蒿子湖东北抗联营地

蒿子湖东北抗联营地

东北抗联蒿子湖密营又称“杨靖宇密营”、“蒿子湖密营”“南岗头密营”。位于红石国家森林公园红(红石林业局)白(白山电站)旅游线23.6公里处,是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杨靖宇将军生前的秘密营地,杨靖宇将军于1935年至1940年曾生活、战斗在这里。青山有幸埋忠骨,气壮山河励后人。东北抗日联军、民族英雄杨靖宇、魏拯民、曹,蒿子湖东北抗联营地,蒿子湖东北抗联营地简介,蒿子湖东北抗联营地-吉林市桦甸蒿子湖东北抗联营地旅游指南

东北抗联第一路军秘密宿营地在此处~

为迎接建党百年,深入挖掘吉林省红色旅游地(旧址)的历史故事,为广大网友呈现更多红色旅游资源,传承红色基因,“悠游吉林”联合全省多家红色旅游地(旧址)推出“百年历史风华,传承红色基因——吉心倾听”系列视频报道,邀请优秀讲解员,通过他们声情并茂的讲述,以及镜头视角的见证,带您了解历史,一同传承百年红色精神

在“吉心倾听”系列视频中,我们将陆续推出省内红色旅游地(旧址)优秀讲解员的视频,既有红色景区的介绍、当地的历史故事,也有这些讲解员们对建党百年的祝福,以及他们对传承红色精神的先进做法。

今天我们来听一听

来自东北抗联蒿子湖密营的故事:

东北抗联蒿子湖密营是红石国家森林公园景点之一,位于红白旅游线23公里处。密营分别于2011年、2015年被吉林省人民政府评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吉林省国防教育示范基地。这里是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重要的秘密宿营地和战迹地。密营内再现了杨靖宇将军和抗联战士们当年生活和战斗的场景,现保存比较完好的遗址有司令部、青松灶、将军泉等20余处。

征集令

全省红色旅游地(旧址)的讲解员均可参与,内容可以是所在红色旅游地(旧址)的讲解,也可以是我省红色历史故事,视频需横屏拍摄,拍摄一些景区内与讲解内容有关的画面,视频后附带景区名字、地点、照片和视频中讲解的梗概,发送至邮箱youyoujilin@163.com,邮件主题请注明“红色景区视频

小吉二维码

关注其他红色故事:

这就是血性:我是敌人的眼中钉,我的“吸引力”最大!

梅河口的这栋楼,诞生过对长春的关键决策

一支冲锋号承载的历史记忆……

“只要有我在,就有阵地在!”

1000多部故事片的诞生地,曾是他们奋力挽救的

东北抗联诞生地 大吉星村

走过硝烟弥漫的历史记忆,红色丰碑在这里高高挺立。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近日,记者走访了当年抗日斗争前沿村——南岔县浩良河镇大吉星村。

南岔县浩良河镇大吉星村是重要的革命老区村。大吉星村及周边的山岭旧称鸡心沟,后来百姓图兴旺吉利由谐音演变为吉兴沟。抗日斗争时期,吉兴沟是当年远近闻名的“红地盘”,在这里发展了伊春林区第一名共产党员——高玉斌,成立了伊春林区第一个抗日救国组织——吉兴沟抗日救国会。抗战胜利后,在这里诞生了伊春林区第一个党组织——吉兴村党支部。

1933年,日军侵入汤原后,打破了吉兴沟宁静的生活,吉兴沟组建了亲近汤原游击队的“大排队”,反抗日军的侵略。1933年8月,在中共汤原中心县委与此前派往各支义勇军队伍中的戴鸿宾、宋瀛洲、徐光等人取得联系,促成了汤原地区几支抗日武装成立了东北民众联合反日义勇军。一天深夜,反日义勇军和附近的吉兴沟“大排队”、西北农民徒手队等总计1400人的队伍攻打了汤原县城,吉星沟“大排队”作为进西门方向的主攻队伍参加了战斗。这次战斗虽然没有实现攻陷县公署的目标,但给日伪政权造成了很大的震动。吉兴沟的抗日运动兴起,引起了日伪政权的恐慌和仇视,经常派密探到吉兴沟刺探情况,甚至派出军队偷袭吉兴沟,村民则针锋相对地与敌人进行各种斗争。

1936年正月,吉兴沟来了一位二十七八岁的李姓年轻人,大伙都管他叫“小李”,他走家串户联系百姓,召开会议鼓动大家组织起来一起抗日救国,这个小李就是汤原中心县委派来的地下工作者。在他的组织下,吉兴沟内部公开成立了抗日救国会,村民高玉斌被任命为会长。

高玉斌1910年出生,宾县人。1932年,时年22岁的高玉斌搬迁到吉兴沟居住,以种田和打猎为生。他有文化,有组织能力,革命热情又高,所以被任命为救国会会长。不久小李同志调走了,县委又派化名为“林中友”的孙德同志协助高玉斌工作。1936年5月2日,经孙德介绍,高玉斌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党在小兴安岭发展的第一名中共党员。在汤原县委领导下,吉兴沟抗日救国会的工作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发展了一批会员,形成了骨干力量。在救国会下面还成立了青年队、通讯队、打狗队等群众组织,夏云杰、戴鸿宾等东北抗联将领,都曾带队伍来过吉兴沟。每逢队伍来时,青年队就派人出去侦察敌情,儿童团站岗放哨,妇女队给战士们洗衣服、缝衣服,各家各户争先筹集给养,抗日军到吉兴沟就如同到家一样。当时,党并没有在北满各地根据地建立地方政府,农民广泛参与的救国会进行抗战宣传、筹集粮饷、动员参军,开展各种拥军活动,实际上就起到了根据地政府的作用。

这个时期,汤原各地纷纷建立起各种群众抗日组织,让盘踞在汤原县城的日伪军惊恐万状。他们把汤旺河畔的村屯划为“匪区”,称这里已成为“危害大东亚新秩序”的“红地盘”。吉兴沟成为这片红地盘之中有名的抗日模范屯,抗联队伍安全可靠的根据地。1936年1月25日至29日,松花江下游主要抗日队伍领导人在吉星沟齐聚一堂,召开了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东北反日联合军军政联席扩大会议”。当时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抗日首领赵尚志、张寿篯(李兆麟)、李延禄、夏云阶、李华堂等从四面八方赶来参加了会议,成立了东北民众反日联合军总司令部(后改称为“东北抗日联军总司令部”“北满联军总司令部”)。赵尚志被推选为总司令、李华堂为副司令、张寿篯为总政治主任。此次会议的召开,促成了东北抗日联军的建立,吉星村因此成为抗日联军的诞生地。

1936年,日伪政权在现在的吉星村所在地建立“集团部落”,在村里建有兵营,驻有日军守备队。他们严密监视居民言行,杀戮抗日军民,先后有十多人被淹死在井中,18人被屠杀在村里的小河边。1945年“九三”抗战胜利前,吉星沟先后有高玉斌、依文和、姜富、范景顺、李明久等27名青壮年参加了东北抗联,抗战胜利后只有3人生还,其余全部光荣殉国。

1946年5月,中共汤原县委派党员到吉星村开展建党工作,发展村民奚广佩、李世荣、徐海良、齐奎芳4名党员,随之又建立了党支部,奚广佩任书记,这也是伊春林区第一个地方党支部。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领导下,大吉星村人民翻身解放,当家作主。

近年来,大吉星村党支部带领村民发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用勤劳的脚步迈入新时代,过上了殷实的生活。2017年6月,南岔县在浩良河镇大吉星村建设了“红地盘”纪念碑,“红地盘”成为全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市党员教育基地。大吉星村也抓住这一机遇,扛起了红色旅游大旗。近两年来,来大吉星村“红地盘”参观和旅游人数达到了7000多人,间接带动当地收入420多万元。

(王军 本报记者 贾春华 宋勐)

血洒东北大地的朝鲜族抗联将领

  在艰苦卓绝的14年抗战中,无数优秀中华儿女为了祖国的独立和解放抛头颅洒热血,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李红光就是这千万名烈士中一位杰出的朝鲜族抗联将领。

李红光原名李弘海,朝鲜族,1910年出生于朝鲜风光秀丽的京畿道龙岩郡丹洞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由于不堪忍受日本帝国主义的奴役和压迫,李红光一家于1925年迁至我国吉林磐石县,1926年定居于伊通县溜沙嘴子屯。

他从小目睹日本帝国主义的残暴行径,在幼小的心灵刻上了深深的仇恨,同时也铸就了他反抗日本侵略、追求解放的坚定信念。李红光于1927年加入了朝鲜共产党领导的农民同盟,1930年在三道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以火一般的热情投入到斗争的革命洪流中,深入发动群众,打倒豪绅地主,宣传抗日主张。

“九一八”事变后,李红光领导的磐石游击队不断发展壮大,后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二军南满游击队”。1933年1月杨靖宇任游击队政委后,把游击队编为3个大队、1个教导队,李红光任教导队政委。他带领教导队经常随杨靖宇活动,在杨靖宇的言传身教下,李红光迅速提高了政治觉悟和军事才能,在战斗中积累了丰富的军事斗争经验。

1933年9月18日,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独立师正式成立,杨靖宇任师长兼政委,李红光任师参谋长。1934年12月,杨靖宇在给满洲省委的报告上写道:李红光同志政治上坚定,军事上有计划和独立领导能力,工作上积极……由此可见,李红光当时已经是杨靖宇的亲密战友和得力助手了。

独立师成立后,我军进一步加强了对日伪军警的进攻。同时为开辟更广大的游击区,杨靖宇和李红光实行了战略转移,带领队伍去“东边道”(今通化等地区)发展。李红光协同杨靖宇率主力于1933年10月27日在黑石镇附近渡辉发江(现叫辉发河),将士们穿着单衣,李红光带头跳进刺骨的冰水中,大家在他的鼓舞下任凭寒风凛冽,踏着漫山红叶龙岗山区挺进。

独立师过江后,经过几次小规模战斗进入了柳河县境。为打开局面,扩大影响,决定攻打三源浦。三源浦是东边道中部地区重镇,有伪军邵本良部一个连驻守。11月24日晚,200余名革命军战士悄悄接近三源浦镇。司令部一声令下,喊杀声震耳欲聋,我军从南、北、东三个方向同时发起了进攻。李红光率一个排首先攻入三源浦南门,其他人从北门攻入镇内,迅速占领全镇,砸毁了警察署和拘留所,释放了政治犯,除击毙伪军警数名外,抓捕汉奸20余名,处死了日本驻通化领事馆总稽查和三个日本汉奸,缴获大批军用物资,解决了全军的冬需装备。

人民革命军进街后,热情地向人民群众宣传抗日救国道理,张贴反日标语。由于他们军纪严明,对一般居民商户秋毫无犯,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热情欢迎。翌日,居民商户纷纷为人民革命军杀猪设酒,款待将士,盛赞:“从来没有见过这样好的仁义之师”。部队撤退后,还争相送给食物,追师慰劳。

1934年11月7日,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正式成立,李红光任一师师长兼政委。在杨靖宇领导下,他英勇战斗在白山松水之间,威名远播。然而战争是残酷的,1935年5月11日,李红光率部在桓仁老爷庙岭与敌人激战时,不幸中弹牺牲,壮烈殉国,年仅2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