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扬长江公路大桥

润扬长江公路大桥

润扬长江公路大桥是江苏省“四纵四横四联”公路主骨架和跨长江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于2000年10月20日开工,2005年10月1日前建成通车。由北接线、北接线高架桥、北引桥、北汊斜拉桥、世业洲互通、南汊悬索桥、南引桥、南接线、南接线延伸段9个部分组成。

工程全长35.66公里(南延伸段12公里),在镇江境内全长21.749公里,占总长度的61%,其中主桥的镇江境内里程3.841公里,占主桥总长的74%。

南汊悬索桥主跨1490米,是目前中国第一、世界第三的特大跨径悬索桥。大桥通航净空悬索桥为50米,可通过5万吨级货轮,斜拉桥为18米。

可以说,润扬长江公路大桥是目前长江上第一座刚柔相济的现代化组合型特大型桥梁。大桥建成后,镇江的东西向交通进一步强化,南北向交通实现重大突破,润扬长江公路大桥及其南接线高速公路与沪宁高速公路在镇江境内构筑成一道陆上“黄金十字”通道。

地址:镇江市世业洲大桥公园

类型:桥

电话:0511-85300000

官方网站:http://www.rybridge.com/

开放时间:

全天

门票信息:

无需门票。

红色地名——江阴长江公路大桥

红色地名——江阴长江公路大桥

南京江心洲长江大桥(五桥)明起通车、甬舟铁路西堠门和桃夭门公铁两用大桥开工、杭州湾跨海铁路大桥钻探启动……这些是今天桥梁界的大事

01

南京江心洲长江大桥(长江五桥)明起通车

12月22日,南京交通运输局、南京市公共工程建设中心、南京市公安交管局联合发布公告,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省发展改革委相关批复要求,南京市交通运输局会同南京市公共工程建设中心实施完成了南京江心洲长江大桥(长江五桥)、上坝夹江大桥(浦仪公路西段)工程建设,自 2020年12月24日14:00起开通运行。江心洲长江大桥通车后,将与宁马高速改扩建工程油坊桥互通主线、312国道龙华立交至张店改扩建工程等线路,形成南京绕城公路闭环。

为解决南京的过境交通问题,从2015年开始,江心洲长江大桥和浦仪公路开工建设,与此同时,南京至马鞍山国家高速公路油坊桥互通和312国道龙华立交至张店枢纽改扩建工程也同步建设,绕城公路环线闭合正式拉开序幕。

江心洲长江大桥的开通,南京绕城公路实现环线闭合后,对于实现南京拥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届时,不管身在南京城何处,市民只要进入城市快速路,绕城公路环线最远的两头开车1小时内可达。绕城公路环线的闭合,和绕城高速环线一起将南京城周边10余条高速公路连接成网,能够有效缓解市内交通压力,也为南京实现跨江发展战略,以及江北新区、河西新城南部新城板桥新城、麒麟科技生态园的进一步发展升级创造了良好交通条件。(来源:中国江苏网)

02

甬舟铁路西堠门和桃夭门公铁两用大桥开工

2020年12月22日,甬舟铁路西堠门和桃夭门公铁两用大桥正式开工建设。

甬舟铁路西起宁波东站,经宁波市鄞州区北仑区,至舟山金塘岛、册子岛及本岛定海区,终于舟山(白泉)。铁路正线全长76.774公里,设计时速250公里。

西堠门公铁两用大桥采用公铁平层布置,两线高铁,两边通行六车道高速公路。大桥采用斜拉-悬索协作体系,主跨1488米,是世界跨度最大公铁合建大桥,将使我国铁路桥梁跨越能力从千米级跃升至1500米级。由于桥址具有“风大、浪高、水深、流急”等特点,建设条件恶劣,给设计带来了巨大挑战,因而采用了一系列新技术、新结构、新工艺、新材料。比如在国内大跨度桥梁首次采用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有效提高了桥梁竖向、横向和扭转刚度。主梁采用抗风性能更优的三箱分离式钢箱梁结构,大桥的梁宽达68m,成为世界同类型中最宽的桥梁。册子岛侧的主塔基础为世界上直径最大的桥梁钻孔桩基础。

桃夭门公铁两用大桥为主跨666米混合梁斜拉桥,和西堠门公铁两用大桥一样,公铁平层布置,采用三箱分离式主梁结构,不同的是,为适应地形,中跨采用钢箱梁,边跨采用混凝土梁。该桥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首座三箱分离式混合梁斜拉桥。

甬舟铁路建成后,宁波东站至舟山用时约0.5小时,成为大陆与舟山岛间最为便捷的客运通道,填补浙江省最后一个设区市不通铁路的空白,实现浙江“市市通高铁”的目标。同时,将实现宁波舟山一体化、同城化,支撑“一带一路”倡议和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重大战略实施。(来源:中铁大桥院)

03

南沙港铁路跨洪奇沥水道特大桥顺利合龙

12月22日下午2时,南沙港铁路跨洪奇沥水道特大桥迎来了胜利的一刻——主桥小里程一侧柔性拱顺利完成提升及合龙,标志着跨洪奇沥水道特大桥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进入最后冲刺阶段。

跨洪奇沥水道特大桥主桥位于珠三角下横沥水道和洪奇沥水道交汇处下游,主跨通航净空为300×24米,从拱顶到水面近100米,相当于33层楼高。主桥采用双主跨的钢桁梁柔性拱技术,通过吊杆将刚性珩梁和柔性拱肋连接起来,形成了强劲的组合体系。两跨跨度360米,为目前国内同类型桥梁中跨径最大。全桥总长998.8米,共72个节间,采用一级铁路标准,双线铁路,设计时速120公里。

为了确保主桥柔性拱的精准合龙,建设者们不断优化施工方案,创新施工技术。为了解决提升高度高,提升过程中吊点的不同步会影响拱肋的稳定性的难题,在提升过程中,先对拱肋提升处进行加固,设置水平索,并进行张拉,使该部分拱肋形成弓弦式稳定结构,然后进行竖向整体提升施工,高空合龙口嵌补段的安装,依次合龙。由于钢管拱跨度较大,拱顶距离地面较高,建设者们采用了钢管支架拼装和提升支架提升两种方式相结合进行安装,确保拱肋提升的稳定性和准确性,提高施工效率。

作为国家重点铁路项目广州南沙港铁路全线的控制性工程,洪奇沥水道特大桥主桥柔性拱的顺利提升及合龙,无疑给建设者们打了一剂有力的“强心针”,为全线顺利贯通奠定了良好基础。(来源:羊城晚报)

04

杭州湾跨海铁路大桥钻探全面启动

12月22日,通苏嘉甬铁路控制性工程——杭州湾跨海铁路大桥钻探全面启动,该桥建成后将成为杭州湾大湾区又一标志性工程。

通苏嘉甬铁路线路起自南通市南通西站,与盐通铁路(连接江苏省盐城市与南通市的高速铁路)正线贯通,向南跨过长江后,经过苏州市、嘉兴市后跨过杭州湾进入宁波市。据介绍,该铁路是国家高速铁路网规划“八纵八横”中沿海铁路客运通道组成部分,也是长三角城际铁路网的骨干线路。

新建杭州湾跨海铁路大桥在既有杭州湾公路大桥上游,海域段全长约29.2km,大桥包括北、中、南3座航道桥,大桥建成后将是全世界最长、建设标准最高的跨海高速铁路桥。

通苏嘉甬铁路建成后,将大大缩短宁波至上海、苏州、北京等地的时空距离,减少出行时间和出行成本,有望实现宁波至苏州、上海“1小时交通圈”,宁波至北京5小时通达,为沿线市民出行带来极大便利。(来源:央广网)

05

成昆铁路复线金凤村双线大桥桥梁架设完毕

12月22日,经过31天的奋战,全长2243.9米的金凤村双线大桥桥梁架设完毕,为成昆铁路复线仅剩的峨眉米易段如期建成开通再推进一步。

金凤村双线特大桥位于凉山冕宁县境内,全桥共有桥墩72个,最高墩身为37米。大桥于11月20日开始铺架,全桥共架设284片T梁,每片T梁重约134吨。经过施工人员的不懈努力,大桥顺利完成铺架,比计划工期提前了8天。

新建成昆复线全长约850公里,是国家铁路建设重点项目,设计时速160公里。目前,全线仅剩最难的峨眉至米易段在建。当下,为确保峨米段如期建成、实现全线通车,各参建单位正抢抓西南地区旱季黄金施工季,各项工程相继全力提速。

按照计划工期,成昆铁路复线将于2023年全线建成通车运营,届时,将在成都昆明间形成一条快速的铁路大通道,沿线行经的大小凉山地区、攀西地区群众出行将有极大改善,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来源:四川在线)

编辑 / 陈晨

联系邮箱:xmt@bridgecn.org

我国首座跨径超千米特大型钢箱梁悬索桥梁江阴长江公路大桥即将迎来通车20年

江阴长江大桥位于中国江苏江阴市靖江市之间,是规划的沿海南北主干线跨 越长江的位置。桥型方案为中跨1386m的大跨径悬索桥。它是中国的第一座跨经超千米的桥梁,全桥总长近3km。

该桥桥面布置为高速公路标准的双向6车道,设中央分隔带和紧急停车带,在主桥跨江部分的两侧各设1.5m宽的人行道。主跨桥道梁采用带风嘴的扁钢箱梁结构,箱高3m,总宽37.7m。一对缆索的垂跨比为1/10.5,由Φ5镀锌高强钢丝组成,采用平行钢丝束法(PWS法)架设。桥下通航净高50m。桥塔高182.39m,为门式钢筋混凝土结构。南塔位于南岸边岩石地基上。北塔位于北岸外侧的浅水区,采用筑岛施工的桩基础。南锚台为重力式嵌岩锚碇结构。北边孔由多跨预应力连续刚构组成。南北引桥为预应力混凝土梁桥,分别长132m和1365m。

江阴长江公路大桥是我国首座跨径超千米的特大型钢箱梁悬索桥梁,也是20世纪“中国第一、世界第四”大钢箱梁悬索桥,是国家公路主骨架中同江三亚国道主干线以及北京上海国道主干线的跨江“咽喉”工程,是江苏省境内跨越长江南北的第二座大桥。

江阴长江公路大桥在工程技术上突破了如大温差的钢箱梁路面铺设、北锚沉井等很多世界级难题,一些技术为随后建成的长江二桥、三桥、润扬大桥、苏通大桥等世界级桥梁提供了很好的经验。

江阴长江大桥是一万多名建设者从1994年11月22日起到1999年9月28日正式通车历时五年建设而成,总投资36.25亿元。

建大跨径悬索桥为哪般?

江阴长江公路大桥为钢悬索桥,跨径达1385米,为同类桥梁中国第一、世界第四。江阴大桥建设指挥部副总指挥周世忠说,1385米并不是一种刻意安排,而是一种科学决策。江阴长江大桥现有的西山桥位江面只有1.4公里,在这里建桥是最经济的。当时也曾考虑过建隧道。由于江阴西山江面非常窄,水势湍急,对于行船、行洪来说江中间最好不要有水中墩台。

长江江阴段河床地质断面形状不是很稳定,建隧道造价太高,今后的维护费用也高,所以还是决定采取建桥方案。在斜拉桥和悬索桥之间也进行了反复论证,原来的斜拉桥方案是600米跨径,这种桥型有一座主塔必定要建在江中,过渡孔还有四到五个桥墩,影响河势在所难免。在已经初步决定建悬索桥时还有三种跨径,1000米、1200米和1385米,由于前两种跨径还是不能解决水中墩台问题,最终选择了1385米的跨径,现在江阴桥的南塔坐落在西山山坡下,北塔坐落在北岸边水深只有1米的浅滩上。

能抗每秒49米的风速地震7级设防

同济大学教授林志兴说,江阴大桥跨径有1300多米,是一座柔性桥梁,也就是遇到大风,桥就容易震动。1940年,跨径为840多米的美国塔克玛大桥建成后3个月在一场八级风(每秒19米)中产生共振,如麻花般地被扭成一堆废墟。所以我们在技术上采用了稳定性较好的箱型梁,并把箱梁的断面作成中间厚、两端薄的“风嘴型”,这种近似于流线型的箱梁减小空气阻力,同时在箱梁的两旁设置了导流板。江阴有记载以来的最高地面风速为每秒18米,折算到空中桥面的风速也就28米,而在同济风洞实验室按1/135的比例做了一个江阴桥模型,并模拟了当地的地形条件,在风洞实验室江阴桥所承受的极限风速达到了每秒49米(相当于15级)。

周世忠说,特大跨径桥梁地震荷载也是一个重要考虑的方面。不仅要考虑到水平、纵向的震动还要考虑两个桥塔不同方向的震动,江阴西山桥址离地质断裂带比较远,发生7级以上地震的几率非常小,江阴大桥通过大量的计算与分析仍按7级设防。

超薄的桥面面层

东南大学教授邓学均说,江阴大桥的路面厚度每增加一厘米,整个大桥就要增加1000吨重量,为了减少厚度以减轻桥梁自重,江阴桥的桥面面层设计荷载为5000吨,所以路面的铺装只能有5厘米。

但铺装层一薄,低温不开裂和高温不变形等难题就随之而来。我们采用了化学成分稳定、凝聚力好多巴哥天然湖沥青,又用先进浇注法摊铺,这样保证了桥面冬天不易开裂,夏天不易变形。同时,为使路面具有相当的摩擦力,以保证车辆在高速行驶时可以安全刹车。

于是在沥青层上又洒了一层高强度的火熔岩,既增加了路面摩擦力又加强了路面吸收震动的能力,路面看上去比省内的高速公路粗粝,但车辆开起来感觉柔和。

江阴长江大桥设计行车速度为100公里/小时;桥下通航净高为50米,可满足5万吨级轮船通航。大桥于1994年11月22日开工,1999年9月28日竣工通车。江泽民同志为大桥题名,并为大桥开通剪彩。 (李俊锋 江苏无锡摄影报道 作者为高级摄影师、知名文化传媒人、新华社等媒体签约摄影师 多家企事业单位文化宣传顾问 欢迎交流,微信:suzhouljf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