前来高潭学习培训的人们,纷纷出现在了中洞村、马克思街、高潭革命历史陈列馆等革命遗址的现场教学点,一批批党员干部在这里接受党史教育和党性锤炼,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透过镜头和画面,站在这片洒满革命先烈热血的红色土地上,看看日子越过越红火的老百姓,你肯定也会感慨于这里的红色文化瑰宝,感动于我们共同的红色记忆!

寻迹惠东红,传承红色基因,就让高潭革命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为建设一个更加美丽幸福的中国砥砺奋进!

莘县革命历史陈列馆暨苏村阻击战纪念馆!传承红色基因 弘扬红色精神!

“传承红色基因 弘扬红色精神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巡礼之八

热血映轩辕

——莘县革命历史陈列馆

暨苏村阻击战纪念馆

“苏村,原本是鲁西大地上一个极其普通的村庄,却因为苏村一战,而闻名全国。1941年时任鲁西军区司令员兼任115师教三旅旅长杨勇指挥部队在运城西北潘溪渡围点打援,全歼日军一个中队,缴获大批武器装备,其中就有九二式步兵炮一枚,此炮现存于北京军事博物馆。而这次惨败和重要武器的损失,使日寇恼羞成怒,发誓报复。狂妄的日军喊出的口号是夺回大炮,活捉杨勇。几声枪响打破了苏村的寂静……”

红色故事视频《苏村一战 威震敌胆》

解 说:为掩护军区首脑机关及群众安全转移,八路军115师教三旅特务营营长钟铭新率两个连130余人进驻苏村,阻击敌人,遭到十倍于己的日军全面围攻。面对日军在八十辆汽车、六架飞机、七辆坦克、十几挺轻重机枪的惨烈围攻,特务营接连打退敌人的4次进攻,誓与苏村共存亡。

守墓人 苏法申:“通过侦察,看来苏村这个村地形比较不错,因为苏村当时村外有围墙,围墙外面有壕沟,善于打阻击。早晨就开火了,开火一直打到下午,子弹基本上快消耗完了。在这种情况下,因为咱八路军的士气很高,最后巷战、拼刺刀,一直拼着,撤着,一直撤到村的西头,撤到一个小巷子里,最后撤到巷子里的时候,恐怕还剩十几个人,不到二十个战士。在这个时候,日本因为小巷很小他也不好往里攻,所以他采取了孬法,投了几颗毒气弹,毒气弹一投,把咱八路军十几个战士熏倒了,昏倒后,日本挨个刺死了。”

解 说:苏村阻击战,毙伤敌300余人,胜利完成了阻击和牵制敌人的任务,特务营两个连指战员126人壮烈牺牲,仅白义卿、秦光等8人重伤后幸存。

守墓人 苏法申:“我的大爷是中共地下党,他的公开身份就是教书先生。第二天早晨他组织领导村民,把这一百二十多个烈士暂埋到现在这三个公墓,暂埋到这个公墓底下。”

解 说:苏村阻击战革命烈士墓区是苏村阻击战中牺牲的126位指战员的三处合葬墓,位于莘县革命公墓的中区

苏村烈士陵园始建于2010年10月1日,主要包括莘县革命公墓、人民英雄纪念碑、莘县革命烈士纪念亭、莘县革命历史纪念馆四部分。

讲解员 齐风锐:“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人民英雄纪念碑,上面刻有‘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大字,高19.44米,寓意着莘县一九四四年解放,底座雕刻有以苏村阻击战为主题的浮雕。”

解 说:一个浮雕,一座丰碑;一串名字,一种精神。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

讲解员 齐风锐:“在纪念广场的两侧,分别建有一座莘县革命烈士纪念亭,亭中的纪念碑上铭刻着自土地革命时期以来,为国捐躯的2210位莘县籍革命烈士的名字。”

解 说:莘县是冀鲁豫三省交界的革命老区,土地革命时期这里星火燎原,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是冀南、冀鲁豫根据地的中心区,解放战争时期这里是战略反攻的大后方。

讲解员 齐风锐:“莘县革命历史纪念馆分为上下两个展室,从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莘县革命遗址等方面介绍着莘县的革命历史。”

解 说:追忆远去的烽火岁月,寻觅时代的革命足迹。心存感恩,满怀敬仰,铭记先辈的英雄事迹,让红色精神代代相传!

(记者 孙亚清 郑直 王承功 孙士伟 刘兆瑞 朱胜军)

来源:中原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