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沧革命烈士陵墓

海沧革命烈士陵墓

海沧革命烈士陵墓位于杏林海沧东头山麓,建造于1958年。墓园坐东朝西,占地面积约1664平方米,正面中开水泥砖混结构的双燕脊单檐门楼式大门。陵区内烈士墓,均依闽南葬俗,采用前碑后穴的构筑形式,墓碑上以楷书镌刻烈士姓名、籍贯、生前部队番号及殉难日期、地点。陵墓区左右两侧各建有水泥砖混结构的六角亭1座。该陵园内安葬着1949年9~10月在解放厦门战斗中牺牲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指战员。

红色景点∣厦门革命遗址:海沧革命烈士陵墓

海沧革命烈士陵墓位于厦门海沧区海沧街道。该陵墓建于1958年,安葬着48位在解放厦门战斗中牺牲的革命烈士。

血战鼓浪屿

我军解放厦门的战斗,于1949年10月15日夜开始。按照整个作战计划,第31军91师攻击鼓浪屿的战斗首先发起,以便吸引厦门守敌的注意力,隐蔽我兵团的主要登陆方向。

海沧革命烈士陵墓大门

15日下午4点,师炮兵群的2个山野炮连、1个57反坦克炮连、1个榴弹炮连开始对鼓浪屿西南突出角的钢筋混凝土碉堡进行破坏射击。破坏射击持续45分钟后,又改为对登陆地段和敌人近纵深的压制射击。一时间,炮弹呼啸着飞越海峡,雷鸣般地轰向敌人阵地。

海沧革命烈士陵墓内部

炮兵射击持续了2个小时。太阳快落山了,91师271团和93师277团各2个营的船队,从海沧湾、沙坛湾分别起航。因从隐蔽处分散集合,出发时间迟了2个小时。偏偏天公不作美,意料不到的东北风刮起来,而且越刮越大。九龙江口的海潮,在东北风的鼓动下,汹涌澎湃,阻碍着船队的前进。当第一梯队船只奋力迎着风浪驶出江口转向鼓浪屿方向时,东北风更大了,海浪也更凶猛了。拖轮迎风折断了牵引绳,木船一下子被风浪打散了,一条条小渔船,凌乱无序地飘荡在海浪中。船工拼命地划,与风浪搏击前进,虽然已经散失了队形,但各船还是努力向预定的登岛方向划行。

然而,当我们的船队距鼓浪屿西南海岸两三百米时,从炮击中苏醒过来的人,突然以机关枪和炮火,向我突击队的船只猛烈开火。暴露在海面上的木船虽小,却还是明显而又脆弱的目标。敌人一阵阵枪炮直射,我们的船一只只被击中、打翻。在这生死存亡的关头,除了一部分船由于操作不灵被风浪卷回来以外,我们英雄的指战员和船工依然冒着敌人的枪弹炮火,拼命划船前进。尽管多数船只已破,仍然有少数船只冲近了敌岸,船上的指战员纷纷跳下水向着敌人冲击。

济南第二团”3连共产党员徐德检,高举红旗,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冲向海岛。恰好这时,3连7班战士黄有山抱着炸药包冲上了敌岸,扑向铁刺网,一声巨响,铁刺网被炸开了一道口子,黄有山又连送了两包炸药,把敌人从前沿碉堡里轰走了。趁此机会,徐德检手握红旗从爆破口猛冲入敌阵,抓着敌人当作围墙用的汽油桶攀登上山,第一个冒死把红旗插上了鼓浪屿。

在攻克济南战斗中荣获“青年战斗模范班”称号的“济南第二团”1连8班战士,涉水抵达岸滩时,遭到敌人机枪火力射击,大部分人伤亡。战士吴永涛腿上中弹,鲜血迸流,但他咬牙忍痛,奋勇向前冲击,直到摔倒在地爬不起来。班长丛华滋一面带头向前冲,一面高呼:“同志们,我们是英雄部队,就是剩下一个人,也要拿下鼓浪屿!”不幸的是,他和他的全班战士,永远躺在了鼓浪屿的战场上。

在海沧文圃山新建的烈士陵园

“济南第二团”副团长田军率2连1排指战员冲到了鼓浪屿西南山脚岩石下,用炸药炸开了铁刺网,冲进了滩头的突出碉堡,而后,在敌人两侧火力夹击中,奋不顾身跃到围墙根,架上了梯子。3班班长、共产党员宸士兴第一个登上墙头,被敌人的机枪击中,栽倒下来。他用手捂住伤口,站起来继续往上攀登,直至壮烈牺牲。副排长李荣和立即率领其他战士登梯上墙,被敌人的子弹射穿了颈部。他不顾鲜血直流,高喊着“同志们,消灭敌人呀!咱们只有前进,绝不能后退!”

91师炮2连指导员赵世堂在即将抵达鼓浪屿海滩时,船只被击沉,他率领十多名战士强行涉水登陆,突入前沿阵地,直插日光岩西侧制高点。最后剩下他一人,仍然坚持战斗到底。

鼓浪屿战斗,以先于厦门岛作战而开始,以首攻受挫而暂停,后来又借厦门岛作战胜利之威而成功结束。鼓浪屿战斗,就整个厦门作战而言,达到了兵团要求的吸引敌人注意力、调动敌人、保障我军主力登陆厦门的目的。为此,指战员们作出了巨大的牺牲,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许多优秀指战员血染厦门湾,长眠鼓浪屿。人民将永远铭记这些为国捐躯的烈士。

来源:中共厦门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县公安系统到烈士陵园扫墓 祭忠魂缅怀革命先烈

追忆中国革命先驱之旅:李大钊故居—李大钊烈士陵园—八宝山革命公墓

追忆中国革命先驱之旅:李大钊故居—李大钊烈士陵园八宝山革命公墓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北京文化旅游局正式推出10条精品红色旅游线路,方便市民探访红色旅游资源,重温红色记忆。本文小编要推荐的是追忆中国革命先驱之旅:李大钊故居、李大钊烈士陵园和八宝山革命公墓

李大钊故居承载着中国革命至关重要的个体记忆与集体记忆;李大钊烈士陵园新展以“不朽的功勋——李大钊生平事迹展”为主题,全面展现李大钊烈士的光辉一生;八宝山革命公墓整体设计以“林荫草地”为基调,“红色精神”为主题,旨在告慰逝去的英雄,鼓励新生的力量,让奉献精神生生不息,代代传承。

李大钊故居

北京大学工作期间,李大钊于1920年春至1924年1月居住在今天的西城区文华胡同24号,当时该地被称为石驸马大街后宅35号。这处院落为一小三合院,占地面积约550平方米,有北房3间,东、西耳房各2间,东、西厢房各3间。其中北房东屋为李大钊夫妇的卧室,东耳房为长女李星华的卧室,东厢房北间为长子李葆华的卧室,南间是客房,西厢房为李大钊的书房

在此居住期间,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思想、唯物史观理论进行了研究和总结。比如,在此期间,他撰写并发表了《唯物史观在现代史学上的价值》一文;而《马克思的经济学说》的演讲稿也是在此居住期间撰写的。

先进的革命理论促使着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先驱的李大钊着手进行实践。在石驸马大街后宅35号居住期间,李大钊筹划成立了北京的共产党早期组织,并参与筹备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过程。1920年10月,北京的共产党早期组织在北京大学图书馆李大钊办公室正式成立,取名为“共产党小组”。至1920年底,北京的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共产党北京支部”,李大钊任书记。

将石驸马大街后宅35号作为居住地的李大钊,还在这一时期领导了中国北方工人和学生运动。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一大”在上海召开,李大钊因正在领导北京教育界的索薪斗争而没有参会。李大钊是当时中共北方党组织的领导人,同时也是北方工人运动的总指挥。此时的李大钊参编了《工人周刊》,到了1921年10月,该刊成为中共北方区委的党报和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北方分部的机关报,对推进北方工人运动起到了重要作用。此外,李大钊还领导了对封建军阀的斗争,促成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等。

当年,许多青年都曾在李大钊家借住,感受过李大钊师长般的关爱和教诲。中共北方党组织的一些重要会议曾在李大钊的书房内召开。除了此地之外,李大钊还曾在北京的多个地方落脚,除了前文提到的东交民巷外,还有宣武门内铜幌子胡同甲3号。1924年春李大钊参加完国民党“一大”后,由广州返回北京,由于此前被反动政府迫害,不得不从石驸马后宅搬迁,与已经迁至铜幌子胡同甲3号的家人汇合。

此后,李大钊又搬迁到邱祖胡同、府右街后坑朝阳里3号,所以李大钊在北京的故居现在一般认为有5处,其中以石驸马后宅35号(现文华胡同24号)最为著名。

对于在北京工作生活的李大钊来说,其居住地具有特殊的纪念意义。尤其是现在作为李大钊故居并向游人开放的文华胡同24号,更是承载着中国革命至关重要的个体记忆与集体记忆。今年6月1日,李大钊故居经过布展提升正式对外开放。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文华胡同24号

李大钊烈士陵园

6月1日,更新展陈的李大钊烈士陵园重新开放,新展以“不朽的功勋——李大钊生平事迹展”为主题,全面展现李大钊烈士的光辉一生。

李大钊烈士陵园位于海淀香山脚下的万安公墓内,属于园中园,占地2200平方米,由中共中央批示修建,落成于1983年10月29日——李大钊诞辰94周年纪念日。

步入陵园,迎面是李大钊烈士汉白玉雕立像,其后是李大钊烈士夫妇墓,墓后是青花岗石纪念碑。碑的正面镶刻着邓小平同志书写的题词,背面是中共中央撰写的碑文。

从纪念碑到展室,短短二十多米的甬路上,普通地砖中间均匀地镶嵌了8块金底黑字的特殊地砖,通过8个时间和位置信息,高度概括了李大钊的光辉一生。

展室是三面围合的院落,室内设有“李大钊烈士革命事迹陈列展”。展览分为主展室“不朽的功勋——李大钊生平事迹展”和纪念室“永远的典范”两个区域,其中,主展室面积277平方米,展览内容分“信仰与主义: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第一人”“使命与担当: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革命与奉献: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纪念室面积68平方米,主要展示1933年公葬李大钊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李大钊烈士陵园的修建以及党和国家、社会各界纪念李大钊的活动。

展览以图片、展品、原文引用、视频为主要形式,展出了272张图片、89件(组)展品,还设置了5组多媒体互动展项、2组制景。

步入展厅,迎面是一面顶天立地的手绘浮雕墙,中间是李大钊半身像,背景是河北昌黎五峰山起伏的山峦,两侧选取了“为《新青年》撰稿”“发表《庶民的胜利》演讲”“参与五四运动”“创建中国共产党”“领导京汉铁路大罢工”5个画面,高度概括李大钊人生的重要阶段。

展室中有很多新的展品,如李大钊生前留下的唯一视频影像——1924年9月在莫斯科国家大剧院演讲的视频,2011年从荷兰国家档案馆找到的荷兰记者拍摄的“李大钊就义前的遗照”,都是首次在李大钊烈士陵园展出。此次重新布展还通过3D打印的方式复制了两幅与李大钊有关的油画,一幅是保存于上海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的《西湖会议》,一幅是保存于上海孙中山故居纪念馆的《孙中山与李大钊会晤》。

新展还用冰屏展示了李大钊发表在《新青年》上的《青春》一文的页面;用电子屏展示了2.6万字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观众可一页一页翻阅;用3D照片展示了中共一大会址。展览还利用各种文献材料为《狱中自述》专门制作了15分钟的视频短片。

烈士陵园内还将开设实体书店“青春书苑”,集结有关李大钊的书籍,以及红色党史类图书,开发相关文创产品,组织文化活动,传播红色文化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山东万安里一号,万安公墓院内。

交通方式:西郊观光线、630路公交车设有万安站。门口有停车场。

注意事项:开展祭扫活动及参观展览均须提前预约。每天最大接待量800人,展室内瞬时接待量50人。

八宝山革命公墓

历时5年、十几次修改完善,于2019年6月全部完成纪念园工程建设和烈士骨灰迁葬,八宝山革命公墓烈士纪念园集陵园、公园于一体,整体设计以“林荫草地”为基调,“红色精神”为主题,旨在告慰逝去的英雄,鼓励新生的力量,让奉献精神生生不息,代代传承。

烈士纪念园共分三大区域,分别是绩满丰碑区、星火相承区和光辉永铸区。北侧居中位置设有小型广场和主题雕塑一组,用于安葬烈士时举办仪式和家属祭扫。广场中央为红旗雕塑,广场左右为大型群体景观雕塑,着重展现革命烈士的光辉形象,象征过去到未来“保家卫国”的使命传承,寄托了民族振兴、国家富强的美好愿望。

八宝山革命公墓烈士纪念园里的一座座墓碑,代表着一份份对党的忠诚。是烈士们用鲜血换来如今的美好家园和幸福生活,缅怀先烈,牢记历史,继承革命先烈的光荣传统,才能把祖国建设得更加强大。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石景山路9号