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广场

成吉思汗广场

成吉思汗广场,它以成吉思汗名称命名,是至今为止内蒙古自治区境内最大的广场(与锡林广场并列),也是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广场总占地面积25.5公顷,北起胜利大街,南至和平大街,东接呼伦贝尔电业局,西接诺敏路。壮观,宏伟,引不少本地市民和旅游者到此。

成吉思汗广场分为历史文化区、水上活动区、喷泉广场区等七个功能区。六二六小河环行全场,碧流九曲宛若玉带;廊桥、曲桥、拱桥、虹桥、索桥飞虹凌波;芳草铺绿,亭榭叠翠;喷泉飞瀑,虹柝七彩;画舫笙歌有江南余韵,云天造影示北地形胜。巴彦额尔敦敖包,坐山带水,礼奉“圣石”其上,刻像铭碑其下;南眺而收苏杭山水之秀,北瞰则尽大漠长河之美。

地址: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胜利大街

成吉思汗广场

成吉思汗广场

编辑 摄影/剑锋

广场,是城市的“眼睛”,是城市的“客厅”。在海拉尔,以千年伟人成吉思汗命名的广场——成吉思汗广场,是呼伦贝尔市境内最大的广场,也是一座最大的会客厅,每天都接纳着国内外的宾客。在这里,通过一处处景观——这些历史凝固的瞬间,犹如岁月遗留的请柬,邀请人们去会晤远去的昨天,聆听成吉思汗与呼伦贝尔的故事;跨越历史的长河,冲破时空的局限,去会见我们呼伦贝尔的先人——成吉思汗的母亲诃额伦、夫人孛儿帖、后妃也遂和也速干……

成吉思汗广场位于海拉尔区河东,以原人民公园为主,北起胜利大街,南至和平大街,东接呼伦贝尔电业局,西接诺敏路,占地25.5公顷。2002年完成一期工程6万平方米,其中广场铺装面积4.2万平方米,绿化面积1.5万平方米;地面建筑有功能房、舞台、木刻楞房、跌水池、无言柱、人工河等,广场内还配置了许多供游人欣赏和休憩的小品、木凳等。2005年完成二期工程——天骄生态植物园建设,面积19.5万平方米,在原有小山之南继续堆筑土山,形成一山三峰,主峰高12米,利用六二六小河引水入园形成河流与湖泊

园区规划七个功能区,即历史文化区、儿童活动区、喷泉广场区、安静休息区、植物园区、水上活动区、花鸟园区。建五座园桥,204基园灯,200套坐椅,旱地喷泉一处,管理房一座,道路广场3.63万平方米,绿地10万平方米,栽植树木2.5万株。经过两期工程建设,成吉思汗广场已成为呼伦贝尔市境内最大的广场,是集集会、休闲、旅游为一体的多功能生态广场。

成吉思汗广场分为南北两部分:北部广场6万平方米,有舞台,可供文艺演出、集会会场等;南部是天骄生态园,有山、水、植物园区等,供游人游览、娱乐;广场各处分布着各种音箱,在广场的任何地方都可听到音乐。2007年,呼伦贝尔市委、市政府和海拉尔区委、区政府决定对成吉思汗广场进行改造,以成吉思汗与呼伦贝尔的关系为主线,全力打造成吉思汗这一千年伟人的历史名人品牌,展示呼伦贝尔草原蒙古民族的发祥地,以及成吉思汗在统一蒙古草原各部落、建立蒙古帝国时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广场总体划分区为广场碑、成吉思汗雕塑、火撑子、查干苏勒定、成吉思汗战将群雕、成吉思汗与呼伦贝尔浮雕、成吉思汗迎亲铜雕、圣石山和巴彦额尔敦敖包、千年伟人成吉思汗碑林经纬台、九曲溪、饮马河、望冠桥、美人松、生态岛、天骄乐园等景点及河中划船、儿童娱乐区、喷泉广场等。

自广场投入使用以来,已成为海拉尔区和国内外宾客最为喜爱的文化广场。经贸洽谈暨产品交易会、文艺演出、激情广场、健身娱乐等几年来不曾间断,连续举办了五届成吉思汗草原文化节、“海拉尔之夏”广场文化节、中国草原之都海拉尔啤酒文化节、中国海拉尔中俄蒙经贸洽谈暨产品展销会、呼伦贝尔车展等大型活动。每年承接各种类型文体活动近200场次,观众、游人数十万人。(文字来源:呼伦贝尔要览传媒)

海拉尔区成吉思汗广场被自治区命名为“全区特色文化广场”

成吉思汗广场呼伦贝尔市最大的广场,承担着各级各类群众文化活动,成为市民游客休闲打卡之地。为将成吉思汗广场所蕴含的文化精髓展示出来,海拉尔区积极向自治区推荐成吉思汗广场为特色文化广场,专门收集整理了成吉思汗广场设计理念、功能划分、文化内涵、民族民俗等方面特色亮点,彰显出成吉思汗广场独特的民族性和地方性。通过文字资料、图片、专题片等展现出成吉思汗广场举办各级各类群众文化活动的盛况,成吉思汗广场已经成为活动丰富、影响广泛、群众认可的特色广场,在群众文化生活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海拉尔区成吉思汗广场通过层层推选,最终经自治区评选和公示,于2019年11月26日被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自治区住房与城乡建设厅联合命名为自治区“全区特色文化广场”。成吉思汗广场成功命名为“全区特色文化广场”,是海拉尔区广场建设科学化、规范化、特色化的全面体现,也是对海拉尔区文化建设的一种充分肯定。

雕像下的仰望 海拉尔成吉思汗广场

拉尔呼伦贝尔的首府。既然称“府”,定有“城”的模样。海拉尔也是如此!虽居草原之中,却没有青青草地,也没有遍地牛羊,更没有星星似的毡房、敖包,没有雕之健、马之悍,有的是西装革履,汽车洋房,和裹着新茶一样草香的空气,时空不现策马扬鞭的踪迹、弯弓射箭的影子,似乎连传统的锦绣长袍也尘封于历史,而一派现代都市的模样,早已湮没我回望过去的心情。

城府中心,逃离了众多城市一样的喧嚣,银箔镂空的图腾上面,艺术性地隆起一尊策马扬鞭、气度非凡雕像。它的四周,围着飞虹凌波、碧水环流,拢着亭榭叠翠、画舫笙歌,远远望去,芳草铺绿,小桥流水,交相辉映;云天造影,群雕精巧,相得宜彰,大有江南余韵,却不是江南,而是塞北草原最大的城市广场——海拉尔成吉思汗广场

这里是蒙古民族的发源之地,蒙古文化的传承之地,更是一个民族袒露血性之地。伫立广场之上,仰望匠心神韵的那尊雕像,不由得让我想,八百年前,额尔古纳河东岸的广阔地域里,有这样一个族群,他们从森林中走出,由猎人变成牧人之后,便与马开始了旷世的生死相依,也是从那时起,他们就再也没有离开过马背。马背,给予了他们太多太多的英武和尊严。而当一位健美的蒙古姑娘,从这里走出,远嫁他乡,孕育出一位横空旷世的英雄,当他再次踏上这片广袤的草原时,整个世界都为之震撼。

这就是造就草原神话的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八百年后的今天,海拉尔人用明快、流畅的方式,隆耸起他山岳般伟岸的身躯,让人在光影中,依然看到他黝黑的、高扬的脸庞,还有头盔檐下,迸射出的那两道骄傲的寒光。

那一刻,南下西进的飘鬃烈马,从这里一路长调高亢,一路弯弓射雕,激响狂怒的啸声,让帝国的太阳从这升起。然而,江山盛衰,宗稷更替,如四季轮回,既是一种历史的断裂,又是一种历史的衔接,曾是庞然的马上帝国,一百五十年之后,却也像一位憔悴的老人,又回到这里,颓然倒下。

而他,生,轰轰烈烈;死,轰轰烈烈。虽然他回归了草原,化作了泥土,像影子一样,消失在莽莽的白山黑水间,但他的影子,又穿越历史云烟,直到现在,在海拉尔,在呼伦贝尔,乃至在整个蒙古高原,只要长草的地方,依然无时不在、无刻不在、无处不在闪烁着他的耀眼光芒,似乎草原的任何一个地方,永远都在他的利箭射程之内。

此时的草原,牛羊依旧,但马却不是曾经的烈烈战马,苍鹰神雕也不多见,更不用说难见弯弓射箭的巴特尔。可是,灵魂不灭,精神永存,因为贝加尔针茅、羊草的绿色,至今记得,那个健美的蒙古姑娘成为人母之后,告诉她的孩子一句话:只有苦难才能使人变成金子。

斜阳的光芒,从远天落下,几抹淡红的亮色,水一般洇入这座新兴的城垣。这是一座没有熙攘的城市,没有嘈杂的城市,空气中除了草香,还是草香。而西下的晚霞,就像冲天的火焰,烧掉了一个曾是刀光剑影的荒原,烧出了让人无法割舍的文明。(郭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