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可秀纪念碑

苗可秀纪念碑

苗可秀纪念碑

为纪念和缅怀著名的抗日民族英雄邓铁梅、苗可秀,凤城县人民政府于1957年敬建于此碑。碑为石质,由碑身和碑帽组成。碑高2.6米,正面宽0.45米,侧面宽0.18米,正面题刻“抗日烈士邓铁梅、苗可秀同志永垂不朽!背面碑文铭刻邓铁梅、苗可秀烈士抗日业绩。

涵江山区抗战纪念碑, 铭刻着不可忘却的历史

涵江山区新县镇广宫村宗洋后坑岭,原莆田三中左侧兴化古道旁,耸立着一座纪念十九路军抗日烈士的纪念碑

据当地人说:“这是当地群众、民间团体自发纪念十九路军抗日牺牲将士而立的墓碑”。十九路军是一支使日本侵略者闻风丧胆的国民党军队,1932年“淞沪”保卫上海之战时,与日本侵略者进行殊死的战斗。1993年,蒋介石下令调十九路军退驻福建围剿红军,进行反共内战。当时总指挥蒋光鼎、军长蔡延锴,以及蔡铭抠等一大批将领,群情激奋,联合国民党内反蒋派陈济深等人,发动了震惊中外的“福建事变”,并通电全国与蒋介石决裂。

据《莆田县志》记载:“民国22年12月1日(1933年),驻莆十九路军在莆田体育场召开”庆祝“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成立大会”。1934年1月14日,莆田体育场遭到国民党飞机轰炸”,“1月16日,十九路军在赤溪桥阻击国民党中央军,击毙中央军团长1人”。在中央军围追堵截的时候,1934年1月初,十九路军有一路官兵从福州闽侯,经福清东张进入了山高林茂的莆田涵江山区,军队沿着古兴化古道,经白鹤、大所、新县、广宫、庄边、黄龙、游洋、出仙游,赴泉州。当军队行军到广宫宋洋村时,有几个重伤的军官和士兵逝世,在当地群众的帮助下,就地埋葬在该村后坑岭。

在“七·七”事变一周年之际,莆田第三区(萩芦、白沙、新县、广宫、大洋、庄边诸乡),民间组织和当地群众自动发起,在十九路军将士墓上立碑纪念。碑上刻着“抗战阵亡将士殉难同胞”大字,同时还刻有“民国二十七年七月七日”“莆田县第三区各界敬立”的时间和署名。

笔者认为:十九路军选择了这条既隐蔽又安全的古道行军,是经过精心谋划的。上世纪30年代初,涵江山区为共产党的游击区。国民党对这一地区鞭长莫及,十九路军经过山区,与当时共产党联手抗战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可以说十九路军经山区是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和帮助的。1937年,国共两党合作,广业里山区抗日热潮高涨,一部红军集中在庄边赤石宫练兵,后开赴抗日战线编入新四军。莆田名士黄珍吾公开在新县文笔峰山上一块大石上书写“收我河山”四个大字,正是这个时候,第三区各界群众树立了“抗日纪念碑”,以宣传救亡运动,以此发动全民抗日斗争,激励年轻人的抗日热情。

探究碑文“抗战阵亡将士”,显然斯碑纪念的是十九路军将官和士兵,且是多人。立碑者为莆田县第三区各界敬立,立碑时间是民国二七年(1938年)七月七日,即“卢沟桥”事变后第二年,当时正是国共联合抗日时期,广业里正是红军游击队的天下,抗日热潮如火如荼,而十九路军背叛蒋介石国民政府,举旗抗战,深受山区群众欢迎,和山里的游击队比肩战斗。这里用“各界敬立”显然是山区各界抗日团体,人民群众所为。当时国民党十三区政府区区几个人在联合抗日的大气候下,也不敢作任何的反对。况且石碑很大,刻字工整,非大张旗鼓是立不起来的。如今,这块纪念碑孤零零的丢弃在广宫村兴化古道旁,因很少有人经过这里,所以荆树竟把石碑覆盖,十九路军的殉难烈士,只好是“青山埋忠骨,壮士留山间。”但欣喜的是,莆田发现的第一块抗战纪念碑仍然完好无损地屹立在湘溪旁,向世人宣示着一段被人们遗忘的十九路军抗战史实。(范金伟 陈光华 易振环)

图片来源: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莆田第一座烈士纪念碑在涵江,可惜已少有人知。

涵江新县镇广宫村后坑岭,原莆田三中左侧兴化古道旁,耸立着一座在光阴的流逝中似乎被人遗忘的纪念十九路军抗日烈士的纪念碑。这座石碑立于民国二十七年七月七日,距今已有79年的历史,是莆田第一座烈士纪念碑。纪念碑分为两部分,由底座和一块石碑组成。石碑高172公分,宽60公分,厚18公分;底座长70公分、宽30公分、高约50公分。

十九路军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国民党抗日武装,曾在1932年1月的“淞沪保卫战”中立下大功。但在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下,同年6月十九路军被迫调离抗日前线,遣往福建围剿红军。次年6月1日十九路军总指挥蒋光鼐、军长蔡廷锴在福州发表通电,反对蒋介石签订的对日妥协、出卖华北的《塘沽协定》,接着在共产党联合抗日主张的影响下,放弃剿赤,并于11月发动了震惊中外的“福建事变”,成立了与蒋介石国民政府对抗的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成立后,受到各地民众和海外华侨的拥护,但同时也遭到蒋介石政府的舆论攻击和军事镇压。1934年1月即被蒋介石以优势兵力击溃,十九路军一部分官兵从福州闽侯,经福清东张进入了山高林茂的莆田涵江山区,军队沿着古兴化古道,准备赴泉州。当行军到新县广宫村时,好几个重伤的军官和士兵逝世,在当地群众的帮助下,就地埋葬在该村后坑岭。

在“七·七”事变一周年之际,莆田第三区(萩芦、白沙、新县、广宫、大洋、庄边诸乡),民间组织和当地群众自动发起,在十九路军将士墓上立碑纪念。碑上刻着“抗战阵亡将士殉难同胞”的大字,同时还刻有“民国二十七年七月七日”、“莆田县第三区各界敬立”的时间和署名。从“各界”这两字看来,当年立碑时必是十分隆重的,可惜随着时间的推移,加上兴化古道已废,这座纪念碑已少有人知道。

(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济南市莱芜区苗山镇西杓山村烈士碑:23名当地烈士的永久纪念

莱芜区苗山镇的西杓山村,可能会有不少人对这个名字感到陌生。实地探访后才知道,这个山村的历史之悠久令人神往、文化之深厚令人惊叹。

西杓山村是历史上著名的“长勺之战”遗址所在地,也是鲁中抗日根据地的核心区域所在地,脍炙人口的成语“一鼓作气”即起源于此。村前有连通齐鲁的古道,立有“长勺之战纪念碑”“曹刿论战纪念碑”,村南有著名的杓山寨,历史文化底蕴丰厚。

西杓山村烈士碑(济南日报 张铭摄)

村里有两座展馆,分别是“西杓山村村史馆”和“长勺之战展馆”,馆内丰富的展品向来访者昭示着这个地方的悠久辉煌的历史。更重要的,是村南不远处的一座非常重要的革命文物建筑——长勺烈士亭,亭中竖立着一通“烈士碑”。

村里人告诉记者,这通石碑是为纪念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牺牲的烈士所修建,内容涉及五色崖村、东杓山村、西杓山村、漫道村、孙家裕村五个村庄的烈士。石碑为长方形式。高1.85米,宽0.74米,碑文记载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牺牲的23名烈士的姓名、职务等。碑上还有“一九五二年四月五日立”字样,说明了这通石碑已有近70年的历史。这通石碑和碑亭都被保护得很好,看得出当地政府和西杓山村对这处革命文物的重视。

据村里介绍,1952年4月,苗山镇原见马乡人民政府和当地群众,当时的杓山乡人民政府和群众,为纪念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牺牲的23名当地烈士,特别修建了这通石碑。西杓山村的人,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积极支前,为军队筹粮、供草、碾米、做军鞋。许多村民很早便参加了革命,有8人在抗战中为国捐躯,他们的英名就刻在烈士纪念碑上。

碑亭周围是一个小型的山体广场,碑亭背靠青山,面向广场。前面还有一通“革命志士碑”,是“苗山镇西杓山村党支部、村委会”于2013年4月20日竖立的,上面的文字说明这是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英模人物和仁人志士”特别竖立。 (济南日报 记者:赵晓林)

采访手记

一座山村,竟然是重要历史事件的发生地,是一个成语的诞生地;村里建有两座展览馆,还有烈士纪念碑,这些都让身临其境的记者叹为观止,也油然而生对这片土地的敬意。看似寻常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石,却可能传递着从遥远的历史深处响起的声音。这是一片见证过历史烽烟的土地,生活着勇敢战斗的人们;更重要的,是后人从未忘记过前辈的牺牲,他们的英勇事迹会永远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