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河烽火台

石河烽火台

石河烽火台位于大连市金州区石河街道办事处石河村东台山顶上。是明代辽东镇海防倭烽火台之一。明代时,金州是倭寇猖獗进犯之地,为了防御倭寇骚扰和打劫,辽东半岛黄海和渤海岸边建立了许多烽火台,构成以金州卫为中心,南到金州旅顺口、北到辽阳、东到九连城三条烽火干线和支线。明代永乐十七年(公元1419年)六月,辽东总兵官左都,石河烽火台,石河烽火台简介,石河烽火台-大连市金州区石河烽火台旅游指南

石桩屲烽火台

石桩屲烽火台,位于红水镇红水堡村西面约1.5千米的石桩屲山顶上,属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长城景泰段附属建筑

石桩屲烽火台北距红水长城14段180米,东北距红水烽火台约1.1千米。该烽火因坍塌严重,建筑形式已无法确定,现台体残存为高5米,底部直径10米的尖状土堆。台体东面沿山脊20米有两座间隔5米的燧体,燧体为块石包砌,内填黄土、碎石而成。第一座底部边长2米,顶部边长1.3米,高1.6米。第二座底部边长2.3米,顶部边长2.3米,高1.5米。烽火台北面的山脊上另有3座间隔5米的燧体,尺寸同东面两座。

石桩屲烽火台为明长城附属设施,对研究明代军事防御体系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太原市最高峰石千峰-烽火台-海拔1775米

太原市最高点是庙前山,庙前山是最高的山海拔两千米;

最高的峰是石千峰,接近两千米。地理位置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西、古交市邢家社乡东端,为太原西山主峰,南北长约50公里,东西宽约10公里,主峰海拔1775米。地质属于二叠系石千峰组厚度约140-150米,以紫红色粉砂质泥岩,浅灰绿色砂岩为主,山北坡为古交市主要煤矿区。山峰因人名而得名,山上先有石先锋墓,后以此得名,后音讹为石千峰。道光《阳曲县志》:“西峙山,在县西南,上有石先锋墓,故又名石先锋山。南北二峰对峙,与太原天龙山相连。

一个上面是转播站,一个上面是烽火台,开车都能上去。这个烽火台上原本就有个碉堡的遗址,现在的碉堡是在遗址上新建的。 远处还有个梅花碉堡的遗址,听人说是附近这些碉堡,都是阎锡山时期为了控制太原的制高点而设置的。

晋绥军战斗力提不上去,为了维护孱弱的统制,也只能靠这个 。

如果大家喜欢看关于太原周边、尤其是关于矿山的,可以关注我,看我的其他作品。

明代清水河大边线烽火台、边墩的历史名称考

(边墙壕1号烽火台,旧称宁边墩)

(边墙壕2号烽火台,旧称崖头墩)

(小庙子五道岇烽火台,旧称窑子头墩)

明初,蒙古各部那时还远在鄂尔多斯高原阴山的以北,明朝最初的防线也在大小黑河(今呼市地区)以北。明正统(1436∽1449年)之后,蒙古军大举南下,占据土默川平原,明朝防线也大踏步向内收缩。当时的大同镇防区西起丫角山(今县境口子上村)东至阳和(今阳高县)全长640多里,是“川原平衍,无山设险”,易攻难守之地,因此,明朝从一开始就对大同防区非常重视,先后设置了十个卫所(城)加强防御。十卫分别是镇虏卫、天成卫、阳和卫、高山卫、大同左卫、大同右卫、威远卫、平虏卫、云川卫和玉林卫。

大清一统后,长城失去军事意义,那些史籍记载有明确称谓的关、卫、所、堡等,一部分毁于战火,一部分荒芜,还有一些被新朝暂时利用了但也改换了名称。还有无数的分布于长城线上的附属建筑随着时间的流逝,曾经的名称也慢慢湮灭于历史的长河中。

近年曾有多位长城学者对清水河境内这段大边长城作了补充调查。在调查过程中,特别对大边线上分布的烽火墩台、边堡已消失的历史名称作了初步考证。包头市杨建林、北京市洪峰二位专家对清水河大边踏勘多次并取得了重要成果。洪峰曾四次实地踏查,笔者有幸随同,在实践中学到不少真知。

为什么说是补充调查呢?

2OO9年国家文物局、国家测绘总局首次公布全国明长城资源调查数据成果。清水河县明代大边长城全长4万余米,沿线分布烽火台29座,边堡1座。显然这组调查数据补充调查之后证明是不完善的,它遗漏了县境大边西南路一组烽燧线,即五道峁村起经东土城、西土城、西台子、城广墕、松树墕、后塔尔梁、毛台子、前柴家岭、莱不浪湾至土山子止。

杨建林、洪峰等人不仅对遗漏的烽台边堡进行补充调查,还对这些烽火墩台和边堡的历史名称也作了一番考证。

烽火台边堡的历史名称与现代名称(由东向西,未考证者不列入)

一、西南路烽燧线及边堡:

1、后窑子堡,旧称大西沟墩;

2、后窑子1号烽火台,旧称中平山墩;2号烽火台,旧称西平山墩;

3、孔读林烽火台,旧称小青山墩;

4、两犋牛烽火台,旧称坟岭墩;

5、魏四窑1号、2号烽火台,旧称塞儿岭墩;4号烽火台,旧称三山墩;

6、后阳坡烽火台,旧称暖会墩;

7、高家山1号烽火台,旧称路口墩;2号烽火台,旧称双山墩;

8、边墙壕1号烽火台,旧称宁边墩;2号烽火台,旧称崖头墩;崖头墩下之河(今清水河)曾称“宁边河”。

9、五道岇烽火台,旧称窑子头墩;

10、东土城烽火台,旧称广宁墩;边堡旧称广宁堡;

11、西土城烽火台,旧称哨马营墩;边堡旧称哨马营堡;

12、西台子烽火台,旧称永安墩;

13、城广墕烽火台,旧称长宁墩;

14、松树墕烽火台,旧称白塔儿墩;,

15、后塔尔梁烽火台,旧称黑塔墩;

16、毛台子烽火台,旧称独树儿墩;

17、前柴家岭1号、2号烽火台,旧称平胡墩;

18、菜不浪湾1号、2号烽火台,旧称大青山墩;

19、单台子烽火台,旧称永宁墩;

20、土山子烽火台,旧称新建墩。

二、南路烽燧线(包含中路韭菜庄乡境内)

1、杨家窑2号烽火台,旧称石皮岭墩;3号4号烽火台,旧称高店墩;

2、大双墩烽火台,旧称草川店墩;

3、韭菜庄1号、2号烽火台,旧称石灰站墩;

4、十七沟烽火台,旧称双碾儿墩;

5、四台子(即今四王墓)1号2号烽火台,旧称独树儿墩;

6、三台子烽火台,旧称大辛墩;

7、二台子烽火台,旧称黄草梁墩;

8、大台子烽火台,旧称石咀儿墩;

9、下红台子烽火台,旧称隘口墩;

10、正胡梁4号、5号烽火台,旧称小口子墩。

大边最初以烟墩形式出现,建于视野平阔的较高地势,后来依托烟墩增筑了墙体,所以大边的土墙也建在山脊之上,这是区别二边的一个特点。清水河西南路大边土墙在五道峁山梁上是时断时续,若不留意还很难辨识。墙体到城广墕村便彻底找不到了。《三关志》对此未建大边以及防御作用记载曰:“大边……无墙,而有藩篱。旧筑广宁、哨马营二堡…”。这种“藩篱”在《三关志.偏头关图》中称为“大边柞子”。也就是这段防御除了依靠烟墩城堡外,主要借助紫金山(西土城附近)的险峻山脊,“因险制塞”,在河谷隘口,平缓之地树立一些像栅栏之类的防御设施。

上述杨建林、洪峰等对清水河大边线上墩台、边堡历史名称的初步考证,是否成立,仍需进一步深入考查研究。

(四台子即四王墓村,旧称独树儿墩)

(西台子烽火台,旧称永安墩)

(柴家岭烽火台,旧称平胡墩)

(菜不浪湾烽火台,旧称大青山墩)

作者简介

刘建国,文物工作者。喜好弄点碎史之类的"豆腐干"。编过县志,也做过文学编辑。只图做事,不谙名禄。钻研方向文史。

(来源:活力清水河,文/刘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